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碗溪小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农业产业结构,投入产出
石碗溪小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屈明,罗云云,李瑞雪[1](2006)在《山区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分析与预测其土地利用及农业各产业投入产出状况,并提出该流域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沈兴菊,陈治谏,廖晓勇,蒋莉[2](2005)在《叁峡库区石碗溪小流域农业生态综合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流域是大江大河的基本单元,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叁峡库区小流域数量众多,其环境质量影响着叁峡工程的安危。石碗溪流域位于叁峡库区开县境内,山地多平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陡坡地耕种普遍,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流域实际情况出发,以流域内不同海拔及坡度区的气候、水文、土壤状况的分异为依据,利用Arcview软件,将流域划分为4个不同的综合治理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从而为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倪九派,李瑞雪,高明,魏朝富,谢德体[3](2005)在《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针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ARCVIEW的支持下,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进行了探讨。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选择年均气温、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九个生态要素,综合运用生态敏感性与适宜性分析,结合景观格局整体优化的方法,对石碗溪小流域的景观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通过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将开县石碗溪小流域划分为农业景观功能区、生态恢复协调区和生态控制区3个分区,建立了3个分区之间以及分区内部的景观镶嵌组合关系,指出了各分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实践证明,以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调控和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5年04期)
罗云云[4](2004)在《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区小流域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自然集水单元,是具有一定水文学特征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体。作为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的综合治理已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有关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并不多见。小流域是叁峡库区基本地貌组成单元,小流域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导致叁峡库区水土流失、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这不仅能为该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加快叁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在理论指导下,系统分析石碗溪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等,据此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对小流域1996~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揭示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分析 用GIS软件分析,发现小流域土地面积随坡度和海拔增加而增大。按坡度统计,<15°、15~25°、>25°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8.54%、27.30%和54.16%;按海拔高程统计,<500m、500~800m、>800m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22.46%、30.15%和47.38%。小流域林地、耕地、园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3.17%、23.39%和13.31%,且呈垂直分异性,林地集中在海拔高程800m以上的斜坡和陡坡,园地成片分布在海拔高程500m以上的缓坡和陡坡。 与有林地相比,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均有一定退化。以有林地为基准,考虑容重、有机质、全量氮磷钾,计算土壤退化指数,负值表示退化。疏林地、天然草地、梨园、柑桔园、旱坡地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10.09%,-18.37%,-5.73%,-6.52%,-8.46%。 分析小流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现其农业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协调。小流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和工副业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种植业的社会总产值、净产值和社会纯收入所占比例均最大,说明种植业仍是主要行业,而林果业每百元物质消耗提供的净产值只有96.14元,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这是由其效益的长期性决定的。 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依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参考有关资料,采用频度统计、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目标层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准则层为土地生产力不下降、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指标层包括单位果园产值、有效灌溉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单位 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目口皿....口目里皿..口..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产投比、土地管理综合特征指数等24个指标。 借助DP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1 996~2002年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产生11个综合评价指标,以此对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地生产力、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分别进行评价。发现小流域土地利用中,土地保护性呈下降趋势,其他方面则是持续发展的。再以五个准则层为指标,对小流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199卜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分别为一3.43、一1.96、一0.95、一0.2、1.12、2.22、2.79,表明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3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针对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结合小流域实际,提出几点对策,以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提高林果、畜禽、蔬菜、牧草等特色产业的比重,即要调整优化粮经结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规模生产。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与方法,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小流域上部,以水土保持为主,发展林业;小流域中部,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经济林果业、林业和牧草业共同发展;小流域下部,生产条件较好,可开展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叁是加强农业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如农产品精加工及综合利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还应大力推广沼气池、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保护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四要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信息服务铸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走“轴出一成才一积累一创业一共同富裕”之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15)
罗云云,李瑞雪,屈明[5](2004)在《重庆石碗溪小流域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坡度和高程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山区,坡度和高程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影响农业和经济的发展。石碗溪小流域面积20.73km2,为丘陵低山区。按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把坡度和高程各分为3级,即:0°~15°、15°~25°、>25°和500m以下、500~800 m、800m以上。从1:10 000地形圈上提取土地坡度和高程分级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又迭加,获取各坡度、高程级及其土地利用类型和数据。结果表明,土地面积随坡度、海拔级的增加而加大。耕地分布在各个高程级0~15°的缓坡上,800m以上地区面积最大,果园和森林大多分布在800m以上>25°的陡坡地上。通过分析比较小流域各个行政村2002年农业总收入及种植业、林业、牧业收入与坡度和高程的关系,可以看出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根据坡度和高程状况,结合小流域社会经济条件,提出几点建议,以其为山区小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及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李新虎,李瑞雪,魏朝富,谢德体[6](2003)在《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治理模式研究——以开县石碗溪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开县石碗溪流域为例,论述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性,并在垂直分异的基础上,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分区,同时,结合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在该地实施的生态项目,提出了垂直分异综合分区治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石碗溪小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流域是大江大河的基本单元,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叁峡库区小流域数量众多,其环境质量影响着叁峡工程的安危。石碗溪流域位于叁峡库区开县境内,山地多平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陡坡地耕种普遍,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流域实际情况出发,以流域内不同海拔及坡度区的气候、水文、土壤状况的分异为依据,利用Arcview软件,将流域划分为4个不同的综合治理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从而为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碗溪小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屈明,罗云云,李瑞雪.山区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
[2].沈兴菊,陈治谏,廖晓勇,蒋莉.叁峡库区石碗溪小流域农业生态综合治理[J].山地学报.2005
[3].倪九派,李瑞雪,高明,魏朝富,谢德体.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J].资源科学.2005
[4].罗云云.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西南农业大学.2004
[5].罗云云,李瑞雪,屈明.重庆石碗溪小流域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4
[6].李新虎,李瑞雪,魏朝富,谢德体.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治理模式研究——以开县石碗溪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