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流化床,凝胶,多相,相互作用,快速,数值。
颗粒团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李晓宏,毛吉会[1](2019)在《循环流化床颗粒团絮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中试装置核心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梯度、床层压降以及流化操作气速分析后认为,流态化过程当中造成颗粒团絮的原因主要是床层形态;可从工艺控制方面通过调整循环流化床循环倍率、操作气速,可有效控制颗粒团絮的尺寸、数量以及速率。(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贾文龙,凡凤仙,苏明旭[2](2019)在《基于分形理论的驻波声场中颗粒团运动特性数值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理论,建立驻波声场中颗粒团动力学模型,对颗粒团的夹带系数、相位滞后和漂移系数进行数值预测。将预测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组成颗粒团的原生颗粒半径、数目以及排列情况对于颗粒团运动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由两个原生颗粒组成的颗粒团,原生颗粒半径越接近,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越大;在分形维数一定时,随着原生颗粒数目的增多,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减小,相位滞后增加,漂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原生颗粒排列趋于致密时,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增大,相位滞后减小,漂移系数发生单调变化,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缩小。(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9年03期)
陈伟,Hadde,Enrico,王鑫淼,邱瑞宝,朱敏[3](2018)在《颗粒大小对凝胶颗粒团簇质构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质构是食品的物理和结构特性的感官响应,直接影响饮食的过程和感官愉悦。食品凝胶因其特殊和多变的软固体质构特性,被作为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辅助食品。本研究以凝胶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索凝胶破碎后形成的凝胶颗粒团簇的质构性质与原凝胶的强度、凝胶颗粒大小、破碎凝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凝胶产品质构的可控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改变原凝胶的性质、凝胶颗粒大小和破碎凝胶颗粒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单因素试验,获得不同状态下凝胶颗粒团的质构性质(包括硬度、黏附性和内聚性)。凝胶和凝胶颗粒团簇的质构性质则通过质构仪的两次穿刺法来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原凝胶强度、凝胶颗粒大小、破碎凝胶颗粒之间的作用力的增大,硬度、黏附性具有共同的增大趋势;而内聚性随着凝胶颗粒大小、凝胶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增大而有减小趋势;随着原凝胶强度的增大,内聚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本研究的结果为凝胶类食品,尤其是特殊食品凝胶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柳冠青,李水清[4](2018)在《黏附性颗粒团撞击平面的离散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黏附性颗粒团的撞击和破碎存在于众多自然现象和工业过程中。本文采用离散元(DEM)方法模拟了微米颗粒组成的球形颗粒团与平面撞击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表面能、撞击速度、弹性恢复系数和摩擦力等关键因素对碰撞过程及其特征时间、颗粒团破碎率的影响。不同表面能下颗粒团的破碎率与无量纲碰撞能存在归一化的关系,颗粒团破碎程度最高的时刻与直观的视觉判断差异明显,弹性恢复系数和滑动摩擦对临界碰撞能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杨培培[5](2018)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颗粒团簇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级纳米结构,胶体纳米颗粒团簇因其拥有单个初级纳米颗粒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目前已报道的胶体纳米颗粒团簇的制备方法,按照操作步骤可大致分为一步合成法和多步合成法。一步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纳米团簇尺寸均匀等优点,但在形貌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多步合成法有利于制备壳层结构复合纳米颗粒团簇材料,但往往受限于极其繁琐的制备过程,导致产率低、重复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从合成工艺出发,通过改进一步法和多步法,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功能纳米颗粒团簇,并分别探索了其在光子晶体、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一步法大规模制备出了克量级的超顺磁性Fe3O4胶体纳米颗粒团簇结构。该Fe3O4团簇结构无需额外的表面修饰,具有十分优异的表面电荷稳定性,是磁响应性光子晶体理想的基础构件,且其存储叁个月后仍能保持初始的光子晶体性能。2、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独特的合金化铂镍胶体纳米颗粒团簇结构,并利用一系列表征手段系统探索了该团簇结构的形成机理。此外,合金化铂镍团簇结构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稳固的框架结构,因而在电催化甲醇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3、在气相中利用原位氧化蚀刻及还原过程,创新性地制备出了银纳米颗粒团簇壳层结构。在突破传统的纳米颗粒团簇制备方法的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该结构的形成过程。此外,该银纳米颗粒团簇壳层结构表现出了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子文,陈岱琳,钟文琪,Aibing,Yu[6](2018)在《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特征的MP-PIC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快速流化床颗粒的团絮特征,建立了基于多相质点网格法的快速流化床气固多相流叁维数理模型,气相场采用大涡湍流模型,通过求解牛顿运动方程得到颗粒相运动信息,气固间相互作用力采用Gidaspow曳力模型,固体间作用力通过计算颗粒应力梯度得到。基于该模型,对叁维快速流化床上升管(H=3 m、d=0.1 m)气固流动开展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进行了校正,研究了在气速工况Ug=5.28 m?s-1下的颗粒(ρp=2650 kg?m-3、dp=250μm)团絮性质,实现了对上升管内颗粒团絮的基本类型(条形团絮、马鞍形团絮、U形团絮)的成功预测,并揭示了不同类型团絮在上升管内形成、发展、聚并直至破碎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上升管径向颗粒团絮的平均颗粒浓度分布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环核结构,颗粒团絮速度的分布与其相反;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颗粒团絮的颗粒浓度逐渐降低而速度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高度后变化减缓。(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孙子文,陈岱琳,钟文琪,余艾冰[7](2018)在《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的识别和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内径D=0.1m、高H=3 m的叁维可视快速流化床上升管,建立了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对平均粒径d_s=0.25 mm的石英砂(颗粒密度ρ_p=2650 kg/m~3,堆积密度ρ_(pa)=1590 kg/m~3)在颗粒循环量G_s=40~70 kg/(m~2s),流化风速U_g=4.35 m/s下形成的颗粒团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叁维快速流化床近壁面颗粒团絮的识别和表征方法并优化了计算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U"形、倒"U"形、条形)的颗粒团絮;颗粒团絮的尺寸随上升管高度增加和固体循环通过减小而增大,颗粒团絮数量随上升管高度增加和固体循环通量减小而减少;随固体循环通量变化,"U"形和倒"U"形的颗粒团絮下落速度的平均值均为1 m/s左右。(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晟,刘文巍,杨萌萌,李水清[8](2018)在《静电与流体作用下微米颗粒团迁移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带电微米颗粒之间存在静电、流体相互作用,颗粒团的迁移行为与单颗粒截然不同。本文以静电除尘器(ESP)中带电颗粒团迁移沉积为背景,首先探讨流体有限惯性对单颗粒扰流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Oseen动力学计算颗粒团迁移过程中的颗粒团形状演化机理。计算发现,在颗粒间流体相互作用下,颗粒团由初始的球形经历扁化、拖尾、破碎等过程,最后形成子颗粒团。随着颗粒荷电量增加,颗粒团迁移由原本的破碎模式转变为较为稳定的各向同性膨胀模式。迁移模式转变能够用荷电参数κ_q定量描述。最后,我们发现颗粒团破碎形式与颗粒初始分布不均匀性有关,并且利用Lyapunov指数定量分析了颗粒团形状不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岱琳[9](2017)在《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规律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流化床(Fast fluidized bed,FFB)是一种高效的气固反应和传热传质设备,近年来广泛运用在煤加压气化和燃烧、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氧化铝焙烧及提升管式流化催化裂化等工业过程。国内外学者对快速流化床的基本理论和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目前对快速流化床介尺度气固流动特性的了解较为不足,针对Geldart B类颗粒在快速流化床内的气固流动特性,特别是颗粒团絮的演化规律掌握不够,使快速流化床设备在方法设计、参数优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对快速流化床内颗粒团絮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叁维可视快速流化床系统(上升管H=3 m,D=0.1 m),系统地研究了快速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结构随着静止床高(H0/D=0-4)、表观气速(ug=0-5.28m/s)等操作条件和颗粒性质改变的变化过程,揭示了 Geldart B类颗粒在快速流化床内全范围气固流动结构及其转变规律,全面地定义和描述了快速流化床从低速流态化到高速流态化经历的五种气固流动结构。同时,对上升管内颗粒浓度和气固滑移特性等流体动力学特性随操作参数(流化风速和循环通量等)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了这些气固流动特性和操作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式。此外,结合图像和压力信号分析,观察并定义了快速流化床内典型的高速气固流动结构并绘制了流动相图,拟合了不同流动结构之间的转变速度,揭示了快速流化床内不同气固流动结构之间的转变规律。在由叁维可视快速流化床和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构成的试验平台上,建立了叁维快速流化床上升管颗粒团絮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提出了基于图像二值法的团絮识别及表征方法。识别和定义了快速流化床上升管存在的四种典型颗粒团絮类型,分别描述了这四种颗粒团絮的主要特征(团絮尺寸、速度等)和存在范围,全面地揭示了不同类型颗粒团絮形成、发展、聚并直至破碎的演化规律。同时,研究了操作条件和颗粒性质对颗粒团絮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多相流网格质点(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MP-PIC)方法,建立了适用于Geldart B类颗粒的叁维快速流化床气固流动的数理模型、模型边界条件和数值求解方法。构建了基于本文试验装置的叁维快速流化床全循环物理模型,通过对系统网格尺寸、计算粒子内的颗粒数、曳力模型和颗粒堆积密度等一系列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适用于Geldart B类颗粒在快速流化床数值计算的最优模型和模型参数群,成功实现了 Geldart B类颗粒在快速流化床上升管、两级旋风分离器、下降管和J型返料阀之间全循环流动的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操作参数(流化风速、返料风量和储料量)对快速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结构的影响。实现了对叁维快速流化床上升管内叁种典型颗粒团絮的模拟,并对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预测了不同长度上升管内颗粒团絮性质(团絮平均浓度、平均速度)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快速流化床内部颗粒团絮的气固流动特性,特别是团絮形成、发展、聚并直至破碎的演化规律。(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12-04)
胡俊杰,郭照立[10](2017)在《管内颗粒团沉降过程中的聚团特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颗粒团和单颗粒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颗粒团和单颗粒的初始距离、颗粒团颗粒数目对颗粒运动及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颗粒团水平速度均值关于0上下波动,并随初始距离减小,波动增强,而竖直速度均值一开始单调增大,然后由于单颗粒和颗粒团的相互作用而上下波动。进一步,单颗粒和颗粒团的相互作用引起颗粒团运动失稳,造成了颗粒团波动速度的振荡。同时,单颗粒和颗粒团的相互作用加快了颗粒团体平均浓度的下降,增强的颗粒-颗粒相互作用促进了颗粒的弥散。另外,随颗粒团颗粒数目增多,由于颗粒-颗粒相互作用增强,颗粒团平均速度波动幅度减小。颗粒的弥散随颗粒团颗粒数目增多并不是单调增加的,而是先增大然后不再显着变化,这是颗粒自由弥散和颗粒-颗粒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颗粒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驻波声场中颗粒团动力学模型,对颗粒团的夹带系数、相位滞后和漂移系数进行数值预测。将预测结果和实验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组成颗粒团的原生颗粒半径、数目以及排列情况对于颗粒团运动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由两个原生颗粒组成的颗粒团,原生颗粒半径越接近,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越大;在分形维数一定时,随着原生颗粒数目的增多,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减小,相位滞后增加,漂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颗粒团与等体积球形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原生颗粒排列趋于致密时,颗粒团的夹带系数增大,相位滞后减小,漂移系数发生单调变化,与等体积球形颗粒运动特性的差异缩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斌,李晓宏,毛吉会.循环流化床颗粒团絮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化工.2019
[2].贾文龙,凡凤仙,苏明旭.基于分形理论的驻波声场中颗粒团运动特性数值预测[J].应用声学.2019
[3].陈伟,Hadde,Enrico,王鑫淼,邱瑞宝,朱敏.颗粒大小对凝胶颗粒团簇质构性质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柳冠青,李水清.黏附性颗粒团撞击平面的离散元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5].杨培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胶体纳米颗粒团簇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D].苏州大学.2018
[6].孙子文,陈岱琳,钟文琪,Aibing,Yu.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特征的MP-PIC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18
[7].孙子文,陈岱琳,钟文琪,余艾冰.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的识别和表征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8].陈晟,刘文巍,杨萌萌,李水清.静电与流体作用下微米颗粒团迁移机理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9].陈岱琳.快速流化床颗粒团絮规律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0].胡俊杰,郭照立.管内颗粒团沉降过程中的聚团特性数值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