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星(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4376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76-02
【摘要】目的风险管理在输液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运用风险管理采取防范措施,加强静脉治疗风险预警管理的办法,使输液室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输液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风险管理输液室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门诊输液室每天接待的患者多病因复杂,病情不同,药品繁多,接触时间短,潜在的风险因素居多,治疗过程中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抢救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投诉和纠纷。我们科学地分析现有的和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了输液室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现有的和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配错药,给错药。
1.2加药后或输液前,未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未及时发现微粒,如安剖的胶塞,药物未溶颗粒或其它杂质。
1.3输液速度过快。
1.4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解释不够,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护士静脉穿刺水平低。
1.5病员流动大。
1.6需做过敏试验药物多。
1.7护士对新药知识信息了解不够。
2输液风险防范措施
2.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明确各班职责。接药班负责接病人的注射单和药物,查对两者是否相符,是否做过敏试验,是否有配伍禁忌,如有疑问立即与相应的人取得联系,不得让病人自己去找,以免引起病人—医生—药房的不满,同时,必须转抄医嘱,一式两份,并签全名,一份给病人作为第二天来输液的凭据,另一份挂在病人输液瓶上,作为输液时查对配药护士接药班护士递来的药物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药物现配现用,执行一人一药一管。治疗班护士接配好的药物时,必须挂注射卡,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采取叫病人姓名,病人应答后,再确定为病人注射,同时告知病人的输液组数和药名,让病人监督。一律不使用在院外自购的药品,从药源方面确保安全。
2.2严格执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管理制度,把好一次性物品质量关,使用一次性物品时必须检查是否密封和有效期,消除由此导致的安全风险。
2.3输液速度过快,对年老,体弱、婴幼儿严格控制好滴速,尤其是特殊药物,我们会在输液瓶上写“慢”字,以提醒护士及病人注意并告知病人不要擅自调速。
2.4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加强人文关怀,加强交流与沟通,提供便民措施。
2.5输液室病人流动性大,为了避免出现挂错药等差错事故发生,我们规定,配药护士配好药后,一定要在瓶签上写清病人姓名、药名、剂量,以便治疗班挂上输液卡后查对,无误后签名,病人输完液体,巡视护士一目了然,即可拔针,避免接错药或漏接药。
2.6加强药物过敏试验管理,从2002年《医疗事故条例》颁布实施起。“为举证倒置”有力证据,对需作过敏试验药物的观察结果,实行谁做谁签名并标清阴性或阳性。
2.7加强对药物知识学习,门诊输液室的药品种类繁多,且用药指导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遇到新药及时向药房要说明书,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3加强静脉治疗风险预警管理
3.1完善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3.2设置静脉治疗专业护士,3-6个月转换,按照护理程序工作。
3.3护士排班要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优化组合为原则。
3.4开展规范化培训,改进护理技能。
3.5加强安全质量检查管理,每天薄弱时段检查。
3.6及时讲评静脉治疗安全工作。
4体会
通过不断认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采取多方位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了差错,纠纷,投诉发生率,确保输液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