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硅烷论文-王毅,张苹,吴生秀,刘修鹏,罗蕊

卤代硅烷论文-王毅,张苹,吴生秀,刘修鹏,罗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卤代硅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质联用,硅烷化法,骨架重排,位置异构体

卤代硅烷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张苹,吴生秀,刘修鹏,罗蕊[1](2018)在《硅烷化法在卤代物质谱分析中的新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一系列脂肪卤化物及芳香卤化物的叁甲基硅烷基(TMS)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EI)下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有机卤化物的TMS衍生物在发生碎裂反应的过程中均生成元素组成符合[(CH_3)_2XSi]~+(X=F、Cl、Br、I)的特征骨架重排产物离子,即m/z 77、m/z 93、m/z 137、m/z 185。此外,卤素原子取代位置的改变对重排产物离子峰的强度、类型也产生了显着影响。通过对这一类重排产物离子的研究,可快速、有效的鉴别卤代物的位置异构体,以及逆向分析有机分子的元素组成。此硅烷化的分析手段不仅可为有机卤代化合物结构的解析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可拓展硅烷类衍生化试剂在有机质谱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仝文婷[2](2014)在《氨甲酰基硅烷与碳氮双键的加成反应及与卤代芳烃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两种氨甲酰基硅烷18a和16,研究了18a与一系列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的反应,16与各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反应,同时对两类反应过程的温度、溶剂、催化剂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研究了所连官能团的空间位阻以及电子效应对反应速率、产率的影响。氨甲酰基硅烷18a与N-苯磺酰基苯甲亚胺55、N-苯磺酰基-4-甲基苯甲亚胺56、N-苯磺酰基-4-甲氧基苯甲亚胺57、N-苯磺酰基-4-氯苯甲亚胺58、N-苯磺酰基-4-硝基苯甲亚胺59、N-苯磺酰基苯丙烯亚胺60、N-苯磺酰基异丁亚胺61、N-苯磺酰基-4-N,N-二甲基苯甲亚胺62反应,生成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苯基乙酰胺65、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基)苯乙酰胺66、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氧基)苯乙酰胺67、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氯)苯乙酰胺68、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硝基)苯乙酰胺69、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3-苯丁烯酰胺70、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异戊酰胺71、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N,N-二甲基)氨基苯乙酰胺72,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发生的是亲核加成反应,苯环上连有甲氧基、卤素氯、硝基等吸电子基时,增强了N-苯磺酰亚胺双键碳原子的正电性,反应易进行,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时间越短,产率越高。而连有甲基时,由于推电子效应,反应时间加长。18a与含杂环的N-苯磺酰基-2-呋喃甲亚胺63、N-苯磺酰基-2-噻吩甲亚胺64反应,得到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呋喃乙酰胺73、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噻吩乙酰胺74。氨甲酰基硅烷16与卤代芳烃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仲酰胺类化合物,仲酰胺是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和药用中间体,具有很强实用性。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为四(叁苯基膦)钯(0)、双(叁叔丁基膦)钯(0)和二(叁苯基膦)二氯化钯(2)。溴苯75、4-甲氧基溴苯76、4-氯溴苯81、3-甲氧基氯苯87、2-氯-5-叁氟甲基吡啶88、2-溴萘89,在催化剂双(叁叔丁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了N-甲基苯甲酰胺90、N-甲基-N-甲氧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91、N-甲基-4-氯苯甲酰胺96、N-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102、N-甲基-N-甲氧甲基-5-叁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103、N-甲基-N-甲氧甲基-2-萘甲酰胺104。氨甲酰基硅烷与4-硝基溴苯78、2-溴噻吩83、氯苯86在催化剂四(叁苯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N-甲基-4-硝基苯甲酰胺93、N-甲基-2-噻吩甲酰胺98、N-甲基-N-甲氧甲基苯甲酰胺101。氨甲酰基硅烷与2-氯吡啶77、3-溴碘苯79、2,6-二甲基溴苯80、氟苯82、2-氟溴苯84、碘苯85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溴苯及其取代物受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的影响很大,邻位和间位上取代的溴苯,都很难发生反应,只有在其对位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才能发生反应,对位连有推电子官能团,例如:甲基,则不反应,杂环的2-溴噻吩也能反应,氯代芳烃的间位取代物能与氨甲酰基硅烷反应,并脱去甲氧甲基。本文我们共合成了10种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10种氨基酰胺化合物,9种N-甲基酰胺化合物,它们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提出了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具有潜在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2)

贝逸翎,主沉浮,刘庆阳,戚桂斌[3](2008)在《卤代硅烷(R_3SiX)与NR′_3形成五配位硅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R_3SiX(R=H、CH_3;X=F、Cl、Br、I)与NR3′(R′=H、CH_3)的加成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p)基组下(X原子采用cep-121g基组)进行了两种加成方式的研究.一种是NR′3沿Si—X键轴向位置的加成,另一种是NR3′沿Si—X键侧向接近的加成.计算结果表明,前者更稳定且更容易形成加成物;Si上斥电子基团不利于Si—N键的形成,而N上斥电子基团则有利于Si—N键的形成;NH3-H3SiX系列和N(CH3)3-H3SiX系列均能以两种方式进行加成,NH3-H2(CH3)SiX系列仅能沿Si—X键轴向进行加成,而NH3-H(CH3)2SiX和NH3-(CH3)3SiX系列两种方式都不能进行加成;在同系列加成产物中,以X=Cl时所得加成物最稳定.讨论了所有加成物中各键的性能、NBO电荷变化、取代基对加成物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H3SiX(X=F、Cl、Br、I)与NH3及N(CH3)3加成物在有机溶剂中导电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曾小红[4](2007)在《MATLAB在卤代硅烷体系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平衡数据是开发、设计和优化分离过程及其设备的理论基础,汽液平衡(VLE)数据的获取对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理想体系,其汽液平衡数据的估算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但企业关注的体系,尤其是卤代硅烷体系大多数都会偏离理想体系,较难获取。且卤代硅烷沸点低、稳定性差、易水解、醇解、缩合等,在实验的处理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关含卤硅烷的等压汽液平衡的数据十分少见。本文采用MATLAB中最优化和人工神经网络法(ANN)研究卤代硅烷体系的汽液平衡。选用101.325kPa下的甲基叁氯硅烷(1)+二甲基二氯硅烷(2)、甲基叁氯硅烷(1)+苯(2)、二甲基二氯硅烷(1)+苯(2)、101.3kPa下的甲基二氯硅烷(1)+甲苯(2)、甲基乙稀基二氯硅烷(1)+甲苯(2)、甲基二氯硅烷(1)+甲基乙稀基二氯硅烷(2)、甲基叁氯硅烷(1)+甲苯(2)、甲基二氯硅烷(1)+甲基叁氯硅烷(2)、甲基叁氯硅烷(1)+甲基乙稀基二氯硅烷(2)这9组二元体系为研究对象,用MATLAB最优化工具箱来进行Wilson模型参数回归和泡点计算。以实验测定的汽液平衡(VLE)数据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建立这9组研究体系的VLE预测模型,并以实验数据作为检验样本来检验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将MATLAB最优化工具箱和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的泡点与实验测得的泡点作了比较,得出的平均绝对偏差与文献值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更好,关联结果令人满意。因此,选用人工神经网络用于4组叁元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预测,推算的泡点与实测的沸点吻合良好,比文献值推算结果还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7-12-01)

曾小红,邱俊明,李冠,陈健福,邱祖民[5](2006)在《卤代硅烷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外卤代硅烷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研究进展。概括描述了卤代硅烷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的实验测定、数据的关联与预测和实验装置,最后简要展望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06年03期)

谢心亮[6](2005)在《多元卤代硅烷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泵式沸点仪,建立了一套测定恒压下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亦可用于具有化学反应等复杂系统的VLE数据测定。压力控制采用二级自动恒压装置,压力波动范围不大于10Pa。系统温度用校正的最小刻度0.1℃精密温度计测定。 在101.325kPa下用这套装置分别测定了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苯、甲基叁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苯和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六个二元体系的沸点与液相组成的实验值;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苯、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和甲基叁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四个叁元体系沸点与液相组成的实验值;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一个四元体系沸点与液相组成的实验值。用Q函数法对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苯、甲基叁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叁氯硅烷-苯和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六个二元系由Tpx推算汽相组成y,然后用Margules、van Laar、Wilson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进行关联求得相应的最佳模型参数。由六组二元系的Wilson最佳模型参数推算了相应叁元系和四元系的汽液平衡数据,推算的泡点与实测的沸点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5-05-01)

陈忠云[7](1997)在《卤代硅烷的醇解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讨论了卤代硅烷醇解反应的机理、条件与应用.(本文来源于《邵阳师专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胡振明[8](1991)在《卤代硅烷分子的杂化轨道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最大重迭方法,在分别考虑卤素配体的杂化及中央原子Si的d轨道杂化的基础上,计算了卤代硅烷系列分子实验构型下的杂化轨道,研究了卤代硅烷分子的NMR自旋偶合常数,IR伸缩频率和基团电负性与轨道成份的关系,较明确地反映了这类分子的化学键性质对分子谱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1年03期)

胡振明,刘范[9](1989)在《最大重迭杂化轨道应用研究——Ⅰ.卤代甲烷和硅烷系列分子的杂化轨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最大重迭法,在分别考虑卤素配体杂化的基础上,求得了卤取代甲烷和硅烷系列分子实际构型下的杂化轨道。为研究这类分子的性质与结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1期)

卤代硅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合成了两种氨甲酰基硅烷18a和16,研究了18a与一系列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的反应,16与各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反应,同时对两类反应过程的温度、溶剂、催化剂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研究了所连官能团的空间位阻以及电子效应对反应速率、产率的影响。氨甲酰基硅烷18a与N-苯磺酰基苯甲亚胺55、N-苯磺酰基-4-甲基苯甲亚胺56、N-苯磺酰基-4-甲氧基苯甲亚胺57、N-苯磺酰基-4-氯苯甲亚胺58、N-苯磺酰基-4-硝基苯甲亚胺59、N-苯磺酰基苯丙烯亚胺60、N-苯磺酰基异丁亚胺61、N-苯磺酰基-4-N,N-二甲基苯甲亚胺62反应,生成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苯基乙酰胺65、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基)苯乙酰胺66、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甲氧基)苯乙酰胺67、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氯)苯乙酰胺68、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硝基)苯乙酰胺69、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3-苯丁烯酰胺70、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异戊酰胺71、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4-N,N-二甲基)氨基苯乙酰胺72,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发生的是亲核加成反应,苯环上连有甲氧基、卤素氯、硝基等吸电子基时,增强了N-苯磺酰亚胺双键碳原子的正电性,反应易进行,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时间越短,产率越高。而连有甲基时,由于推电子效应,反应时间加长。18a与含杂环的N-苯磺酰基-2-呋喃甲亚胺63、N-苯磺酰基-2-噻吩甲亚胺64反应,得到了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呋喃乙酰胺73、N,N-二甲基-2-苯磺酰氨基-2-噻吩乙酰胺74。氨甲酰基硅烷16与卤代芳烃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仲酰胺类化合物,仲酰胺是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和药用中间体,具有很强实用性。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为四(叁苯基膦)钯(0)、双(叁叔丁基膦)钯(0)和二(叁苯基膦)二氯化钯(2)。溴苯75、4-甲氧基溴苯76、4-氯溴苯81、3-甲氧基氯苯87、2-氯-5-叁氟甲基吡啶88、2-溴萘89,在催化剂双(叁叔丁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了N-甲基苯甲酰胺90、N-甲基-N-甲氧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91、N-甲基-4-氯苯甲酰胺96、N-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102、N-甲基-N-甲氧甲基-5-叁氟甲基-2-吡啶甲酰胺103、N-甲基-N-甲氧甲基-2-萘甲酰胺104。氨甲酰基硅烷与4-硝基溴苯78、2-溴噻吩83、氯苯86在催化剂四(叁苯基膦)钯(0)作用下反应生成N-甲基-4-硝基苯甲酰胺93、N-甲基-2-噻吩甲酰胺98、N-甲基-N-甲氧甲基苯甲酰胺101。氨甲酰基硅烷与2-氯吡啶77、3-溴碘苯79、2,6-二甲基溴苯80、氟苯82、2-氟溴苯84、碘苯85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溴苯及其取代物受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的影响很大,邻位和间位上取代的溴苯,都很难发生反应,只有在其对位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才能发生反应,对位连有推电子官能团,例如:甲基,则不反应,杂环的2-溴噻吩也能反应,氯代芳烃的间位取代物能与氨甲酰基硅烷反应,并脱去甲氧甲基。本文我们共合成了10种N-苯磺酰亚胺化合物,10种氨基酰胺化合物,9种N-甲基酰胺化合物,它们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提出了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具有潜在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卤代硅烷论文参考文献

[1].王毅,张苹,吴生秀,刘修鹏,罗蕊.硅烷化法在卤代物质谱分析中的新应用[J].分析化学.2018

[2].仝文婷.氨甲酰基硅烷与碳氮双键的加成反应及与卤代芳烃的碳碳交叉偶联反应[D].山西师范大学.2014

[3].贝逸翎,主沉浮,刘庆阳,戚桂斌.卤代硅烷(R_3SiX)与NR′_3形成五配位硅化合物的加成反应[J].物理化学学报.2008

[4].曾小红.MATLAB在卤代硅烷体系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7

[5].曾小红,邱俊明,李冠,陈健福,邱祖民.卤代硅烷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J].江西化工.2006

[6].谢心亮.多元卤代硅烷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研究[D].南昌大学.2005

[7].陈忠云.卤代硅烷的醇解与应用[J].邵阳师专学报.1997

[8].胡振明.卤代硅烷分子的杂化轨道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1

[9].胡振明,刘范.最大重迭杂化轨道应用研究——Ⅰ.卤代甲烷和硅烷系列分子的杂化轨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标签:;  ;  ;  ;  

卤代硅烷论文-王毅,张苹,吴生秀,刘修鹏,罗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