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解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重金属,机理,土壤,石油,周围神经,多巴胺。
降解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单荣,黄玲巍,李志文,曹迪[1](2019)在《不同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不同条件下不同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率,利用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和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说明。阐述了在降解过程中石油降解菌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9期)
高少帅,牛韶杰[2](2019)在《烟企攻克神经修复世界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牛韶杰)人体神经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修复受损神经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如今,这一难题被烟台企业攻克。昨日,从市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由烟台企业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商品名:纽睿)已获国(本文来源于《烟台日报》期刊2019-07-12)
敬路淮,陈晓明,肖伟,田甲,戚鑫[3](2019)在《黑麦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废水及富集植物的微生物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黑麦草(Lolium perenne)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废水的综合利用效应,探索微生物对富集重金属黑麦草的降解效果,以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与废水为修复对象,利用黑麦草对土壤和废水进行修复,并考察了黑麦草的重金属含量、富集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采用8种微生物对富集重金属黑麦草进行降解,考察黑麦草的失重率,黑麦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变化情况以及重金属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黑麦草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与水体均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在土壤修复阶段,黑麦草对U的富集系数最大,达到7.43;而对Cd的富集系数为2.61,对Pb和Sr的修复效果不明显;在废水修复阶段,黑麦草对U的富集量达到1 213.70 mg·kg-1DW,U、Cr、Sr、Co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其中U的富集系数达到11.24。另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ssei)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富集黑麦草的总降解率达到60%以上;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sse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对重金属的平均浸出率分别达到87.19%、90.58%和90.33%。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体中,通过对黑麦草的循环使用,可以提高黑麦草的综合利用效率,有效减少富集生物质的产生;同时微生物对富集生物质有较好的降解能力。研究为重金属富集生物质微生物处置以及重金属回收技术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徐金兰,郭阳,刘博雅[4](2019)在《H_2O_2分次投加对Fenton氧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及后续生物降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Fenton化学氧化和生物联合修复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文考察了H_2O_2分次投加对Fenton氧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物(SOM)氧化量、石油烃(TPH)去除量、营养物质释放情况以及后续生物修复过程中的营养利用情况和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_2O_2分次投加可以有效减少SOM的氧化、提高TPH去除率并能促进后续生物修复.实验发现,当900 mmol·L~(-1) H_2O_2分4次投加时,Fenton氧化阶段SOM氧化率最低(1.86%)、TPH去除率最高(32.14%),且土着细菌的残余量也最高(5.0×10~6 CFU·g~(-1)),这使得该体系营养物质在生物修复阶段得以充分利用,生物去除率高达38%,总TPH去除率达到70%,在4种投加方式下是最高的.H_2O_2分次投加的Fenton氧化方式是提高TPH去除率并促进后续生物降解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雅米尼(ALI,MOHAMED,EL-YAMINE)[5](2019)在《蚯蚓和水稻秸秆对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镉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菲的降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中国稻米主要生产省份河流、湖泊和稻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Cd)是目前居于首位的严重污染物,与1990年的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Cd浓度增加得越来越多,不同省份约有13 330公顷的农田被Cd污染。菲,是一种叁稠环化合物,通常存在于PAH污染的土壤中。由于秸秆焚烧、焦炭生产煤、生物质燃烧和蒽油生产,2010年估计中国菲的排放约为25.300吨。这两种污染物不仅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有害,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采用土壤培养试验,以水稻秸秆(Oryza sativa(Taichung Native-1 variety)、两种蚯蚓Eisenia fetida(表观遗传物种)和Aporrectodea caliginosa(内生物种)以及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 L)作为研究材料,希望通过增加污染物土壤固定和减少作物可食部位污染物累积,以期增强土壤镉污染修复和刺激土壤菲降解,尤其是促进微生物代谢而催化菲的代谢。获得的主要结果有:首先,为明确土壤Cd和菲在植物和蚯蚓上的相互作用,并为后期研究确定适宜浓度。设置5个土壤镉浓度水平(0.5、1、3、5和10 mg kg~(-1))以期获得蚯蚓死亡率50%并显着降低植株高度的浓度值,土壤菲的浓度设置为5、10、15、20、25和30mg kg~(-1)。急性中毒试验证明,土壤镉浓度2.51 mg kg~(-1)和3.74 mg kg~(-1)分别是E.Fetida和A.Caliginosa两种蚯蚓50%致死浓度;在混合物处理中,5、10、15和20mg kg~(-1)的菲显着减轻了两种蚯蚓的死亡率和体重损失,E.Fetida和A.caliginosa Cd积累分别显着降低了12%和16%,两种蚯蚓死亡率的降低与土壤菲浓度呈显着负相关(r~2=0.98±0.40 and1±3.9,p<0.001);然而,当土壤菲浓度超过20 mg kg~(-1)时,两种蚯蚓的死亡率与菲的富集系数一样再次增加。土壤25和30mg kg~(-1)菲的复合污染显着降低了植物株高、根生物量和根长,但低于只有相同浓度菲的抑制效果;此外,在土壤3.47 mg Cd kg~(-1)下观察到的效果略高于2.51 mg Cd kg~(-1)。由此说明,土壤菲、Cd复合污染效应可能是浓度依赖型而不是联合作用,一定浓度的菲可以拮抗镉对不同生态型蚯蚓和植物的影响而使Cd毒降低。第二,土壤Cd毒性与其生物有效性有关。连续提取法测得不同形态Cd含量的顺序因处理而异,其中,蚯蚓处理为交换态>残留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水稻秸秆处理为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残留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植物Cd积累,因蚯蚓处理而增加,稻草处理而减少。这些结果表明,蚯蚓活动和作物秸秆可以调节土壤性质、结构而促进重金属修复。第叁,16S r RNA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稻草和蚯蚓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增加了假单胞菌属、藤黄色单胞菌属、罗河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黄杆菌属和赖氏菌属的丰度,且与土壤残留菲浓度呈负相关。根据土壤细菌丰度、细菌Shannon指数及某些特定细菌丰度增加与土壤残留菲浓度的负相关性,提出蚯蚓与稻草的正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而促进土壤菲的降解。第四,Na OH溶液改性稻草产生碳质以激化菲降解且提供镉更多结合位点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碱处理不仅导致改性稻草表面暴露某些阴离子有机基团复合Cd而降低其有效性;而且随后采用COGs和KEGG数据库预测土壤宏基因组功能特征表明,它增加了可能涉及Cd的离子转运,其信号分子包括细胞色素P450s类。改性稻草暴露的官能团可以作为外部基质,而mooxygenase细胞色素P450s则作为催化剂激活和启动菲代谢过程。这些发现为改性秸秆促进土壤重金属的低效和多环芳烃的降解提供了证据。总之,本研究提出了以生态修复替代有限的化学和物理修复,在修复有机和无机污染土壤中,应该整合可能成为价格低廉吸附剂或稳定剂且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有积极影响的量大、易得的天然废弃材料如稻草,还有作为土壤工程师并能有益植物健康、土壤微生物的蚯蚓。(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高鹏飞[6](2019)在《降解石油烃混合菌剂的研制及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生产、加工、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泄露及未按规定排放等原因,会伴随着石油烃类混合物的溢出和渗透,造成了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使得石油烃污染修复迫在眉睫。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经济有效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环境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容易保存等因素,导致降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微生物混合菌剂的制备技术,是指利用载体携带目标菌株,不仅可以有效的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可以屏蔽土着菌等对其产生的抑制作用,最终提高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率,因而有很广泛的应用潜力。本课题从松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种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随后对3种菌株进行复配,将优化后的复配菌株在特定的载体上进行发酵培养,制备混合微生物固体菌剂,并从5个方面研究混合菌剂的制备条件,分别是考察(1)pH;(2)烘干温度;(3)载体比例;(4)料水比;(5)接菌量。通过5个方面研究,获得最好的石油烃降解菌剂制备条件,随后按照最优的条件制备石油烃降解菌剂,最后将该菌剂用于后续的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本课题所得出如下结论:1、筛选出3种菌株,鉴定结果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YH(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 strain)、类产碱假单胞菌TM(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train)和红球菌K1(Rhodococcus sp.)。2、3种菌株具有协同降解石油烃的作用,3种菌株(YH:TM:K1)配比为1:0.5:1.5时,对石油烃降解效果最好。初始浓度为2000 mg/L的石油烃,加入混合菌株,130 r/min、30℃下振荡培养6天后,石油烃降解率达94.3%。其降解石油烃动力学曲线与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良好。3、菌剂在载体(稻壳:木屑:硅藻土)比例80%:10%:10%、pH=8、烘干温度35℃,料水比1:2、载体接菌量80%的条件下制备的固体菌剂降解石油烃效果最好。初始浓度为2000mg/L的石油烃,加入菌剂,在130 r/min、30℃下振荡培养6天后,总石油烃降解率高达98.8%。4、混合菌剂模拟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表明,运行30天后,石油烃浓度由34.6mg/L变化为3.3 mg/L,石油烃修复效果显着。污染的地下水中石油烃降解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期刊2019-06-01)
谭佳丽[7](2019)在《烟嘧磺隆降解菌TYM-1的筛选及土壤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嘧磺隆是新型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该物质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玉米田中,造成土壤与水体中大量残留,对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利用微生物对烟嘧磺隆进行降解具有高效快速,简单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所以通过微生物降解修复污染环境已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更对推进环境修复工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黑龙江省巴彦县长期施用烟嘧磺隆的玉米田表层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TYM-1,菌株TYM-1可以把烟嘧磺隆作为唯一碳源或氮源进行生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降解菌TYM-1在48 h内对100 mg/L的烟嘧磺隆降解率为82%,降解效果较好。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TYM-1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被命名为Enterobacter sp.TYM-1。研究Enterobacter sp.TYM-1的生长及降解特性发现,培养48 h,菌株的生长状况及对烟嘧磺隆的降解能力较好。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菌株生长及降解能力的影响发现,100mg/L浓度的烟嘧磺隆是菌株生长及降解的最适底物浓度,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是8.0,最佳碳源是蔗糖,外加氮源为硝酸钾时,菌株对烟嘧磺隆的降解效果较好。在微生物土壤修复实验中,选择未灭菌的烟嘧磺隆污染的土壤,将不同初始浓度的菌株TYM-1接种至土壤中,在30℃下培养28 d,每7 d进行取样检测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结果显示当菌的初始浓度为1×10~8 CFU/mL时,培养28 d,对烟嘧磺隆浓度为10 mg/kg污染土壤的降解率为79%。当把初始浓度为1×10~8 CFU/mL的降解菌接种至不同浓度的烟嘧磺隆土壤中,30℃培养28 d,结果显示浓度为1 mg/kg的烟嘧磺隆降解率最高,为84%,该结果显示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接种的菌株浓度较大时降解效果较好。当烟嘧磺隆浓度较低时,除草剂容易降解,高浓度的烟嘧磺隆可能对菌株的降解有抑制作用。总体结果显示菌株TYM-1对室内模拟的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烟嘧磺隆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星宇[8](2019)在《生物可降解纤维支架与miR-495在骨和软骨损伤修复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和软骨损伤的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骨和软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意外事故、生产生活、骨肿瘤、先天性疾病、年龄增长等因素。在这些骨损伤的疾病中,如何治疗临界尺寸骨缺损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难题,这类骨损伤疾病很难愈合,很容易造成骨不连等后遗症。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等治疗方法。自体骨取材来源于患者本身,虽然无免疫排斥反应,骨诱导能力强,但是来源有限,患者还要经历取骨的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异体骨来源充足,可以满足临床上治疗骨缺损的大量需求,但是自体骨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和病毒感染等风险,因此也不是骨缺损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使用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骨缺损替代物的研究工作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骨损伤替代物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1)多孔结构为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提供空间和场所,(2)具体一定的机械性能和力学强度,(3)替代物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吸收性,(4)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促进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因此一个优良的临界大尺寸骨缺损替代物应该具备以上这些特性。在软骨损伤方面,本研究主要关注由软骨细胞衰老、凋亡、分化等因素导致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分子RNA(Micro RNAs,miRNAs)作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在体内可以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这细胞的功能。miRNAs能够和mRNA的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促进mRNA的降解并抑制mRNA的翻译,影响着相应的基因发挥作用。很多研究中已经发现在OA患者的软骨细胞中,伴随着多个miRNAs的上调和下调表达,这说明miRNAs能够参与OA的形成和病情的加剧。本研究拟从miR-495为切入点,从信号通路角度研究miR-495与OA形成的机制和关系,从而寻找一个治疗OA的新靶点。基于以上的思路,本研究的具体方案如下:(1)使用旋蝶纺丝技术,制备具有微纳米直径的骨缺损修复支架,这种技术制备的纤维支架与传统的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相比,孔隙率较高,同时具有很好的立体结构。制备纤维的材料选用的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LGA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体内可降解性,HA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和体内矿化作用。从材料和制备工艺角度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的PLGA和HA能够充分满足作为骨修复替代物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细胞粘附、增殖能力,利用多巴胺分子在碱性条件下聚合形成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性质在纤维支架表面形成一层PDA,利用PDA的粘附能力在纤维支架上粘附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生长因子。实验结果表明PLGA纤维支架在经过PDA修饰后,表面的亲水能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BMP-2的固定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高,经过28天缓释的检测,经过PDA固定后的BMP-2呈现出缓慢释放的特性。以上这些结果说明我们成功的制备了一种能够缓慢释放BMP-2、亲水性好、高孔隙的骨修复支架。(2)使用MC3T3-E1细胞对支架进行细胞粘附、增殖和成骨诱导能力进行评估。PLGA组的细胞增殖率是最低的,而PLGA/HA组的细胞增殖率就明显的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HA能够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增加表面的粗糙度,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当材料表面粘附有PDA后,细胞的增殖率比未涂有PDA的组有所增加。细胞增殖率最高组发生在PDA-PLGA/HA/BMP-2。在成骨基因表达方面,PLGA/HA和PDA-PLGA/HA的RUNX2基因表达量比PLGA组提升了26%和61%。PDA-PLGA/HA/BMP-2的RUNX2基因表达量是PDA-PLGA/HA的1.25倍。以上结果说明,HA和BMP-2的引入均能够有效促进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OPN基因在PLGA中表达最低,PDA-PLGA/HA中OPN的表达量是PLGA组中OPN的表达量的4倍,PDA-PLGA/HA/BMP-2中OPN的表达量最高。(3)评估了miR-495的高表达或下调对体外软骨细胞凋亡、生长和创伤修复的影响。结果显示miR-495的高表达可显着促进软骨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miR-495的转染明显阻碍了划痕创面的修复,导致软骨细胞的损伤修复能力降低。此外,我们还观察到miR-495的转染能够促进caspase-3的活化,并进一步促进软骨细胞的凋亡。miR-495可以直接下调软骨细胞AKT1的表达,而miR-495抑制剂可有效增强AKT1的表达。因此,miR-495可能通过靶向AKT1诱导软骨细胞凋亡,AKT1过表达逆转了miR-495转染对软骨细胞凋亡、生长和创伤修复的影响。此部分研究工作为治疗由于软骨细胞凋亡导致的OA疾病提供了一个药物的新靶点。本课题研究利用旋蝶纺丝制备方法和PDA固定BMP-2技术制备了一种骨缺损修复支架,这种支架可以应用于临界尺寸骨缺损修复。同时,深入的研究了miR-495在软骨细胞凋亡、衰老等方面的作用,发现了miR-495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欢[9](2019)在《自噬底物p62泛素化降解DNA损伤修复蛋白Rad51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据统计,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致死率中居于第3位。胃癌的发病因素众多,目前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为Hp致病的关键毒力因子之一。目前,Hp确切的致病机制尚未阐明。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是指DNA双链在相邻位点发生的断裂,是DNA损伤最致命的形式之一。DSBs可导致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细胞恶变。我们的前期研究及新近国内外研究均发现Hp感染可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DSBs。而DSBs的精确修复依赖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及同源重组修复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Rad51蛋白是同源重组修复的关键蛋白,可在BRCA2B等的募集和负载下,结合至经切除修饰的DNA损伤部位,参与同源部位搜寻与DNA单链交换等过程。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Hp感染在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DSBs的同时,抑制HR修复关键蛋白Rad51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Hp感染通过抑制细胞自噬促进DSBs发生,且Rad51在自噬调控DNA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自噬调控Rad51的分子机制及其在Hp致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P62,又称SQSTM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除了作为自噬受体蛋白外其本身也是自噬的选择性底物之一。当细胞发生自噬时,p62蛋白降解;而当自噬活性减弱或自噬功能缺陷时,p62蛋白则在细胞中累积,因此p62是反映自噬活性的标记蛋白之一。同时,p62是链接泛素化蛋白到自噬机制的重要调控分子,可链接LC3和泛素化底物,进而被整合到自噬体中,并在自噬溶酶体中被降解。P62含多个结构域,其C端包含一个泛素联合结构域(UBA域),其UBA序列可选择性结合多泛素化蛋白,并通过N端UBL结构域能够直接作用于蛋白酶体的亚基,将多泛素化蛋白底物定位于蛋白酶体并降解。基于我们的前期研究基础及以往文献报道的综合分析,我们推测:Hp感染导致的DNA损伤修复蛋白Rad51表达下调是由p62介导其发生泛素化降解导致。本研究将探讨Hp感染及毒力因子CagA对p62、Rad51的影响,进一步明确Hp感染致病过程中自噬底物p62对Rad51的分子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一)体内外研究Hp感染对p62、Rad51蛋白的影响及毒力因子CagA在其中的作用:1.Hp7.13活菌体外与GES-1及AGS细胞共培养,改变感染复数及感染时间,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感染条件下p62及Rad51的表达;2.构建HpSS1感染C57BL/6小鼠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Hp在小鼠胃内的定植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胃内炎症因子改变,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p62及Rad51的表达。3.Hp7.13及Hp7.13-CagA~-活菌分别与GES-1及AGS细胞共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毒力因子CagA对p62及Rad51蛋白的影响。(二)Hp感染通过p62泛素化降解Rad51蛋白的机制探讨:1.探讨Hp感染致病过程中干扰p62的表达对Rad51蛋白的影响:将p62过表达及敲减质粒转染至GES-1和AGS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Rad51蛋白表达的变化;Hp7.13活菌与p62敲减的GES-1及AGS共培养,Western blot检测Rad51蛋白表达的变化;构建HpSS1感染C57BL/6小鼠的动物模型,干预小鼠胃黏膜组织p62的表达水平后,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Rad51蛋白表达的变化。2.研究Hp感染后p62与Rad51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Hp7.13活菌与GES-1及AGS细胞共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感染后p62及Rad51蛋白的细胞定位;将Myc-p62及Flag-Rad51质粒共转染细胞,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p62及Rad51的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预测p62与Rad51蛋白互作关系;3.Hp感染通过p62泛素化降解Rad51的机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预处理AGS细胞后与Hp共培养,Western blot检测Rad51蛋白的表达变化;将HA-Ub及Flag-Rad51质粒共转染细胞,并与Hp共培养,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Hp感染对Rad51泛素化水平的影响;对AGS细胞中p62蛋白进行敲减,检测Rad51蛋白半衰期的变化;将Myc-p62、Flag-Rad51及HA-Ub质粒共转染至GES-1及AGS细胞中,通过泛素化实验检测p62能否引起Rad51的泛素化降解。结果:(一)体内外研究Hp感染对p62、Rad51蛋白的影响及毒力因子CagA在其中的作用:Hp 7.13标准菌株以不同感染复数(MOI)作用于GES-1及AGS细胞24h,或以MOI=200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发现Hp体外感染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导致p62蛋白表达升高,Rad51蛋白表达减少。同时,在HpSS1体内感染的C57BL/6小鼠中,同样发现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Rad51蛋白表达水平则下降。另外,将Hp 7.13标准菌株与Hp7.13 CagA~-活菌分别与GES-1及AGS细胞共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62及Rad5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发现,CagA敲除后可显着降低Hp感染引起的p62蛋白积累,并上调Hp感染导致的Rad51蛋白表达下降。上述实验提示:Hp体内外感染可导致p62蛋白堆积及Rad51蛋白水平下降,且毒力因子CagA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二)Hp感染通过p62泛素化降解Rad51蛋白的机制探讨:将p62过表达质粒或敲减质粒转染至细胞中,发现p62过表达时,Rad5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将p62敲减时,Rad51蛋白水平则明显升高。在Hp体内外感染同时干预小鼠胃内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干扰p62蛋白表达后,Rad51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以上结果提示:在Hp体内外感染过程中,p62蛋白可负性调控Rad51蛋白的表达。随后,我们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在Hp7.13感染后p62与Rad5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发现Hp感染后二者存在共定位,提示二者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我们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验证了p62与Rad51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探讨p62对Rad51的调控机制,我们使用String数据库发现p62与Rad51蛋白通过泛素化UBB蛋白连接在一起,提示p62泛素化调控Rad51的表达。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后可显着抑制Hp感染引起的Rad51蛋白水平下降。进一步,我们将Flag-Rad51、HA-Ub共转染至细胞中,其后分别与Hp7.13、Hp 7.13 CagA~-活菌共培养,发现Hp 7.13感染的细胞中可见明显的Rad51蛋白泛素化条带,而在Hp 7.13 CagA~-感染的细胞中,Rad51蛋白泛素化水平明显下降。表明Hp感染可诱导Rad51泛素化降解,毒力因子CagA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我们发现Hp感染时敲减p62蛋白可显着延长Rad51蛋白的半衰期,提示p62降解Rad51蛋白参与了Hp感染的致病过程。最后,我们将Myc-p62、Flag-Rad51及HA-Ub质粒共转染至细胞中,通过泛素化实验发现转染p62过表达质粒后,Rad51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明显升高,表明p62可泛素化降解Rad51蛋白。结论:1.Hp体内外感染可导致p62蛋白堆积及Rad51蛋白水平下降,且毒力因子CagA在其中起重要作用。2.Hp感染通过自噬底物p62介导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Rad51的泛素化降解。(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亚玲[10](2019)在《电化学降解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机理研究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水体及土壤中硝基芳香族化合物污染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本文选取2,4,6-叁硝基苯酚(TNP)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基涂层电极为阳极电解模拟废水,考察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及电解液pH对电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曲线优化实验条件并对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给出的降解产物信息,研究其降解过程及机理。在对模拟废水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清洗污染土壤,研究了清洗方式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对土壤清洗液进行电催化氧化,考察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叁种极板进行了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并分别使用叁种极板降解模拟TNP废水,其对水中2,4,6-叁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大小为:Ti/IrO_2-Ta_2O_5>Ti/Pt>Ti/IrO_2-RuO_2,与极板表征结果一致,这与极板的表面形貌及涂层材料有关。(2)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和电解液pH均影响TNP的降解率,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30mA/cm~2、电解质浓度为2.0g/L、pH为5.0为最佳试验结果。(3)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响应面曲线优化试验分析各因素对TNP降解率影响的显着性水平,其中电流密度>电解液pH>电解质浓度,其中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的交互影响最强。当电流密度为30.77mA/cm~2,电解质浓度为2.52g/L,电解液pH为4.89时,2,4,6-叁硝基苯酚的实际降解率达98.22%与理论值无显着差异。(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发现了七种TNP降解产物,其降解机理主要涉及羟基自由基的亲电取代、硝基的还原、苯环的开环氧化和羧酸的氧化。降解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分别是:强氧化环境下硝基从苯环脱除;硝基酚类物质还原成硝基氨类物质;苯环类化合物开环形成多种羧酸;羧酸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Ti/IrO_2-Ta_2O_5极板降解2,4,6-叁硝基苯酚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表面活性剂进行土壤清洗,能够提高土壤中TNP的洗脱率,磁力搅拌的清洗效果优于浆式搅拌,当SDS浓度为5.0g/L时,土壤中TNP的洗脱率为93%。(6)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能够降解土壤清洗液中的2,4,6-叁硝基苯酚,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当电流密度为40mA/cm~2时,清洗液中2,4,6-叁硝基苯酚120min的去除率达90%,电解后的清洗液废水仍含有56%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回用于土壤清洗,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4-25)
降解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牛韶杰)人体神经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修复受损神经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如今,这一难题被烟台企业攻克。昨日,从市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由烟台企业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商品名:纽睿)已获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解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单荣,黄玲巍,李志文,曹迪.不同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J].农产品加工.2019
[2].高少帅,牛韶杰.烟企攻克神经修复世界难题[N].烟台日报.2019
[3].敬路淮,陈晓明,肖伟,田甲,戚鑫.黑麦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废水及富集植物的微生物降解[J].环境工程学报.2019
[4].徐金兰,郭阳,刘博雅.H_2O_2分次投加对Fenton氧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及后续生物降解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9
[5].雅米尼(ALI,MOHAMED,EL-YAMINE).蚯蚓和水稻秸秆对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镉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菲的降解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高鹏飞.降解石油烃混合菌剂的研制及室内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效果[D].吉林化工学院.2019
[7].谭佳丽.烟嘧磺隆降解菌TYM-1的筛选及土壤修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8].赵星宇.生物可降解纤维支架与miR-495在骨和软骨损伤修复上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王欢.自噬底物p62泛素化降解DNA损伤修复蛋白Rad51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9
[10].李亚玲.电化学降解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机理研究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