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论文-余晨颖,张健,尹常青,刘锦,陈国楷

华夏地块论文-余晨颖,张健,尹常青,刘锦,陈国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夏地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燕山期,U-Pb年代学,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

华夏地块论文文献综述

余晨颖,张健,尹常青,刘锦,陈国楷[1](2019)在《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事件记录一直是华夏地块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华夏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岭及闽浙沿海地区,对于粤东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手段,旨在探讨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机制及其大地构造环境。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表明,凤凰山岩体的岩石组合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2) Ma和(158±3) Ma,为晚侏罗纪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组花岗岩均具有高硅(SiO_2=72.66%~76.63%)、富碱(Na_2O+K_2O=7.89%~9.43%)、低镁(MgO=0.05%~0.54%)和弱过铝质(ASI=1.02~1.04)的特征,富集Rb、Th、U等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且P_2O_5含量与SiO_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显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应属于弱分异I型花岗岩,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异指数较大(DI=93.91~95.74)、固结指数较小(SI=0.48~0.66),Rb/Sr(=99.12~243.75)和Rb/Ba(=67.45~203.80)比值较高、Eu负异常强烈(δEu=0.01~0.02),稀土元素配分图呈"海鸥式"分布,应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ε_(Hf)(t)分别变化在-8.4~-5.4和-9.4~-7.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变化范围分别在1 545~1 741 Ma和1 648~1 804 Ma,表明两者都是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结合该时期区域构造背景,推断凤凰山岩体可能发育在与大洋俯冲板片后撤断离相关的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下,是地壳拉张减薄引起幔源岩浆底侵,带来大量热量,导致中-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家龙[2](2019)在《华夏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岩浆事件的发现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近几年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在华夏地块东南缘的寻乌—长汀—明溪一线新识别出花岗质片麻岩体及一套变质火山岩组合。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该侵入岩成岩年龄为(722±8.2)Ma~(737.2±4.5)Ma,火山岩年龄为(707±8.6)Ma~(774.8±5.1)Ma,二者同为南华纪岩浆活动的产物。南华纪岩浆岩组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期"S"型花岗岩(γδ-γ)+钙碱性(中)酸火山岩组合,是俯冲带下部地壳重熔的产物;华夏地块南华纪时期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性质,寻乌—长汀—明溪一带南华纪活动陆缘火山弧是发育在中-古元古代陆壳之上靠内陆一侧的内带环境。(本文来源于《福建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葛延鹏[3](2019)在《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斜长角闪岩与大理岩成因及构造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地块有无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本次研究在华夏地块北部的闽北地区识别出一套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的岩石组合,斜长角闪岩与大理岩在露头上以岩块的形式产出,岩块与片岩类、片麻岩类基质均呈构造接触,无分带现象,显示出俯冲增生杂岩的特征。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原岩时代晚于459 Ma,变质时代为429 Ma;大理岩原岩时代晚于518 Ma,变质时代为437 Ma。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将斜长角闪岩分为叁类:第一类斜长角闪岩微量元素特征与洋中脊相似,Nb、Ta则相对亏损,原岩可能为产生在洋内弧环境下的类洋中脊玄武岩(MORB-Like);第二类斜长角闪岩高场强元素Nb、Ta、Zr、Hf相对亏损,Sr略微亏损,原岩可能为形成于岛弧环境下的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第叁类斜长角闪岩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富集,Zr、Hf相对亏损,Sr略具亏损,原岩可能为洋岛拉斑玄武岩(OIB),岩浆来源于具OIB特征的地幔源区。大理岩原岩具海相碳酸盐岩的特征。综合对斜长角闪岩与大理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华夏地块在早古生代时期存在洋盆地层系统,并且华夏地块内部早古生代经历了洋陆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碰撞拼贴发生在437~429 Ma。在此过程中,东、西武夷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华夏地块。该结果显示了‘华夏古陆’并不存在统一的前泥盆纪基底。(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杨金豹,赵志丹,时毓,盛丹,方贵聪[4](2019)在《湖南江永回龙圩煌斑岩特征——兼论华夏地块西部煌斑岩类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化学、全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华夏地块西部煌斑岩类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回龙圩云煌岩形成时代为172 Ma,斑晶为金云母,全岩主要化学成分SiO_2 47.84%~48.91%、 Al_2O_311.42%~12.35%、 CaO 10.91%~13.14%、 K_2O 2.34%~3.65%, Mg~#为64~71,为钾玄质碱性基性岩。云煌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171~187),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REE/HREE=10~11),δEu=0.85~0.87,类似洋岛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微量元素Rb、 Ba、 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 Nb、 Ta、 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云煌岩(~(87)Sr/~(86)Sr)_i为0.705 930~0.706 170,(~(143)Nd/~(144)Nd)_i为0.512 334~0.512 379,ε_(Nd)(t)值为-0.74~-1.61;全岩δ~(18)O_(V-SMOW)值为9.7‰。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回龙圩云煌岩为受富集组分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富集组分为来自软流圈的含上地壳或俯冲洋壳沉积物的流体。华夏地块西部沿祁东至罗城一带分布的晚叁迭世、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煌斑岩类和碱性玄武岩表明,区域上在这3个阶段有深大断裂活动,意味着华夏地块西部地区从晚叁迭世以来就转换为岩石圈伸展的构造背景,该背景激活了长期存在的薄弱地带,华夏地块西部有煌斑岩类和碱性玄武岩分布的祁东至罗城一线可能是华夏地块西缘与扬子地块的分界线。(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高秦,于津海,朱光磊[5](2019)在《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来自幔源岩脉的地球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幔源岩浆是探知大陆深部地幔物质组成的岩石探针。本次研究通过对广西境内和湘西中-基性岩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深部地幔的组成特征和差异。U-Pb定年显示这些中-基性岩浆岩形成于~260 Ma、170~150 Ma、138~87Ma和36~33 Ma四个阶段。根据地球化学特征,这些中-基性岩脉可以分成两类:高稀土煌斑岩和低稀土煌斑岩。高稀土组样品位于平乐-马山-罗城一线,以富集云母类矿物斑晶为特征。它们具有高的稀土含量(∑REE>400μg/g),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73)和Nb、Ta、Ti亏损。这组样品还具有高Th/Ta、Rb/Sr比值和低Nb/La、Ce/Pb、Ti/Y比值。Nd同位素显示明显的富集特征(εNd(t)<-4.66)。低稀土组样品以出现辉石或橄榄石斑晶为特征,具有低的稀土含量(<255μg/g),弱的Eu异常和不明显的Nb、Ta、Ti异常, Nd同位素组成明显升高(εNd(t)>-1.9)。这些特征表明,高稀土煌斑岩的母岩浆起源于被壳源流/熔体交代过的强富集地幔,而低稀土组样品起源于幔源熔体交代过的弱富集软流圈地幔。对比已有的基性岩脉地球化学数据,可以发现采自桂北地区的高稀土样品与扬子地块西南部幔源岩浆的特征相似,而采自桂(中)南地区的低稀土样品与西华夏地块的基性岩浆岩特征相似。因此,两个具有明显地幔组成差异的区域之间的界线很可能代表了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拼合带西南延伸的位置。(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赵希林,姜杨,邢光福,于胜尧,彭银彪[6](2018)在《陈蔡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对华夏与扬子地块拼合过程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拼合时限与方式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浙江诸暨一带的原"陈蔡岩群"进行了详细的露头尺度解剖。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原"陈蔡岩群"主要由不同性质的外来岩块与基质组成。其中:代表外来岩块的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的变质年龄分别为(424.7±2.9)和(420.6±1.8)Ma,成岩年龄分别为(479.2±9.5)~(424.7±2.9)Ma和(507.7±7.8)~(420.6±1.8)Ma,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具OIB(洋岛玄武岩)特征的碱性玄武岩,大理岩的原岩为海相碳酸盐岩,二者共同构成了洋岛海山组合。代表原地岩块的变长石石英砂岩主要物源区为3 620~1 530 Ma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下的古老地壳物质;与之构造混杂接触的斜长角闪岩变质年龄为(438.0±2.5)Ma,其原岩分别为形成于消减带岛弧环境的岛弧拉斑玄武岩、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的富Nb玄武岩和洋岛海山环境下的具OIB特征的碱性玄武岩类。代表基质的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其变质年龄为(441.0±3.0)Ma,碎屑206Pb/238 U年龄多数为840~780 Ma,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且最年轻的沉积年龄限定在598 Ma,说明片麻岩原岩可能为早古生代沉积地层。陈蔡地区该套岩石组合的发现表明,原"陈蔡岩群"的构造属性应为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结合测区及龙游地区新发现的加里东期麻粒岩和退变榴闪岩,提出扬子与华夏两大地块碰撞于445~420 Ma。(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高秦[7](2018)在《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幔源岩浆是探知大陆深部地幔物质组成的岩石探针。本次研究通过对广西境内和湘西的中-基性岩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深部地幔组成的特征和差异。U-Pb定年显示这些中-基性岩浆岩形成于晚二迭纪到早第叁纪晚期的四个阶段。根据地球化学数据,其中的中-基性煌斑岩脉可以分成两类:高稀土煌斑岩和低稀土煌斑岩。高稀土组样品位于平乐—马山—罗城一线,以富集云母类矿物斑晶为特征。它们具有高的稀土含量(∑REE>400 ppm),明显Eu负异常(Eu/Eu*<0.73)和Nb、Ta、Ti的相对亏损。这组样品还具有高的Th/Ta、Th/Tb、Rb/Sr比值,和低的Nb/La、Ce/Pb、Ti/Y比值。其Nd同位素显示明显的富集特征(sNd(t)<-4.66)。低稀土组样品以出现辉石或橄榄石斑晶为特征,含有低的稀土含量(∑REE<255 ppm),弱的Eu异常和不明显的Nb-Ta-Ti异常。其Nd同位素组成明显升高(εNd(t)>-1.9)。这些特征表明,高稀土煌斑岩的母岩浆起源于被壳源流/熔体交代过的强富集地幔,而低稀土组样品可能起源于幔源熔体交代过的弱富集地幔。结合已有的其他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数据,可以发现采自桂北地区的高稀土样品与西南扬子地块的幔源岩浆的特征相似,而采自桂中-南地区的低稀土样品与西华夏地块的基性岩浆岩特征相似。因此,二个具有明显地幔组成差异的区域之间的界线很可能代表了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拼合带的西南延伸的位置。此外,本次论文还对除了域大化和凭祥的两个辉绿岩样品开展了研究,它们具有与峨眉山地幔柱玄武岩在地球化学以及年代上,特别是Nd同位素上均具有相似性,因此认为它们属于峨眉山地幔柱,从而将峨眉山地幔柱的外带岩浆带扩大至整个桂西地区。(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01)

孙立强,凌洪飞,赵葵东,陈培荣,陈卫锋[8](2017)在《华夏地块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大陆内部的埃达克质岩通常来自于加厚下地壳或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对这类岩石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地壳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对产于华夏地块腹地的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的灵溪花岗闪长岩开展了详尽的研究工作.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0±1)Ma).灵溪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iO_2含量(大部分样品在64.4~68.9wt.%)和Sr含量(624~894ppm)、高的Sr/Y比值(49.9~60.8)和La/Yb比值(23.4~42.8),以及低Y含量(10.3~17.1ppm)、Ni含量(5.62~11.8)和MgO含量(绝大多数样品在0.86~1.57wt.%),表明其来自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灵溪岩体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86~0.7091,ε_(Nd)(t)值为.6.2~.5.9,而锆石的ε_(Hf)(t)值则主要变化于.10.1~.7.6.地球化学模拟的结果显示灵溪花岗闪长岩是由元古代地壳物质在至少40km的地壳深度下(或压力≥1.2kbar)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的残留相为含石榴子石角闪岩相.结合前人对华夏地块构造演化进程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华夏地块的地壳在早白垩世晚期的一次挤压事件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加厚,使地壳厚度达到至少40km,这与华夏地块内存在上白垩统红色砾岩角度不整合于下白垩统或侏罗系岩层之上的地质观察相吻合.在这次挤压事件之后,华夏地块受到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的影响,进入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随着岩石圈的减薄,华夏地块的下地壳物质受到上涌的软流圈物质的加热并发生部分熔融,进而产生了灵溪花岗闪长岩以及其他同时代的花岗岩类.本文的研究为了解华夏地块早白垩世的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陈林燊[9](2017)在《龙泉群形成时代与构造属性及对华夏地块演化的限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西南地区出露的龙泉群,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地块古老变质基底的一部分。对于变质基底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的研究可以为认识当时华夏地块构造背景以及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以龙泉群变质岩为研究对象,以地球化学分析和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分析为主要手段,揭示了龙泉群原岩性质、形成时代以及构造背景,并对早古生代的华夏地块构造演化过程提出了解释。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龙泉群变质岩主要岩性为片岩、变质砂岩、片麻岩以及变粒岩类,以副变质岩为主。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显示,龙泉群副变质岩原岩以砂泥质沉积岩为主,主要的原岩类型为杂砂岩,少数可能为粘土岩,原岩具有大陆岛弧以及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同时还在龙泉群中发现了斜长角闪岩,其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h、Nb、Ta、Zr、Hf、Ti)的微量元素特征,该地化特征与岛弧玄武岩十分相似。结合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结果,其原岩为岛弧钙碱性玄武岩,形成于与俯冲带有关的大陆边缘火山弧构造环境中。地球化学分析指示了龙泉群形成时,该地区可能处于大洋板片向大陆俯冲的汇聚板块边界上,从而形成了具有大陆弧环境以及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特征的岩石单元。(2)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龙泉群3个副变质岩样品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锆石年龄集中出现在1150-900 Ma以及600-540 Ma两个年龄区间,具有990 Ma和560 Ma的年龄峰。3个样品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541 Ma、523 Ma和537 Ma,约束了龙泉群副变质岩原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因此,龙泉群的形成时代应该晚于560 Ma,可能形成于早-中寒武世。龙泉群斜长角闪岩与陈蔡斜长角闪岩及黑云斜长角闪岩具有十分一致的原岩类型和构造环境,可以将龙泉群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时间约束在早古生代。(3)将龙泉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华南地块岩浆活动记录以及华夏地块新元古代晚期到奥陶纪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龙泉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中缺乏华南地块前寒武纪岩浆活动对应的峰值,整个华夏地块寒武纪沉积岩显示出冈瓦纳物源的年龄分布特征。寒武纪华南地块内部不可能作为龙泉群乃至整个华夏地块沉积地层的主要物源,这个物源区最有可能是位于华夏地块东南侧的冈瓦纳大陆。从新元古代晚期到奥陶纪,华夏地块持续接受来自冈瓦纳大陆的物源沉积。(4)龙泉群斜长角闪岩与陈蔡早古生代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角闪岩原岩均为岛弧玄武岩类,指示了在早古生代浙江龙泉-陈蔡地区发育了 一个大陆火山弧,结合龙泉群副变质岩构造背景,表明当时华夏地块北东部可能处于板块汇聚边缘环境下,经历了一期洋-陆俯冲的构造事件。(5)根据龙泉群原岩性质、构造背景、形成时代以及物源区碎屑锆石特征分析工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元古代晚期到奥陶纪华夏地块的构造演化过程。华南地块从新元古代晚期开始与冈瓦纳大陆聚合,最初华夏地块西部与印度北西部碰撞,此后华夏地块东南缘不断拼贴到了印度北部上,到龙泉群形成时的寒武纪中期,华夏地块已经大部分和作为冈瓦纳大陆一部分的印度北部拼合到了一起,冈瓦纳大陆为整个华夏地块寒武纪沉积地层提供了主要物源。最终的聚合过程发生在华夏地块北东部与澳大利亚之间。从寒武纪到奥陶纪,Kuunga洋向华南地块俯冲,华夏地块北东部处于汇聚板块边界环境下。随着奥陶纪Kuunga洋的最后关闭,华南地块和澳大利亚完成拼合。奥陶纪华南地块与冈瓦纳大陆碰撞聚合的远程效应传到华南地块内部,引发了随后的华南地块早古生代晚期陆内造山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16)

徐文景[10](2017)在《华夏地块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陆内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长英质岩浆岩记录了陆壳增生和再造的重要信息。因此,长英质岩浆岩的成因和演化研究一直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长英质大火成岩省的研究表明,巨量幔源岩浆底侵/内侵是诱发中下地壳广泛部分熔融的重要机制之一。华夏地块早古生代巨量陆内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是研究这一科学问题的良好对象之一。本文选取华夏地块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镁铁质-长英质岩浆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综合研究,讨论了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构造背景,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壳幔相互作用在华夏地块早古生代巨量陆内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依据矿物组合,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可分为叁组,A组含角闪石花岗岩类,准铝质,具有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值(0.7052至0.7116)、相对高的εNd(t)值(-7.0至-3.0)和相对高的锆石εHf(t)值(-6.9至-2.8);C组二云母花岗岩,弱过铝-强过铝质,具有相对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153至0.7219)、相对低的εNd(t)值(-9.4至-7.3)和相对低的锆石εHf(t)值(-9.0至-7.2);B组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大致介于A组角闪石花岗岩类与C组二云母花岗岩之间。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这些岩浆岩的结晶年龄从A组含角闪石花岗岩类到B组黑云母花岗岩,再到C组二云母花岗岩,依次降低(从443 Ma到431Ma,在误差范围内有所重迭)。来自于关田石英闪长岩中的镁铁质微粒包体虽然具有和寄主岩类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但具有明显高的锆石εHf(t)值(-1.0± 0.5)。此外,A组含角闪石花岗岩类具有弱的Eu负异常,而B组黑云母花岗岩和C组二云母花岗岩则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鉴于华夏地块早古生代存在大量I型花岗岩,且多数岩体含有岩浆成因镁铁质微粒包体,再加上近年来证实的同时代镁铁质岩浆岩(如高镁玄武岩等),我们认为底侵的巨量幔源岩浆为华夏地块早古生代大规模花岗岩类的形成提供了热量和部分物质贡献,而非此前认为的纯壳源物质重熔且鲜有幔源岩浆参与。探讨长英质岩浆岩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离不开对镁铁质岩浆岩的研究。研究表明,扶溪二长苏长岩既具有幔源镁铁质岩浆岩特征(高MgO、Cr和Ni含量,含橄榄石和辉石),也具有壳源岩浆岩特征(高SiO2、K2O、Rb、Ba和LREE含量,含钾长石和低钙斜长石)。此外,该二长苏长岩与伴生的花岗闪长岩具有类似的Sr-Nd-Hf同位素特征:相对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081至0.7098)、相对低的εNd(t)值(-6.8至-6.3)和锆石εHf(t)值(-8.0至-7.4)。结合已有研究认识到: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岩在Sr-NNd-Hf同位素上具有宽泛的变化范围(初始87Sr/86Sr值,0.7041至0.7102;εNd(t)值,-8.4至1.8;加权平均锆石εHf(t)值,-7.4至5.2),具有低的Ce/Pb和Nb/U比值(分别为0.59-13.1和3.5-20.9)。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高镁(>10 wt.%)镁铁质岩浆岩往往具有低的εNd(t)值(<--5),而大部分相对低镁(<10wt.%)镁铁质岩浆岩却具有高的εNd(t)值(>-4),暗示具有富集同位素特征的高镁镁铁质岩浆岩可能经历了明显的地壳混染和/或同化了部分壳源长英质岩浆。我们认为,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岩可能并不源于富集的地幔源区,更可能来自于一个中等亏损的地幔源区。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结合华夏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分布和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古地理、古生物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华南板块可能自晚奥陶世开始自冈瓦纳大陆裂解,最终在早泥盆世完成。在华南板块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过程中,来自板块边界的构造应力诱发了陆内构造薄弱带(如断陷盆地)幔源岩浆的上涌,进而导致中下地壳的大范围部分熔融形成同期巨量陆内岩浆岩。(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3-01)

华夏地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近几年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在华夏地块东南缘的寻乌—长汀—明溪一线新识别出花岗质片麻岩体及一套变质火山岩组合。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该侵入岩成岩年龄为(722±8.2)Ma~(737.2±4.5)Ma,火山岩年龄为(707±8.6)Ma~(774.8±5.1)Ma,二者同为南华纪岩浆活动的产物。南华纪岩浆岩组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期"S"型花岗岩(γδ-γ)+钙碱性(中)酸火山岩组合,是俯冲带下部地壳重熔的产物;华夏地块南华纪时期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性质,寻乌—长汀—明溪一带南华纪活动陆缘火山弧是发育在中-古元古代陆壳之上靠内陆一侧的内带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夏地块论文参考文献

[1].余晨颖,张健,尹常青,刘锦,陈国楷.华夏地块南缘凤凰山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黄家龙.华夏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岩浆事件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福建地质.2019

[3].葛延鹏.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斜长角闪岩与大理岩成因及构造属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杨金豹,赵志丹,时毓,盛丹,方贵聪.湖南江永回龙圩煌斑岩特征——兼论华夏地块西部煌斑岩类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5].高秦,于津海,朱光磊.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来自幔源岩脉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球化学.2019

[6].赵希林,姜杨,邢光福,于胜尧,彭银彪.陈蔡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对华夏与扬子地块拼合过程的指示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

[7].高秦.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D].南京大学.2018

[8].孙立强,凌洪飞,赵葵东,陈培荣,陈卫锋.华夏地块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

[9].陈林燊.龙泉群形成时代与构造属性及对华夏地块演化的限定[D].浙江大学.2017

[10].徐文景.华夏地块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陆内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D].南京大学.2017

标签:;  ;  ;  ;  

华夏地块论文-余晨颖,张健,尹常青,刘锦,陈国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