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_李涛,蒋伟,顾璇,李冰,王静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特异性,抗体,受体,白细胞,血凝素,免疫。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蒋伟,顾璇,李冰,王静静[1](2019)在《全人源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的优化、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优化设计、构建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探究重轻链不同组合形式对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与肿瘤抗原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设计、优化及制备重轻链不同组合的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CP1、CP2、PC1、PC2;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BLItz分析融合蛋白对重组c-Met蛋白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ELISA法分析其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成功制备双特异性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融合蛋白CP1与重组c-Met蛋白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特异性均优于CP2、PC1和PC2。结论:重轻链不同组合形式会影响c-Met/PD-L1 scFv-Fc融合蛋白与c-Met和PD-L1蛋白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融合蛋白CP1的亲和力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最高,其对应的重轻链组合形式可用于c-Met/PD-L1 CAR表达载体的构建。(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刘渝娇,李耀辉,张冠英,范鹏飞,迟象阳[2](2019)在《尼帕病毒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特异性血清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真核细胞表达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sF),通过免疫小鼠获得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方法:设计构建重组质粒pcDNA-sF,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通过Strep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并通过ELISA鉴定抗血清的结合活性。结果:尼帕病毒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大小正确,胰蛋白酶切鉴定其具有与天然蛋白相似的切割产物;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性结合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了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及高效价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可用于尼帕病毒疫苗评价、特异性抗体筛选等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王阿香,李铁鹏,张放,王瑶,杜雪相[3](2019)在《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靶向PD-1分子并快速扩增NK/T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nti-PD-1(scFv)/IL-15/IL-15Rα-sushi(简称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结合PD-1的能力及其对NK/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人anti-PD-1(scFv)基因和人IL-15/IL-15Rα-sushi融合基因,经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UC57-PD-S15,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收获细胞培养液上清,用Wb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DS15融合蛋白的表达;用不同配比的PD-S15/X-VIVO~(TM)15培养液对PBMC和TIL分别诱导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结合PD-1的能力和对PBMC增殖及CD3~+CD8~+、CD3~+CD4~+、CD3~-CD56~+各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用细胞计数法检测PD-S15融合蛋白对TIL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pUC57-PD-S15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HEK293T细胞,目标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55 000,符合预期。PD-S15融合蛋白体外具有PD-1特异性结合能力(P<0.05)及NK/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P<0.05);与经典TIL培养方案相比,PD-S15培养方案体外活化扩增T细胞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PD-S15融合蛋白体外能够特异性靶向PD-1分子并快速扩增NK/T细胞,为后续从肿瘤组织内或外周血中选择性扩增CD8~+PD-1~+抗原特异性T细胞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尹智文,侯继艳,韩萍,杨选明[4](2019)在《新型IFN-α/anti-PD-L1融合蛋白通过活化肿瘤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促进抗肿瘤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抑制和共刺激通路对T淋巴细胞活化都是至关重要的,调节这些通路的抗体都是十分有前景的肿瘤治疗候选物。虽然阻断PD-L1、PD-1和CTLA-4的抗体在一些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约70%的患者对这些治疗反应不佳。许多内在机制,特别是低肿瘤突变负荷和有限数量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造成该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克服这些因素,课题组设计了新型IFN-α/anti-PD-L1融合蛋白,其可以同时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量并阻断PD-1-PD-L1免疫抑制通路。IFN-α/anti-PD-L1融合蛋白在体内外均显示出活化T淋巴细胞能力,这有助于后者提高有效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综上,课题组视IFN-α/anti-PD-L1融合蛋白应用于临床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本文来源于《现代免疫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仕琪[5](2018)在《抗VEGF—抗补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eovascular 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为主要病理特征,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已成为新生血管性AMD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近年来发现单一抗VEGF治疗只能使部分患者短期获益。基因学和病理学研究均证明补体系统异常激活在AMD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本课题组依托合作单位设计了能同时拮抗VEGF和抑制补体系统激活的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类新药IBI302,旨在探讨IBI302在CNV中作用及机制,为新生血管性AM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1.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VEGF诱导血管生成模型组、IBI302处理组(实验组)、aflibercept处理组(抗VEGF对照组)和CID处理组(抑制补体对照组)。通过HUVEC增殖、迁移和成管实验,评估IBI302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2.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分别玻璃体腔注射等量IBI302、aflibercept和CID,以PBS为阴性对照,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脉络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和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评估对CNV形成的影响。3.建立激光诱导的小鼠CNV模型,玻璃体腔注射IBI302、aflibercept、CID或PBS,采用western blot、ELISA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比较正常组织、光凝后给予不同药物干预,补体系统的激活情况,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4.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体腔注射的给药途径,通过视网膜电流图和组织切片HE染色,评估IBI302对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IBI302显着抑制VEGF诱导的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其抑制作用均优于CID,对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aflibercept。与aflibercept、CID或PBS干预组相比,IBI302能更显着地抑制CNV形成及渗漏。IBI302能减少C3d的沉积,降低C5a的水平,并抑制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的形成,有效阻断补体系统激活;IBI302干预后,VEGF、IL-1β、IL-18、TFG-β2和COX-2等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下降。此外,玻璃体腔内注射IBI302,未发现其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结论:IBI302通过同时靶向VEGF和补体系统,协同发挥抗血管新生和抗炎作用,将有望成为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新药,引领药物开发的未来。(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吉元刚,张国利,李泽鸿,岳玉环,吴广谋[6](2017)在《用于肉毒毒素活性测定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含有7种血清型肉毒毒素切割位点(SNAP25-VAMP)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E.coli中诱导表达,纯化后用于肉毒毒素活性测定。方法根据SNARE蛋白复合物中SNAPE25和VAMP基因序列及各血清型肉毒毒素(Bo NTs)的切割位点,设计合成含有SNAREs中突触小体(SNAP25)和突触小泡膜蛋白(VAMP)的Bam HⅠ-HIS6-SNAP62-Eco RⅠ-VAMP57C-TAA-HindⅢ(以下简称为SV)基因,连接至p ET-28a-GFP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GFP-SV,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经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Cu2+金属螯合层析、Q阴离子交换层析3步纯化,BCA法测定纯化产物的蛋白浓度,ELISA法检测B型肉毒毒素轻链蛋白(Bo NT/BL)活性。结果构建的质粒p ET-28a-GFP-SV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GFP-SV融合蛋白相对分子量约40 000,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蛋白浓度为18.4μg/μl,纯度可达70%以上。利用该融合蛋白的荧光强弱变化可测定Bo NT/BL活性大小,同时也可测定其抗体中和活性大小。结论制备的含有SV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E.coli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为后续各型肉毒毒素活性检测及抗体中和毒素活性检测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沙慧子,苏舒,丁乃清,刘宝瑞[7](2016)在《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对胃癌的作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充分调动机体免疫系统使肿瘤治疗获益,是免疫学和肿瘤学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免疫治疗缺乏绝对肿瘤特异性的靶点;此外,由于肿瘤微环境存在抑制性免疫细胞及分子,实体肿瘤组织血管结构功能缺陷且含大量细胞基质,使得免疫细胞难以渗透至肿瘤深部。因此,改善免疫细胞的主动靶向性与穿透性是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靶向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GFR分子的单域抗体及肿瘤穿透肽i RGD,构建融合蛋白,实验证明该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融合蛋白促进免疫细胞渗透肿瘤组织的能力。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EGFR单域抗体的序列和肿瘤穿透肽i RGD的序列构建融合蛋白,通过金属螯合层析技术得到纯化anti-EGFR-i RGD并对其鉴定。融合蛋白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共孵育后,在细胞水平考察,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联合免疫细胞抗肿瘤作用;体水平评价,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对特异性免疫细胞靶向肿瘤及渗透肿瘤组织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在腹膜播散肿瘤模型上,研究该融合蛋白对特异性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的影响。结果 :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联合免疫细胞有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在靶向及穿透性实验中,antiEGFR-i RGD融合蛋白-特异性免疫细胞共孵育组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肿瘤组织内,分布更为广泛,趋化至肿瘤组织内的免疫细胞较特异性免疫细胞单独给药组增加11.5倍;在胃癌腹腔播散肿瘤模型中,融合蛋白antiEGFR-i RGD仍然可以促进更多的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较单独的免疫细胞组增加12.6倍。结论 :融合蛋白anti-EGFR-i RGD可以促进更多的特异性免疫细胞趋化至肿瘤组织;anti-EGFR-i RGD可以提高免疫细胞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壁报交流集》期刊2016-11-04)

魏木兰,秦烨,王艳林,曹春雨,杨建林[8](2016)在《双特异性融合蛋白dFV-ePD1的原核表达及其靶向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恶性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能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杀伤细胞的功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的PD-1与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PD-L1结合后,将诱导CTL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并导致其发生凋亡,失去杀伤肿瘤的作用。此外,作为肿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水解酶,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10-20)

王琥,柳长柏[9](2016)在《绿色荧光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宫颈癌细胞特异性穿膜肽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体外穿膜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具备从内含体逃逸的宫颈癌特异性穿膜肽GFP-HA-PTP融合蛋白,探讨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靶向穿膜效应。方法构建p ET15b-GFP-HA-PTP融合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和NI-NTA树脂纯化得到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确认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HA-PTP的靶向穿膜活性。结果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的FP-HA-PTP融合蛋白,且此融合蛋白能够靶向宫颈癌细胞株Siha和Caski,并高效地从内含体中逃逸进入胞浆。结论 GFP-HA-PTP融合蛋白能够高效靶向穿膜进入培养宫颈癌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付国庆,刘晙玭,平光伦,石玉琴,唐啸[10](2016)在《BC022687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特异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BC022687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制备抗体并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RT-PCR法从18-20g体重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扩增BC022687cDNA,经TA克隆及亚克隆方法后定向连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L3)上,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后,利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样本,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BC022687;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pET-28a-BC022687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出18.0kU的外源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出的蛋白为6×His tag的融合蛋白,而且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该重组蛋白成功;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获得了抗BC02268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鉴定实验显示抗体特异性好。结论:已成功构建、表达、纯化了BC022687融合蛋白,以及成功制备了其特异性抗体,为研究BC022687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用真核细胞表达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sF),通过免疫小鼠获得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方法:设计构建重组质粒pcDNA-sF,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通过Strep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并通过ELISA鉴定抗血清的结合活性。结果:尼帕病毒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大小正确,胰蛋白酶切鉴定其具有与天然蛋白相似的切割产物;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性结合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了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及高效价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可用于尼帕病毒疫苗评价、特异性抗体筛选等相关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涛,蒋伟,顾璇,李冰,王静静.全人源双特异性c-Met/PD-L1scFv-Fc融合蛋白的优化、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渝娇,李耀辉,张冠英,范鹏飞,迟象阳.尼帕病毒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特异性血清的制备[J].生物技术通讯.2019

[3].王阿香,李铁鹏,张放,王瑶,杜雪相.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靶向PD-1分子并快速扩增NK/T细胞[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

[4].尹智文,侯继艳,韩萍,杨选明.新型IFN-α/anti-PD-L1融合蛋白通过活化肿瘤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促进抗肿瘤疗效[J].现代免疫学.2019

[5].杨仕琪.抗VEGF—抗补体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6].吉元刚,张国利,李泽鸿,岳玉环,吴广谋.用于肉毒毒素活性测定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制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

[7].沙慧子,苏舒,丁乃清,刘宝瑞.双靶向性、高穿透性融合蛋白联合特异性免疫细胞对胃癌的作用评价[C].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壁报交流集.2016

[8].魏木兰,秦烨,王艳林,曹春雨,杨建林.双特异性融合蛋白dFV-ePD1的原核表达及其靶向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与迁移的实验研究[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9].王琥,柳长柏.绿色荧光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宫颈癌细胞特异性穿膜肽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体外穿膜活性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6

[10].付国庆,刘晙玭,平光伦,石玉琴,唐啸.BC022687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特异性鉴定[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清除免疫效应细胞后肿瘤生长情况及FLex/Fc/natiHERZAb表达载体...融合蛋白的免疫细胞学检测双抗分离纯化过程流式细胞术检测S×3Db-cIFN的T-LAK细...ELISA-ECL检测系统显示S×3Db-cIFN的...

标签:;  ;  ;  ;  ;  ;  ;  

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论文_李涛,蒋伟,顾璇,李冰,王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