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主体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体性,章太炎,译者,东盟,鲁迅,结构主义,主客观。
个人主体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陆梅[1](2019)在《构建一个更有行动主体性的内宇宙——关于“中国·东盟文学论坛”的个人化综述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24—25日,由中国作协主办,云南省文联、作协承办的"中国·东盟文学论坛"在春城昆明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10个国家的19位作家与30位中国作家应邀参加论坛。泰国作家维拉蓬·尼迪普拉帕在开幕式上代表东盟十国作家致辞,她以自己家族所经历的真实故事,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中国作家刘醒龙、新加坡作家郭永秀、马来西亚作家马利姆·格萨里、老挝作家卡布吉奥·塔玛冯先后作主旨演讲。为期两天的研讨,中外作家们在文学新丝路的主题论坛下,围绕"我的文学之路——从一部作品谈起"和"心灵·命运·未来"两个议题展开交流(本文来源于《延河》期刊2019年09期)
吴雷[2](2019)在《网络短视频社群传播:个人主体性的实现与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短视频社群"赋能于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为个体生命创造了一个"私人生活空间",使平等的沟通对话、充分自主的选择权利、自由的情绪表达、发掘潜能的创造、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生产得以充分实现。但要正视到个人主体性发展的限度,对于个人主体性过分地偏向必然与其本质意涵相悖,从而导致人的异化。在网络短视频社群空间中,既要充分肯定个人主体性、合法性和重要价值,又要充分意识、承认个人主体性限度并努力追求和实现社会生活的统一性,应加强对传播失范现象的治理和规制。(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9年08期)
袁杭[3](2019)在《“现代性反思”与“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对鲁迅启蒙方式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作为中国启蒙先觉者,一方面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因其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而反对庸众,反思启蒙知识分子与民众、革命的关系,表现出具有辩证思维特质的决战精神和主体性建构的复杂过程。但现代性的启蒙并没有终结,而且一直在持续,对现代性的反思、"个人主体性"的建构、新媒体下文学启蒙的发展依然在行进。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必将遇到文学上现代性的困境,而此时继承与发展鲁迅的启蒙模式便有了契机,解决文学的现代性困境也会有了相应出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辛文玉,杨伟坤[4](2018)在《成“和”之修:个人主体性的价值确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哲学视域下,道德人格的涵养需要主体之性发之于外,"中"作为衡量主体心性与行为的一贯标准,执"中"以显德,"德之和"是主体之心因道应物而呈现的本然之序。纯粹理念上的个人主体体现绝对价值的完满性,现实经验中个人主体性的实现则不免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限制。一方面,个人主体性的完全实现体现其应然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在现实情况下依据生存需要做出的判断、选择与决定,并非与主体性实现完全同一,甚至个人行为被异化为对立性存在,导致主体人格分裂进而陷入丧失本真自我的精神困境。秉承中国哲学致"中"成"和"之义理,人与万物各顺其性而正其命,使人己和解而物我无对,由"和"成其性,以此完成主体性的价值确证。(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田乐乐[5](2017)在《传统与现代的联结者:章太炎——兼谈学者个人主体性的萌发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主体性构建并非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萌发于章太炎。章太炎延展开传统思想脉络,以"情本体"取代道德本体,从而确立起个人主体性,这主张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承接发扬。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强烈的反传统表象下潜伏着学理上对中国文化的延续。同时,章太炎预感到个人的主体性自我泯灭之危机,提出了感性欲求与理性道德、个人与他者的情理结构,完善了"情本体"与个人主体性。(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7年28期)
车莉莉[6](2017)在《论知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个人空间视域下的《占有》》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占有》是1990年布克奖的获奖之作。一直以来,A.S.拜厄特都特别关注女性的生存境遇,在这部小说中也不例外。本文借助Aharon Kellerman的个人空间理论,旨在解读知识女性在个人空间中构建主体性的探索以及拜厄特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李沫[7](2017)在《“年龄操演”理论下的社会建构与个人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年龄话题始终贯穿于中世纪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1之中,在诸如《磨坊主的故事》、《商人的故事》、《管家的故事开场语》以及《巴斯妇的故事开场语》中均有所涉及。生活在老年人被严重边缘化的中世纪,乔叟一方面好似高度认同当时社会中年龄歧视这一主流价值观,多次理所应当地将老年人与愚笨、邪恶、以及丑陋等形象挂钩;但与此同时,乔叟的一些关于年龄的理念也与六百年后的当代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不谋而合:年龄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它其实是一种社会建构。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后结构主义角度剖析了在《坎特伯雷故事》中,看似自然的生理年龄是如何深受社会的影响与塑造的。本文的第二部分聚焦于乔叟笔下两位和人们所持的传统年龄观念背道而驰的人物——《商人的故事》中的冬月老人,以及《巴斯妇的故事开场白》中的巴斯妇人,深入探讨了《坎特伯雷故事》中年龄这一概念的行为、表演维度。借用美国女性主义、性别研究领域教授谢丽尔·拉斯的"年龄操演"理论2,笔者试图论证冬月老人和巴斯妇人是如何通过个人表演来建构自己的年龄的。而更重要的是,在这年龄操演的过程中,他们最终抑或维持、抑或获得了主体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3)
金永兵[8](2017)在《主体的黄昏——文艺个人主体性的消解与主体间性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艺复兴恢复了大写的"人"开始,个体自我意识就成为西方文学及理论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这一关注最终走上了两条道路,其一是消极的关注,它是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为代表的,对文本中作为写作主体的"自我"的分析剖离;其二是积极的关注,它是以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和心理主义等为代表的对"自我"的书写。前者的问题在于将"自我"逐步消解在语言和阅读快感之中;后者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没有看到"自我"永远不可能只是个体性的,它不可避免地要有杰姆逊和荣格等人极力强调的公共层面,另一方面,在新资本主义或后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中,文学表达的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幻象,这是"自我"的另一种消亡形式。因而,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文学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上来讲,都亟待我们在其中重构一种"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带来的和谐之美,有可能解决日益严重的文艺个人主体性的消解问题。(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7年02期)
李树燕,张慧[9](2017)在《养老储备: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问题不是老年时期的问题,而是没有储备的人生在老年阶段集中爆发的问题,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不能忽视个人自身的原因。养老储备也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养老设施、医疗健康、社会服务等外部条件的储备,更重要的还有贯穿生命历程的"个人主体性知识体系储备"内化为自身修养的养老行为实践对家庭与社会的正能量。本研究提出,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养老储备是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视角,也就是以个人储备为主体,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协作,形成"一主体""二翼""一兜底"的养老储备制度。从个人的"内修"到家庭、社会及国家提供的"外保"相结合,实现全社会的成功养老。(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段蕊[10](2016)在《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成为翻译研究中愈来愈重要的话题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其重要性。过去译者被认为是仆人,应该隐身,译者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事实上,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者独特的角色。在各类文体的翻译中,译者对主体性的发挥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通过定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原因,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进而通过举例证明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来研究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个人主体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短视频社群"赋能于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为个体生命创造了一个"私人生活空间",使平等的沟通对话、充分自主的选择权利、自由的情绪表达、发掘潜能的创造、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生产得以充分实现。但要正视到个人主体性发展的限度,对于个人主体性过分地偏向必然与其本质意涵相悖,从而导致人的异化。在网络短视频社群空间中,既要充分肯定个人主体性、合法性和重要价值,又要充分意识、承认个人主体性限度并努力追求和实现社会生活的统一性,应加强对传播失范现象的治理和规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主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陆梅.构建一个更有行动主体性的内宇宙——关于“中国·东盟文学论坛”的个人化综述报告[J].延河.2019
[2].吴雷.网络短视频社群传播:个人主体性的实现与限度[J].当代电视.2019
[3].袁杭.“现代性反思”与“个人主体性”的建构——对鲁迅启蒙方式的继承与发展[J].北方文学.2019
[4].辛文玉,杨伟坤.成“和”之修:个人主体性的价值确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5].田乐乐.传统与现代的联结者:章太炎——兼谈学者个人主体性的萌发与建构[J].名作欣赏.2017
[6].车莉莉.论知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个人空间视域下的《占有》[J].青年文学家.2017
[7].李沫.“年龄操演”理论下的社会建构与个人主体性[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8].金永兵.主体的黄昏——文艺个人主体性的消解与主体间性转向[J].长江学术.2017
[9].李树燕,张慧.养老储备:个人主体性多元协作[J].学术探索.2017
[10].段蕊.浅谈译者个人素质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