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轴伺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伺服系统,开环,带宽,对角线,精密,系统,矩阵。
复合轴伺服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森,佟首峰,宋延嵩[1](2012)在《单探测器复合轴伺服系统解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单探测型复合轴系统探测器大视场与高帧频之间的矛盾以及主轴与子轴单元控制输入耦合的问题。采用智能相机控制技术,在线调整CCD探测器的工作参数,实现了探测器在捕获/粗跟踪阶段大视场与精跟踪阶段高探测帧频状态之间的切换;将PZT位置输出与脱靶量进行位置信息的合成并将该信息作为主轴控制输入以保证子轴正常工作。并对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提出根据跟踪精度作为判断系统是否解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系统的耦合,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2年07期)
黄海波,左韬,陈晶,王卫华[2](2012)在《复合轴精跟踪系统伺服带宽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轴精跟踪系统决定了空间光通信APT系统最终的控制精度,需要很高的伺服带宽、伺服刚度和控制精度。针对该要求,根据精跟踪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各频段的作用建立对应的期望传输特性和精跟踪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系统,对输出数据进行多项式预测滤波,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各个参数,最终得到补偿校正函数,为精跟踪系统带宽的全频段优化设计探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设计方法。实验分析表明:精跟踪伺服带宽达到300 Hz以上,系统稳定且响应快速,测试跟踪误差约为±2μrad,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精跟踪系统的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董浩,霍炬,毕永涛[3](2011)在《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的等效复合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复合轴伺服系统有关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无快速反射镜装置的普通光电跟踪平台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虚拟跟踪平台和虚拟跟踪探测器概念,与实际跟踪平台构成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其系统结构与复合轴伺服系统完全相同.解决了虚拟跟踪探测器算法、虚拟平台对象特性、系统实现问题,从而将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转化为一种等效复合控制方法.采用传统PI控制器、PI+速度滞后补偿控制器与基于该方法的二维PI控制器分析比较跟踪结果.仿真结果显示二维PI控制大幅提高机动目标的稳态跟踪精度,比PI控制提高16倍以上,比速度滞后补偿提高3.7倍以上;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做10°/s,5°/s2等效正弦运动时稳态跟踪精度达到1'.(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刘廷霞[4](2004)在《光电跟踪系统复合轴伺服控制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战样式的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的重点转向了防区外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之上。发展“大功率激光对抗武器系统”不但可以使我军现有的激光对抗装备的干扰距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可有效对抗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这一新的作战目标,也可初步具备近距离损伤传感器的能力,能在对付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采用新型红外焦平面成像器件的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光对抗装备中,精密捕获、跟踪、瞄准系统担负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与一般光电测量系统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要求将运动目标稳定跟踪在规定视场内,而且要求将光束锁定在目标某一点上,一般要求跟踪精度小于经扩束后的激光发散角的1/5 ~1/6 。在这样的高精度下,大气湍流、地基振动等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一般光电测量系统中的大惯量单轴跟踪架由于结构谐振频率的限制,不可能有足够的带宽对其校正,于是引入复合轴控制,即采用具有高谐振频率结构的复合轴系统分粗、精跟踪来实现角秒级的跟踪。论文首先提出了复合轴控制理论,并对其跟踪精度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深入地研究了复合轴控制中子、母带宽比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大量仿真和实验,得出复合轴控制提高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精度和带宽的有效性。新型驱动器的研究与应用。采用新型的旋转式音圈电机,它具有转动惯量小、输出力矩大、行程范围大、响应快等特点。最重要的是旋转式的音圈电机能很好的与高分辨率的直线光栅尺配合使用,使光栅尺的有效行程变大。新型高精度位置、速度检测元件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光栅尺代替测速机进行数字测速的方法,使子系统结构更紧凑,体积、惯量大幅度下降,摩擦力矩减小,谐振频率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得到了预期结果。下一步将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激光对抗武器装备伺服系统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04-12-01)
王毅,高伟志,王贵文,刘丽华[5](1996)在《光电精密跟踪的双重复合轴伺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于光电精密跟踪的双重复合轴伺服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伺服控制原理、稳定性、快速性和提高跟踪精度的功能,给出了系统跟踪误差曲线。(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1996年04期)
王文清,姚成焕[6](1995)在《一种高精度快速复合轴伺服系统分析─—数字位置差动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补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数字位置差动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的补充分析。重点分析了包括在其中的双检测器并联复合轴伺服系统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从中揭示了复合轴伺服系统高精度的本质。(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1995年04期)
李生良,王毅[7](1980)在《用于精密跟踪的复合轴伺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在光学跟踪和测量系统中,为了保证对大加速度目标进行高精度的跟踪和测量,必须有一个精密的跟踪伺服系统,复合轴伺服系统是实现精密跟踪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该系统是由主跟踪架和安装在主跟踪架上的子跟踪架构成。它的直角坐标系的每一个坐标都具有两根轴,其子轴是位于主轴的(本文来源于《光学机械》期刊1980年02期)
秉华[8](1976)在《采用复合轴(双通道)伺服系统的数字式激光测距和跟踪的光学跟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跟踪和测距系统和其它系统相比具有其优越的地方,这是由于它固有的光频能量的空间效率。平面偏振的、相干涉的激光光束可以能够原先所不可能得到的光能的控制。利用激光跟踪,所述的这个系统可以以200c/s的实时采样速度给出精确的跟踪和斜距信息。把一个镜片系统安装在主跟踪架上构成的复合轴伺服系统,通过跟踪装在目标上的激光照射的反射器,可以提供角度数据。到目标反射器的斜距由一个数字式的、调频的、CW-激光测距系统来决定,它的分辨率和采样速度处于独立控制之下。(本文来源于《光学工程》期刊1976年04期)
复合轴伺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合轴精跟踪系统决定了空间光通信APT系统最终的控制精度,需要很高的伺服带宽、伺服刚度和控制精度。针对该要求,根据精跟踪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各频段的作用建立对应的期望传输特性和精跟踪系统的频率特性测试系统,对输出数据进行多项式预测滤波,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各个参数,最终得到补偿校正函数,为精跟踪系统带宽的全频段优化设计探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设计方法。实验分析表明:精跟踪伺服带宽达到300 Hz以上,系统稳定且响应快速,测试跟踪误差约为±2μrad,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精跟踪系统的应用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轴伺服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世森,佟首峰,宋延嵩.单探测器复合轴伺服系统解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光电工程.2012
[2].黄海波,左韬,陈晶,王卫华.复合轴精跟踪系统伺服带宽的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
[3].董浩,霍炬,毕永涛.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的等效复合控制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
[4].刘廷霞.光电跟踪系统复合轴伺服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
[5].王毅,高伟志,王贵文,刘丽华.光电精密跟踪的双重复合轴伺服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1996
[6].王文清,姚成焕.一种高精度快速复合轴伺服系统分析─—数字位置差动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补充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5
[7].李生良,王毅.用于精密跟踪的复合轴伺服系统[J].光学机械.1980
[8].秉华.采用复合轴(双通道)伺服系统的数字式激光测距和跟踪的光学跟踪系统[J].光学工程.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