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蒸柜论文和设计-曾锦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柜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蒸柜,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蒸柜内胆,所述机壳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蒸柜内胆的柜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蒸柜内胆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蒸柜内胆连通的蒸汽收集盒、安装在所述蒸汽收集盒内的输水管组,所述蒸汽收集盒上安装有排风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安装有蒸柜内胆(11),所述机壳(1)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蒸柜内胆(11)的柜门(13),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蒸柜内胆(11)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2),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3),所述热能回收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1)内且与所述蒸柜内胆(11)连通的蒸汽收集盒(31)、安装在所述蒸汽收集盒(31)内的输水管组(32),所述蒸汽收集盒(31)上安装有排风管(316)。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安装有蒸柜内胆(11),所述机壳(1)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蒸柜内胆(11)的柜门(13),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蒸柜内胆(11)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2),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3),所述热能回收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1)内且与所述蒸柜内胆(11)连通的蒸汽收集盒(31)、安装在所述蒸汽收集盒(31)内的输水管组(32),所述蒸汽收集盒(31)上安装有排风管(3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蒸汽收集盒(3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侧面内壁上且与所述蒸柜内胆(11)连通的侧收集箱(31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顶部的顶收集箱(312)、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收集箱(311)和顶收集箱(312)连通的连接管(313),所述顶收集箱(312)上开设有通气口(315),所述通气口(315)位于所述柜门(13)的上方,所述排风管(316)位于所述顶收集箱(3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输水管组(3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收集箱(311)内的进水管(32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收集箱(311)内的侧热交换管(32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收集箱(312)内且两端与所述侧热交换管(322)和进水管(321)连通的顶热交换管(323)、固定连接在所述侧热交换管(322)远离顶热交换管(323)一段的出水管(3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蒸柜内胆(11)通过连通管(314)与所述侧收集箱(311)连通,所述连通管(314)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上的加热水箱(21)、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水箱(21)上的加热管(22)、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水箱(21)上的输汽管(23),所述输汽管(23)远离所述加热水箱(21)的一端与所述蒸柜内胆(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24)上固定连接有输水支管(325),所述输水支管(325)与所述加热水箱(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还包括流量控制组件(4),所述流量控制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水箱(21)内的液位传感器(41)、安装在所述进水管(321)上的进水阀(42)、安装在所述出水管(324)上的出水阀(43)、安装在所述机壳(1)上的控制器(44),所述出水阀(43)位于所述出水管(324)远离侧热交换管(322)的一端,所述液位传感器(41)、进水阀(42)和出水阀(43)均与所述控制器(44)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蒸柜,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水箱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11),所述温度传感器(211)与所述控制器(44)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蒸柜。

背景技术

目前蒸柜是用于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设备。

现有的蒸柜内部通过对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蒸汽对食材进行加热,使食材成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蒸制食物的过程中,食物温度升高后,蒸汽源源不断的从柜内流出,在结束食材的烹饪后,需要将蒸柜的柜门打开,此时蒸汽会从蒸柜内涌出,影响视线的同时也容易使人员烫伤,同时也使得这部分放出的蒸汽的热能浪费,从而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蒸柜,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蒸柜,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蒸柜内胆,所述机壳上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蒸柜内胆的柜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蒸柜内胆供应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蒸柜内胆连通的蒸汽收集盒、安装在所述蒸汽收集盒内的输水管组,所述蒸汽收集盒上安装有排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发生装置进行蒸汽的产生,产生的蒸汽通入到蒸柜内胆内,实现对食材的烹饪;在烹饪过程中,排风管进行抽气,将流动至蒸汽收集盒内的蒸汽抽离,同时朝输水管组内通入自来水,自来水在接触到蒸汽时与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自来水变热,后期可对变热的自来水可供蒸柜本身进行利用,提高蒸柜的热效率,同时多余的热水也可供给厨房其他工位进行利用,省去专门供热水的热水炉,节省空间,减少支出费用;在工人打开柜门时,由于内部的蒸汽已被抽离,从而使得柜门打开时不易出现蒸汽漫溢,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收集盒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侧面内壁上且与所述蒸柜内胆连通的侧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顶部的顶收集箱、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收集箱和顶收集箱连通的连接管,所述顶收集箱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柜门的上方,所述排风管位于所述顶收集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收集箱对蒸柜内胆内的蒸汽进行收集,经连接管输送至顶收集箱内,排风管将蒸汽从顶收集箱抽离;当工人打开柜门时,若蒸柜内胆内有残留的蒸汽时,蒸汽升腾至通气口处,通气口使蒸汽进入到顶收集箱内,实现蒸汽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收集箱内的进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收集箱内的侧热交换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收集箱内且两端与所述侧热交换管和进水管连通的顶热交换管、固定连接在所述侧热交换管远离顶热交换管一段的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输入自来水,自来水依次流经顶热交换管和侧热交换管,在侧收集箱和顶收集箱内与蒸汽实现热交换,加热后的热自来水经出水管输送至所需处,从而对蒸汽的热力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柜内胆通过连通管与所述侧收集箱连通,所述连通管呈L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将蒸柜内胆中的蒸汽输送至侧收集箱内,呈L形的设置使得蒸汽在下沉过程中不易受到阻挡,从而使得蒸汽能够较为快速的进入到侧收集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上的加热水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水箱上的加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水箱上的输汽管,所述输汽管远离所述加热水箱的一端与所述蒸柜内胆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对加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蒸汽经输汽管进入到蒸柜内胆内,从而对蒸柜内胆内的食材进行烹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上固定连接有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内流出的部分热自来水通过输水支管到达加热水箱内,从而使加热管不用产生较大的热量即可使热自来水转化成蒸汽,从而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流量控制组件,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阀、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的控制器,所述出水阀位于所述出水管远离侧热交换管的一端,所述液位传感器、进水阀和出水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传感器对加热水箱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当液位高度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出水阀,使出水阀增加打开程度,从而增加出水管内的流量,减少输水支管内的流量,从而使加热水箱内的液位降低;当液位高度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出水阀,使出水阀减小打开程度,从而增加输水支管内的流量,减小出水管内的流量,使加热水箱内的液位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水箱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将加热水箱内的水温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使得工人能够及时了解到加热水箱内水的温度,从而及时做出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蒸汽收集盒、输水管组和排风管,排风管将蒸汽收集盒内的蒸汽进行抽离,输水管组对自来水进行供应,同时使自来水与蒸汽之间形成热交换,较为高效的利用蒸汽的热能,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流量控制组件和液位传感器,对出水管的输出水量和输水支管的输入水量进行控制,从而对加热水箱内的水位和水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流量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机壳;11、蒸柜内胆;12、互通管;13、柜门;2、蒸汽发生装置;21、加热水箱;211、温度传感器;22、加热管;23、输汽管;3、热能回收装置;31、蒸汽收集盒;311、侧收集箱;312、顶收集箱;313、连接管;314、连通管;315、通气口;316、排风管;32、输水管组;321、进水管;322、侧热交换管;323、顶热交换管;324、出水管;325、输水支管;4、流量控制组件;41、液位传感器;42、进水阀;43、出水阀;4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蒸柜,包括机壳1,机壳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蒸柜内胆11,蒸柜内胆11之间通过互通管12互相连通,机壳1上铰接有若干个柜门13,柜门13封闭蒸柜内胆11。机壳1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2,蒸汽发生装置2包括加热水箱21、加热管22和输汽管23,加热水箱21固定连接在机壳1的底面内壁上,加热管22固定连接在加热水箱21的内壁上,输汽管23固定连接在加热水箱21上,输汽管23远离加热水箱21的一端与最下方的蒸柜内胆11连通。

机壳1上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3,热能回收装置3包括蒸汽收集盒31和输水管组32,蒸汽收集盒31安装在机壳1上且与蒸柜内胆11连通,输水管组32安装在蒸汽收集盒31内。蒸汽收集盒31包括侧收集箱311、顶收集箱312和连接管313,侧收集箱311固定连接在机壳1远离柜门13一侧的内壁上,侧收集箱311通过连通管314与蒸柜内胆11连通,连通管314呈L形,顶收集箱312固定连接在机壳1顶部,连接管313的两端分别与侧收集箱311和顶收集箱312固定连接,连接管313与侧收集箱311和顶收集箱312连通。顶收集箱312的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口315,通气口315位于柜门13的上方,顶收集箱3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排风管316,排风管316与顶收集箱312连通。

输水管组32包括进水管321、侧热交换管322、顶热交换管323和出水管324,进水管321固定连接在侧收集箱311的内壁上,侧热交换管322固定连接在侧收集箱311内壁上且靠近连通管314,呈螺旋状的顶热交换管323固定连接在顶收集箱312的内壁上且靠近排风管316,顶热交换管32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321和侧热交换管322固定连接。出水管324固定连接在侧热交换管322远离顶热交换管323的一端,出水管324上固定连接有输水支管325,输水支管325与出水管324连通,输水支管325远离出水管324的一端与加热水箱21连通。

还包括流量控制组件4,流量控制组件4包括液位传感器41、进水阀42、出水阀43和控制器44,液位传感器41安装在加热水箱21内,进水阀42安装在进水管321上,出水阀43安装在出水管324上,出水阀43位于出水管324远离侧热交换管322道的一端,输水支管325位于出水阀43与侧热交换管322之间。控制器44安装在机壳1内,控制器44与液位传感器41、进水阀42和出水阀43电连接,进水阀42和出水阀43为电磁阀,控制器44为PLC。加热水箱21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11,温度传感器211与控制器44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加热管22对加热水箱21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蒸汽,蒸汽经输汽管23进入到蒸柜内胆11内,从而对蒸柜内胆1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当烹饪结束后,排风管316进行抽气,将侧收集箱311和顶收集箱312内的蒸汽抽离,同时工人通过进水管321输入自来水,自来水依次流经顶热交换管323和侧热交换管322,自来水在顶热交换管323和侧热交换管322内接触到蒸汽,与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自来水变热,加热后的热自来水经出水管324输出,部分热自来水经输水支管325到达加热水箱21内。在工人打开柜门13时,由于内部的蒸汽已被抽离,从而使得柜门13打开时不易出现蒸汽漫溢,即使存在漫溢的蒸汽,漫溢的蒸汽经通气口315进入到顶收集箱312,实现蒸汽的收集。

在进行热自来水的输送时,液位传感器41对加热水箱21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211对加热水箱21内的水温进行检测。通过液位高度信息确定液位闭合等级信息,控制器44通过液位闭合等级信息对出水阀43进行控制,从而调节出水管324的输出水量和输水支管325的输入水量。通过水温数值信息确定水温闭合等级信息,控制器44通过水温闭合等级信息对出水阀43进行控制,从而调节出水管324的输出水量和输水支管325的输入水量。当液位高度大于上限值时,控制器44控制出水阀43,使出水阀43增加打开程度,从而增加出水管324内的流量,减少输水支管325内的流量,从而使加热水箱21内的液位降低,此时不获取水温数值信息;当液位高度小于下限值时,控制器44控制出水阀43,使出水阀43减小打开程度,从而增加输水支管325内的流量,减小出水管324内的流量,使加热水箱21内的液位上升,此时不获取水温数值信息;当液位高度数值大于等于下限值或小于等于上限值,此时获取水温数值信息,若水温大于预设值,控制器44控制出水阀43,使出水阀43增加打开程度,从而增加出水管324内的流量,减少输水支管325内的流量;若水温小于等于预设值,控制器44控制出水阀43,使出水阀43减小打开程度,从而增加输水支管325内的流量,减小出水管324内的流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智能蒸柜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4465.9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7820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A47J27/16

专利分类号:A47J27/16;A47J36/00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深圳市力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力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茜坑社区观澜大道88号芷峪澜湾花园F座6G

发明人:曾锦明;陈忠;周洪宇

第一发明人:曾锦明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力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智能蒸柜论文和设计-曾锦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