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安华牛建华周艳博张璐刘顺芳
(河南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二区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阶段性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观察分析65例脑卒中急性期过后转入我康复科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三阶段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采用三阶段心理疏导护理,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所需时间缩短,康复效果好,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86-02
脑卒中是临床上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约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突发疾病使患者心理上难以接受,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后期的康复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康复科对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采取三阶段心理疏导护理,收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康复科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于康复期的住院患者,共65例,患者经神经内科治疗,急性期过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及言语功能障碍等,转入我康复科有康复意义的患者。其中男54例,女11例,脑梗塞52例,脑出血13例,年龄28~76岁。
1.2方法
1.2.1通过我们的临床护理观察,发现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存在阶段性心理问题,我们总结如下:第一阶段“否认期”,第二阶段“急躁期”,第三阶段“信心衰退期”。
1.2.2所采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否认期,患者首先接受不了突然的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事实,对原先健康的自己突然成了患者无法接受,对家属发脾气,对医护人员粗暴无礼,觉得上天不公平,觉得自己不应该得病,否认自己得病的事实,生活不想依赖家属,想自己动手做,而事实上又做不了,处处表现为否认行为,不配合康复治疗,否认此事实,针对此阶段,耐心与患者沟通,给予充分的理解、照顾和尊重,告知患者,只有接受这个事实,投入到功能锻炼中,才能有望一天天好起来,告知患者许多病人来时是轮椅推着过来住院,出院时能自己步行,向患者介绍康复治疗效果好的成功例子,让“病人”向病人现身说法,激发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2)急躁期,患者接受了肢体不能动的事实,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了很大的信心,希望能迅速站立起来,进入了“急躁期”,针对此期,告诉患者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不能急,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点一点的,严格按治疗师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在保证训练外的训练量的同时,既不能锻炼过度,也不能不积极主动锻炼,。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向其讲解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危险因素,积极引导,消除患者的急躁情绪。(3)信心衰退期,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肢体功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康复充满信心,随即康复治疗效果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滞期,患者心理上出现了一个“信心衰退期”,患者感觉很难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出现了消极心理,闷闷不乐,看不到希望,觉得努力配合康复训练了还是没有恢复到自己理想的水平,不能积极主动配合功能锻炼。针对此期,多安抚患者,鼓励患者,向患者讲解功能恢复的规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积累,然后出现一个质的改变,这样不断的循环往复,多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激励患者建立更积极的思维模式,让患者重新燃起康复欲望的强烈信心。
2.结果
采用三阶段心理疏导护理,能使患者消除急躁心理、正视病情,树立康复欲望的强烈信心,患者的主动意识增强,能积极配合治疗师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功能障碍恢复所需的时间缩短,康复效果好,赢得了患者的赞誉。
3.体会
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理健康是一切治疗措施的基础,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而且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多深入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了解患者的情绪困扰所在,多观察多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均会增强,有助于脑卒中的早日康复[3]。
【参考文献】
[1]宋晓灵,曾蜀江,张中念.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08,33(1):813-814.
[2]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3]赵钛.现代偏瘫治疗学[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