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软件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仿真器,构件,软件,处理器,体系结构,单片机,可信。

软件仿真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徐怀亮,刘晓升,王宜怀,朱巧明[1](2010)在《基于构件的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当前常用的微控制器体系结构,结合构件技术,提出了对微控制器的软件仿真器进行构件化设计方法,设计了相对独立的子构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具有良好通用性的微控制器仿真器。实践证明,该仿真器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的前期调试工作,解决了软硬件的开发不能同步进行的问题,加快了嵌入式应用的开发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0年08期)

徐怀亮[2](2009)在《16位/32位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C机和普适计算盛行的今天,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工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16位/32位高端MCU由于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在嵌入式应用的软件开发中,传统交叉开发方式制约了系统开发的效率,硬件对软件的牵制严重影响软件的调试和测试,延误开发进度,致使软件质量难以保整。软件仿真是摆脱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仿真技术模拟硬件系统的运行,使软件开发和系统测试在虚拟平台上进行,避免软硬件开发的相互等待,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成本。本文通过研究16位/32位MCU软件仿真的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和通用性的MCU软件仿真器。本文实现的仿真器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参照MVC模式,把仿真器的结构分为两层:用户接口层和指令仿真层。接口部分采用构件技术实现,使得仿真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指令仿真层采用虚指令技术,使得仿真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首先,本文通过对MCU硬件体系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在构造MCU软件仿真器时引入构件技术,设计了基于构件的MCU软件仿真器模型,并实现各个子构件的设计,通过动态集成方式将分离的构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MCU软件仿真器,实现动态配置仿真器的功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其次,为实现对不同体系MCU指令集的仿真,本文提出采用虚指令技术来设计指令的仿真,研究了虚指令的设计与翻译,设计了虚指令函数并对翻译的虚指令进行优化,实现了体系无关的通用型指令仿真的设计。再次,为便于用户进行软件开发,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构件的仿真调试平台,提供多种调试方式和部分时序分析的功能。最后,本文对MCU软件仿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器模型和虚指令的设计都能较好的满足仿真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库少平,徐良平[3](2008)在《Realview MDK软件仿真器的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软件的开发和测试都是在目标硬件平台初步开发完成后进行的。Realview MDK的出现,可以使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开发、同步进行。为了使Realview MDK的软件仿真器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硬件环境,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本文以S3C2410软件仿真器的PWM接口模块和NAND Flash接口模块为例,深入地探讨其测试技术。(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08年08期)

王馨梅,张翔,邢楠[4](2008)在《提高单片机软件仿真器代码重用性的类群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充分提取多种系列单片机的共性与差异性,抽象出针对单片机软件仿真的四元组数学模型。在此四元组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结合跳跃表、动态空间管理、编译预处理等技术方法,构造出一个单片机软件仿真器类群。该类群可实例化出不同结构参数及指令集的单片机仿真器对象,与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相比,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8年07期)

刘昌平,范明钰,王光卫[5](2008)在《ESW-TPM:一种改进的TPM软件仿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 Linux 平台上 TPM 软件仿真器 TPM-Emulator,这种仿真器运行于用户态空间, 不支持多进程并发访问,在资源受限的计算平台下会导致性能瓶颈,资源竞争激烈时仿真器的性能显着下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TPM 仿真器 ESW-TPM,以 Linux 内核模块方式实现 TPM 的功能,以 ECC 算法代替原来的 RSA 算法,改进之后的仿真器运行于 Linux 内核态空间。经实验测试和对比分析, ESW-TPM 在计算平台资源受限时有较高的吞吐量.可以以这种仿真器为基础开展可信计算研究。(本文来源于《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08-07-01)

喻之斌,金海[6](2008)在《LSE:一种处理器体系结构软件仿真器开发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处理器体系结构设计中,利用软件仿真技术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然而,处理器体系结构仿真器的开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主要的困难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目前用于处理器体系结构仿真器开发的编程语言如C或C++语言都是串行执行的语言,而处理器的各部件是可以并行运行的,使用串行编程语言编程来模拟并行执行的部件需要长时间的、仔细的程序功能与部件功能的匹配工作,并且容易出错;第二,使用串行程序来模拟并行部件的运行,模拟速度很低,并且仿真速度低是处理器体系结构软件仿真器开发领域的瓶颈问题;最后,仿真器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低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处理器体系结构软件仿真器开发工具,然后深入分析了该开发工具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该仿真器开发环境提出了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廖桂华[7](2007)在《Freescale S08系列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Freescale公司的8位MCU应用广泛,其HCS08系列(下称S08系列)是2004年前后推出的增强型8位MCU,到目前为止已推出217种不同的产品。软件仿真器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完全脱离实际硬件的虚拟运行平台,为初学者的入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含有中断的用户程序的调试变为可能。目前国内对该系列MCU的仿真支持很少,因而,开发该系列MCU的软件仿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从系统资源对象的角度将MCU系统的仿真分为:CPU、内部模块、外围模块和存储器模块以及外设的仿真。引入了Builder设计模式用于构建MCU和CPU对象,并添加用户界面(UI)与调试模块。通用指令系统仿真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虚拟指令集技术,实现了平台无关的通用指令集仿真。寄存器映射区的仿真又是一重点和难点,从存储资源和模块功能映射两个角度实现寄存器映射区的仿真。仿真系统中的计时机制也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采用CPU时钟周期作为计时单位,解决了计时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本系统还阐述了其他的仿真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如SCI仿真中采用多线程协作和通信技术实现按位传送模拟;Flash区stflash结构描述符的引入方便了指令的解释和执行工作;将外围模块与外设结合并提供UI,实现了结构仿真和指令集仿真的结合,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7-04-01)

李昳垚,李红兵,金惠华[8](2005)在《ADSP-2106X SHARC DSPs软件仿真器的构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一种ADSP-2106xDSPs(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s)的软件仿真器(ADSPSim)。在此仿真器构架过程中,面向对象仿真技术的使用大大改善了软件的模块化、可重用性和灵活性,更加体现了软件仿真器在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开发和早期测试过程中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5年10期)

左永亮[9](2004)在《PXA250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IT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已经被广发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照相机,打印机中都可以看到嵌入式技术应用的例子。嵌入式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从最初的8位到现在的32位,无论从功能还是集成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90年代初期发展的ARM处理器更是嵌入式处理器中的主流处理器。2002年,Intel公司推出了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应用处理器PXA250目前广泛的用于产品的开发中。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由于物理硬件的开发滞后于软件的开发,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度。所以基于特定处理器的指令仿真器解决了这个问题。软件在指令仿真器上进行开发,然后移植到目标处理器上。这样的开发方法提高了项目的进度。但是一般的指令仿真器的费用比较昂贵,导致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人员和初学者不能够使用指令仿真器去开发和学习。这样影响了嵌入式技术的开发和教育。 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讨论了如何设计和实现PXA250软件仿真器,并且设计和实现了仿真器的调试系统。本论文首先分析和总结的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ARM指令集,PXA250处理器等。然后讨论了如何设计和实现PXA250应用处理器及存储器管理器,桥控制器,串口设备。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调试系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也设计和实现了简单的调试系统。最后,给出了对系统的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4-12-01)

谭华[10](2004)在《嵌入式系统软件仿真器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由于目标机和宿主机使用的是不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因此无法在目标机上运行和测试目标程序,通常需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将编译后的可执行代码下载到目标平台上运行。这样就使得只能在目标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上层软件的调试和开发。嵌入式软件仿真是在宿主机上通过软件仿真目标系统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提供一个指令集的软件仿真器,方便用户在目标硬件完成之前做好一部分软件工作,进行代码的调试。构件技术和仿真技术是嵌入式系统仿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基于构件技术的软件系统具有很高的重用性,因此在构造硬件平台的仿真系统时引入构件技术。仿真技术也是实现仿真平台的关键。系统仿真包括基于电路级和基于行为描述两种仿真方式,事件驱动是最常用的仿真方法。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微控制器,其逻辑复杂。软件仿真器就是模拟微控制器的逻辑功能的一个软件。软件仿真器分为结构仿真器和指令集软件仿真器。结构仿真器仿真的粒度较小,与真实硬件的逻辑比较接近,多用于设计分析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和各种性能指标。指令集软件仿真器仿真的粒度较大,对硬件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抽象,结果是运行速度比较快。多用于没有目标硬件条件下的目标程序的调试。ARM 成为移动通信、手持计算和多媒体数字等嵌入式解决方案的RISC 标准。ARM7TDMI 是目前广泛应用的32 位高性能嵌入式RISC 处理器,AT91 系列微控制器采用的是ARM7TDMI 处理器核。 信息家电仿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都是通过构件接口的方式和其他子系统交互。基于ARM 核的微控制器的软件仿真器被设计成构件的形式放在构件库中,在软件平台运行的时候对它进行配置。在设计软件仿真器的时候,按照功能将微控制器分成几个模块,分别实现对应的硬件逻辑功能。本文综合分析各种软件仿真器的实现和ARM 处理器的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ARM 的微控制器的软件仿真器,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4-12-01)

软件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PC机和普适计算盛行的今天,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工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16位/32位高端MCU由于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在嵌入式应用的软件开发中,传统交叉开发方式制约了系统开发的效率,硬件对软件的牵制严重影响软件的调试和测试,延误开发进度,致使软件质量难以保整。软件仿真是摆脱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仿真技术模拟硬件系统的运行,使软件开发和系统测试在虚拟平台上进行,避免软硬件开发的相互等待,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成本。本文通过研究16位/32位MCU软件仿真的相关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和通用性的MCU软件仿真器。本文实现的仿真器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参照MVC模式,把仿真器的结构分为两层:用户接口层和指令仿真层。接口部分采用构件技术实现,使得仿真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指令仿真层采用虚指令技术,使得仿真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首先,本文通过对MCU硬件体系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在构造MCU软件仿真器时引入构件技术,设计了基于构件的MCU软件仿真器模型,并实现各个子构件的设计,通过动态集成方式将分离的构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MCU软件仿真器,实现动态配置仿真器的功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其次,为实现对不同体系MCU指令集的仿真,本文提出采用虚指令技术来设计指令的仿真,研究了虚指令的设计与翻译,设计了虚指令函数并对翻译的虚指令进行优化,实现了体系无关的通用型指令仿真的设计。再次,为便于用户进行软件开发,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构件的仿真调试平台,提供多种调试方式和部分时序分析的功能。最后,本文对MCU软件仿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器模型和虚指令的设计都能较好的满足仿真器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仿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徐怀亮,刘晓升,王宜怀,朱巧明.基于构件的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

[2].徐怀亮.16位/32位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9

[3].库少平,徐良平.RealviewMDK软件仿真器的测试技术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

[4].王馨梅,张翔,邢楠.提高单片机软件仿真器代码重用性的类群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

[5].刘昌平,范明钰,王光卫.ESW-TPM:一种改进的TPM软件仿真器[C].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8

[6].喻之斌,金海.LSE:一种处理器体系结构软件仿真器开发工具[J].计算机科学.2008

[7].廖桂华.FreescaleS08系列MCU软件仿真器的设计开发[D].苏州大学.2007

[8].李昳垚,李红兵,金惠华.ADSP-2106XSHARCDSPs软件仿真器的构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5

[9].左永亮.PXA250软件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4

[10].谭华.嵌入式系统软件仿真器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  ;  ;  ;  

软件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