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太守论文_李晗

导读:本文包含了郡太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太守,北边,汉代,孙吴,广汉,延寿,荆州。

郡太守论文文献综述

李晗[1](2019)在《汉代“北边”郡太守与区域社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北边”郡即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的郡县。北边的生态环境和民族关系是影响“北边”郡设置的重要因素。“北边”郡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战国初期,秦、赵、燕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袭扰修筑长城,设置郡县,“北边”郡由此而生,到汉武帝时期,朝廷开疆拓土,多次派兵出征讨伐匈奴,扩大了汉王朝对北边的管辖范围,北边最终达到了二十二郡。汉代在“北边”地区设立郡县,选任太守治郡,这是朝廷维护北方稳定的重要措施。“北边”郡太守以武力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并“抚夷狄以恩信”,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整顿北边社会秩序,开发北边,作“民之师帅”教化百姓,为北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北边”郡太守的经营下,北边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北边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在农业、畜牧业、交通与商业等方面;经济发展促进北边人口增加,一些中原人来到北边,与归附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士人的文化传播使北边地区教育兴起,人才辈出。(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宋艳梅[2](2019)在《范成大《吴郡志》两晋吴郡太守记载勘误》一文中研究指出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记载两晋时期任职吴郡太守或吴国内史抑或吴郡内史者38人。比对正史及其他史料发现,其中31人与正史记载吻合,2人名字谬误,未曾担任者2人被误录其中,还有3人属战时督护之职,非郡守之任;另外发现有10位牧守未被《吴郡志》收录。(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晗[3](2019)在《“北边”郡太守“掌治其郡”》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官解诂》中对"掌治其郡"这样表述:"太守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赈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察郡奸,举善黜恶,诛讨暴残。"太守职重权大,负责郡内所有事务。(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01期)

曲柄睿[4](2018)在《汉宣帝如何选拔与任用郡太守》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视民意的政治传统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特别重视处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论语》中多次出现执政者及弟子向孔子“问政”的记录,答案则多由治民出发,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诸(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8-05-16)

范正娥[5](2018)在《东汉时期会稽郡太守的治绩与区域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会稽郡,地处吴越故地,是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大郡。秦朝始设,两汉沿置,两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徙江南,会稽人口增长迅速,东汉顺帝永建四年,会稽郡分置吴郡,分置前,会稽郡为扬州五郡中的第一大郡,辖区最大,人口最多,分置后,户口减半,实力减弱,但仍是东汉政权的江南要郡、南方重镇。东汉时期,会稽郡的历任太守在移风易俗、崇兴教化、兴修水利、扬善抑恶、巩固边防等方面,治理有绩,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建武年间,移风易俗,人才辈出;明、章、安、顺时期,经济发展,文教兴盛;顺帝以降,治理乏善,乱中有稳。区域社会发展呈现出充满活力,但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8年03期)

权玉峰[6](2017)在《汉代东郡太守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东郡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汉代军事上、文化上皆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东郡太守的选任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东郡太守任职者多与帝王或权臣关系密切,他们通常出自显赫的官宦家庭,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刚正不阿的品格,任职前具有优秀的政绩。经过严格选拔的东郡太守职权范围颇广。和平年代,他们肩负惩治犯罪、维持治安,教化百姓、举荐贤能,兴修水利、发展经济等重任。战乱年代,东郡太守执掌军权,军事职权加重。(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3期)

李超[7](2017)在《两汉南郡太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汉代南郡太守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了其中六个方面的问题:南郡始置年代及历史背景;两汉南郡沿革;汉代南郡太守任用、迁出、任期;两汉南郡太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汉代南郡太守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汉末诸军阀对南郡的争夺与南郡衰微。本文认为,白起于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破郢是秦、楚政治、军事实力较量的阶段性胜利,秦在南郡置18个县、道,又为汉代南郡奠定了政区地理和行政机构基础。两汉之初及东汉末,南郡太守多由高级武将担任,西汉后期多由郡县长吏出任,东汉中期则由刺史或叁公府属官出任。从已考知的28位南郡太守中22人(其中,西汉6人,东汉16人)有籍贯记载的情形看,两汉南郡太守的选任较为严格地遵循了汉制中郡长吏任用的回避制度。两汉之初,南郡太守属久任制,之后大约均为叁年任期制。从两汉南郡太守迁出的情况看,除东汉中期多转任王国相外,其余时段多出任中央之武职官,东汉后期则尚有出任议郎、尚书者。人口数量的增长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新出土松柏汉墓木牍、《汉书·地理志》及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等有关南郡户口的记载作分析和推测,两汉南郡户口总体处于增加状态,说明其经济发展良好。这与南郡太守积极有为的地方经济政策分不开。两汉南郡太守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总体较好,至于南郡出现多次少数民族暴动,与其他有少数民族的郡一样,主要是由于朝廷不当的民族政策所造成的,不应过多地苛责南郡太守。汉献帝时期,由于诸军阀对南郡的争夺及拥有兵权的南郡太守的参与混战,致使南郡最终一分为叁,走向衰落。本文又对《云梦睡虎地秦简·语书》所记战国末秦国“南郡守腾”作了考证,认为他与“得韩王安”的“内史腾”确系同一人。此外,还对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作了补正,从而为研究有关两汉南郡太守相关诸问题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7-06-01)

叶周杰,蔡东洲[8](2016)在《孙吴扬州十八郡太守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叁国志》等文献资料关于孙吴扬州部所辖各郡太守的零星记载,搜集、梳理和考辨出了18郡91任太守的姓名及其籍贯、官任等,以便叁国历史人物和历史地理研究者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叶周杰[9](2016)在《孙吴荆州十七郡太守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荆州是孙吴政权的战略要地,荆州各郡太守的任命与孙吴政权的兴衰息息相关。今依据《叁国志》等文献资料中关于孙吴荆州所辖各郡太守的记载,搜集、梳理和考辨出了17郡54任太守的姓名及其籍贯、官任等,以供叁国历史人物和历史地理研究者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代士乐[10](2014)在《徽派建筑马头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南方古城接连发生的数起火灾,让大批中国文物化为灰烬,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木构古建筑防火保护这一层面,为何南方古建筑容易着火,而且一旦着火,便难以控制?究其原因,肯定与古民居建筑用材、布局特征有关,由于南方古城民居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布局紧密,一旦一家失火,必定殃及邻居,火烧连营。所以火灾隐患伴随着木构古民居的历史一直存在,而历朝历代政府官员和民众也都在为防控火患奋斗着,作为徽派建筑聚集地的徽州地区亦是如此。徽州地区地狭人稠,潮湿多雨,外迁人口聚族而居,建筑布局紧凑,房屋以木构架为主,这些都是造成火灾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徽派建筑马头墙便是一种重要的防火措施,它可以有效隔断火势蔓延,帮助人们快速灭火。而它起源于何处?诞生的背景是什么?后来的形制演变如何?本文将从1977年出土于歙县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着手,对这些问题展开一一探讨,以达到对徽派建筑马头墙的研究目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记载了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出任徽州知府(治所在今安徽歙县)的何歆,创建封火墙(马头墙)来控制火势蔓延,使火患“灾不越五家而止”。何歆是历史上将马头墙运用于民居建筑,并使用政令让其推行的第一人,仅因创建封火墙这一功德,也足以让他跻身于徽州名臣之列。封火墙的发明,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徽州地区火灾难控的问题,实用性强,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它不仅是徽州古建筑消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也成就了如今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的独特风格。封火墙墙头高出屋顶,阶梯状外型,高度循屋顶坡度向下逐层跌落,因形似高昂的马头,人们又习惯地称之为马头墙。它是徽郡民众用来防控火患的治火措施,并非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防风之用,所以封火墙并非“风火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头墙也不例外,随着徽州经济的发展,深受徽文化浸染的徽州建筑逐渐走向昌盛,在这种趋势下,马头墙也演变出各种形制来满足徽人的审美需求。本文首先解说何歆与《何公德政碑》的相关情况,说明贤臣何歆是徽派建筑马头墙产生的关键人物;然后将《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作详细释义以便叙述封火墙诞生的相关情况,并为封火墙非“风火墙”这一观点提供依据;因为徽州地区的特殊背景是徽州地区火灾易患的根本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徽州的自然历史环境其实就是马头墙产生的契机;又由于明中叶以后徽州地区经济的发展,贾而好儒的徽商审美观念的变化,不仅使徽州建筑逐渐华丽,也使马头墙的形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所以本文也将对马头墙的形制演变作相关描述;当然,徽州地区除了马头墙还有许多其他的防火措施,笔者认为,只有所有的防火措施有效地配合起来,才能使马头墙的防火功能更完整,本文于最后将徽州地区的其他防火措施分类并做相关陈述,体现徽州人民火不可一日不防,火不可无处不防的防火意识。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徽派建筑马头墙展开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南方木构建筑的防火保护方面提供益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4-04-01)

郡太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记载两晋时期任职吴郡太守或吴国内史抑或吴郡内史者38人。比对正史及其他史料发现,其中31人与正史记载吻合,2人名字谬误,未曾担任者2人被误录其中,还有3人属战时督护之职,非郡守之任;另外发现有10位牧守未被《吴郡志》收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郡太守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晗.汉代“北边”郡太守与区域社会发展[D].渤海大学.2019

[2].宋艳梅.范成大《吴郡志》两晋吴郡太守记载勘误[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李晗.“北边”郡太守“掌治其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4].曲柄睿.汉宣帝如何选拔与任用郡太守[N].学习时报.2018

[5].范正娥.东汉时期会稽郡太守的治绩与区域发展[J].南都学坛.2018

[6].权玉峰.汉代东郡太守述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

[7].李超.两汉南郡太守研究[D].鲁东大学.2017

[8].叶周杰,蔡东洲.孙吴扬州十八郡太守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

[9].叶周杰.孙吴荆州十七郡太守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

[10].代士乐.徽派建筑马头墙研究[D].安徽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杜诗-杜诗发明水排的模型德兴里古班十叁位郡太守来朝盆礼...义纵-南阳郡守及佐官印义纵-西汉南阳郡区域图刘宽-《后汉书·刘宽传》樊敏碑-樊敏碑(局部)

标签:;  ;  ;  ;  ;  ;  ;  

郡太守论文_李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