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记忆障碍也称遗忘症,是脑损伤而产生的记忆功能受损或丧失的常见后遗症,也是阻碍这些疾病全面康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正确的康复评估和训练对记忆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记忆障碍的分类、评估、治疗及近几年来的新方法。近年来对于改善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进展,有效正确的康复训练对记忆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记忆障碍评估与治疗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记忆障碍;评估;康复治疗
1.概述
1.1记忆的概念及分类
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是有意义地追忆经历。人类记忆是相当复杂的认知功能,可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3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短时记忆又分为影像记忆(iconicmemory)、即刻记忆(immediatememory)、初级记忆(primarymemory)、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1].记忆的三个环节:①记录(registration)即事物初次经由人体感觉器官,给主体所留下的种感觉或认知,一般讲此时人们所获取的信息是粗的、容易消失的。②巩固(retention)对某一事物继续接触,对所获取的信息逐渐巩固过程。此时对信息的保留仍是脆弱的,不稳定的。③记忆(recall)通过反复接触,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记忆,能使在既经验中获得的信息在回忆中复现。
对某一事物产生记忆,必须有以上三个重要环节。录、巩固、记忆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导致记忆障碍。但是,遗忘症所指的主要是后两项的问题[2]。
1.2记忆障碍的分类
记忆障碍又称遗忘症(amnesia),继发于大脑病变记忆障碍称为器质性遗忘症,属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另一类记忆障碍,大脑并无任何器质病变,称情感性遗忘症,属于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范畴。器质遗忘症是由与正常记忆有关大脑结构的部分或整体变所引起,根据脑部结构受损的不同,记忆的紊乱表也不同,由此可区分为:①产生记忆或使用信息部分病变:这些结构并不储存记忆,这类障碍属于上行性状系统及边缘系统的病变所引起,此时病人完全不接收新的信息。②记忆储存结构的病变:记忆障碍大脑两半球皮质的病变有关,会选择性地累及病人言语、认知能力等[3]。
1.3记忆的神经学基础
前额叶—也是参与短时即已形成的重要结构额叶的损害使患者对周围环境信息不能产生注意,维持几秒钟的短时记忆能力受到损害。颞叶—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主要由海马结构及其邻近的皮质组成,在陈述性记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底核—与程序性记忆功能关系密切[4]。
2.记忆障碍评估表
2.1短期记忆障碍评价法
①摆放几样物品,如钢笔、铅笔、纸、硬币、茶杯等,让患者辨认一遍并记住它们的名称,然后拿开这几样物品,让患者回忆所辨认的物品有哪些。短期记忆正常者能很流利地说出4~5种物品名称,而短期记忆障碍者只能说出1~2种,甚至完全忘记所见的物品。
②让患者自己读一段报纸,然后让其不看报纸说出所读的主要内容,短期记忆障碍者常常漏掉所读报纸的部分主要内容。
③让患者记忆一个电话号码,短期记忆障碍者在不看记录的情况下会说错或写错电话号码的数字[5]。
2.2韦氏记忆量表(WMS)
包括7个分测验:①个人信息;②定向、时间和地点;③意识状态;④数字广度;⑤逻辑记忆;⑥视觉再生记忆;⑦成对联想学习。先检测7个分测验的得分,再将这些分数转换成记忆商(MQ),根据MQ的高低评价患者长期记忆力的好坏[6]。
2.3临床记忆量表
由中科院心理所编制,主要用于成人,包括5项分测验:①指向学习;②联想学习;③图像自由回忆;④无意义图形再认;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此量表测验结果换算成记忆商(MQ),以此来衡量人的记忆等级水平,并对鉴别不同类型的记忆障碍提供参考资料[7]。
2.4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NCSE)
是Kiernan等于1983年综合HDS,MMSE等量表的优缺点编制而成,并经1988年、1995年两次修订,中文版NCSE量表由香港麦理浩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室推出,可用于床边评定认知功能。可检测意识情况、定向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空间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8个项目。NCSE是一个省时、可靠的第二代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尤其适用于器质性脑损伤患者的筛选和康复评定。
2.5行为记忆测验量表(RBMT)
该量表中包括几个分项目记姓名、记被藏物、记约定、图片再认、路径即时回忆、路径延迟回忆、信封、定向、日期、照片再认、故事即时回忆、故事延迟回忆。此量表由英国牛津Rivermead康复中心于1987年编制,是为了能够观察其变化而被开发出来的,是评估正常生活所需的功能,而不是对测试资料再表现,可帮助治疗师找出治疗的范畴。
3.记忆障碍的康复
康复治疗要点:①具备康复医疗设施并由专业医师和康复治疗人员担当康复治疗;②防止继发性废用性改变;③最大限度使用自然恢复能力;④利用康复训练增进功能恢复;⑤创造神经机能恢复的最佳条件。
3.1外部辅助(externalaids)
3.1.1环境记忆辅助具
应用路牌、提示板、箭头符号、地域颜色的区分、日历、钟表等进行时间与空间的辨别训练。
3.1.2个人记忆辅助具
常用的有日记本、时间表、地图;闹钟、手表以及各种电子辅助物等。①日记本:适用于能阅读,最好也能写的患者,如不能写由他人AI写作亦可。注意事项:一人一本;随身携带;放置的地点要恒定;开始记事时间间隔要短,从10分钟开始,记忆能力提高后再酌情延长。②时间表:将每日活动规律的制成大而醒目的时间表贴在患者常在的场所,起初工作人员经常提醒他看表,让患者知道什么时间应做什么,若活动规律而变化少,则患者较容易掌握其生活的规律。③地图:适用于伴有空间、时间定向障碍的患者,用大地图、大罗马字和鲜明的路线标明常去的地点和顺序,以便利用。④闹钟、手表、各种电子辅助物:如有一种可带在手上的,每按一定时间报时一次的电子表就很适用。如日记本每30分钟为一段记下每日需做的事,就可使此表每30分钟报时一次,以提醒患者。
3.2内部辅助(internalaids)
3.2.1背诵(rehearsal)
反复无声或大声地背诵要记住的信息。背诵某个项目,会增多注意它的时间,从而加强对它的记忆,使之保持在短期记忆之中,再进一步,可将它编好码并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去。
3.2.2精细加工(elaborating)
让患者对要记住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各种细节,并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
3.2.3兼容(compatibility)
使患者所接触的新信息与其固有的并存概念联系起来记。
3.2.4自身参照(selfreference)
让患者仔细探讨要记住的信息与他本身有何关系,并尽量使其和自身联系起来。
3.2.5视意象(visualimagery)
让患者将要记住的信息在脑中形成与之有关的视觉形象。
3.2.6记忆方法(mnemonics)
①首词或关键词记忆法:把所要记忆内容的每一节第一个字词或关键词词抽出来,编成熟悉或好记的一个短语或句子,以利记忆。
②编故事法(storymethod):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将要记住的信息编成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来记忆。
③PQRST记忆法P(previewapassagetoberemembered):预习或浏览要记住段落的内容。Q(questionthepurposeormeaningofthepassage):向自己提问该段的目的或意义。R(readthetextcarefully):仔细阅读材料。S(statetheinformationthathasbeenderivedfromthepassage):用自己的话陈述从段落中得到的信息。T(testthemselvesretention):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④SQ3R记忆法:survey(浏览)、question(提问)、reading(精读)、reciting(叙述)、reviewing(复习)。
3.3外部对策
外部对策中有对传统的外部辅助记忆工具的改进,如日记本结合自我指导训练(DSIT)电子辅助记忆设备,如电子辅助记忆器和声音组织器;内部对策中有对联想法的进一步丰富,包括人名联想法,面孔与名字联想法和滑稽故事联想法、有图片刺激法等。
3.4无错学习法
无错性学习是一种技术,在训练中消除错误,它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学习,后者在训练中鼓励猜测,因此无意中有许多错误发生,而无错性学习则是在训练中减少或消除不正确的或不适当的反应。标准化的无错性学习法即在多种学习任务中治疗师给患者同样的新信息要患者重复或写下这个信息即治疗师直接告诉患者正确答案要其记住改良的无错性学习法是治疗师用丰富的语义词汇描述靶单词利用语义线索诱导患者说出正确答案。
3.5丰富环境与强化性学习训练
丰富环境:丰富环境的刺激主要影响着感觉运动和学习记忆能,环境要求以能够提供色彩、声、光动态刺激为重点,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室内的空间布置要合理简洁,各种应用物品均有名称标注,可有录音,录像画册,墙壁图片等。强化训练:“强化由易至难,限时完成反复记忆。内容:日常生活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的用名称、使用方法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工作联想训练包括寻找与患者既往工作有关联的词语及语句进行记忆训练。兴趣帮助训练包括与家属共同找寻患者伤前兴趣的事情来引导助记训练。
3.6计算机对记忆障碍的康复作用,
通过媒体技术,可进行人机交互,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兴趣,实施个性化治疗而且保留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由于记忆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患者损害的情况等不同所以康复评估及治疗也应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在治疗当中不仅需要医生治疗师,更需要患者的和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并且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心里准备。
参考文献:
[1]贺丹军.康复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20-23
[2]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92-500
[3]韩济生.神经科学原理[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33.
[4]海力比努尔,王荫华.不同部位病变所致记忆障碍的表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7):404-406
[5]赵钛.现代偏瘫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41-243
基金项目: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点国卫办函【2013】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