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霞: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雨露滋润万家论文

谢霞: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雨露滋润万家论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一个地区发展强大而厚实的根基。

教育就业工作欣欣向荣,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70年间,在肩挑发展重担的同时,历届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宁波9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70年来,宁波人民生活经过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06元跃升到2018年的60134元,年均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627元跃升到2018年的33633元,年均增长12.8%。

一枝一叶总关情。70年来,宁波以丰厚的民生账本、生动的民生答卷,践行了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1.3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对28个红小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9]。

卫生健康事业砥砺奋进为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宁波不断提升住房结构安全,让群众“居有所安”。新中国成立初期,房屋结构大多是砖木、砖混结构,结构安全相对较差。1999年9月开盘的“天水华都”,是我市第一个全框架结构全现浇楼盘,该结构大大提高了房屋结构安全水平。与此同时,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墙体材料“禁实禁粘”,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城镇建筑新墙材使用比例达98%以上。

“民以居为安。”住房,牵动着城乡居民的心,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居住条件的改善,成为衡量生活条件改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70年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一路砥砺奋进,从疫病频发到控制消除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从看病难到建成“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从看不了大病到拥有品牌学科,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疫病频发。俗语称:“一到农历七月半,疟疾痢疾又霍乱。”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让群众加强预防少生病,白喉、麻疹等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丝虫病等被消除。进入新世纪后,我市又建成启用现代化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抗击了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等疫情。2018年,我市全面推进健康宁波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61岁,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7岁高出4.6岁。

Differentiating Navigable and Substandard Inland Waterways with C2R Model

70年来,宁波医养保障实现大跨越。1949年,宁波只有15家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卫生设施。特别是1990年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各级政府总投入633.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9.56%。2005年至2015年,宁波建设完成了两个“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升级换代。2014年起,我市加大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力度,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宁波已有医院170家,床位数3.8万余张。同时,宁波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推进一批养老院、医养结合体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66个,床位数5.9万张,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6 待测样本的检测 121件淡水鱼样本采自上海市黄浦、普陀、闵行和青浦4区的农贸市场及超市。选择4区的原则为市郊结合,本市黄浦区和普陀区为中心城区,闵行区和青浦区为郊区,根据本市居民采购食品的生活习惯,采样来自于以上4区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采样集中于2015-2016年的4-9月淡水鱼类较丰富的季节。且采集淡水鱼样本的标准为本市居民较常规食用的包括黑鱼、泥鳅、鲈鱼、昂刺鱼、鲫鱼、鳊鱼、桂鱼、白水鱼、河鳗、籽鱼、麦穗鱼、鳑鲏鱼等十几种淡水鱼类品种。采用消化镜检法与PCR方法采集的淡水鱼样本DNA进行检测。

从艰难时期一路走来,宁波的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有书读”到“读好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波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为97.23%,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宁波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生师比达15∶1,小班化教学趋势明显;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9平方米,在各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综上所述,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三者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阳性诊断率和疗效监测。

进入新世纪,随着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市加快了医药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按照“控总量、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宁波通过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药品耗材采购“宁波规则”、分类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近3年,宁波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医院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幅度均控制在5%以下。

建立“指标规划、指标控制、指标落实”的分阶段指标管控机制,同时有效衔接城乡规划各个阶段,通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落实指标体系,使各项指标自上而下相互关联,并能在规划审批环节落实,最后通过标识评价(图10)。

2018年12月,宁波全面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改革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组建了25个医共体,市县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明确今年市级医院长期派驻下沉专家200人,县域医共体下沉专家300人。

教育就业局面喜人谱写了一首首奋进之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要“少年强”,就要有高质量的教育。

70年来,宁波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诚教育使命,肩负社会期盼,各级教育纵向衔接,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保障更加坚实,教育贡献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仅要让群众有地方看病,更要让群众看得好病。为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我市大力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启动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各科诊疗水平由诊疗常见病逐步向高、难、深方向发展,彻底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一般医院只设内、外、妇产科,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截至2018年底,我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教育提“量”,“质”更不能放松。70年来,宁波的基础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满堂红”,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以一市之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方阵,被誉为技能大赛的“宁波现象”;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70年来,宁波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组团式”“全链式”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帮困助学温暖甬城,智慧教育享誉全国,交流合作牵手世界,创新开展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信用等级评估,在全省、全国唱响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宁波模式、宁波速度、宁波经验。

在群众居住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同时,全市住房保障体系也不断完善。自2002年以来,我市相继实施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保障政策。2010年,正式出台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并大规模启动公租房房源建设,并于2014年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进行了并轨。经过不断探索、调整、完善,宁波建立形成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

矿区岩浆岩较发育,主要有加里东期形成的变辉石岩燕山晚期形成的花岗岩株(脉)(γ53)及其附近产出石英斑岩脉、花岗斑岩脉、伟晶岩脉和石英脉等。

宁波教育学院老师给学生上思政课(天一图话供图)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平方米,已累计保障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12万余户,住房保障已覆盖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线及以下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和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无房职工等住房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线及以下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基本实现了申请一户保障一户。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乐居甬城”变为现实

●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杂交水稻百亩攻关示范田,使用硅谷肥料,连续三年创水稻高产新纪录。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院士亲自参加的实打实收水稻测产,创亩产1149公斤的世界最高纪录。成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最大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新闻等10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袁隆平院士给硅谷肥料颁发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今年,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水稻创高产试验田,有希望再创新的世界纪录,达到1200公斤。……

20世纪70年代前,市民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1978年,宁波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93平方米。1990年以后,住宅建设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结构安全不断提升,“乐居甬城”变为现实。

1998年12月30日,宁波停止实物分房。随后,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宏观调控逐步加强,有力确保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至201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307.8亿元快速增加至1578.5亿元,年均增幅为17.8%。这十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782.2亿元。

据调查,目前全市城镇房屋数量为314.66万套,建筑面积5.59亿平方米,其中住宅198.53万套,建筑面积2.28亿平方米。人民群众通过房地产市场改善居住条件,截至2018年底,宁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6.6平方米,是1978年的近7倍。

同时,房产交易逐步规范化、便利化,宁波搭建了交易、纳税、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开设网上交易服务办事大厅,实现相关业务全网办。住房套型也不断改进,三居和四居套型结构的住宅成为居民改善型需求的主体。

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市的就业保障工作逐步提档升级。长期以来,宁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大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积极保障改善民生。我市是全国实施“再就业工程”较早的城市之一。1996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宁波市再就业工程实施办法》,全市再就业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2年以后,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努力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有序流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就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4年9月,宁波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宁波市政府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

近10多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宁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就业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各项工作,全市总体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全市就业登记人数达到376.54万人,同比净增11.84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登记人数同比分别增长3.17%、0.23%和9.7%,城镇登记失业率2.08%。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人群就业基本稳定,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近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宁波在就业较好的十个城市中位列第二。

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住房消费的积极作用,宁波自1992年起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公积金归集额持续攀升,1994年至2018年,公积金缴存总额历年累计已达1629.47亿元,有力地帮助职工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智能网联化的大潮中,盖瑞特希望通过汽车网络安全监测系统、OEM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车队早期预警系统等,为智能网联汽车创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防止黑客的网络攻击,管控整个车辆智能化系统,进行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不仅包括单辆汽车本身,也包括车队运营中的早期预警。

2014年起,我市推进以成片危旧住宅区为重点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截至2019年6月,全市棚改累计完成投资1217.6亿元,完成危旧房征收改造521.20万平方米,受益家庭71044户。同时,在全市开展危旧房大排查,实施城镇危旧房屋网格化管理、动态监控、应急预警、综合保险等机制,建立住宅房屋三级管理网络,网格化管理覆盖城镇住宅房屋74124幢、1.9亿平方米。

城市建设阔步前行彰显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城市建设关乎未来发展,关乎民生福祉。70年来,宁波城乡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宁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不断优化中心城区“拥江揽湖滨海”空间布局,打造“精致宁波、品质之城”,开展了一系列的“城乡争优”专项行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改变,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前的宁波,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幢现代化的建筑。直到20世纪80年代,宁波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还不到8平方公里,七塔寺以东还是一片农田。通过中山路改造工程的实施,宁波“第一长街”逐步“破茧蝶变”。现在,中山路西至宁波绕城高速,东至盛莫北路,全长达到20.2公里。兴宁桥、甬江大桥和甬江隧道、常洪隧道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促成了原江东片区的开发,城市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沧海桑田”逐步发展成为繁华城市。

在城市面貌不断蝶变的同时,宁波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按照国务院对宁波团组式城市的定位,宁镇公路、江南路、通途路等道路的建成,强化了中心区与镇海、北仑的交通联系。鄞州万达广场、南部商务中心、宁波行政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使城市框架在“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中进一步拉开,宁波城市团组更加紧密。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部新城、鄞州中心区等正成为最具活力的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迈上“高速路”,城市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

为提升城市品位,20世纪90年代末,宁波启动月湖景区建设工程,恢复湖区传统景点。近20年来,宁波先后实施中山广场、鼓楼步行街、城隍庙步行街等项目,以及城市亮化、三江六岸整治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宁波高楼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宽、环境越来越美。1000多公里的城市绿道,将“三江六岸”串珠成链,一侧是江景,一侧是绿带,市民乐行其间,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与现代都市水乳交融的和美景象。

城市路网建设是宁波城乡建设的华彩篇章,也是关乎群众生活的民生大事。70年来,宁波交通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推动港口由小变大、公路由线到网、铁路由末梢到节点、民航从无到有、运输从单一到立体的历史巨变,实现了大港梦、机场梦、高速梦、高铁梦和地铁梦,确立了国家交通枢纽地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出行服务,为宁波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994年后,宁波先后开展多轮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道路面积从1996年的811.6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5180.83万平方米。2018年,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74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据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达到30分贝时,就会干扰人的正常睡眠,因此,需要选这具有吸引效果的窗帘,质地以棉、麻/植绒为佳[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波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责任编辑:姚颖超

标签:;  ;  ;  ;  ;  ;  ;  ;  ;  ;  

谢霞: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雨露滋润万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