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熔融共混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分解,尺寸,丁腈橡胶,纺丝,热稳定性,乳酸。
熔融共混法论文文献综述
康永[1](2018)在《熔融共混法尼龙66/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LM)、热失重(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表征方法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多晶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粒子在尼龙66基体中分散不均,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纳米碳酸钙具有异相成核作用,能够使球晶的尺寸减小;尼龙66的分解温度为400℃,纳米CaCO_3的添加使分解温度降低.同时,DSC测试表明,材料中的β晶型使材料的熔融温度降低;添加在尼龙66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会导致结晶温度的降低和吸热峰半高宽的增加;冷却速率越大,结晶温度越低,结晶温度范围越宽.(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康永[2](2018)在《熔融共混法尼龙66/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LM)、热失重(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表征方法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多晶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粒子在尼龙66基体中分散不均,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纳米碳酸钙具有异相成核作用,能够使球晶的尺寸减小;尼龙66的分解温度为400℃,纳米CaCO_3的添加使分解温度降低。同时,DSC测试表明,材料中的β晶型使材料的熔融温度降低;添加在尼龙66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会导致结晶温度的降低和吸热峰半高宽的增加;冷却速率越大,结晶温度越低,结晶温度范围越宽。(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20期)
康永[3](2017)在《熔融共混法丁腈橡胶/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丁腈橡胶(NBR)与聚酰胺6(PA6)共混产物综合性能变化,本文采用不同种类NBR与PA6熔融共混,考察共混过程中转矩值变化,表征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并且共混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体系中橡胶相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体系的熔体粘度上升。相同腈基含量下的NBR/PA6共混物的平衡转矩值随着NB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伸强度随着共混物中NBR橡胶含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NBR含量条件下,拉伸强度随着腈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外测试结果显示NBR与PA间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存在微化学反应,即双键与胺基间的反应;共混物体系中随着NBR含量的上升,共混物体系的体积溶胀率与质量溶胀率均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塑料助剂》期刊2017年06期)
李金梅,黄晓玲,苏海全[4](2014)在《熔融共混法加工条件对聚碳酸亚丙酯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纯聚碳酸亚丙酯(PPC),研究了加工温度和螺杆转速对PPC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热重分析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PPC的热稳定性降低,其适宜的加工温度范围为135~150℃;螺杆转速越低,热稳定性越低。静态拉伸试验显示加工温度越高,转速越低,加工出的PPC力学性能越差。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加工温度从135℃升至145℃,P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了5.9~8℃,转速从200 rpm降至50 rpm,Tg降低了2.1~8℃。在使用温度区间内(约20~35℃),加工出的PPC储能模量减小,刚性和抗变形能力减弱(200 rpm加工出的PPC除外)。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生物降解前后PPC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加工后PPC的生物降解性优于未加工PPC的降解性,且加工温度越高,转速越低,生物降解程度越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4年03期)
吴贺君,卢灿辉,张新星[5](2013)在《原位膨胀熔融共混法结合固相剪切碾磨技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导热聚乙烯/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低温可膨胀石墨(LTEG)为原料,采用原位膨胀熔融共混法制备高导热LTEG/LDPE复合材料,并结合固相剪切碾磨技术(Solid-state shear milling,S3M)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TEG在与LDPE熔融共混的过程,发生了原位膨胀、部分插层与剥离,形成更多的有效的导热通路,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显着提高;而经过S3M处理后,更多的石墨片层被进一步剥离为纳米微片,并在基体中分散良好,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显着改善。当石墨含量为50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期刊2013-10-12)
靳高岭[6](2012)在《熔融共混法纺制聚合物纳米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改进纺丝设备和纺丝组件的基础上,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出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DPE/PE-g-MAH)和聚乳酸/低密度聚乙烯(PLLA/LDPE)共混纤维,溶解剥离出LDPE基体相,可制备出PA6和PLLA纳米纤维。通过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和力学性能测试(Instron5969)等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熔体粘度比和纺丝条件对共混纤维的相结构、结晶、力学性能以及对剥离制备出的纳米纤维的直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螺杆纺丝机纺丝制备共混纤维,相容剂PE-g-MAH的含量为3wt%时,随着共混物中PA6分散相含量增加,制备出的PA6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即PA6含量从30wt%增加至60wt%时,制备出的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由107nm增至149nm。进一步提高PA6含量至70wt%,由于相逆转无法制备出PA6纳米纤维。当PA6含量为55 wt%时,提高牵伸倍数,PA6纳米纤维的直径进一步降低且结晶度、取向和力学性能增加,PA6纳米纤维的晶型由不稳定的γ晶型逐渐转化成更加稳定的α晶型。当牵伸倍数为3.5时,PA6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达到102nm。利用相同的共混海岛纺丝调控原理,在PLLA含量为50wt%和牵伸2倍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直径为92nm的可降解PLLA纳米纤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非相容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在改进纺丝设备和纺丝组件的基础上,调控共混物的组成和纺丝工艺,可制备出直径为100nm左右的聚合物纤维,为规模化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加工成型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期刊2012-12-01)
王伟,姜苏薇,庞敏,黄君,王华林[7](2010)在《聚L-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微波熔融共混法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乳酸和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熔融共混法,制备聚L-乳酸(PLLA)/淀粉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在PLLA/淀粉复合材料中,马来酸酐和丙叁醇在PLLA与淀粉间起到化学架桥作用,相容性提高,但并不改变PLLA晶型主体结构。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大;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且甘油含量为0.6%时吸水率达到最小值。复合材料的生物酶解过程分叁个阶段,初期降解速率较慢,中期降解速率增加,后期降解速率又减小。(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0年03期)
熔融共混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LM)、热失重(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表征方法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尼龙66/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多晶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粒子在尼龙66基体中分散不均,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纳米碳酸钙具有异相成核作用,能够使球晶的尺寸减小;尼龙66的分解温度为400℃,纳米CaCO_3的添加使分解温度降低。同时,DSC测试表明,材料中的β晶型使材料的熔融温度降低;添加在尼龙66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会导致结晶温度的降低和吸热峰半高宽的增加;冷却速率越大,结晶温度越低,结晶温度范围越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熔融共混法论文参考文献
[1].康永.熔融共混法尼龙66/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康永.熔融共混法尼龙66/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8
[3].康永.熔融共混法丁腈橡胶/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塑料助剂.2017
[4].李金梅,黄晓玲,苏海全.熔融共混法加工条件对聚碳酸亚丙酯性能影响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4
[5].吴贺君,卢灿辉,张新星.原位膨胀熔融共混法结合固相剪切碾磨技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导热聚乙烯/可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研究[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2013
[6].靳高岭.熔融共混法纺制聚合物纳米纤维[D].北京服装学院.2012
[7].王伟,姜苏薇,庞敏,黄君,王华林.聚L-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微波熔融共混法的制备与性能[J].安徽化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