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中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国民中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民中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来西亚,中学,国民政府,南京,马来,青云,量词。

国民中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桂莲,宋立彬[1](2019)在《民国国民政府开发西北背景下的甘青教育——以武威青云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近代日本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国民政府曾屡次考虑政府西迁等并提倡西北开发。以此大背景,分别割据青海、河西两地的马步芳和马步青两兄弟都在其辖地大力发展教育,作为近代封建军阀,其发展教育均带有很大局限性,马氏兄弟的内部矛盾也在马步青创办教育时暴露无疑,但从历史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其对西北落后教育改善有较大促进,特别是马步青创办的私立青云中学,更是对河西地区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柏林,刘春花[2](2019)在《从讲习到研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师暑期培训述论——以湖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湖北省教育厅利用暑期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其培训形式经历了从暑期学校到暑期讲习会再到教学讨论会的演变,与此同时,其内容亦逐步由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到注重教学方法的研讨。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时局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管理部门顺应形势的变化及中学教师的要求,及时作出了调整。(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伟聪(Wong,Wooi,Choong)[3](2019)在《马来西亚马来学生华文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来西亚是一个实行多元教育的国家,每个国民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源流。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多元教育源流的一环。随着华文教育在全球日益受重视及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一带一路”的大力推动下,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升。有鉴于此,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渐渐地受到各民族的关注,更吸引了许多马来家长把孩子送到华校就读,让孩子在一个华文氛围浓厚的华文小学(华小)或是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学习华文。目前,马来西亚共有1298所华小及80所华中。近年来,越来越多马来家长认同华小和华中的办校理念及办学方针。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华文、掌握华文。孩子毕业后能多掌握一种语言,对孩子们日后的升学或进入职场多了一份优势。在华中学习华文的马来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他们一心想学好华文,很多时候却因为种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造成事与愿违。这些马来学生长达11年的时间处在一个华文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或是华文作为母语教育的模式下学习华文。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他们不但不能更好地掌握华文,反而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华文成绩每况愈下,甚至对华文产生厌倦和抗拒。笔者调查了尊孔华中的43位中叁及中五的马来学生的华文学习现状、年中和年终华文课程测试的成绩及10位尊孔华中华文教师的反馈,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希望能找出目前在尊孔华中马来学生在学习华文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本文能为在笔者执教的学校或其他华中就读的马来学生改善他们对华文的学习态度及提升他们学习华文的效率,让马来学生在华中学习华文的路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对基于课程测试的尊孔华中马来学生的华文习得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的具体内容是研究现状与选题的缘由。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研究现状、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针对43位研究对象在年中和年终华文课程测试的成绩分析。第叁章的主要内容则是侧重对这群马来学生学习华文的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尊孔华中10位华文教师的反馈进行分析。第四章的内容是着重在问卷的分析结果,梳理出这43名马来学生在学习华文课程测试成绩欠佳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在本章节里,同时也提出提高马来学生华文习得质量的建议。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同时也在这章节里提出本论文不足的地方,并定下对将来的研究计划。最后,希望本论文能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这份不足的研究,让更多学者关心在华中就读的马来学生的华文学习情况,能为他们做出更多、更好及更全面的研究,让更多的马来学生能在华中学习华文的过程中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更让华中成为马来西亚马来学生学习华文的首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Lai,KokJiun(赖国俊)[4](2019)在《马来西亚中学生习得量词“条”和“根”与名词搭配的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但由于华人在马来西亚总人口所占比例高达20.8%,因此国内学习华文的学生很多,其中华裔学生是主要的学习群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掀起了“汉语热”,非华裔生学习华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由于文化、母语背景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华裔生和非华裔生学习结果有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色之一。汉语量词不仅数量多,且用法多样灵活,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量词是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条”和“根”这两个量词的误用现象较多,学生容易产生混淆,而华文教师的相关教学不够细致准确。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升量词习得水平,是本文撰写的缘起。本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条”和“根”的历时演变,总结出与之搭配的名词的总体分类。在此基础上,以马来西亚尊孔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华裔与非华裔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量词“条”和“根”与名词的搭配时产生的偏误并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母语、目的语迁移、文化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以及教师教材的影响。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中学生学习量词“条”与“根”与名词搭配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对量词“条”和“根”的使用偏误研究总共分七章,各章节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目的、方法与语料来源;第二章介绍马来西亚吉隆坡尊孔国民型华文中学及其教学概况;第叁章辨析量词“条”和“根”与名词搭配,这里又细分为两部分,第一节从汉语本体学角度梳理了“条”和“根”的历时演变及使用规律。第二部分根据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总结出了,可与“条”和“根”搭配的名词分类;第四章是对尊孔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华裔与非华裔中学生习得量词“条”和“根”与名词搭配的偏误进行调查,分析出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正确的情况,以及大部分生使用有偏误的情况;第五章分析总结其偏误原因,主要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教师、教材、以及学习者本身的影响;第六章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教学中可采取直观展示、引导归纳、创造语境法和近义词对比法等量词教学方法;学习者可采取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策略;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周雅慧[5](2019)在《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历史教科书更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培养何种公民素养的具体反馈。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历史教科书(马来文版)以其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注重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统一、图片史料与课文内容的有机结合等特色赢得了马来西亚师生的青睐。本文主要以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五册)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其基本结构和编写体例,总结其主要特点并揭示其成因,剖析其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所展现的国际形象与历史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对该教科书进行总体评价,指出其优点与不足。从知网搜索的结果看,目前国内尚无关于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教科书研究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全面深入研究,增加我国历史教育教学界对马来西亚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了解,为今后我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孙诗豪(Soon,Shi,Hao)[6](2019)在《马来西亚国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华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文言文在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继承中华文化遗产等方面皆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修习文言文将让学生的历史知识变得丰富,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亦得以提高。马来西亚华人对中文教育的信念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促使他们从中国南来之后,即毫无保留地支持华文教育。马来西亚拥有完整中小学及大专院校中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开始于中学,根据马来西亚最新的《中学华文课程与评价标准》,在修完中学课程后,中学生应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语译重点语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并对阅读文言文产生兴趣。”可惜的是,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难以克服的挑战,课堂上的沉闷枯燥,古文的艰涩难懂,令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总不如人意。面对在校内人数比率普遍占少数的马来西亚华裔学生,由于环境的局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无疑变得更为艰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首先对现行国民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课文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教材进行对比,探讨两者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其次,在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市及北根市的八所中学进行书面问卷或口头调查,并借此得以理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致的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年代久远、深奥难懂,实用性不强及教师枯燥单一的教法。此外,关于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与新版课本的看法,许多教师在普遍认可新课本之余,对文言文抱持“艰涩难懂,学生难以掌握”的消极心态,亦对文言文教学法缺乏更新。再次,笔者就中学文言文教学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重视文言诵读、信息技术、灵活多变的授课技巧及着力推广校内课外活动。最后,笔者针对策略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与各地华文教师共同为文言文教学打造一条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康庄大道,让莘莘学子从中受惠。(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颜宁[7](2018)在《两岸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台湾与大陆长期处于政治尴尬期,两岸的沟通交流不畅,因此,两岸的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虽然两岸的经济条件、社会变迁、教师素质和教学理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台北市仁爱国民中学和武汉江夏一初两所中学的音乐教学状况,对比研究了台湾的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大陆音乐教育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目前大陆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音乐教育改革的建议和方向。本篇论文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访谈法等,通过文献调查研究、分析归纳、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结果的方法研究台北仁爱国民中学和武汉江夏一初的音乐教育的课程纲领,课程的设置,以及相关课程的实施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台湾的中学音乐教育是扎根于“艺术与人文领域”的,由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得其与大陆的中学音乐教育体系迥异。2、两岸中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比较发现,台湾的音乐课程目标较为精细,划分到每一堂课,执行效率也更高。两者扎根的文化不同,但是其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非常一致。台湾的课程内容中以西洋乐体系为准,并且加入了本土化的音乐。大陆的课程内容中以中华民族音乐为重要研究对象,与西洋乐的体系有所差距。从课程管理上来看,两岸课程管理的意识和经费来源之间具有较大的区别,倒是在选修课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比较相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两岸采用集体备课和教研的方式,保证有效时长以及丰富教学方式的方式,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音乐的教学设计、课程重点和教学监控水平差异较大。在音乐课程评价方面,考察范围和师生互动方面比较类似,在评价尺度,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的广度上区别比较大。3、根据两岸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对比发现,大陆的教学条件并不差,但是乐器和音乐教室的使用效率很低,而教师薪资低,专业技能不足等方面也导致了群众满意度不如台湾地区高。4、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对台湾中学音乐教育的借鉴和吸收的叁种方式:即解析音乐教育课程内涵,达成整体规划共识;改革教学模式以及妥善规划师资培训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12-01)

马会[8](2018)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历史编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12-1927年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的历史内容丰富,对于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值得关注的历史时期。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历史的编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编写的体例与内容,以揭示政局变迁下教科书编写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编写背景,从1912-1927年间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和政策、民国史学术研究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间历史编写的因素。第二部分探讨南京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间中国历史的编写体例,从标题设置与辅助内容入手,总结其在体例上的共性与差异。第叁部分探讨南京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间中国历史具体内容的编写,包括南京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间中国历史的整体阐述以及对这一时期政治、外交和群众运动的具体阐述。通过对民初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对比,探究不同政局和学术研究对于教科书编写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间历史编写的优点、不足与对当代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编写在体例结构和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既发挥了服务现实的功能,又考虑到了教育的要求;但是也存在若干方面的不足,其成就与不足为我们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田光成[9](2017)在《我国民办中学发展的命运解码——以古丽中学为例探索民办中学的发展困境与破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形势及角色演化我国新时期的民办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私立教育,它发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之际,至今已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四十年历程中,民办教育经历了萌芽、崛起、繁荣、调整、分类等多个阶段,发展迅速,成就显着,现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事业日益壮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截止至2016年,全(本文来源于《未来教育家》期刊2017年10期)

朱慧丽[10](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所面临的形势突出表现为内忧外患,国内刚刚结束军阀混战,以期走向政治上的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而对外关系上则面临着外部势力的侵扰和外交讹诈。为此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政,文化教育上加强管理和对舆论的控制,以宣传统治阶级的意识主张。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化教育的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转型,是民国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探讨将围绕以下叁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展开的背景,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施历史教学、颁布教育法令的背景,特别指出了教育界和国民党主要领导人对教育的主张,分析得出开展历史教育的民族主义诉求;第二部分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主要依据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和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并以历史教科书为载体进行学校教育,通过对教育宗旨和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进而分析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材问题;第叁部分着重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方法,这一时期教学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历史教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这一时期历史教育的评价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学期考试和毕业会考,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既有宝贵的经验,也对今天的教育有所启示,如今的初中历史教育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体制化建设,进一步鼓励历史学师范生认真投身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去,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国民中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湖北省教育厅利用暑期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其培训形式经历了从暑期学校到暑期讲习会再到教学讨论会的演变,与此同时,其内容亦逐步由主要讲授专业知识到注重教学方法的研讨。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时局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管理部门顺应形势的变化及中学教师的要求,及时作出了调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民中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桂莲,宋立彬.民国国民政府开发西北背景下的甘青教育——以武威青云中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

[2].李柏林,刘春花.从讲习到研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师暑期培训述论——以湖北为中心的考察[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黄伟聪(Wong,Wooi,Choong).马来西亚马来学生华文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Lai,KokJiun(赖国俊).马来西亚中学生习得量词“条”和“根”与名词搭配的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周雅慧.马来西亚国民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6].孙诗豪(Soon,Shi,Hao).马来西亚国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颜宁.两岸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8].马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对1912-1927年历史编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田光成.我国民办中学发展的命运解码——以古丽中学为例探索民办中学的发展困境与破局[J].未来教育家.2017

[10].朱慧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27-1937)[D].河南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  ;  ;  

国民中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