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静电针刺毡,具体涉及针刺毡技术领域,包括基布,所述基布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基布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若干第二过滤孔、若干第三过滤孔以及若干第四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以及所述第四过滤孔一一对应相连通且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贯穿所述过滤通道。本实用新型设有防静电层以及贯穿过滤通道的导电线,使得整个防静电针刺毡与带有粉尘的气流接触的位置均有去除静电作用,避免产生静电,防静电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所述基布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基布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若干第二过滤孔、若干第三过滤孔以及若干第四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以及所述第四过滤孔一一对应相连通且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贯穿所述过滤通道。
设计方案
1.一种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所述基布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基布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若干第二过滤孔、若干第三过滤孔以及若干第四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以及所述第四过滤孔一一对应相连通且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贯穿所述过滤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由聚四氟乙烯涂层制成,所述耐高温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滤孔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过滤通道固定在所述耐高温层的上表面并向外形成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所述第一纤维层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十字交叉连接,且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连接形成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为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或所述第四过滤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布中,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均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组成,在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中,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均由混合纤维单元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由多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螺旋缠绕而成,所述混合纤维单元由若干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若干股竹纤维丝螺旋缠绕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所述竹纤维丝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为导电金属网或者防静电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针刺毡,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过滤通道内有1个、2个或3个所述导电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刺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针刺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企业对自己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在除尘除废气等方面的技术,其中袋式除尘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袋式除尘器中的滤袋一般使用针刺毡制成,针刺毡是采用非织造针刺工艺,利用纤维交错排列及空隙分布均匀的细纤维布,并经热轧、烧毛或涂层等处理后所制成的产品。但通常工业性粉尘处理时,会与滤袋相撞产热并产生静电,而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如遇静电放电火花时,则极易导致爆炸和火灾,但市场上常见的针刺毡,防静电效果不好。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防静电针刺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针刺毡,设有防静电层以及贯穿过滤通道的导电线,使得整个防静电针刺毡与带有粉尘的气流接触的位置均有去除静电作用,避免产生静电,防静电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针刺毡,包括基布,所述基布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基布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若干第二过滤孔、若干第三过滤孔以及若干第四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以及所述第四过滤孔一一对应相连通且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贯穿所述过滤通道。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由聚四氟乙烯涂层制成,所述耐高温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滤孔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导电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过滤通道固定在所述耐高温层的上表面并向外形成凸起。
优选的,所述基布、所述第一纤维层以及所述第二纤维层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十字交叉连接,且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连接形成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为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或所述第三过滤孔。
优选的,在所述基布中,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均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组成,在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中,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均由混合纤维单元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由多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螺旋缠绕而成,所述混合纤维单元由若干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若干股竹纤维丝螺旋缠绕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纤维丝和所述竹纤维丝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导电金属网或者防静电涂层。
优选的,一个所述过滤通道内有1个、2个或3个所述导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有防静电层以及贯穿过滤通道的导电线,使得整个防静电针刺毡与带有粉尘的气流接触的位置均有去除静电作用,避免产生静电,防静电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纤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基布的编织放大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1、基布;2、第一纤维层;3、第二纤维层;4、防静电层;5、第一过滤孔;6、第二过滤孔;7、第三过滤孔;8、第四过滤孔;9、导电线;10、耐高温层;11、凸起;12、竹纤维丝;13、聚四氟乙烯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防静电针刺毡,包括基布1,基布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纤维层2和第二纤维层3,第一纤维层2的上表面设有防静电层4,防静电层4、第一纤维层2、基布1以及第二纤维层3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5、若干第二过滤孔6、若干第三过滤孔7以及若干第四过滤孔8,第一过滤孔5、第二过滤孔6、第三过滤孔7以及第四过滤孔8一一对应相连通且形成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内周向等距设有若干导电线9,导电线9贯穿过滤通道。当将防静电针刺毡制作成滤袋时,含粉尘气体首先撞击防静电层4,然后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孔5、第二过滤孔6、第三过滤孔7以及第四过滤孔8,和防静电层4相撞产生的静电通过防静电层4消除,在通过第一过滤孔5、第二过滤孔6、第三过滤孔7以及第四过滤孔8过程中与内壁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线9进行释放出去。
具体的,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设有耐高温层10,耐高温层10由聚四氟乙烯涂层制成,耐高温层10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孔5连通的通孔。在处理烟气时,能够耐受较高烟气的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导电线9的一端穿过过滤通道固定在耐高温层10的上表面并向外形成凸起11。凸起11具有导电性,能够去除静电,在耐高温层10的表面形成一个防静电作用。
具体的,基布1、第一纤维层2以及第二纤维层3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十字交叉连接,且经线和纬线连接形成过滤孔,过滤孔为第二过滤孔6、第三过滤孔7或第四过滤孔8。
具体的,在基布1中,经线和纬线均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组成,在第一纤维层2和第二纤维层3中,经线和纬线均由混合纤维单元组成;聚四氟乙烯纤维单元由多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13螺旋缠绕而成,混合纤维单元由若干股聚四氟乙烯纤维丝13和若干股竹纤维丝12螺旋缠绕而成,聚四氟乙烯纤维丝13和竹纤维丝12的数量相同。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能够增加该防静电针刺毡,存储时间防止其霉变。
具体的,防静电层4为导电金属网或者防静电涂层。对于导电金属网而言,网间的孔形成第一过滤孔5,对于防静电涂层而言,需要打孔形成第一过滤孔5。
具体的,一个过滤通道内有1个、2个或3个导电线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0741.6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52401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01D46/02
专利分类号:B01D46/02;B01D46/42;B32B27/32;B32B27/12;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15/02;B32B15/085;B32B33/00;B32B3/24;B32B3/08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江苏恒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恒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阜城环保滤料产业园春华路5号
发明人:孙霞
第一发明人:孙霞
当前权利人:江苏恒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毛洪梅
代理机构:32286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竹纤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