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稳性衡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完整,薄弱,船舶,起重船,力臂,线性化,命令。
稳性衡准论文文献综述
薛孝行[1](2019)在《载运普通液体货物船舶稳性衡准标准的完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装载普通液体货物船舶航行安全,分析《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船舶稳性衡准标准的相关规定,认为该规则没有明确装载普通液体货物船舶的稳性衡准标准,使得该类型船舶在适用稳性规则时存在不确定性。运用船舶静力学知识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液货舱不同装载率时自由液面横倾力矩及经该自由液面修正后的船舶复原力臂和不同装载率时液货舱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得出目前《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稳性衡准标准不适用于载运普通液体货物的船舶的结论,建议在修订时增加相应规定。(本文来源于《水运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阎岩,王文杰[2](2019)在《5000t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及NAPA宏命令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某5 000t浮式非自航起重船在作业、避风和拖航状态下的稳性衡准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并按照法规的要求分别进行校核。由于国际海事组织《2008IS CODE》中给出的船舶横摇角计算公式在拖航工况下不适用,采用《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规定的起重船横摇角计算公式作为替代。此外,对如何利用NAPA软件的宏命令计算起重船的风压倾侧力矩进行分析,使整个计算过程准确、便捷。(本文来源于《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志荣,周耀华,户艳宏[3](2019)在《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研究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工信部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介绍5种失效模式薄弱性衡准和直接评估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将新衡准在实船设计中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洪贵,田佰军[4](2019)在《基于第二代稳性衡准的船舶货运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总体情况和主要内容,结合目前"船舶货运"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现阶段的"船舶货运"教学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魏可可,高霄鹏,董祖舜[5](2018)在《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研究进展及评估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对第二代完整稳性中的参数横摇、纯稳性丧失、瘫船稳性、骑浪/横甩以及过度加速等五种稳性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给出了该五种稳性失效模式的第一层薄弱性衡准、第二层薄弱性衡准以及直接评估方法,可供船舶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胜,李旭[6](2018)在《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情况,提供了二次开发计算实例,表明了纳帕软件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十分便利的应用于船舶完整稳性的计算,为设计人员进行船舶完整稳性衡准提供了便捷的计算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杨博[7](2018)在《水面舰船纯稳性丧失和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舰船完整稳性衡准采用静力学理论的评估方法,是基于经验的气象衡准,因此并不能保证舰船遭遇极端海况时的稳性安全。目前IMO致力于制定的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是基于动力学的理论,包含了船舶在波浪中主要的完整稳性失效模式。为了涵盖舰船在波浪中的稳性评估,更好地为舰船在波浪中的行为制定框架,近年来国际上考虑将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作为一种工具,以波浪中船舶性能评估的视角整合现行海军完整稳性衡准。目前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中纯稳性丧失和参数衡摇薄弱性衡准内容已经确定。为了进行实际的可行性试验,本文在我国两艘尺寸不同且具代表性的护卫舰上进行了两个薄弱性衡准的应用研究。研究原理是分别选择两艘舰船常见的4种工况,对于每种工况假定一系列重心高度,根据2017年SDC4会议对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草案所做的完善,基于最新的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计算方法,对改变重心高度后的一系列假定工况分别进行参数横摇及纯稳性丧失薄弱性衡准计算,通过二分法得到各工况下的极限重心高度,并与用我国现行舰船完整稳性衡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两个新衡准对舰船在波浪中航行时稳性评估的适用性及舰船对两种失效模式的薄弱性;比较了现行舰船稳性衡准与二代稳性中薄弱性衡准的严格程度。考虑到目前国际上将二代稳性薄弱性衡准用作舰船设计初期评估其波浪中行为的工具。本文以3XA舰船为例,先通过CAD图利用NAPA软件进行船体建模,并导出船型IGS文件;后基于型线变换软件CAESES改变七种主要的船型参数进行船型变换,并生成系列船型。基于计算机C语言编写宏命令,使得系列船型的型值数据能够按一定规律批量导出。然后采用课题组开发的计算软件,对系列船型进行纯稳性丧失及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计算。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将船型参数分别按对纯稳性丧失与参数横摇薄弱性的敏感程度进行排序,并详细分析了各个船型参数变化对舰船纯稳性丧失及参数横摇薄弱性的影响规律,为舰船波浪中的稳性设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5)
仲崇明,郝兆祥,李志强,王作峤[8](2018)在《基于稳性衡准的自升式平台极限作业水深》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挖掘平台的极限作业水深潜能,以某钻井平台为对象,在确保平台稳性足够的基础上,对影响作业水深的漂浮稳性衡准和站桩抗倾覆稳性衡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降桩腿"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平台的作业水深,保证平台的稳性足够而不被"吹翻"倾覆。(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8年01期)
王廷昊,顾解忡,马骋远,马宁[9](2018)在《基于局部线性化方法的瘫船稳性敏感性分析及衡准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瘫船稳性是当船舶失去动力后,在横风横浪状态下发生共振横摇甚至倾覆的运动模式,是公认的较危险的稳性失效模式。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与建造分委会(SDC)预计将于2019年完成第2代完整稳性衡准规则定稿,目前亟需大量的样船计算以完善规则。[方法]基于局部线性化方法,对3艘集装箱船进行了瘫船稳性第2层衡准校核计算,并分析了瘫船稳性敏感性与船舶各设计参数的关系。[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船舶吃水深度的增大,船舶倾覆概率将先增大后减小,并对第2层衡准的标准值选取及衡准完善提出了建议。[结论]可为瘫船稳性衡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户艳宏,周耀华[10](2018)在《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对现有万箱船设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某万箱集装箱船,对其大量装载工况进行第二代完整稳性4种稳性失效模式的计算分析,研究第二代完整稳性的实施对大型集装箱船的稳性影响,并对其装载和设计等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稳性衡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某5 000t浮式非自航起重船在作业、避风和拖航状态下的稳性衡准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并按照法规的要求分别进行校核。由于国际海事组织《2008IS CODE》中给出的船舶横摇角计算公式在拖航工况下不适用,采用《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规定的起重船横摇角计算公式作为替代。此外,对如何利用NAPA软件的宏命令计算起重船的风压倾侧力矩进行分析,使整个计算过程准确、便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性衡准论文参考文献
[1].薛孝行.载运普通液体货物船舶稳性衡准标准的完善建议[J].水运管理.2019
[2].阎岩,王文杰.5000t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及NAPA宏命令应用[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9
[3].王志荣,周耀华,户艳宏.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研究最新进展[J].造船技术.2019
[4].王洪贵,田佰军.基于第二代稳性衡准的船舶货运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5].魏可可,高霄鹏,董祖舜.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研究进展及评估方法综述[J].船舶力学.2018
[6].王胜,李旭.纳帕(NAPA)软件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衡准模块的二次开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7].杨博.水面舰船纯稳性丧失和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仲崇明,郝兆祥,李志强,王作峤.基于稳性衡准的自升式平台极限作业水深[J].中国航海.2018
[9].王廷昊,顾解忡,马骋远,马宁.基于局部线性化方法的瘫船稳性敏感性分析及衡准完善[J].中国舰船研究.2018
[10].户艳宏,周耀华.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对现有万箱船设计的影响[J].船舶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