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粉管通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花粉管,道法,基因,玉米,转基因,耐旱性,小麦。
花粉管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刘才[1](2019)在《基于花粉管通道法的玉米骨干自交系ALS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穿膜肽介导的花粉管导入技术对几种重要玉米骨干自交系中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的基因编辑研究,旨在初步建立不依赖于基因型的玉米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玉米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通过大规模苗期除草剂筛选,得到了抗苯磺隆的后代植株,靶点测序结果初步证实了通过花粉管导入DNA可实现基因定点编辑,且ALS基因的定点突变可用于除草剂抗性筛选。用编辑后的除草剂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极大提高了花粉管导入法基因编辑后代的鉴定效率。为了在培育抗除草剂突变体材料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受体材料及除草剂筛选浓度,以7个玉米骨干自交系C92、京724、京2416、B73、郑58、HZ178和178为材料,研究了各自交系材料对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敏感性差异。测定不同除草剂浓度处理下各自交系的初生根长受抑制率、幼苗生长受抑制率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结果显示:随着两种除草剂处理浓度的增加,各自交系材料的初生根长受抑制率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率明显提高,且各自交系材料ALS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7个自交系材料对两种除草剂的敏感性高低均为:C92>京724>京2416>B73>郑58>HZ178>178;相比较苯磺隆各自交系材料对甲咪唑烟酸更加敏感。综上所述,自交系C92、京724和京2416相比较B73、郑58、178和HZ178对苯磺隆及甲咪唑烟酸更加敏感,适合作为ALS基因编辑获得抗除草剂突变体的受体材料,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筛选浓度分别为334mg/L与120mg/L。试验采用花粉管导入法将编辑玉米ALS基因的质粒载体(pBUE911)导入玉米自交系。通过除草剂苯磺隆(334mg/L)筛选获得22株T_0代抗性株系,分子检测及测序验证证明ALS基因靶点得到了定点突变,对突变体自交后代靶位点测序分析,证实编辑突变情况可以有效遗传。试验选出抗性较强的7个T2代突变体株系,对其苯磺隆抗性、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进行了鉴定和测量。结果显示:在除草剂苯磺隆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发现不同时期突变株系的根长、侧根数、鲜干重、株高、茎粗及叶面积等相关形态学指标明显增加,表现出较好生长状况,并且突变体中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无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ALS基因靶位点经过基因编辑定点突变后,部分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使其与对照自交系相比能够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一定抗性。(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向龙,张中保,张春,吴忠义[2](2018)在《通过去除花丝确定玉米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玉米材料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对S173、S192等2个玉米材料在授粉后去除花丝统计结实粒数,确定其花粉管通道形成的时间段。结果表明,雌穗结实顺序为中部、下部、顶部,结实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2个材料结实均在授粉后15 h开始,之后在一定时间段内结实粒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该趋势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异;相同温度条件下,S192结实要早于S173,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材料温度越高结实越早,说明温度对不同材料结实起始时间有很大影响;通道形成时间段验证试验中,在满足温度条件下,通道形成时间段内转化所得阳性株率要高于非时间段内。(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2期)
郭向萌,周晓君[3](2018)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辣椒总DNA获得转基因小麦》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辣椒(洛椒9号)幼苗总DNA,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兰考906),共导入500个小花,收获397粒种子,T_0代种子(T_1)发芽率为55.9%。T_1代材料受粉5 d后观察其表型性状变异情况,主要变异类型:不分蘖,变异率为2.0%(对照为0.8%);畸形穗,变异率为6.1%(对照为2.4%);畸形旗叶,变异率为7.6%(对照为0.8%);育性降低(花药发育异常),变异率为1.0%(对照为0);黄条斑叶,变异率为2.0%(对照为0);植株变高,变异率为1.0%(对照为0);穗无蜡质,变异率为4.1%(对照为0);主次分蘖不同步,变异率为1.0%(对照为0)。总体而言,对照材料主要表现为畸形穗、畸形旗叶和不分蘖,总变异率为4.0%,而处理材料T_1代的总变异率为21.3%。无论在变异谱还是变异率上,经辣椒总DNA转化的小麦材料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辣椒总DNA导入小麦能够引起较大的变异谱,产生对照组没有出现的表型变异类型,为丰富小麦种质资源提供较好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郭向萌[4](2017)在《辣椒总DNA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小麦的T_1代IRA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辣椒总DNA导入小麦,获得T_0代种子。T_1代播种后表型总变异率为21.3%,对照组为4%;变异谱有9种,对照组只有2种。无论在变异谱上还是变异率上,经辣椒总DNA转化的小麦材料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随机选取转化材料中的47株材料主茎旗叶(尖部1/4),提取DNA进行IRAP分析,共扩增条带6条,有5条存在多态性。花粉管通道法向小麦中导入远缘辣椒总DNA能够在当代引起多种变异,并且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到基因组的差异。进一步还要测定单株麦粒的Vc含量,并且对变异材料进行遗传情况评估,以期得到稳定遗传的、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7年07期)
喻兰[5](2017)在《花粉管通道介导转cbf1基因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兰(Phalaenopsis ssp.)素有“兰花王后”的美誉,为热带兰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世界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阶段蝴蝶兰的育种主要以杂交为主,但育种周期漫长,世代选择复杂。因此进行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蝴蝶兰转基因研究,为创造特异性优异新种质开辟途径。本文较系统地开展了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转cbf 1抗寒性基因蝴蝶兰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蝴蝶兰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其它植物有一定差别,其生殖发育过程较为特殊,雄配子发育完成于花蕾期,开花后的蝴蝶兰花粉母细胞已进入明显的四分体时期,生殖细胞与营养核均已形成,花粉活力率(染色率)大小为:完全开放1d<花蕾期<花蕾展开期,在花蕾展开期的花粉粒活性最强,之后随时间的增加,活性逐渐降低;柱头可授性测定显示,蝴蝶兰完全开花10d~30d内柱头保持较高的活性,在10d~15d内具有较高的可授性。取花蕾展开期的花粉对完全开花10d~15d的柱头授粉,可获得较高的杂交成功率。(2)对蝴蝶兰花粉管通道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蝴蝶兰种胚非共生萌发形成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基为Hyponex(3g/L)+琼脂7.5g/L+香蕉泥100g/L+蔗糖25g/L+蛋白胨1.5g/L+活性碳2.0g/L;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Hyponex(3g/L)+琼脂7.5g/L+香蕉泥100g/L+蔗糖25g/L+蛋白胨2.0g/L+NAA1.0mg/L+6-BA10.0mg/L;由原球茎实现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琼脂7.0g/L+香蕉泥100g/L+蛋白胨2.0g/L+活性碳2.0g/L+蔗糖25g/L。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蝴蝶兰原球茎及再生植株在卡那霉素选择压为0~200mg/L时,抑制生长不明显,在300~400mg/L处理组中,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当达到500mg/L及更高浓度时,存活率为0%。可确定500mg/L的Kan为转化株阳性植株筛选的选择压力。(3)以携带目的基因cbf 1的p BI121质粒和转化了cbf 1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液,分别采用花粉粒携带法和子房注射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花粉携带法比子房注射法有更高的结实率,但子房注射法的转化率更高;质粒直接侵染比农杆菌转化侵染,有更高的结实率,质粒侵染的最适浓度为100ng/μL,农杆菌为OD600=1.0。对Kan筛选的阳性植株进行PCR检测,证明外源cbf 1基因已整合到Kan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6)
王犇[6](2017)在《基于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基因玉米材料的获得、分子检测和表型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世界叁大食粮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产量和品质对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逆境因素中,干旱无疑是很常见且影响甚大的一种逆境胁迫,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是个缺水严重的农业生产国家,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在没有有效灌溉方法的情况下,农作物长期处于干旱胁迫中。所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去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是减少干旱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快捷有效的途径。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合成必需的激素。玉米的根系发达与否和其抗旱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玉米的茎叶等地上部位以及最终产量的构成。细胞分裂素与植物长发育有密切联系,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细胞分裂素氧化酶(CKX),它可调节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进而调控植物的各部分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本研究选择一种水稻根特异性表达基因EXP18D启动子与CKX基因相连后,对玉米自交系进行转化,从而促进其根系的生长发育,以期获得耐旱玉米品种。本研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AtCKX3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经过对T0代、T1代以及T2代进行草甘膦除草剂喷洒的初步筛选,获得130个具有草甘膦抗性的转基因纯合株系。然后接着对T2代纯合株系进行耐旱鉴定,选出耐旱能力较强的10个转基因株系,然后通过分子检测的方法和一些常规根系测量指标去证明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EPSP以及目的基因CKX3已成功的导入C92、2416、572等玉米自交系的基因组中,且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测定干旱处理过的转基因株系和C92、2416自交系的株高、叶面积,千粒重等生理指标和产量指标,结果显示,转CKX3基因株系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C92等自交系。另外,还对8个自交系572的T4代高代纯合转基因株系和572自交系的苗期根系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KX3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纯合株系的耐旱性相比自交系而言有所提高。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以转基因玉米为例,建立了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分析方法,对待测样品进行了快速鉴定,并从T0代转基因玉米株系中鉴定出多个单拷贝单株。对该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一致,单拷贝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但是ddPCR试验操作更加简便,试验结果可重复性强,试验数据更加准确可靠。研究表明,ddPCR方法是一种更加便捷、快速和准确的外源基因拷贝数分析新方法,基于其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的显着优势,将会在转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拷贝数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7-04-01)
苏文杰[7](2017)在《花粉管通道法转Bar基因胡麻后代的分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粉管通道法转Bar基因胡麻T1代胡麻为研究对象,用CTAB法提取DNA,经PCR分别扩增外源基因Bar基因的片段,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分析,筛选Bar基因成功整合到基因组的单株,结果在114个T1系亚麻植株中检测出5株含有Bar基因的阳性亚麻植株,转化率为4.4%。探讨了花粉管通道法转Bar基因在亚麻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冼康华,付传明,何金祥,龚庆芳,苏江[8](2017)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铁皮石斛转基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含有GFP和GUS基因的质粒和农杆菌为载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对铁皮石斛进行转基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对卡那霉素的最低致死浓度分别为90和150 mg·L~(-1)。进一步研究证实,在筛选转化种子和原球茎时,可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100和150 mg·L~(-1)的卡那霉素进行选择培养。(2)以携带GFP和GUS基因的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和农杆菌为载体,用无菌去离子水重悬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至浓度为100 ng·μL~(-1),用2%蔗糖+1/2MS+0.1%silwet-77+0.1%AS或5%蔗糖+0.1%silwet-77+0.1 mmol·L~(-1)AS重悬携带质粒pSuper1300和pBI121的农杆菌至菌液浓度为OD_(600)=0.7~0.8;在授粉后0.5~2.5 h内使用柱头滴加法导入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或农杆菌溶液,收集成熟的转化种子,经选择培养及PCR检测发现,几乎所有处理的转化材料均能检测出外源GFP和GUS基因片段。另外,与农杆菌相比,以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化,可获得更高的结实率。该研究结果为铁皮石斛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7年09期)
冯连荣,王占斌,尹杰,宋立志,彭儒胜[9](2016)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山葡萄VaCBF3基因转化杨树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洲黑杨‘D189’和辽宁杨为杂交亲本,利用花粉管通道法,经柱头滴注,将携带山葡萄CBF3(VaCBF3)基因的质粒导入杨树中。结果显示:在杂交授粉后,经过目的基因导入,共获得了52株转化后代,经PCR检测,有5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推断目的基因已导入到杨树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花粉管通道培育抗寒杨树新品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赵鑫闻[10](2016)在《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外源银白杨DNA导入黑杨》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杨派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和无性繁殖能力强等优点;白杨派杨树则具有材质好和抗逆性强等优点。两个派间的许多经济性状优势互补,因此黑杨派与白杨派杂交能够获得多优势性状聚合于一体的优良杂种无性系。但黑杨派与白杨派间杂交天然不育,为了克服黑杨派与白杨派间的远缘杂交障碍,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银白杨(Populus alba)总DNA导入辽宁杨(Populus×Liaoninggensis)×N001(P.deltoids cv.‘N001’)。获得的D1代植株通过形态学鉴定,发现其中4株明显具有供体银白杨的表型特征。进一步对其进行AFLP分子鉴定,最终确定此4株变异植株均为外源银白杨DNA的阳性转化植株。该研究初步建立了黑杨花粉管通道遗传转化体系,确定外源DNA导入黑杨的最适时间为授粉后30–72小时,适宜方法为不切柱头滴加导入法,最佳浓度为200μg·m L–1。(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花粉管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玉米材料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对S173、S192等2个玉米材料在授粉后去除花丝统计结实粒数,确定其花粉管通道形成的时间段。结果表明,雌穗结实顺序为中部、下部、顶部,结实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2个材料结实均在授粉后15 h开始,之后在一定时间段内结实粒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该趋势因温度不同而有差异;相同温度条件下,S192结实要早于S173,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材料温度越高结实越早,说明温度对不同材料结实起始时间有很大影响;通道形成时间段验证试验中,在满足温度条件下,通道形成时间段内转化所得阳性株率要高于非时间段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粉管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1].刘才.基于花粉管通道法的玉米骨干自交系ALS基因编辑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9
[2].李向龙,张中保,张春,吴忠义.通过去除花丝确定玉米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J].江苏农业科学.2018
[3].郭向萌,周晓君.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辣椒总DNA获得转基因小麦[J].江苏农业科学.2018
[4].郭向萌.辣椒总DNA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小麦的T_1代IRAP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
[5].喻兰.花粉管通道介导转cbf1基因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构建[D].西南科技大学.2017
[6].王犇.基于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基因玉米材料的获得、分子检测和表型鉴定[D].长江大学.2017
[7].苏文杰.花粉管通道法转Bar基因胡麻后代的分子检测[J].种子科技.2017
[8].冼康华,付传明,何金祥,龚庆芳,苏江.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铁皮石斛转基因技术[J].广西植物.2017
[9].冯连荣,王占斌,尹杰,宋立志,彭儒胜.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山葡萄VaCBF3基因转化杨树的初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赵鑫闻.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外源银白杨DNA导入黑杨[J].植物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