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色素论文_相龙贝,李小蓉,曹雁平,王成涛,杨雪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曲色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素,红曲,曲霉,霉素,紫色,干燥,豆渣。

红曲色素论文文献综述

相龙贝,李小蓉,曹雁平,王成涛,杨雪莲[1](2019)在《红曲霉液态萃取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放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色素是通过红曲霉菌发酵而制备的一种天然药食两用的色素。萃取发酵,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萃取剂,解除胞内红曲色素的积累作用和负反馈抑制,从而提高红曲色素产量。根据前期研究,将筛选得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植物油配比,所得萃取剂具有较为理想的萃取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发酵罐放大培养,优化了发酵罐发酵条件,并研究了萃取发酵对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发酵罐生产的最佳条件:转速为200 r/min,通气量为3 v/vm,pH为5.0。在此条件下,红曲红、橙、黄色素含量分别达到164.7 U/mL、132.4 U/mL、122.6 U/mL。加入Brij 35后,红曲红、橙、黄色素含量可分别达到239 U/mL、203.7 U/mL、187.1 U/mL,相对于常规发酵提高了45.11%、53.85%、52.61%。(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傅红雪,陈万勤,刘柱,周霞,罗金文[2](2019)在《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3种红曲色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取熟肉样品5.000g,用乙醇-水(85+15)溶液25.0mL超声提取15min,在4℃下快速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10.0mL,加入乙醇30mL,在(60±2)℃下旋转蒸发至近干,用甲醇-水(20+80)溶液5.0mL分2次溶解残渣,将所得溶液通过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的Oasis HLB SPE柱(500mg/6mL),并按程序进行自动净化富集处理,收集洗脱液在40℃下吹氮至近干。用乙醇-水(85+15)溶液2.0m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作为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作为固定相,进样量为20μL,流动相由甲醇和20mmol·L-1乙酸铵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按程序进行3种红曲色素(红曲红胺的检测波长为264nm,红曲素和红曲红素的检测波长均为390nm)的分离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用3种红曲色素的混合标准溶液系列按方法操作制得3种组分的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以3倍信噪比计算得3种组分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20,0.060,9.9mg·kg-1。以空白样品作为基体,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9%~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3.7%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9年10期)

郝佳,范丽影,许朵霞,袁英髦,王少甲[3](2019)在《红曲色素生物合成、制粒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色素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天然功能性色素,具有着色自然、安全性高等优点。该文综述了红曲色素的组成、生物合成途径、喷雾干燥微胶囊制粒、理化性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对红曲色素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生产借鉴。(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孙婷,王峰[4](2019)在《红曲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寻找一种天然、无公害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人们的需求。红曲色素是中国传统的天然色素,具有营养、无毒等特性,是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并且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食品行业中。(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8期)

盛眀健,万培耀,刘兰晓[5](2019)在《高安全性红曲色素生产菌种的筛选及在传统老抽着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色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天然、安全性较高的食用色素,常用于老抽酱油色泽和色度的着色剂。本研究通过液态和固态培养,利用桔霉素检测技术和PDA检测红曲代谢产物的色度热图分析,从公司保存的多种食用红曲菌种中筛选出性能较好的红曲菌株5038号,其410 nm、505 nm的OD值分别达到196. 64、241. 59,并且没有生成副产物桔霉素。该菌株生产的红曲色素能很好地应用于老抽的生产中,替代人工焦糖色素,使传统的酱油具有更佳的着色度和功能。本工艺是对传统酿造工艺的创新。(本文来源于《江苏调味副食品》期刊2019年03期)

范丽影,高倩茹,覃爱红,许朵霞,王少甲[6](2019)在《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和剪切技术,制备红曲色素微胶囊。针对综合特性指标(差角、休止角、分散度)、粒径分布、微观结构、吸光度及热力学特性,分析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后,喷雾干燥制备的红曲色素粉分布较均匀,粒径由7. 31μm减小至6. 397μm,分散度由13. 5降低至11,样品表面圆滑饱满,破残率低,有效降低红曲色素粉的扬尘性。经剪切后,喷雾干燥制备的红曲色素粉的热焓值与放热减少,提高了热稳定性,并且剪切未显着影响红曲色素粉的色价。该研究为明确喷雾干燥制备红曲色素粉物性学提供数据,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9期)

周文斌,黄梓芮,洪家丽,李路,郭伟灵[7](2019)在《氯化铵对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双向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氯化铵对紫色红曲霉M3103次级代谢产物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以红米为固态发酵基质的培养基中外加氯化铵能显着提高红曲色素产量,降低桔霉素产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分析红曲色素组成,发现添加氯化铵显着提高了红曲黄色素和橙色素的产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红曲色素合成关键基因mppC、mppD、mppE、MpFasA2和MpPKS5的表达量与空白组相比均显着上调,而桔霉素合成关键基因ctnA和PksCT的表达量与空白组相比均显着下调。固态发酵中添加适量的氯化铵可影响紫色红曲霉M3103对营养物质吸收和代谢,有利于促进红曲色素尤其是黄色素的生物合成,抑制桔霉素的合成。(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同乐[8](2019)在《功能红曲研发与红曲色素分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霉作为一种益生菌,其次级代谢产物中的红曲色素在食品行业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红曲产品中富含莫那可林K等功能性物质,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本文以红曲霉为菌种,发酵生产红曲米,探究其安全性,对莫那可林K的测定方法、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及莫那可林K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红曲色素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单一色素组分。确立红曲米中莫那可林K和总砷含量的测定方法。使用高效液相测定红曲米中莫那可林K的含量,此方法的能够准确的测定出红曲米中莫那可林K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04%、回收率为98.26%,在5-100 u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5071.74x-312,R~2=0.99829。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红曲米总砷的含量,此方法的回收率为94.36%,相对标准偏差为1.4%;在0-25 n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19x+0.0045,R~2=0.9914。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红曲霉产生莫那可林K的影响,并使用Placket-t Burman对显着性因素进行筛选,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红曲霉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获得Monacolin K的最大产量。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37.7%大米,大米颗粒大小为14目,5.4%麸皮,52.9%水,2.5%葡萄糖,1.5%蛋白胨,pH值为5、装瓶量60.43 g。最佳发酵条件为红曲霉在30℃培养36h,将获得的种子液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30℃培养3 d,然后在26℃培养15d。在最佳条件下,莫纳可林K的产量为14.53 mg/g。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曲米中的莫那可林K,探索了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单因素对莫那可林K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以莫那可林K得率作为响应值,优化得出莫那可林K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甲醇、料液比1:41.79、提取温度61.57℃、提取时间41.18 min,在此条件下莫那可林K提取的最大得率为1.39%。通过超声辅助法从红曲米中提取红曲霉色素,并纯化红曲色素以获得具有最高醇溶性的单一红曲红色素。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获得醇溶性红曲红色素,然后通过硅胶薄层色谱法检测所得的醇溶性红曲霉色素的种类。使用制备的硅胶板纯化醇溶性红曲色素,收集具有最高醇溶性的单一的红曲红色素。最后,通过HPLC测定单一红曲霉色素的纯度。(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8)

孔维宝,陈冬,杨洋,杨树玲,张爱梅[9](2019)在《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了以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可行性。从5种不同原料中筛选出豆渣为产红曲色素的最适固态发酵基质;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法得出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基质初始含水量50%、甘油6%、NaNO_30. 04%、KH_2PO_40. 3%、MgSO_40. 2%、抗坏血酸2. 2%,最佳培养条件为湿度60%~65%、接种量8%、30℃培养12 d,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的含量为(6. 03±0. 11) mg/g。研究认为,以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工艺可行,可实现豆渣的高值化发酵再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5期)

Agboyibor,Clement[10](2019)在《一株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霉(Monascus)属微生物菌种可合成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红曲色素(MPs),它们作为食品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此外,MPs在医药、化妆品和纺织行业中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传统的红曲色素的生产主要采用固态发酵方法,但是固态发酵在规模化放大生产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于固态发酵,采用液态发酵技术生产红曲色素在工业规模上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本论文以从市售红曲米粉中分离筛选的一株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为发酵菌种,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及其浓度,有机酸代谢调节剂,不同光照条件对该菌株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影响,并初步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旨在为MPs的液态发酵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影响MPs合成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可获得较高的菌丝体浓度和MPs产量,以甘油为唯一碳源时可促进MPs的合成,但是对菌体的合成影响不显着,葡萄糖和甘油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20 g/L和60 g/L;适宜的氮源为KNO_3和蛋白胨,适宜浓度分别为2 g/L和10g/L;KH_2PO_4、MgSO_4、CaCl_2和柠檬酸叁钠等无机盐的适宜浓度分别为4.0 g/L、0.5 g/L、1.5 g/L和0.5 g/L;培养基中添加丙酮酸(1.5 g/L)可促进MPs的合成,但是柠檬酸和苹果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以甘油为主要碳源和促进剂,低成本液态发酵生产MPs的培养基组成,优化培养基组成为:甘油80 g/L、KNO_3 1.0 g/L、KH_2PO_4 6.0 g/L、MgSO_4 0.5 g/L、CaCl_2 1.5 g/L,甘油对色素的产量影响显着;在此优化培养基中,在30℃温度下以200 rpm转速培养6天,可获得最大色素含量(黄色素3.86 AU/ml,红色素3.88 AU/ml)和生物量(3.1g/L)。(3)培养基的pH、装液量、培养温度和摇瓶转速对MPs的合成有显着影响,适宜的培养条件分别为:pH5.5、25ml/250ml、25℃和150rpm。(4)不同光照条件可显着影响紫色红曲霉生物量和MPs的合成积累。与暗处理相比,光强度从200 lux提高到600 lux时,MPs的合成量显着增加;蓝光对紫色红曲霉合成MPs的促进作用显着,而红光可同时促进生物量和MPs的积累;在优化条件下,黄色素和红色素的含量分别最高可达25.68 AU/ml和23.33 AU/ml。(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红曲色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取熟肉样品5.000g,用乙醇-水(85+15)溶液25.0mL超声提取15min,在4℃下快速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10.0mL,加入乙醇30mL,在(60±2)℃下旋转蒸发至近干,用甲醇-水(20+80)溶液5.0mL分2次溶解残渣,将所得溶液通过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的Oasis HLB SPE柱(500mg/6mL),并按程序进行自动净化富集处理,收集洗脱液在40℃下吹氮至近干。用乙醇-水(85+15)溶液2.0m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作为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作为固定相,进样量为20μL,流动相由甲醇和20mmol·L-1乙酸铵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按程序进行3种红曲色素(红曲红胺的检测波长为264nm,红曲素和红曲红素的检测波长均为390nm)的分离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用3种红曲色素的混合标准溶液系列按方法操作制得3种组分的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以3倍信噪比计算得3种组分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20,0.060,9.9mg·kg-1。以空白样品作为基体,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9%~10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3.7%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曲色素论文参考文献

[1].相龙贝,李小蓉,曹雁平,王成涛,杨雪莲.红曲霉液态萃取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放大工艺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傅红雪,陈万勤,刘柱,周霞,罗金文.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3种红曲色素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

[3].郝佳,范丽影,许朵霞,袁英髦,王少甲.红曲色素生物合成、制粒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进展[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

[4].孙婷,王峰.红曲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19

[5].盛眀健,万培耀,刘兰晓.高安全性红曲色素生产菌种的筛选及在传统老抽着色中的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9

[6].范丽影,高倩茹,覃爱红,许朵霞,王少甲.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7].周文斌,黄梓芮,洪家丽,李路,郭伟灵.氯化铵对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双向调控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19

[8].李同乐.功能红曲研发与红曲色素分离技术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

[9].孔维宝,陈冬,杨洋,杨树玲,张爱梅.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9

[10].Agboyibor,Clement.一株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浓度红曲色素溶液浸泡的辣...红曲色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扫描图不同浓度红曲色素溶液浸泡的熟...液料比对红曲色素提取的影响红曲色素叁级逆流提取工艺路线一18红曲色素中L一红色素结构

标签:;  ;  ;  ;  ;  ;  ;  

红曲色素论文_相龙贝,李小蓉,曹雁平,王成涛,杨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