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包括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片;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由48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组成,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为菱形;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设有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有四条或者八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线;主栅线的两侧设有若干副栅线;副栅线包括第一副栅线与第二副栅线。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将细栅线上收集的电流传输到主栅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栅线呈渐变结构,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载流子收集效率和MWT电池转换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片;所述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由48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组成,所述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为菱形;所述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设有电极点;所述电极点四周设有四条或者八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线;所述主栅线的两侧设有若干副栅线;副栅线包括直接与电极点相连的第一副栅线和与主栅线相连第二副栅线。
设计方案
1.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片;
所述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由48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组成,所述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为菱形;
所述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设有电极点;所述电极点四周设有四条或者八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线;所述主栅线的两侧设有若干副栅线;副栅线包括直接与电极点相连的第一副栅线和与主栅线相连第二副栅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与电极点直接连接的主栅有四条时,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栅线有四条直接与电极点相连,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第二副栅线有多条且等间距分布在主栅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与电极点直接连接的主栅有八条时,其中四条主栅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主栅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或者八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相邻的边的中点和顶点与菱形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在每条主栅线的两侧分布若干副栅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其中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时:若干第二副栅线设于菱形最长对角线所在的主栅线上并垂直于所述主栅线;其余六条主栅线间平行于菱形的边设有若干第二副栅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八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相邻的边的中点和顶点与菱形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时,第一副栅线有八条直接与电极点相连:其中有四条第一副栅线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第一副栅线位于四个顶点和菱形的中心之间;第二副栅线在主栅线上,且与直接连接电极点的第一副栅线平行并等间距分布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栅线为渐变结构,距离电极点越远,主栅线宽度越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主栅线两侧的副栅线呈等间距或非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电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的横截面为圆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进一步发展太阳电池产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降低太阳电池的使用成本。传统太阳能电池片是方形,而制作太阳能电池片的硅晶片是圆形,在切割时就会浪费部分硅晶片。
MWT太阳能电池通过激光开孔将正面栅线收集的电子转移到电池的背光面,来减少遮光面积,达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效果。而MWT太阳能电池的载流子收集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使得MWT电池正面电极图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包括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片;
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由48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组成,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为菱形;
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中心设有电极点;电极点四周设有四条或者八条与电极点连接的主栅线;主栅线的两侧设有若干副栅线;副栅线包括第一副栅线与第二副栅线。
作为一种改进,当与电极点直接连接的主栅线有四条时,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副栅线有四条直接与电极点相连,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第二副栅线有多条且等间距分布在主栅线上。
作为一种改进,当与电极点直接连接的主栅线有八条时,其中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或者八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相邻的边的中点和顶点与菱形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在每条主栅线的两侧分布若干副栅线。
作为一种改进,当其中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四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时:若干第二副栅线设于菱形最长对角线所在的主栅线上并垂直于所述主栅线;其余六条主栅线间平行于菱形的边设有若干第二副栅线。
作为一种改进,当八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相邻的边的中点和顶点与菱形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时,第一副栅线有八条直接与电极点相连:其中有四条第一副栅线位于菱形的四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四条第一副栅线位于四个顶点和菱形的中心之间;第二副栅线在主栅线上,且与直接连接电极点的第一副栅线平行并等间距分布的。
作为一种改进,主栅线为渐变结构,距离电极点越远,主栅线宽度越窄。
作为一种改进,每条主栅线两侧的副栅线呈等间距或非等间距分布。
作为一种改进,电极点的横截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极图案设计美观,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形。
(2)本实用新型主栅线数量较多,缩短了将细栅线上收集的电流传输到主栅线的距离。
(3)本实用新型的主栅线呈渐变结构,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载流子收集效率和MWT电
池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最小单元细节图;
图3是实施例2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最小单元细节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最小单元细节图;
图7是实施例4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4中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最小单元细节图。
附图标记为:1-最小重复单元;2-电极点;3-主栅线;4-第一副栅线;5-第二副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其他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方案,包括对边距为a,倒角为R的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片;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上共有48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组成,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为菱形;电极点2的位置为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的中心,电极点2四周设计若干与电极点2直接连接的主栅线3。在每条主栅线3的两侧分布若干副栅线,其中有N条第一副栅线4直接与电极点相连,其余的M条第二副栅线5与主栅线3相连。
主栅线3为直线,且主栅线3宽度呈渐变结构,即距离电极点2越远,主栅线3宽度越窄。
与每条主栅线3相交的副栅线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片上的每个正面电极最小重复单元1的中心有一个电极点2。4条主栅线3直接与电极点2相连,同时有4条第一副栅线4也直接与电极点2连接。4条第二副栅线5位于菱形的4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4条主栅线位于菱形的4个顶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在每个主栅线3上有若干与第一副栅线4平行的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副栅线5。主栅线3以及主栅线3上的副栅线为直线。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主栅线3的数量和排布形式以及副栅线4的排布形式进行了改变。与电极点2相连的主栅线3的数量增加到8条。同时与电极点2相连的第一副栅线4也增加到8条。8条第一副栅线4中有4条位于菱形的4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4条位于菱形的4个顶点和菱形的中心之间。8条主栅线则位于8条第一副栅线4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在主栅线3上有若干与第一副栅线4平行的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副栅线5。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主栅线3和副栅线的排布形式进行了改变。其中有4条主栅线3位于菱形的4条边的中点与菱形的中心之间;其余4条主栅线3位于菱形的4个顶点和菱形的中心之间。在主栅线3上有若干与菱形的边平行的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副栅线5。
实施例4
如图7、8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副栅线4的排布形式进行了改变。位于菱形的较长对角线的主栅线3上分布的第二副栅线5垂直于主栅线,其他结构保持和实例3相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2914.1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65819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H01L 31/0224
专利分类号:H01L31/0224;H01L31/04
范畴分类:38F;
申请人:浙江求是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求是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湖街道钱江经济开发区龙船坞路96号2幢3层
发明人:傅林坚;沈文杰;姚桂华;姜元涛;曹建伟;祝广辉;谢文;鲁冲昊;汤承伟
第一发明人:傅林坚
当前权利人:浙江求是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世骏
代理机构:33212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