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素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素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素质,文化,范式,教育家,思想,政治家,素质教育。

素质生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腾[1](2019)在《“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校实行的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校,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势在必行,同时,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具有明确大学党委书记任职标准,提升大学党委书记综合素质,以及改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同时,对建立大学党委书记培训机制和建设一流现代化大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历史演变过程,对革命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和懂政治的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情况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大学党委书记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文章采取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了“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提出过程,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对其生成机制进行了创新。通过对政治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和教育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的分析,我们发现“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不是简单地将二者的素质进行统一,而是要根据现行的大学领导制度,努力做到具有成熟的政治理想、长远的发展眼光、科学的用人方法以及廉洁的工作原则。最后,本文还分析了现阶段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缺失原因,针对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提升要求,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高校领导制度、健全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培养“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具体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李然[2](2019)在《“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校长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一所大学的改革及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是促使大学校长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手段。为了丰富“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理论研究内容,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及大学校长相关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运用文献法与个案研究法,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生成机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从政治层面来看,大学校长应该成为“政治家”,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任务的要求决定的。从教育层面来看,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学校长就应该是教育家。从我国现发展阶段来看,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求大学校长必须是政治家-教育家。这就对大学校长的政治素质、教育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现任校长素质现状的调查发现,现任大学校长任期较短,缺乏对高校长远的规划;多校工作经历较少,高校管理经验不够丰富;选拔模式单一,限制了高校的多元化发展;“近亲繁殖”现象明显,阻碍了高校发展的创新;学科背景单一,局限了大学校长的眼界和气魄;对高校管理理论研究较少,办学治校理念不够先进。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的素质现状与“政治家-教育家”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要实现“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就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大学校长依法独立办学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必须改革完善大学校长的选拔机制,拓宽大学校长选拔视野和渠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大学校长的政治家素质;建全大学校长的专业培训体系,提高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素质;健全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大学校长健康成长。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使我国大学校长成为“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熊建新,彭保发,齐恒[3](2018)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持续发展概论》的生成与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概论》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致经历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叁个阶段,在培养现代公民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文章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规划教材《可持续发展概论》为例,分析其生成和运行环境,以期为我国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示范效应和价值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20期)

单一飞[4](2018)在《论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内涵,表现出由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向现代文明价值观、审美观的转型和升华,与文明素质文化内涵在"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的生成中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关系是植根于国民文明素质的本性关系,包含文化观念关系、结构关系和发展关系,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内涵价值关系、扩展素质结构适应关系和主体素质发展关系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具有文化认同、内化与外化实现属性,与文明素质文化实践观生成的实践价值观、内化观与外化观相统一。因此,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实现文明素质文化价值创造相统一,其目的是实现人的素质本身。(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祚山,方力维,向琦祺,陈晓科[5](2017)在《中学卓越教师核心素质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对卓越教师核心素质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研究,可为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针对性的依据。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首先对4名中学卓越教师进行预访谈,形成《中学教师素质特征词典》,其次对8名中学卓越教师和8名中学普通教师进行正式访谈,经编码分析和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检验,确定了中学卓越教师的核心素质特征并分析其生成途径。中学卓越教师核心素质特征有9项,分别为创新能力、自我监控、自我效能感、职业偏好、专业知识、学生导向、成就导向、组织管理、教学策略;中学卓越教师的生成途径可以归纳为阅读、发现学习、实践、反思、整合,即"R-D-P-R-I"模式。(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冯甫[6](2017)在《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成性思维的视野中,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最核心、最根本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叁个方面,它们都是人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原动力,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实现物质需要和利益、精神需要和利益分别构成了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两个内部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马洪坤[7](2017)在《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成性思维的视野中,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最核心、最根本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3个方面,它们都是人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原动力,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物质需要和利益、精神需要和利益分别构成了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两个内部驱动力。(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马洪坤[8](2017)在《思想道德素质生成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在人生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具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针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生成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形成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也希望中国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问题可以尽快地得到解决,让中国人在健康、正能量的环境下生存、生长。(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单培勇,高居家[9](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素质文化思想生成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文化思想生成逻辑清晰地展现出:建构新型文化教育观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生成起点;坚持人本立场,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内在价值生成;弘扬"真、善、美",以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新文明观念和审美水平为目标的内涵生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推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新型价值体系与实践标准的生成。在探索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教育路径与方法中形成实践观等全面生成的脉络,由此形成了党推进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实现路径与方法相互联系的素质文化范式。(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檀江林,王帅[10](2016)在《反思与重构: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再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源于文化素质教育的长期淡薄,引致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知识匮乏、道德修养下降、人文精神淡薄、行为方式偏颇、创新意识不足及实践能力较弱。培育兼具"专深知识、人文情怀、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须切实把握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内在特质,树立以大理工观、大教育观、大文化观、大实践观为主旨的"四位一体"教育范式,构建以创新育人观念、改革课程设计、完善知识结构、挖掘隐性教育、整合内外资源为内核的"五轴联动"可行路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6年07期)

素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校长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一所大学的改革及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是促使大学校长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手段。为了丰富“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理论研究内容,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及大学校长相关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运用文献法与个案研究法,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生成机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从政治层面来看,大学校长应该成为“政治家”,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任务的要求决定的。从教育层面来看,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学校长就应该是教育家。从我国现发展阶段来看,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求大学校长必须是政治家-教育家。这就对大学校长的政治素质、教育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现任校长素质现状的调查发现,现任大学校长任期较短,缺乏对高校长远的规划;多校工作经历较少,高校管理经验不够丰富;选拔模式单一,限制了高校的多元化发展;“近亲繁殖”现象明显,阻碍了高校发展的创新;学科背景单一,局限了大学校长的眼界和气魄;对高校管理理论研究较少,办学治校理念不够先进。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校长的素质现状与“政治家-教育家”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要实现“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就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大学校长依法独立办学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必须改革完善大学校长的选拔机制,拓宽大学校长选拔视野和渠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大学校长的政治家素质;建全大学校长的专业培训体系,提高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素质;健全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大学校长健康成长。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使我国大学校长成为“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素质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1].王腾.“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李然.“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及生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9

[3].熊建新,彭保发,齐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持续发展概论》的生成与运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

[4].单一飞.论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统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李祚山,方力维,向琦祺,陈晓科.中学卓越教师核心素质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冯甫.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7].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内涵及其生成内部驱动力探析——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8].马洪坤.思想道德素质生成问题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

[9].单培勇,高居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素质文化思想生成逻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檀江林,王帅.反思与重构: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再生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标签:;  ;  ;  ;  ;  ;  ;  

素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