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家论文_李大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技术哲学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技术,哲学,哲学家,德意志,数字,互联网,虚拟现实。

技术哲学家论文文献综述

李大巍[1](2016)在《科技、社会的“必然”未来——访技术哲学家凯文·凯利》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商业发展的挑战在于如何组织人们合作,使合作创造的价值超越每个人独立工作创造的价值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可能消灭人类;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是体验式互联网凯文·凯利(Kevin Kelly),被称为网络文化的观察者和科技商业的预言家,着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等畅销书。他在2015年出版的新书《必然》中预(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报告》期刊2016年06期)

王广禄,吴楠,刘冰菁[2](2015)在《如何在技术时代开创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 ):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得意门生。1992年在德里达指导下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开始担任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主要代表作有《技术与时间》、《象征的贫困》《怀疑和失(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4-13)

魏宁[3](2012)在《技术哲学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百多年来,众多的技术哲学家们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技术?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立场,但都从自己的视角思考着、探寻着技术的本质。下面这叁位技术哲学家就给出了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回答。美国技术哲学家伊德讲述过一个幽默故事:一个教授宣布(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2年Z1期)

江莹[4](2009)在《费圣英:从高级会计师到“技术哲学家”》一文中研究指出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时,他刚结束小组讨论会议回到驻地。开了一天的会,费圣英的脸上并未有一丝疲惫,而是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讲起了会上的所见所闻。    “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提出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建议。去年我提的是科学打造坚强(本文来源于《国家电网报》期刊2009-03-14)

计海庆[5](2007)在《“所有的科学都是具体化于各种技术中的”》一文中研究指出$T唐·伊德,1934年生,现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当代美国着名现象学家和技术哲学家。伊德与欧洲大陆哲学有着亲缘关系,他曾拥有神学学位,博士论文是保罗·利科的现象学,后又受了梅洛-庞蒂的影响,且本人也是德裔。但他对传统大陆哲学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07-09-13)

孔明安[6](2005)在《工程科学与技术哲学:从工程科学的特征看技术哲学——德国哲学家H.波塞尔专访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与工程,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对话,并试图对二者关系做一梳理和探讨。文中当代德国着名技术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就技术哲学是与工程哲学的关系而言,尚无必要把二者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领域。文中强调了技术(工程)不同于科学的特质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意向或价值因素。工程中使用的是人工制品,工程哲学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取决于有关的定义。从理论的意义上看,工程哲学已经预设了技术哲学。(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05年07期)

本报编辑部编译[7](2005)在《用“0”“1”缔造数字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的魅力 随着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能力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便宜,任何比盆盆罐罐复杂的东西都可以装上电脑。例如,电灯可在你看书时自行调节亮度和光线方向,或者在你看计算机、(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05-05-26)

王续琨,周心萍[8](2001)在《日本哲学家叁木清及其《技术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哲学家叁木清的《技术哲学》一书 ,详尽地论析了技术的本质及其与工具、程序、方法的关系 ,讨论了技术概念的广义化和广义技术的基本类型问题 ,阐释了技术与科学、发明与发现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所引起的社会性和道德性问题、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等。叁木清主张对技术做出整体性的规定 ,将技术定义为人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发明的新的行为形式。叁木清涉足技术哲学领域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青年时代留学欧洲 ,主要居留国恰是作为技术哲学策源地的德国 ,二是他经历了 2 0世纪 30— 40年代日本学术界关于技术本质的大讨论。叁木清的学术探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技术哲学是一个疆界开阔的研究领域 ,技术哲学研究者应广泛地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城市科学、工程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2001年04期)

孙立新[9](1998)在《科学技术哲学家——钟安环》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哲学家——钟安环孙立新钟安环,1934年9月生,广东省五华县人。195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迄今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他是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原名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林坚[10](1997)在《科学技术哲学家——刘大椿》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哲学家——刘大椿林坚刘大椿,江西于都人,1944年5月出生于贵州安顺。196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197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读研究生,198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技术哲学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 ):当代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得意门生。1992年在德里达指导下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开始担任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主要代表作有《技术与时间》、《象征的贫困》《怀疑和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技术哲学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大巍.科技、社会的“必然”未来——访技术哲学家凯文·凯利[J].中国经济报告.2016

[2].王广禄,吴楠,刘冰菁.如何在技术时代开创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3].魏宁.技术哲学家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4].江莹.费圣英:从高级会计师到“技术哲学家”[N].国家电网报.2009

[5].计海庆.“所有的科学都是具体化于各种技术中的”[N].社会科学报.2007

[6].孔明安.工程科学与技术哲学:从工程科学的特征看技术哲学——德国哲学家H.波塞尔专访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7].本报编辑部编译.用“0”“1”缔造数字生活[N].中国经济导报.2005

[8].王续琨,周心萍.日本哲学家叁木清及其《技术哲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

[9].孙立新.科学技术哲学家——钟安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

[10].林坚.科学技术哲学家——刘大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马恩关于科学的分类技术水平与人本水平关系户坂润的技术分类思想现效力于N’BA超音速队的球员雷·阿伦投...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本体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标签:;  ;  ;  ;  ;  ;  ;  

技术哲学家论文_李大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