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国有改制企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有企业,国企改革,企业,大型企业,单位制,职工,建筑。
大型国有改制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杨烨[1](2013)在《国资委:国企改革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要勤俭节约实现降本增效。”国资委主任王勇在10日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说,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深度下滑状态,2013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总的趋势和挑战都是非常严峻的,因此要切实加强人工成本控制,严格规范职务消费,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3-01-11)
杨晔[2](2012)在《大型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的社会身份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制曾经是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单位组织是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一种主体形态。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曾经作为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单位制逐渐走向瓦解,进而导致了从宏观制度到微观行动层面的一系列变化,也给身处其中的国有企业传统产业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从“主人翁”向“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中,工人们难免会产生焦虑、抵抗等情绪。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现实困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冲突与失衡就会不断加剧,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深层障碍,因此,关注国企工人的生活变迁与现状,为改善现阶段工人生活现状提供了有理可依的依据和着力点,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与顺利实现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钢”)为研究地点,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笔者以他者的身份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分别从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呈现其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的生活变迁、地位变迁,以工人们的实际经验来分析制度变迁与工人身份的互动关系。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作为文章的导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初步梳理。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叁十余中,工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部分将重新梳理这一时期的制度变革,展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单位制向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合一向政企分离等方面的转变过程。了解其中的沉浮更替,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体会工人的工作、生活变迁。第叁、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叁章主要从工作态度、国企吸引力、工作环境与设施、福利保障、企业与社区归属感等方面对工人的工作、生活变迁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些描述,笔者在第四中借助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即工人社会身份的失落。第五章则着重于探讨分化后工人的身份重构,分别从心理、意识与行为方面论述了工人为解决身份焦虑而做出的调整与转变,从而完成社会身份的重构。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研究发现,任改革开放中,国有企业员工在工作态度、收入保障、娱乐活动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隐藏在这些表面变化下的是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即:经济收入的相对减少、文娱方式的单一、人际关系的淡漠以及社会地位的下降,相对剥夺感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研究认为,传统产业工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这体现在他们一方面将自己归为“弱势群体”、“社会底层”,在过去单位体制中享有的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丧失;另一方面他们仍然留恋并想要回归到原来的工人身份。但是,大多数工人也有着重构其身份的意愿,并且已经在心理上、意识上以及行为上做出了一定的调适与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2-05-01)
犹雷莲[3](2011)在《浅析资本市场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引入资本市场的思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革,将固定的静止的国有资产变成流动的股票债券,促进国企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戈菲,杨德祥[4](2010)在《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薪酬改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循序渐进,成功率高,社会震动小。但国有大型企业薪酬改革中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差距过小、市场化程度不够、绩效考核不得力等问题。其改革方案设计要点:一是前期准备充分,二是多做沟通,叁是提出合理的薪酬体系再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王彤宙[5](2009)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制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国际建筑市场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从适应市场发展角度,依据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的有关理论,深入探讨了我国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革改制中面临的树立战略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策略。(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09年08期)
证券时报记者,郑晓波[6](2008)在《国资委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国务院国资委昨日公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国有中小企业职工在自愿基础上持股参与企业改制,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职工持有改制辅业企业股权,并严格控制职工持有国有(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08-06-19)
詹化军,莫亭[7](2007)在《加快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改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好的企业较少,有的企业经营还陷入困境,生存与发展十分艰难。文章从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制的基本内涵和现状问题出发,在分析了改制的基本程序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制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理论版)》期刊2007年10期)
陈玉森,张益学,李怀任[8](2007)在《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改制重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已全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企业产权结构的多样化,集团内部子企业成分的复杂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要求,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如何适应组建企业集团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本文结合煤炭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期刊2007-05-01)
周放生[9](2007)在《国有大型企业整体改制取得制度性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从全国范围看,国有中小型企业以"两个置换"为核心的改制工作已接近尾声,改制面已达到80%以上。目前国有大型企业整体改制(即母公司改制)正处于探索和推进中,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在思路、政策、做法等方面和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有着根本不同,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涉及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本文来源于《国有资产管理》期刊2007年03期)
唐成选[10](2007)在《国企改革攻坚激发新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唐成选报道: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头戏,在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后,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战目前已取得了重大成果,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列入改革计划的40户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中,85%已完成股份制(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07-01-05)
大型国有改制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制曾经是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单位组织是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一种主体形态。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曾经作为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单位制逐渐走向瓦解,进而导致了从宏观制度到微观行动层面的一系列变化,也给身处其中的国有企业传统产业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从“主人翁”向“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中,工人们难免会产生焦虑、抵抗等情绪。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现实困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冲突与失衡就会不断加剧,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深层障碍,因此,关注国企工人的生活变迁与现状,为改善现阶段工人生活现状提供了有理可依的依据和着力点,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与顺利实现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钢”)为研究地点,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笔者以他者的身份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分别从工人的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呈现其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的生活变迁、地位变迁,以工人们的实际经验来分析制度变迁与工人身份的互动关系。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作为文章的导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初步梳理。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叁十余中,工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部分将重新梳理这一时期的制度变革,展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单位制向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合一向政企分离等方面的转变过程。了解其中的沉浮更替,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体会工人的工作、生活变迁。第叁、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叁章主要从工作态度、国企吸引力、工作环境与设施、福利保障、企业与社区归属感等方面对工人的工作、生活变迁进行了描述。通过这些描述,笔者在第四中借助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即工人社会身份的失落。第五章则着重于探讨分化后工人的身份重构,分别从心理、意识与行为方面论述了工人为解决身份焦虑而做出的调整与转变,从而完成社会身份的重构。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研究发现,任改革开放中,国有企业员工在工作态度、收入保障、娱乐活动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隐藏在这些表面变化下的是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即:经济收入的相对减少、文娱方式的单一、人际关系的淡漠以及社会地位的下降,相对剥夺感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研究认为,传统产业工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这体现在他们一方面将自己归为“弱势群体”、“社会底层”,在过去单位体制中享有的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丧失;另一方面他们仍然留恋并想要回归到原来的工人身份。但是,大多数工人也有着重构其身份的意愿,并且已经在心理上、意识上以及行为上做出了一定的调适与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国有改制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杨烨.国资委:国企改革允许“摸着石头过河”[N].经济参考报.2013
[2].杨晔.大型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人的社会身份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
[3].犹雷莲.浅析资本市场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作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
[4].戈菲,杨德祥.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薪酬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王彤宙.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改制之路[J].管理世界.2009
[6].证券时报记者,郑晓波.国资委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N].证券时报.2008
[7].詹化军,莫亭.加快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改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
[8].陈玉森,张益学,李怀任.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改制重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C].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2007
[9].周放生.国有大型企业整体改制取得制度性突破[J].国有资产管理.2007
[10].唐成选.国企改革攻坚激发新活力[N].辽宁日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