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雨雷达论文-张奡祺

测雨雷达论文-张奡祺

导读:本文包含了测雨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PM,DPR,Himawari-8,降水结构

测雨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张奡祺[1](2019)在《利用星载双频测雨雷达与静止卫星红外信号研究降水云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事件之一,它在水循环、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等方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与区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降水存在着复杂性,其包含了锋面降水、对流降水、地形降水、气旋降水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降水,各自的热-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降水云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别降水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云和降水模式提供参数化依据,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性。本文利用2014-2018年共5年的全球测雨卫星(GPM)上搭载的双频测雨雷达(DPR)数据、向日葵8号(Himawari-8)静止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扫描仪(AHI)数据及其它辅助数据,首先分析了DPR各类2级降水产品的差异和优劣性,接着重点研究了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中国东部不同云生命史阶段降水、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降水这3类不同的降水云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大气环流、日变化等特征。论文主要取得的结论如下:1.DPR各降水产品差异分析依据扫描方式和反演方法的区别,GPM DPR提供了单频反演产品KaHS、KaMS、KuPR和双频反演产品DPR_MS。通过个例和统计分析显示,KaHS的回波顶高度最高,比KuPR高约0.1 km,其对弱降水(<0.5 mm/h)的观测性能好,但对10 mm/h以上的强降水存在严重低估。KuPR继承了热带测雨卫星(TRMM)测雨雷达(PR)对强降水的观测性能,但受频率限制对0.5 mm/h以下的弱降水探测能力有限。KaMS的整体降水强度分布与KaHS类似,但受高回波阈值限制,KaMS漏掉了大量的强降水样本,对强弱降水的观测性能均有限,故不适宜单独使用。DPR_MS的降水反演算法具有独立性,对强降水和弱降水结构的揭示能力都较强,其雨顶高度主要继承于KuPR的回波顶高度,并能够提供双频反演的粒子谱(DSD)廓线信息。2.喜马拉雅南坡地形降水特征在这一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GPM DPR数据来识别降水系统,然后通过ERA-interim的地表风数据来将降水系统分为5类:上坡类、下坡类、自东的绕流类、自西的绕流类、微风类。地表风的引入是为了指示喜马拉雅南坡不同的地形降水作用机制,其有效性在我们的结果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个例及统计分析,我们的结果表明,上坡类降水系统由“热泵效应”触发,其数量最多,多于下午出现在海拔适中的山坡区域。下坡类降水系统主要由夜间的山谷风所驱动。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山坡和山脚区域,其近地表粒子浓度低、粒子半径小、降水率小且雨顶高度低。两种绕流类降水系统主要受喜马拉雅山脉的物理隔绝作用驱动,其多于早晨或傍晚处在山坡和山脚的交界处。其中自东的绕流类由于其底层气体来自水汽充沛的孟加拉湾,其降水率大且雨顶高度高。微风类降水系统是由地表感热作用(或者加热或者冷却)导致的,其大多数于正午或者午夜出现在山坡区域。它的雨顶高度较高但地表降水率却相对较小。3.云生命史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我们是利用2016年5-9月的GPM DPR数据识别了中国东部区域的降水系统。然后,通过观测降水事件前后Himawari-8 10.4μm亮温的变化将降水系统分为叁种云生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消散阶段。研究表明,不同云生命阶段的降水系统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包括降水系统面积、对流比例、雨顶高度、云顶亮温等。发展阶段降水系统的对流比例最高,而消散阶段的降水面积最大。云的生命史同样影响了降水的垂直结构,各阶段降水云内的微物理特征不同,因此其降水粒子的特征各异。发展阶段降水粒子半径最大,但分布稀疏;成熟阶段降水粒子半径大、数浓度高;消散阶段降水粒子则半径小、分布稀疏。我们认为不同云生命阶段的降水结构特征各异与云内的水汽含量和气体垂直运动有关。4.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降水通过使用GPM DPR和ERA-interim数据,我们统计研究了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温带气旋的降水结构特征。根据温带气旋所处生命阶段的不同,其被分为4类:发展气旋、成熟气旋、消散气旋和短期气旋。我们结果表明各类温带气旋都有着一个“逗号”雨带,且降水在气旋中心的东北方向最为频繁。温带气旋的独特结构促进了气旋东侧的降水发展,但却抑制了其西侧的降水发展。相较于局地季节平均,温带气旋东侧的降水有着更大更密的降水粒子、强度更强、雨顶高度更高;而温带气旋西侧的降水则恰好相反。研究认为这两个区域内不同的水汽含量和气体垂直运动导致了温带气旋对降水截然不同的影响。此外,不同生命阶段的温带气旋对降水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阶段影响最强、成熟阶段其次、消散阶段影响最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4)

傅云飞,刘国胜,李锐,仲雷,赵纯[2](2018)在《利用星载测雨雷达及可见光红外探测研究青藏高原云降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青藏高原云降水及潜热等认知的不足,本文利用星载多仪器遥感探测结果,就青藏高原云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降水潜热垂直结构反演及潜热源时空分布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大气参数、云和降水廓线及地理信息的融合资料集、青藏高原典型降水天气过程的雨团数据集、青藏高原云识别及分类的算法。(2)提出了新的适合高原特点的PR降水类型:深厚强降水、深厚弱降水和浅薄降水,并揭示了这叁类降水云的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3)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相态降水云的垂直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日变化特点及移动特征。(4)揭示了再分析资料潜热产品描述青藏云降水潜热结构的缺陷及其原因,初步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降水潜热的反演算法;(5)揭示了高原南坡陡峭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增加了降水出现频率、减少了降水强度,并揭示了南坡降水系统所处的五种地面风场特点及相应的降水结构特征,还揭示了南坡云团结构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原地区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实现对青藏高原独特热力作用的更完整描述,进而对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3](2018)在《相似廓线在星载单频测雨雷达衰减订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时空变化大,难以准确测量。陆面主要依靠雨量计和地基天气雷达,但时空分辨率有限,占地球70%左右的海洋获得高质量的降水数据非常困难。为实现全球尺度降水测量,星载主动雷达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1997年发射的TRMM卫星,获得约18年的高质量热带降水数据,为克服TRMM卫星观测范(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1 卫星气象与生态遥感》期刊2018-10-24)

冯亮,肖辉,罗丽[4](2019)在《T矩阵散射模拟双偏振测雨雷达偏振及衰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T矩阵散射模拟,研究X、C和S波段双偏振测雨雷达在单分散雨滴谱、不同雨强和不同最大雨滴直径下的偏振和雨区衰减特性,分别建立叁种不同波段双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差分反射率的雨区衰减订正关系.最后,用实测雨滴谱数据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实测反射率数据验证散射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9年02期)

秦放[5](2018)在《星载测雨雷达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探测的太平洋降水暖云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暖云是指云顶温度高于0℃并产生降水的云,它是广泛分布于热带及副热带洋面的重要云类型之一,对热带及副热带洋面的总降水量具有显着贡献。降水暖云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对对流层的中低层中的水汽分布也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对地气辐射平衡有着显着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洋面受到观测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洋面降水暖云宏观参数的大范围时空分布、微物理参数结构特征及其辐射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气候模型模拟气候的不确定性。本论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的探测结果和反演的云参数数据集,研究了热带及副热带太平洋降水暖云的降水和云参数的时空分布及垂直结构特征,并基于云参数特征,利用辐射传输模式计算评估了降水暖云的辐射强迫效应,并对比分析了极端强和极端弱的降水暖云的降水特征、云参数及辐射强迫特征的差异。1.降水暖云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揭示了降水暖云主要分布在热带及副热带太平洋的热带辐合带(ITCZ)及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及西北太平洋区域,其中东南太平洋和夏威夷东侧洋面上的降水几乎为降水暖云。根据降水暖云在太平洋上的地域性特征差异,本文把降水暖云划分为叁类:阶段性降水暖云、混合型降水暖云和纯降水暖云。(1)阶段性降水暖云属于降水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午夜多、白天少,降水频次可达2.2%,对总降水贡献小于40%,降水回波顶高度达5.5 km;这类降水主要位于太平洋ITCZ及其两侧的偏东信风区,即副高南侧的赤道东风带上,大气中层为副热带低压槽和赤道槽,这里对应上升运动或弱下沉运动、不稳定大气或中性大气层结。(2)混合型降水暖云位于ITCZ中段至东段北侧的偏东北信风区,它午夜至凌晨出现、午后稀少,频次小于1.2%,对总降水贡献达80%,回波顶高度达4 km。(3)纯降水暖云位于ITCZ中段至东段的南侧东南信风区,它们午夜至早晨出现、午后稀少,频次小于1.3%,对总降水贡献均达95%,回波顶高度可达4 km。混合型降水暖云和纯降水暖云对应的海表温度为295~299 K,低层大气风场为风向切变型,500 hPa对应高压内的下沉运动,相对而言混合型降水暖云区域的大气相对稳定性差,故一些降水暖云能发展至较深厚的降水。2.降水暖云的云参数特征热带太平洋洋面的大部分降水暖云的云粒子有效半径多为15.6 μm,对应云光学厚度和液态水路径约为16和140 g/m2。在西太平洋暖池区云粒子较大(~16μm),对应光学厚度(~13)和液态水路径(~150 g/m2)偏低。在夏秋季,高频次的暖池区云光学厚度明显低于冬春季,而东南太平洋云粒子和云光学厚度和液态水路径均高于冬春季。对于薄而高的降水暖云,云粒子较小,云光学厚度偏高,云亮温在273~283 K,回波顶高度约在4~5 km。厚而高的降水暖云,云粒子有效半径约为15.6 μm,云液态水路径超过300 g/m2,回波顶高度低于4 km,亮温在273~283 K。对于薄而低的降水暖云,回波顶高度高于3 km,并且越高的回波顶高度云粒子显着偏大,特别是高于5 km时,亮温约为283~293 K。厚而低的暖云一般云粒子较大,亮温偏高并且回波顶高度多在3 km以下。较小的降水暖云的云粒子多出现在0900~1000 LST时和1200~1300 LST时,大气累积太阳辐射热量增加洋面水汽,暖云粒子半径增大,云光学厚度和液态水路径也相应变大。并且云粒子上层偏小下层偏大,早至中午时云粒子下降过程碰并产生了更大云粒子在更低的高度上,产生的降水更强对应的雷达回波更大。而在1500~1600 LST时云光学厚度和液态水路径明显大于其他时段,并且对应云粒子在上层偏大而下层偏小,云粒子在下降过程中衰减为更小粒子,降水强度弱回波强度低。3.极端弱和强降水暖云的降水、云及辐射强迫特征极端弱和强降水暖云发生高频次区域与总降水暖云分布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西北太平洋、西太平洋暖池、ITCZ和SPCZ区域,并且极端强降水暖云频次略高于弱降水暖云。此外,西太平洋暖池区上的降水暖云多为极端弱降水暖云,区域上不稳定度较大,多伴随更强对流运动,与浓积云关系密切。而印度尼西亚群岛洋面、SPCZ和墨西哥西侧洋面的降水暖云多发生极端强降水暖云,占总降水暖云16%以上,多为阶段性降水暖云,并受到下垫面为大陆或者岛屿的影响,产生降水强度更强。极端弱降水暖云的云粒子有效半径略大于极端强降水暖云,云光学厚度和液态水路径集中分布于14和120 g/m2,而极端强降水云分别为15.6μm、26和250 g/m2。高亮温一般对应较低的回波顶高度,在回波顶高度低于约3.5 km时,极端强降水暖云的碰并凝结过程中增大的粒子有效半径产生更强的降水。但在极端弱降水暖云中,由于回波顶高度需要达到一定阈值高度满足降水形成,亮温的增大对应回波顶高度的减小不明显。弱降水暖云可产生约-0.5 W/m2的负辐射强迫,这种负辐射强迫比极端强降水暖云的负辐射强迫小约-3 W/m2,并且暖云辐射强迫受云量分布和云光学厚度的影响明显。早晨时段极端强降水暖云产生的负辐射强迫明显高于傍晚时段,约为-0.3 W/m2。而极端弱降水暖云在产生较强的负辐射强迫多发生于1400~1500 LST。(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9)

李辉,褚泽帆,刘娜,符伟杰[6](2018)在《X波段测雨雷达系统建设与在山洪预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测雨雷达在水文中的应用,研究高时空分辨率且空间连续的实时雨量监测方法,本文介绍了X波段高分辨雨量雷达系统性能指标及选址条件,并基于GIS软件开发了雷达应用软件,解决了传统雨量站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连续的问题。针对小流域山洪强降雨、短历时的特点,在大理选取3个典型流域作为试验区,实现X波段测雨雷达系统在山洪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提高了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预报水平。(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仲凌志,陈林,杨蓉芳,唐国强,李瑞义[7](2018)在《基于星载测雨雷达2004-2014年观测的川渝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2004—2014年长达11a的连续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渝地区不同季节不同降水类型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气候态反射率垂直廓线(Vertical Profiles of Reflectivity,简称VPR)。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的微物理及动力过程,降水类型对反射率垂直廓线的结构特征影响很大,90%的层云0℃层亮带峰值强度低于32dBz,50%的对流云最大反射率强度超过35dBz。降水类型及强度均对反射率垂直廓线的形状影响很大,层云系统发生中及大雨时其冰雪区的聚合反应效率明显较发生小雨时高。反射率垂直廓线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季节特征,且地表加热和地形高度的作用会加强上升气流对反射率垂直廓线形态的影响,上升气流的强度影响着冰雪及雨水区的碰并增长率以及低层的蒸发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低层雨区的反射率垂直廓线斜率,边界层的相对湿度是另一个影响雨区反射率垂直廓线斜率及蒸发率的重要因素。星载测雨雷达的云分类算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受到一定的挑战,仍有改进的空间;未来可以将基于星载测雨雷达建立气候态层云典型反射率垂直廓线应用于联合地基天气雷达网观测以弥补后者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探测范围及能力受限的缺陷,从而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误差。(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奡祺,傅云飞[8](2018)在《GPM卫星双频测雨雷达探测降水结构的个例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测雨卫星(GPM)携带首部Ka和Ku波段测雨雷达于2014年2月发射升空,继热带测雨卫星(TRMM)的单频测雨雷达探测后,实现双频测雨雷达(DPR)探测。本文基于DPR不同波段及不同方式探测反演给出的四种降水产品[Ka波段高精度探测(Ka HS)、Ku波段探测(Ku PR)、Ka匹配方式探测(Ka MS)和Ka及Ku双频联合探测反演产品(DPR_MS)],对2014年的四个降水个例的降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DPR探测波段、扫描方式及反演算法所引起的降水产品中降水结构特征差异进行了比较与讨论。结果表明,所选四个个例分别位于中国东部、西北太平洋区域、风暴轴区域以及美国本土,四者发生背景及降水特征差异显着,但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产品差异特征。Ka HS的回波顶高度最高,比Ku PR高约0.1 km,其对弱降水(小于0.5 mm h~(-1))的观测性能好,但对10 mm h~(-1)以上的强降水存在严重低估。Ku PR继承了TRMM测雨雷达(PR)对强降水的观测性能,但受频率限制对0.5 mm h~(-1)以下的弱降水观测能力有限。Ka MS的整体降水强度分布与Ka HS类似,但受高回波阈值限制,Ka MS漏掉了大量弱降水样本,对强弱降水的观测性能均有限,且其平均回波顶高度比Ku PR可低约1 km,常将融化层误判为回波顶高度,故不适宜单独使用。DPR_MS的降水反演算法具有独立性,对强降水和弱降水的反演能力都较强,而其回波顶高度主要继承于Ku PR的回波顶高度。此外,DPR_MS双频反演的粒子谱最为合理,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区域台风个例两侧眼壁粒子谱的不均匀性。(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王瑞,傅云飞[9](2016)在《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对北半球副热带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是表征气候和天气的重要指标,通过释放潜热为大气的大尺度环流提供动力条件、参与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资源分布。降水的日变化可以很好的反映大气水分的循环过程,不同时段降水对应不同的大气热-动力状态,并且降水日变化对于不同区域的天气系统有重要的反馈作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提供降水的叁维结构,可以直接探测副热带地区的降水。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较好地定量探测大气参数,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大气状态。通过两种观测手段的结合,为研究不同地区的降水及大气参数提供便利。因此,本文基于TRMM PR 15年(1998-2012)的探测结果,对北半球副热带夏季(JJA)对流云、层云降水日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同期的IGRA探空资料,分析降水发生前后的大气参数变化。选取位于北半球副热带6个典型区域:四川盆地(SCB,28-32°N,105-110°E)、青藏高原(TB,30-35°N,85-100°E)、中国中东部(MEC,30-35°N,115-120°E)、中国南部(SC,22-28°N,110-115°E)、西北太平洋(NWP,22-28°N,124-130°E)、美国东部(SEUS,30-35°N,105-110°E)。探测降水样本超过20000,样本充足使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通过降水回波概率密度分布(CFAD)反映出6个子区域的对流云降水的雨顶高度均超过13 km,MEC和SC区域的对流云降水甚至超过15 km,层云降水的雨顶高度相对对流云降水较低,5 km冻结层附近回波强度明显。TB地区对流云降水强度在午后出现峰值;在SCB,,MEC,SC,SEUS地区对流云降水强度在傍晚出现峰值,NWP地区在上午出现峰值,层云降水强度出现峰值情况和对流降水强度出现峰值情况相似;这与降水强度的日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6个子区域的降水廓线日变化来看,降水廓线在午后达到最大,对流云近地表(2 km附近)降水强度(超过6mm/h)明显大于层云近地表降水强度(小于4 mm/h)。6个子区域降水发生前后12小时温度垂直变化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即对流层下部(1000-700 h Pa)和顶部(200 h Pa以上)降温,中部(700-300 h Pa)增温;对流层下部和顶部相对湿度增加较少,对流层中部增加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期刊2016-11-01)

曹俊武,高仲辉[10](2016)在《X波段测雨雷达强度资料评估及改进方法——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CXD-03雷达2013年在淮河流域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为例,将导致雷达强度资料质量不确定性的主要因子通过简单的量化处理转化成雷达资料质量指数,并将各雷达质量指数以指定的权重系数加权求和得到相应的平均雷达质量指数,从而直观地了解雷达资料质量受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其整体情况,以此对雷达资料质量进行定量评估,通过研究发现:1)、雷达强度资料质量的定量评估算法充分考虑了影响雷达强度资料质量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8 雷达探测新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11-01)

测雨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青藏高原云降水及潜热等认知的不足,本文利用星载多仪器遥感探测结果,就青藏高原云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降水潜热垂直结构反演及潜热源时空分布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大气参数、云和降水廓线及地理信息的融合资料集、青藏高原典型降水天气过程的雨团数据集、青藏高原云识别及分类的算法。(2)提出了新的适合高原特点的PR降水类型:深厚强降水、深厚弱降水和浅薄降水,并揭示了这叁类降水云的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3)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相态降水云的垂直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日变化特点及移动特征。(4)揭示了再分析资料潜热产品描述青藏云降水潜热结构的缺陷及其原因,初步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降水潜热的反演算法;(5)揭示了高原南坡陡峭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增加了降水出现频率、减少了降水强度,并揭示了南坡降水系统所处的五种地面风场特点及相应的降水结构特征,还揭示了南坡云团结构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原地区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实现对青藏高原独特热力作用的更完整描述,进而对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雨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奡祺.利用星载双频测雨雷达与静止卫星红外信号研究降水云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傅云飞,刘国胜,李锐,仲雷,赵纯.利用星载测雨雷达及可见光红外探测研究青藏高原云降水[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3]..相似廓线在星载单频测雨雷达衰减订正中的应用[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1卫星气象与生态遥感.2018

[4].冯亮,肖辉,罗丽.T矩阵散射模拟双偏振测雨雷达偏振及衰减特性[J].计算物理.2019

[5].秦放.星载测雨雷达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探测的太平洋降水暖云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6].李辉,褚泽帆,刘娜,符伟杰.X波段测雨雷达系统建设与在山洪预警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8

[7].仲凌志,陈林,杨蓉芳,唐国强,李瑞义.基于星载测雨雷达2004-2014年观测的川渝地区降水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J].气象学报.2018

[8].张奡祺,傅云飞.GPM卫星双频测雨雷达探测降水结构的个例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18

[9].王瑞,傅云飞.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对北半球副热带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2016

[10].曹俊武,高仲辉.X波段测雨雷达强度资料评估及改进方法——摘要[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雷达探测新技术与应用.2016

标签:;  ;  ;  ;  

测雨雷达论文-张奡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