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心房缺损闭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非体外循环心房缺损闭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一、非体外循环房缺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党志侨[1](2020)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类心脏病[1]。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冠心病患病率为1%(城乡合计),冠心病死亡率在人群总死亡中占比15.2%,在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中占比37%。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持续增加,其中高龄冠心病患者比例也在增加[1]。当前证据显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仍然是大部分多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患者的“金标准”治疗方法[2]。然而高龄、体外循环仍然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3]。同时,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较高,大大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本论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并讨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疗效及特点,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开展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提供有临床价值的经验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具有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共126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34例;年龄为(61.4±3.9)岁,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老年组(≥70岁)和对照组(<70岁)。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冠脉搭桥术前准备,术中常规经正中胸骨切口入路,采用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使用心脏表面局部固定器、冠状动脉分流栓辅助完成手术。分别统计患者术前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合并基础疾病、心脏彩超评估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再血管化桥支数;术后第一天心包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共126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患者死亡3例,其中老年组2例,对照组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虽然老年组术前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3.1±0.4与 3.0±0.8,P>0.05),但老年组手术时间(176.5±31.1 min 与 189.2±36.2 min,P<0.05)及血管桥吻合数量(2.8±0.5与3.0±0.6,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使用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的比例(87.8%与 92.9%,P>0.05)、术后第一天心包引流量(233.9±52.7 ml 与 212.3±65.6ml,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24.9±15.5 h 与 20.4±12.4h,P>0.05)、ICU 停留时间(31.6±23.9 h 与 25.7±19.0 h,P>0.05)、术后住院时间(14.8±9.3 d与12.6 ± 7.6d,P>0.05)方面均无显着差异。老年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均较低(4.8%与1.1%,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均无心脏事件死亡,两组术后6月时LVEDD及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1.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够在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安全进行,尤其是高危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2.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不完全血运重建率高,但相对缩短了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术后6个月内随访患者预后良好。3.老年高危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早期临床疗效,远期冠脉血管通畅率和死亡率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魏宏宇[2](2020)在《围术期头孢呋辛钠的使用对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预防感染的作用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感染相关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比较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钠2天与7天抗感染的效果,从而指导临床中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共102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男、女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术后持续预防使用头孢呋辛钠2天,对照组术后持续预防使用头孢呋辛钠7日,两组均在手术诱导麻醉时静脉注入头孢呋辛钠1.5g,返监护室后即刻开始予头孢呋辛钠1.5g/q8h静脉滴注。通过查阅病历中的医嘱单、病程记录、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感染相关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钠2天与7天抗感染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预防感染的影响。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及感染相关因素;对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感染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共收集行患者102例,其中对照组53例,实验组49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60.26±6.36)岁;实验组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62.02±7.07)岁。两组间年龄(P=0.189)、性别(P=0.779)、吸烟(P=0.606)、高血压(P=0.930)、糖尿病(P=0.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呼吸系统感染7例(13.2%),实验组呼吸系统感染6例(12.2%),切口感染1例(2.0%)共7例(14.3%),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874);所有患者中感染人数为14例,非感染人数为88例,对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吸烟(P=0.006)、糖尿病(P=0.040)、术后第7日体温(P<0.001)、手术时间(P=0.026)、术后3次白细胞数值(P<0.001)、(P=0.005)、(P=0.003)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次降钙素原(P<0.001)、(P<0.001)、(P=0.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P=0.624)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7天C反应蛋白(P<0.001)、(P<0.001)有统计学差异;对感染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Wald=5.972,P=0.015)、手术时间(Wald=4.008,P=0.045)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不停跳搭桥术后患者预防使用头孢呋辛钠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率。2.不停跳搭桥术后48小时的抗生素预防是有效的,延长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间并不能带来收益加反而会增加患者耐药和感染的风险,无特殊情况,无需延长预防用药时间。3.吸烟、手术时间长短是搭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因素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术后炎症相关指标升高患者感染风险较高,这类患者需加强预防,将感染控制在早期阶段,避免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郭怡萍[3](2020)在《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房间隔缺损是由房间隔发育不良引起的左、右心房间的交通异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成为最新的封堵方法,具有避免X线照射、无需开胸的优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全程实时动态角度引导,能近距离观察心内结构,不受胸部声窗条件限制,清晰的显示房缺类型及残端情况,明确房间隔膨胀瘤或多孔型缺口,对缺口距后下缘间隔的视野暴露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婴幼儿在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的临床价值。目的对比TE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相比X线下封堵及经胸小切口的对照研究及术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已实施TEE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研究组(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对照组1(X线下经皮介入封堵);对照组2(外科经胸小切口封堵)。每组随机各抽取20例,三组患者年龄均在1至3岁之间,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筛查,所有病例均提示房间隔继发孔型缺损,且无其它心脏畸形及各器官功能障碍。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功能评价、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研究组:成功19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系术中TEE发现残缘较柔软,难以支撑封堵伞,改为外科修补;成功的19例中有1例存在1 mm的残余分流,1例提示心包积液,均在出院后复查完全消失。对照组1:成功19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系封堵伞型号大,影响瓣膜活动,封堵失败;成功的19例中1例出现残余漏,更换封堵伞后成功,另1例提示边缘2.mm的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分流消失。对照组2:成功20例,其中1例术后提示心包积液,3个月后复查消失;另1例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期间逐渐吸收。2.研究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与对照组1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小于对照组2;研究组术后无明显创伤,术中无X线摄入,且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最快。三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穿孔、感染死亡以及封堵伞移动脱落的现象。3.研究组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心功能,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示心功能状态较好,结果分析表明,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术后复查封堵伞位置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复查白细胞,密切观察化验室指标。对照组2术后复查发现部分患儿表面创口处存在炎性瘢痕增生。结果表明研究组住院天数最短、左室收缩功能状态最显着,P<0.05,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随访1-3月后无死亡病例发生,无封堵器栓塞、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对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显着,术中避免了X线摄入对身体的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结合TEE抗干扰性强,术中图像清晰的优势,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新型微创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4](2019)在《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杭医保[2019]23号各相关医院: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7月26日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6]143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6]19号)和2019年7月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浙医保联发[2019]8号)精神,按照"同城同步同价"的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王道斌[5](2018)在《机器人与全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i)和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5例接受机器人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行三尖瓣成型术7例,肺动脉狭窄矫治术1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1例;术中食道超声引导下建立外周体外循环;经右胸4个小孔(0.8-2.5cmm)下完成手术。对比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完成的35例全胸腔镜,经右胸3个2cm左右微创切口,行不停跳房缺修补术患者,其中6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2例同期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毕食道超声评估两组患者心内畸形均成功矫治,无术式转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上较全腔镜组明显延长(P<0.05),在术后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引流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全部患者原增大的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房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间右心改善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手术方式无关。出院后随访复查1-6个月,无伤口愈合不良、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心功能(NYHA)均为I级。机器人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显着增加(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考虑机器人使用费为独立项目后,差异更为显着(P<0.0001)。结论:机器人和全腔镜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可重复性高,疗效满意,微创效果佳,机器人能完成更为复杂的心脏手术。

李茂,喻春华,刘晓莉[6](2016)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200例术后护理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200例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20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结果2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无封堵器脱落,无输血。术后5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当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复查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术后住院(5至6天)随访6至18月,病人均恢复良好,彩色多普勒显示均无残余分流,心功能均正常。结论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廖晗静,郑莹,周立,潘佩珍,秦玉萍[7](2014)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13年9月2014年7月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例,择期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 9名患者成功施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术后4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积极呼吸道治疗和围术期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于威[8](2014)在《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手术方法和手术技术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在继续发展〔1,2〕。为了研究和对比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施行两种手术的60例患者的资料。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施行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30例为微创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078岁,平均(70.1±8.5)岁;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9](2012)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文中提出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美国心律学会(HeartRhythm Society,HRS)与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Rhythm Society,EHRS)、欧洲心血管学会(Europe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ECAS)联合等又陆续发表了新的相关指南或建议,均提供了大量新的学术信息与专家共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亦有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问世。为此,CSPE为及时吸收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以丰富2010年版建议,故对2010年建议予以修订。

王荣华[10](2011)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封堵和修补手术对比》文中指出目的: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ical VATS)分别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与修补手术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08月一2010年12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右侧胸壁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手术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介于3-56岁之间,其中男30人,女53人。其中40例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封堵手术(封堵组),43例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手术(修补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房缺大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成功率等情况。结果:封堵组与修补组性别[40(15/25)VS 43(15/28),t=-0.272,p=0.588]、年龄(y)[(23.2±16.7) VS (22.7±9.2),t=0.188,p=0.852]、体重(kg)[(40.1±18.9) VS (44.3±13.1), t= -1.182,p=0.241]、房缺大小(cm)[(2.2±0.6) VS (2.3±0.7),t= -0.9,p=0.353]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切口大小(cm)[(2.13±0.33) VS (3.51±0.17),t= -23.96,p<0.001]、手术时间(min)[(117.0±39.6) VS (204.3±44.6),t= -9.40,p<0.001]、术后住院天数(d)[(4.75±0.78) VS (7.33±0.47),t= -18.39,p<0.001]、术后输血量(u)[(0.00±0.00) VS (4.19±0.96),t= -27.63,p<0.001]、术后引流量(ml)[(61.38±25.18) VS (189.65±35.55),t= -18.84,p<0.001]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5.0% VS 6.9%),χ2=0.143,p=1.000]、治疗成功率[(97.5% VS 100%),χ2=1.088,p=0.482]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修补术是一类安全,有效的手术;封堵术适用于无合并其他畸形的继发孔房缺且微创、简便;修补术的适应症更广泛,适用于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三尖瓣关闭不全等房缺,两种术式在房缺治疗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非体外循环房缺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体外循环房缺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围术期头孢呋辛钠的使用对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预防感染的作用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外手术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食管超声引导治疗房间隔缺损相关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机器人与全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200例术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治疗方法
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房间隔堵塞器移们或脱落、残余分流及溶血。
    3.2 出血和血栓形成。
    3.3 心律失常
    3.4 切口疼痛。
4 结果
5 讨论

(7)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结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护士自身准备。
        2.1.2 患者准备。
    2.2 术中护理配合
    2.3 术后护理
        2.3.1 呼吸道护理。
        2.3.2 常规护理
        2.3.3 封堵术相关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2.4 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3 讨论

(8)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封堵和修补手术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般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非体外循环房缺闭合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D]. 党志侨. 山东大学, 2020(02)
  • [2]围术期头孢呋辛钠的使用对行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预防感染的作用与影响[D]. 魏宏宇.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3]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D]. 郭怡萍.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4]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的通知[J].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Z1)
  • [5]机器人与全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比分析[D]. 王道斌.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6]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200例术后护理体会[J]. 李茂,喻春华,刘晓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S2)
  • [7]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 廖晗静,郑莹,周立,潘佩珍,秦玉萍. 继续医学教育, 2014(11)
  • [8]微创经胸壁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J]. 刘于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1)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J].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04)
  • [10]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封堵和修补手术对比[D]. 王荣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1(09)

标签:;  ;  ;  

非体外循环心房缺损闭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