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昱
山东省人民防空建筑设计院山东省济南市250014
摘要: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人们对城市地下工程就越来越重视,促使地下人防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与地面建设相比较,地下人防工程具备很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作为设计人员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施工人员具备很高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措施加强人防工程防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人防工程防护措施与结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防工程;防护措施;结构设计
一、前言
在工程建设中,人防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既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也可以保护好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使人们对人防防护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全面的提高人防防护工程设计,并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要求,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对规范和人防的相关规定进行充分掌握,进而就可以确保工程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开展。
二、人防防护工程的概述
人防防护工程作为建筑的配套设施,目前建筑中的人防防护工程主要附建式人防工程,基于其施工工艺比较简便,成本消耗较低,而且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当前人防防护工程建设的主体。附建式人防防护工程主要是以建筑物的结构为主,在高层建筑中本身就需要设置一定的地下空间结构,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就将人防防护工程可以当作车库、地下储藏室或者地下商业来使用。而在发生战争时,人防防护工程可以作为避难场所使用,这样充分的发挥出了建筑结构的使用价值。地下人防防护工程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在战争发生过程中存在的这个因素,尤其是核弹爆炸所认识的冲击波。这就要求人防防护工程结构有着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核弹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人防防护工程结构能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人防防护工程建设需要合理进行结构设计,从而增加人防防护工程的防护能力。
三、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工作开展采取的措施
1、出入口的防护
人防工程,通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供人员进出的出入口。以出入口的最后一道密闭门为分界点,密闭门以内是人防工程的主要部分,既被用来储藏战时军用物资和生活物资,又被用作战时或者灾害发生时人员躲避的重要场所。而密闭门以外的部分便是人防工程的出入通道,该处通常会安装过滤毒气和通风等设备,以保证进入工程内部空气的质量安全,保护人员安全。密闭门以外部分是人防工程的关键,因此应着重加强该处防护措施的建设。密闭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毒通道等。其次是要保证滤毒通风设施的建设。滤毒通风设施主要由滤尘器、滤毒器和风机、管道等设备组成。滤尘器和滤毒器分别起到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过滤出来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程内部。最后是消毒设施的建设,消毒设施主要包括消毒间和消毒药品、消毒器材等,用于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衣消毒,以防止人员将毒剂带入内室,保障内室安全,保障空气质量,保障人身安全,让人防工程真正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的作用。除了建设以上几种人防工程所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外,有些地区的人防工程还在密闭门以内,即人员隐蔽区建设有防化报警器和监测化验等设施,主要用来发现建筑内部空气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并对工程内部空气的各种成分含量情况和人员受放射性照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
2、通风防化的防护
一是清洁通风。清洁通风指的是在人防工程以外的自然空气没有被污染的前提下而采取的通风方式。由于进入人防工程内部的空气没有被污染,因此也就不需要对进入工程内部的自然空气进行监察和检测等特殊处理。尽管如此,清洁通风工作依然不可被忽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清洁通风工作必须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并保证连续进行。
二是滤毒通风。滤毒通风是指当发生战争时,敌人施放生化武器或者核武器使人防工程外的空气遭受污染时采用的通风方式。由于外界自然空气遭受严重的化学污染,因此,当外界的空气要进入人防工程时必须要在防护密闭门、防毒通道和密闭门处经过严格的过滤、消毒等特殊处理后,确保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足以给建筑内室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才可允许将该空气送入人防工程内部,供隐蔽人员使用。
三是隔绝通风。该通风方式仅仅只在地下人防工程内部进行循环,不参与外界自然空气的流通运动,即完全与外部外界隔绝。因此在进行人防工程的防化通风设计与建设时必须要保证在一定的隔绝防护时间内,在人防工程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状态下,使工程内部的有害物质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对地面冲击波、核辐射以及常规武器等的防护
一方面,为减少地面冲击波给人防工程带来的危害,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力,必须要满足核爆动荷载和建筑物倒塌荷载的强度要求;为了把冲击波阻挡在室外,出入口处应当设置防护门,防护门的抗力也应当保证足以抵挡来自外部的地面冲击波强度;通风口处必须设置消波设施;另外,在战时,为保障人防工程建筑免遭地面冲击波的破坏,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必须在临战时进行封堵;人防顶板底层一般不应高出室外地面,但若是建设级别较高的人防工程,且当上部为砖混结构并有充分的取土条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人防工程顶板底层高出室外地面的高度,但最高不得超过1米,并要在临战时覆土。
对于早期核辐射的防护,具体要求包括顶板厚度(包括覆土)、外墙顶部防护角、室外出入口最小通道长度、室内出入口最小通道长度、室外出入口临空墙最小厚度、室内出入口临空墙最小厚度等方面。
对于临空墙内侧的房间,在战时不能将其作为人员工作或掩蔽使用;
当室内、外出入口临空墙厚度不能满足建设要求时,可以采用加大钢筋混凝土墙厚度的方式来进行,以取得防护核辐射的功效;
对于人防工程中室内出入口的90°拐弯数量和内通道最小长度问题。对于5级以上的人防工程,其室内出入口处不应设计直角拐弯;在5级以下的人防工程中,若工程内部出入口处有一个直角拐弯,则应特别注意其内通道即第一道防护密闭门与最后一道密闭门之间的通道的长度问题。
四、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
1、日常功能与战斗功能兼具
随着战争日益减少,人防工程更多地被作为一项日常功能性建设,例如,利用人防工程的储存性功能,将其改造成为贮藏室,另外,由于其一般占地空间较大且平坦,可以加以设计成为停车场。当然,一旦发生战争,人防工程必须能够迅速适应战争需要,为人们提供避难场所。
2、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组成
从建筑材料的角度来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这主要是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坚固性,人防工程作为一项地下工程,安全性是其首要目标,而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保证安全性的前提。另外,从人防工程的不同阶段来看,其构件吸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弹性阶段的构件吸收能力明显比塑性阶段要差,所以,为了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弹性阶段构件吸收能力,从源头进行最大程度的安全性保护。
五、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人防工程开展的时候,要对人防工程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对人防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加强相应措施加强人防工程的防护,促使其更好的为现代化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宏祥,骆省燕.人防地下室设计的结构和防护措施探究[J].四川水泥,2014(09):40-41.
[2]郭士博,徐胜.地铁区间新型人防设备设计要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02):50-53.
[3]廖连山.有关人防工程防护措施的深入探究[J].中华建设,2017(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