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84例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常河(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咋子医院骨科1343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005-02

【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探讨它们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5.2%,高于对照组的8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对骨折的固定达到最大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且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男34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38.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9例,坠落伤10例,摔伤3例;股骨上段骨折14例,中段骨折23例,下段骨折5例。其中3例有胫骨、腓骨骨折。对照组42例,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男31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3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坠落伤7例,摔伤9例;股骨上段骨折12例,中段骨折26例,下段骨折4例。其中2例有胫骨、腓骨骨折,l例伴双侧胫腓骨骨折。两组资料在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常规术前准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取大腿外侧切口或前外侧切口,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剥离骨膜,显露出骨折上下端,清除掉骨折断端间凝血块和纤维组织,将骨折解剖复位,保护软组织及骨折端血运,粉碎骨折用克氏针或拉力螺钉固定住,用钢板置于股骨外侧或前外侧,先用电钻打孔,再以螺丝钉固定。固定时先上靠近骨折线的螺钉,避免造成对侧骨折处分离,两端最后一枚螺钉只穿透一侧骨皮质,以避免应力集中。术后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常规术前准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以骨折处为中心,取外侧或后外侧切口,显露骨折端;较大碎骨块用钢丝绑扎或临时绑扎,锁定髓内钉后拆除钢丝,先用髓腔锉由小到大逐渐扩大髓腔,从梨状窝处穿出,将髓内钉用打入器缓慢打入髓腔,使髓内钉针尾和大粗隆顶点在同一水平,安置瞄准器并调节手柄,使髓内钉位置居中,先锁定远端锁钉,再锁定近端锁钉,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力锁定,最后安装钉尾螺帽,留置负压引流,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2-3d可开始主动不负重功能锻炼,1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12-16周后取出下组锁钉改为动力化,逐渐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

1.3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1]:①优:膝关节可伸直至15o,弯屈度达130o,行走无障碍,日常无疼痛感;②良:膝关节可伸直至30o,弯屈度达120o,行走有轻微障碍,日常偶有疼痛感;③可:膝关节可伸直至40o,弯屈度达90o-119o,行走有中度障碍,日常活动时有疼痛感;④差:膝关节可伸直至40o,弯屈度小于90o,行走有严重障碍,日常经常有疼痛感。总有效=优+良+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对两组并发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如下(表1)。84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则为81%(表2)。

3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儿童和老人也时有发生,多由直接暴力所致,股骨周围肌肉丰富,且力量强大,骨折移位明显,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2]。股骨是人身体的主要负重骨,所以对其治疗效果的要求很高,功能复位及短缩畸形不应该超过2cm。

钢板内固定的手术创伤大,对软组织破坏重,出血多,剥离骨膜范围大,对骨折处血循环影响大,加压钢板有时会发生钢板螺钉断裂,影响骨痂的塑型,从而导致骨折迟愈合或不愈合。并且钢板固定不能过早进行功能锻炼,因为钢板内固定因偏心的不稳定性,过早功能锻炼会造成钢板折断、变形、螺钉松动,需要辅以石膏外固定,从而出现衍生问题;另外由于钢板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现象,在钢板拆除后如不注意保护容易导致再骨折的发生[3]。

交锁髓内钉固定属于中央型内夹板固定,其整个作用力都分散在骨干的中轴上,对人体的生物力学干扰较少,比偏心固定的钢板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弹性的固定,不容易发生折弯和变形现象;能保持肢体的长度,而且能控制旋转功能,提高断端之间的稳定性,使患肢能早期活动、负重,加快功能恢复。合理的固定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是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髓内钉技术对骨折端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破坏小、骨膜剥离少,能使骨折处血供充分,骨折愈合更快,且手术时间短,能最大限度减少医源性污染,减少了手术给骨折端带来的二次损伤。由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拔出髓钉后一般能保持髓腔生理、大小及骨皮质的正常厚度,能预防骨折的再次发生。本研究显示,运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观察组总有效95.2%,明显高于运用钢板内固定的对照组8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术中失血量平均(309.7±55.4)ml、手术时间(1.7+0.3)h、住院平均(14.4+4.2)d、骨折愈合时间(109.2+12.1)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即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正是基于交锁髓内钉的优点,其技术已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其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其他内固定方法难以解决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的治疗。

然而,任何一种内固定技术都不是完美的,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完善这一内固定技术。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术中若遇到困难,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转换策略,不能粗暴对待,以免造成手术失败或治疗效果降低。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稳定、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医生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

[2]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4.

[3]胥少汀.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J].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7.

标签:;  ;  ;  

84例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