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反腐倡廉建设与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反腐倡廉建设与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一、试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反贪防贪体系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慧[1](2020)在《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现汉》的收词大致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研究历版《现汉》的新增词语意在从历时层面展现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概况,完善现代汉语词汇的相关研究。《现汉》从第1版出版至今已发行过七版,共六版(第2版—第7版)新增词语。六版《现汉》共新增词语19971条,在音节数量方面,新增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三、四音节词语的收词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词类分布方面,新增词语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动词的收词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词语来源方面,新增词语主要分为四类: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在语义领域方面,《现汉》新增词语涉及的语义领域较为广泛,涵盖社会生活、经济、政治、科技、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现汉》增收词语是社会发展、词汇发展和词典编纂的需要,语言同社会共变,社会发展,词汇也发展,《现汉》为维持其先进性需要对词典不断进行修订,每次修订时《现汉》所增收的词语都遵循着一定的原则:通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查考需要原则。《现汉》作为一部规范型词典,非常重视词汇的规范问题。新增词语的规范问题主要涉及到语音规范、词形规范和词义规范,语音规范涉及到异读词的处理,词形规范涉及到异形词的处理,词义规范涉及到义项变化和释义改变,这些规范工作体现出《现汉》为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所做出的努力。

关学伟[2](2020)在《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KM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世界500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的下属企业,多年来在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连续十余年入选ENR“中国工程设计60强”。但是,随着国内水电市场的饱和及萎缩,KM勘测设计研究院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也越来越多。为此,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便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来适应新变化,从而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研究,以该研究院的发展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出如下成果:1、在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可知,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保持政治稳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保持与中国高层往来,促进多领域合作态势。三国的水电设计市场潜力都很大。另外,云南、贵州、四川的水电设计市场萎缩,但是水利、交通、市政等设计市场饱满。这就有利于KM勘测设计研究院立足云南,辐射贵州、四川、缅甸、老挝、柬埔寨发展。通过竞争对手分析可知,KM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国内勘测设计领域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市场竞争很激烈。2、在内部环境分析中,也发现KM勘测设计研究院好多优点和缺点。优点有:内部管理总体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综合资质能力强;以人为本的家文化;水电工程业绩辉煌。缺点有:综合管理人才不足;考核体系不太合理;转型业务业绩不多;投资融资能力偏弱;市场经营模式单一。3、通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SWOT分析,分析了设计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SWOT分析后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战略选择为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等四个战略和战略的实施措施,同时也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有绩效管理保障措施、战略联盟保障措施、市场经营保障措施等三个保障措施。本研究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其它同质的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同样具有参考的价值。

赖嘉华[3](2017)在《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探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为促进珠江口两岸的平衡发展,打通珠江两岸城市群的内部通道,广东省在珠江口设置了6条跨江公路通道(含已建成、在建与规划中)。受通航净空的制约,规划中与在建的跨江公路通道往往采用跨越能力强、造价相对较低的特大跨度桥梁或桥隧结合的方式跨越珠江。由于全隧道过江方案经济性较差、施工控制难度大,项目建设单位极少采用。珠江口区域气候环境多变,地质情况复杂,对跨江公路桥梁的结构设计与交通工程设计都提出较高要求。跨江公路桥梁的交通工程设计,必须要以实现安全可靠、智能控制为目标,为司乘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交通工程机电系统外,特大跨度桥梁往往还设置有许多复杂的机电系统工程,如何科学规划、统筹管理,使项目能建设得既快又好,是特大跨度桥梁交通工程建设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根据目前交通工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珠江口区域的环境特点与管理需求,从营运管理模式、预留预埋设计、交通安全设施与机电系统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的重难点。接着,论文以虎门二桥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预留预埋设计、设计界面划分、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照明系统、管道工程、消防设施等设计要点与系统方案,对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重难点进行了回应,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其中,虎门二桥项目经过方案比选,采用了一种节能型供电系统,具有造价低廉、施工便利、营运节能等优点,可为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供配电设计提供一种选择。通过论文的探讨与研究,可对珠江口后续跨江公路桥梁以及国内其他跨江公路桥梁的交通工程设计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顾德瑞[4](2017)在《中央规制地方财政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适度集权模式的展开》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分税制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财政高度集权的模式。中央政府集中了绝大部分财权和财力,并对地方财政进行全面管控。此种模式造成了诸多规制困局和地方的“不良反应”,诱发了“土地财政”、“地方债台高筑”以及地方非税收入无序扩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治理的开展和中央规制的效果。面对如此困局,破解的根本之道在于模式转换,由高度集权模式向适度集权模式过渡,从“全面管控”到“适度干预”。适度集权模式下,央地财政的非均衡性是中央规制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结构,财权财力的适度集中、对地方财政的适度干预是限度要求。当前,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权限调整和行为规制两个核心方略,建构和推进适度集权模式:以权限调整降低中央政府财权财力的集中程度,塑造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地位,建构适度集权模式;多使用引导激励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手段,改变行为规制机制的样态分布,提高地方政府的遵从度,实现央地合作治理,推动适度集权模式的运行。本文将分为以下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现状描述与问题阐释。本章主要是描述我国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现状,阐明当前财政高度集权的模式,揭示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提出向适度集权模式转变的观点。首先,揭示度量财政集权程度的主要指标——财权及税权的纵向配置。以此为基础,对分税制以来我国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状况进行观测发现,中央政府集中了绝大部分财权和财力,并对地方财政进行全面管控,已形成财政高度集权的模式。还就财政包干时期出现税收立法高度集权进行了原因探究。其次,讨论财政高度集权下地方政府的“回应”:对中央政府的约束采用措施予以规避、套取中央财政资金、进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策略行为;通过与其他地方政府的不当税收竞争,固守和扩大其辖区的税收利益;以乱收费、与民争利等形式获取更多财政收入,将财政资金投向一些“短平快”和容易出政绩的项目,忽视公共产品的提供。财政高度集权还诱发了“土地财政”、“地方债台高筑”以及地方非税收入无序扩张等问题。最后,揭示了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一般规律和适度集权的世界趋势,提出向适度集权模式转变的观点,并阐释适度集权模式的基本内涵。第二章适度集权模式的衡量基准与核心方略。本章围绕适度集权模式的衡量基准和核心方略展开,以央地财政的非均衡性作为中央规制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结构,财权财力的适度集中、对地方财政的适度干预作为限度要求,并将权限调整和行为规制作为适度集权模式实现的核心方略。首先,通过观测典型国家中央规制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图景,考证了央地财政的非均衡性结构,并基于当前我国财政治理的实际,得出央地财政非均衡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的结论。其次,以谦抑性为分析工具,从法理角度论证适度干预的应然性,明确谦抑性是中央规制的内生理念,解析谦抑干预的基本内容,探究谦抑干预与发挥地方积极性这一宪法要求的契合。再次,全面阐释适度集权模式的衡量基准,将央地财政的非均衡性作为中央规制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结构,但要求财权财力不能过度集中。以权限不当和行为违法作为中央介入的核心场域、将中央干预定位为补充性规制、比例原则为规制适度的关键标尺,以维持中央适度干预的状态。最后,明确权限调整和行为规制作为建构和推进适度集权模式的核心方略。第三章适度集权模式的建构:基于权限调整视角。本章的核心在于以权限调整为进路规范配置地方财政权限,建构适度集权模式。首先,将权限调整定位为中央制约地方财政的重要机制,明确权限调整的直接目的——降低中央政府财权财力的集中程度,将地方政府塑造成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并分析权限调整的考量因素。其次,规范配置地方财政权限,建构适度集权模式。适度扩大地方税权,进一步严格约束地方非税收入权;减少强制性支出,“松绑”地方支出权;适度放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权限,增加对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公共性限制的程度和实效性。最后,为平衡地方财政权限的动态性和稳定性,建立财政权限的动态调整机制——财税“试点”。第四章适度集权模式的推进:以行为规制为中心。本章在于构建完整的行为规制体系,实现规制手段的优化组合和规制机制的有效衔接。并逐步减少“命令——控制”型手段的使用,增加“协商——合作”型手段,改变规制机制的样态分布。首先,从理念、原则和具体展开等方面探讨规制机制设计的基本问题,以纳税人权利保障和基本权利实现为理念,全面、适时、适度为原则,手段类型化为具体设计的切入点。其次,对规制手段进行类型化分析。根据功能不同,将各规制手段归入引导机制、约束机制、发现机制、矫正机制、救济机制和责任机制等,分析不同手段的作用机理、适用情形以及改进方向。最后,对规制机制进行配置,实现规制主体与规制手段相匹配,规制手段优化组合,规制机制有效衔接,通过技术手段对地方财政信息进行整合。第五章适度集权模式的运行保障。本章意在表明中央规制要以纳税人为中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通过法律调整央地财政权限和收益划分,对行为规制机制进行法治化改造,保障适度集权模式的运行。并设立中央规制的禁区,以保障地方政府的基本财政权力。首先,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不仅要求中央政府从整体层面对纳税人的权益予以保障,更注重地方政府从区域层面满足纳税人的需求。所以,财权财力的适度集中和对地方财政的适度干预具有必然性。该理念是适度集权模式建构的前提和运行约束。另外,对中央规制权进行法治约束,以法律调整央地财政权限和收益划分,法治化思维改造行为规制机制。其次,通过规制影响评估、地方利益表达、说明理由和公开等制度建设,从程序上控制中央规制权。最后,以地方税权的全盘否定、地方自主财源的强制上解、地方预算的强行支出和为实质不公平行为作为中央规制的禁区,防止财政集权超过底线。

黄威[5](2017)在《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才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高人才工作积极性、职位晋升、福利薪酬的重要依据,更是企业留住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公益性国有企业的高速公路而言,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及人才储备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而纵观高速公路行业普遍存在收费员工离职率高的问题,考核机制不合理与此不无关系。本文主要立足于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实地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及利用相关绩效考核工具分析等方式,深入剖析了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收费员的绩效考核现状。发现其中收费员绩效考核方面重惩罚而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未能全面评价收费员对企业的贡献及无法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等问题。上述问题给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对收费员绩效考核方案急需改进与完善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绩效考核的研究和理论为基础,从收费员岗位特点着手,基于考核与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挂勾、与全面评价员工作能力挂勾、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挂勾的设计思路。利用绩效考核理论的相关工具重新设计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一套与KY高速公路公司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收费员绩效考核新方案。为了保证收费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及方法保证方案能得到顺利实施,以期达到优化改进收费员绩效考核的目的。本研究所建立的收费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已经在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实施,实践证明,该考评体系能够比较科学、全面地考核收费员工的工作能力及对企业的贡献水平,充分激发及调动收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为KY高速公路公司的壮大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证,推动KY高速公路公司迈上新台阶。

刘松茂[6](2017)在《论职务犯罪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虽然职务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但查办职务犯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这些年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指标来看,我国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腐败现象整体还相当严重。虽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但腐败增量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与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分子没有被查处,与当前落后的初查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新时期,职务犯罪初查工作应当借助最新的社会发展成果,构建新的初查模式,提高初查能力,强化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赢得群众的支持。根据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职务犯罪的侦查规律,可以判断信息化初查是未来职务犯罪初查模式的发展方向。信息化初查在发现线索、初查措施、初查效率、预测犯罪等方面具有传统初查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全面对信息化初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建立高效的职务犯罪初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使我国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更进一步。第一部分是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概念界定。信息化初查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从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产生开始,对职务犯罪初查制度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初查制度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第二部分是信息化初查模式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职务犯罪初查工作作为社会物质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和影响。目前的职务犯罪初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无法符合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更不能应对职务犯罪的新变化,也无法满足打击职务犯罪的新要求。可行性方面,主要介绍最近几年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发展状况,这些发展奠定了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域外经验借鉴。我国的犯罪信息化侦查工作发展起步较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部分通过介绍香港、英国、美国在犯罪信息化侦查方面的运行模式、特点,并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启示,为构建我国职务犯罪信息化初查模式提供借鉴。第四部分是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具体构想。本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以构建我国职务犯罪信息化初查模式为出发点,结合实务工作经验,分别从制定支持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法律法规、建设情报信息平台、加强组织支持力度、健全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信息化初查工作机制五个方面入手,提出构建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具体构想。另外,在这一部分的最后,重点还强调了在信息化初查过程中还应强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许正[7](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张君翼,任建明[8](2014)在《中国反腐败机构改革研究——基于香港和内地反腐败机构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党和政府明显加大了反腐败力度,特别是连续查办了几十名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然而,要想把惩治腐败"进行到底",却还需要科学的反腐败机构体制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在这方面,香港廉政公署就有一些非常值得中国内地反贪机构借鉴的地方。本文聚集于反腐败机构及其体制问题。文章首先提出卓越反腐败机构应当具备的四大特征,即独立、权威、廉洁、专业。四大特征也是整个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香港和内地反腐败机构的比较研究,明确内地在反腐败机构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具备四大特征是中国反腐败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进行整合型改革、职业化改革、组织结构改革是三个方面的重要改革任务。

林叶[9](2014)在《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根据广东省《2013年至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至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和“十二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6800公里以上目标;到2017年,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000公里的目标。高速公路行业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和民间关于我国高速公路是否应当取消收费的激烈争论。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将随着民主社会的发展,愈加多元化,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都将以“稳定、利民、惠民”等为主要出发点。由此观之,如何解决高速公路收费制度造成企业运输和公民出行成本加大的问题,将是影响高速公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第一个采用“贷款修高速公路,收费还贷”管理制度的省域,广东省具有较强的研究代表性,因此,笔者将以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发展与改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描述广东省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整体营运管理现状,深入归纳收费制度合理存在的原因以及收费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西方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悠久,制度建设较为完善,本文将客观描述以公路使用者税费为主的美国模式、以石油税和车辆税为主的德国模式,以及以一般财政资金为主的英国模式等三种管理模式,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的筹资模式与收费制度。此外,国内不同省域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差异,笔者也引用了辽宁“事业方式统筹管理”模式、四川“集中准企业化管理”模式、海南“费改税”模式等三类管理模式,说明国内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的筹资模式与收费制度,以为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最后,笔者认为,无论是长期规划还是中短期的发展趋势,广东省高速公路的经营理念将随着民主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而不断变革和完善。为缓解收费高速公路的经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政府应考虑在扩大民营化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投资管理模式。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收费政策、创新融资方式以及提高还贷比例等方式,融合国家政策、专家意见、民众意见和企业意见等改革保障,改变高速公路投融资完全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全面探索社会资金投入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科学方式。

黄今亮[10](2013)在《高速公路黄金周的交通管理与收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在高速公路黄金周假期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实施后,需要研究在黄金周假期大流量交通状态下,如何使高速公路在交通管理与收费策略上的综合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减少黄金周假期带来的交通拥挤和生命财产损失。论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我国高速公路黄金周假期的交通特点、各类出行目的。通过对高速公路黄金周期间收费站的交通量调查,对高速公路黄金周期间车辆出行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速公路黄金周在各种情况下所适用的交通流组织方式,通过及时发布信息和使用路网监控与指挥调度信息平台来实现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其次,本文根据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特性下的收费站状况,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设计方案和服务水平,研究并提出了高速公路黄金周在收费现场准备、收费操作等方面的策略。再次,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根据其特点,提出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最后,本文基于高速公路黄金周期间的交通状态和实际情况,制定了高速公路黄金周的全面工作预案,并合理地安排了高速公路黄金周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分工,体现了本文关于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管理与收费策略研究的适用性。

二、试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反贪防贪体系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反贪防贪体系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1.研究对象
        2.语料来源
一、历版《现汉》新增词语概况
    (一)新增词语的音节数量
    (二)新增词语的词类分布
    (三)新增词语的主要来源
    (四)新增词语的语义领域
二、《现汉》新增词语的收词问题
    (一)新增词语的收词原因
        1.社会发展
        2.词汇发展
        3.词典编纂
    (二)新增词语的收词原则
        1.通用性原则
        2.规范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查考需要原则
三、《现汉》新增词语的规范问题
    (一)语音规范
    (二)词形规范
    (三)词义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新增词语
附录2 《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新增词语
附录3 《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新增词语
附录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增词语
附录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
附录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评述
        1.2.1 国内勘测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1.2.2 国外勘测设计公司及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2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理论
    2.3 组织结构的含义
    2.4 市场营销理论
    2.5 勘测设计研究
第三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环境分析
    3.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
    3.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外部环境分析
        3.2.1 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2 老挝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3 柬埔寨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3.2.4 云南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5 贵州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6 四川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3.2.7 主要的竞争对手分析
        3.2.8 综上小结
    3.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内部环境分析
        3.3.1 内部管理分析
        3.3.2 核心技术分析
        3.3.3 资质能力分析
        3.3.4 企业文化分析
        3.3.5 主要业绩分析
        3.3.6 投资能力分析
        3.3.7 市场营销分析
        3.3.8 综上小结
    3.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会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战略评价
第四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制定
    4.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制定的问卷调查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1.2 对问卷的效度检验
        4.1.3 对问卷的信度检验
        4.1.4 对问卷的统计方法
        4.1.5 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的数据分析
        4.1.6 问卷调查小结
    4.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企业愿景的基本构思
    4.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的基本设定
    4.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原则宗旨
    4.5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选择
        4.5.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
        4.5.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
        4.5.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
        4.5.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
第五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5.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1.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5.1.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5.1.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5.1.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5.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2.1 绩效管理保障措施
        5.2.2 战略联盟保障措施
        5.2.3 市场经营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KM 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

(3)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路网规划情况
    2.1 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2.1.1 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现状
        2.1.2 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存在问题
    2.2 珠江口跨江公路通道规划与定位
        2.2.1 黄埔大桥
        2.2.2 莲花山通道
        2.2.3 虎门二桥
        2.2.4 虎门大桥
        2.2.5 深中通道
        2.2.6 港珠澳大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探究
    3.1 设计协调问题
        3.1.1 设计重难点
        3.1.2 解决思路
    3.2 营运管理模式
        3.2.1 设计重难点
        3.2.2 解决思路
    3.3 预留预埋设计
        3.3.1 设计重难点
        3.3.2 解决思路
    3.4 交通安全设施
        3.4.1 设计重难点
        3.4.2 解决思路
    3.5 机电系统
        3.5.1 设计重难点
        3.5.2 解决思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虎门二桥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
    4.1 项目简介
        4.1.1 项目概况
        4.1.2 交通量预测与服务水平
        4.1.3 管理模式
    4.2 预留预埋设计
        4.2.1 机电设施预留预埋
        4.2.2 交安设施预留预埋
    4.3 设计界面划分
        4.3.1 机电工程内部界面
        4.3.2 与其他附属工程界面
    4.4 交通安全设施
        4.4.1 交通标志
        4.4.2 标线、突起路标
        4.4.3 护栏
        4.4.4 视线诱导设施
        4.4.5 防眩设施
        4.4.6 防抛网
        4.4.7 行车管理
        4.4.8 海鸥岛互通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优化
    4.5 监控系统
        4.5.1 外场设备
        4.5.2 监控视频及数据传输
        4.5.3 中心设备
    4.6 收费系统
        4.6.1 收费制式与收费方式
        4.6.2 收费管理体制及收费站点设置
        4.6.3 收费计算机管理系统
        4.6.4 收费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4.6.5 集成IP对讲广播系统
        4.6.6 路径识别系统
        4.6.7 主线超限检测系统
        4.6.8 出口计重与入口拒超
    4.7 通信系统
        4.7.1 管理体制
        4.7.2 干线数字光传输系统
        4.7.3 数据和视频传输系统
        4.7.4 数字语音业务系统
        4.7.5 紧急电话与有线广播系统
        4.7.6 光缆
    4.8 供配电、照明系统
        4.8.1 负荷类型与负荷等级
        4.8.2 供电方案及可靠性保障
        4.8.3 道路景观照明与外场监控设备供电
        4.8.4 电力监控
        4.8.5 照明设施
    4.9 大桥防雷接地系统
    4.10 管道工程
    4.11 消防设施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虎门二桥供电方案
    5.1 传统供配电方案
        5.1.1 低压 380V直接供电方案
        5.1.2 中压 6kV/10kV间接供电方案
        5.1.3 风光互补供电方案
        5.1.4 传统供电方案的不足
    5.2 分布式智慧节能供电系统
        5.2.1 系统介绍
        5.2.2 系统特点
    5.3 虎门二桥供电方案比选
        5.3.1 能效对比
        5.3.2 经济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央规制地方财政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适度集权模式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现状描述与问题阐释
    第一节 中央财政高度集权的形成
        一、度量财政集权程度的指标
        二、财政包干时期:税收立法权的高度集中
        三、分税制:财权和财力的集中配置
    第二节 财政高度集权下的“地方应对”
        一、制度规避、制度套利和策略行为
        二、不当税收竞争
        三、乱收、滥支和争利
    第三节 模式转换:从高度集权到适度集权
        一、中央规制地方财政的一般规律
        二、财政适度集权的世界趋势
        三、适度集权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适度集权模式的衡量基准与核心方略
    第一节 适度集权模式的结构分析:央地财政的非均衡性
        一、央地财政非均衡性的历史考证
        二、央地财政非均衡性的世界图景
        三、央地财政非均衡性的中国诉求
    第二节 适度集权模式的限度探究:以谦抑性为分析工具
        一、谦抑性理念的内生性
        二、谦抑干预的基本内涵
        三、谦抑干预与地方积极性发挥的耦合
    第三节 适度集权模式的衡量基准
        一、中央规制的根本前提:非均衡状态
        二、中央介入的核心场域:权限不当和行为违法
        三、中央干预的基本定位:补充性规制
        四、适度规制的关键标尺:比例原则
    第四节 适度集权模式的核心方略
        一、中央规制的实质: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权力分工视角:权限调整
        三、权力制衡层面:行为规制
第三章 适度集权模式的建构:基于权限调整视角
    第一节 权限调整的基础问题
        一、权限调整的定位
        二、权限调整的目的
        三、权限调整的考量因素
    第二节 权限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地方收入权的调整
        二、地方支出权的调整
        三、地方营运管理权的调整
    第三节 财政权限的动态调整机制
        一、地方财政权限的动态性
        二、地方财政权限的稳定性
        三、动态调整机制:财税“试点”
第四章 适度集权模式的推进:以行为规制为中心
    第一节 规制机制设计的基本问题
        一、规制机制设计的理念
        二、规制机制设计的原则
        三、规制机制的具体设计:基于手段类型化的展开
    第二节 规制手段的类型化
        一、引导机制
        二、约束机制
        三、发现机制
        四、矫正机制
        五、救济机制
        六、责任机制
    第三节 规制机制的配置
        一、规制手段和主体的匹配
        二、规制手段的选择组合
        三、规制机制的有效衔接
        四、规制机制中的信息整合
第五章 适度集权模式的运行保障
    第一节 模式运行的理念约束和法治保障
        一、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约束
        二、中央规制权的法治约束
        三、权限和收益划分的法律调整
        四、行为规制机制的法治改造
    第二节 适度集权模式中的程序控制
        一、规制影响评估制度
        二、地方利益表达制度
        三、说明理由和公开制度
    第三节 适度集权模式下的中央规制禁区
        一、地方税权的全盘否定
        二、地方自主财源的强制上解
        三、地方预算的强行支出
        四、为实质不公平行为
代结论:走向合作的中央规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高速公路
        1.4.2 高速公路收费员
        1.4.3 绩效考核
2 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2.1 KY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2.1.1 公司项目简介
        2.1.2 营运管理相关设施
        2.1.3 公司管理组织结构
        2.1.4 公司的经营发展同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2.2 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现状
        2.2.1 考核目标
        2.2.2 考核手段及内容
        2.2.3 考核程序
        2.2.4 考核结果
    2.3 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原因分析
3 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的构建
    3.1 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2 指导思想
    3.3 构建步骤
    3.4 绩效考核内容
        3.4.1 明确岗位职责
        3.4.2 考核指标设计
    3.5 绩效考核方法
        3.5.1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的理论基础
        3.5.2 运用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的设计原则
        3.5.3 设立考核收费员绩效考核小组
        3.5.4 绩效考核的方式
        3.5.5 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方式
    3.6 绩效考核结果评价
4 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实施保障
    4.1 组织保障
    4.2 领导重视
    4.3 各方配合
    4.4 机制完善
    4.5 及时反馈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论职务犯罪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概念界定
    (一) 关于初查制度规定的演变
    (二) 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概念
    (三) 信息化初查模式的特点
二、信息化初查模式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 传统初查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二) 传统初查模式无法符合保障人权的法律要求
    (三) 传统初查模式无法应对职务犯罪的新变化
    (四) 传统初查模式无法满足打击职务犯罪的新要求
    (五) 传统初查模式的发展奠定了信息化初查的基础
三、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域外经验借鉴
    (一) 香港廉政公署犯罪信息化侦查模式
    (二) 英国犯罪信息化侦查国家情报模式
    (三) 美国犯罪信息化侦查信息共享模式
    (四) 启示和借鉴
四、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具体构想
    (一) 制定支持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法律法规
    (二) 建立统一的情报信息平台
    (三) 加强组织的支持力度
    (四)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五) 完善信息化初查模式的工作机制
    (六) 强化保障公民的隐私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依据
    (四) 研究方法
二、广东省高速公路及收费制度的发展概况
    (一) 广东省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二) 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三) 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适用的原因
    (四) 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发展现存的问题
三、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和管理制度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 国内部分省份高速公路的收费及管理制度模式
    (二)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收费及管理制度模式
    (三) 经验借鉴
四、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方略
    (一) 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 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的实施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高速公路黄金周的交通管理与收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速公路黄金周免费通行政策综述
    1.3 高速公路黄金周免费通行政策的效益分析
    1.4 国外研究现状
    1.5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黄金周的交通特点
    2.1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流特征
    2.2 黄金周假期出行目的分析
    2.3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量调查
        2.3.1 交通量调查的实施
        2.3.2 全线断面交通流量
        2.3.3 收费站断面交通流量
    2.4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量的时间特征
    2.5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量的空间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管理
    3.1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流的组织
        3.1.1 正常情况下的交通流组织
        3.1.2 恶劣天气下的交通流组织
        3.1.3 交通事故现场的交通流组织
        3.1.4 服务区的交通流组织
    3.2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与指挥调度信息共享平台
        3.2.1 平台概况
        3.2.2 平台的特点及架构
        3.2.3 平台主要功能
    3.3 高速公路信息发布
        3.3.1 高速公路信息的分类
        3.3.2 高速公路信息发布的规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黄金周收费策略
    4.1 高速公路收费通道数计算
        4.1.1 收费站设计小时交通量
        4.1.2 收费站服务时间
        4.1.3 平均等待车辆数
        4.1.4 收费通道数
    4.2 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交通流特性
        4.2.1 车辆的到达分布
        4.2.2 车辆收费时间
        4.2.3 车辆延误分析
        4.2.4 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水平
    4.3 高速公路黄金周收费策略
        4.3.1 收费政策的制定
        4.3.2 收费设施的准备
        4.3.3 收费现场操作
        4.3.4 黄金周期间收费站特殊情况的应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黄金周的交通事故处理
    5.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5.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预防
    5.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5.3.1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体系的构建
        5.3.2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行动
        5.3.3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通讯
        5.3.4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监控
        5.3.5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公路黄金周工作预案
    6.1 构建指挥体系
    6.2 制定工作预案
        6.2.1 收费管理组
        6.2.2 机电隧道管理组
        6.2.3 路政管理组
        6.2.4 养护管理组
        6.2.5 信息发布组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试论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反贪防贪体系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D]. 李学慧. 渤海大学, 2020(05)
  • [2]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D]. 关学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珠江口跨江公路桥梁交通工程设计探究[D]. 赖嘉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4]中央规制地方财政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适度集权模式的展开[D]. 顾德瑞. 武汉大学, 2017(07)
  • [5]KY高速公路收费员绩效考核研究[D]. 黄威.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2)
  • [6]论职务犯罪信息化初查模式的构建[D]. 刘松茂. 南京大学, 2017(02)
  • [7]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8]中国反腐败机构改革研究——基于香港和内地反腐败机构的比较[A]. 张君翼,任建明. 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2014
  • [9]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改革研究[D]. 林叶. 兰州大学, 2014(10)
  • [10]高速公路黄金周的交通管理与收费策略研究[D]. 黄今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反腐倡廉建设与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