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论文和设计-李振卓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该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通过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承、螺纹柱、螺纹帽、连接杆、第三转轴、第三轴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滑槽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布料的厚度进行有效的压实整理,从而保障了对于布料压实整理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5)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4)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且两个固定杆(7)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机(8)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9),所述第二转动装置(9)卡接在第二支撑板(6)正面开设通孔(15)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转动装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所述螺纹柱(1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1);所述螺纹帽(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且两个连接杆(12)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3),且两个第一滑块(13)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通孔(15)内壁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14)内,且两个滑槽(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6),且两个第二滑块(16)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转动装置(1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装置(17)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转动装置(17)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辊(18),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正面卡接有第四转动装置(19),所述第四转动装置(19)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辊(20),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21)和开关(22)。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5)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4)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且两个固定杆(7)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机(8)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9),所述第二转动装置(9)卡接在第二支撑板(6)正面开设通孔(15)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转动装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所述螺纹柱(1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1);

所述螺纹帽(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且两个连接杆(12)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3),且两个第一滑块(13)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通孔(15)内壁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14)内,且两个滑槽(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6),且两个第二滑块(16)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转动装置(1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转动装置(17)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转动装置(17)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辊(18),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正面卡接有第四转动装置(19),所述第四转动装置(19)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辊(20),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21)和开关(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轴承(31),所述第一轴承(31)卡接在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且第一轴承(31)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5)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4)的背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9)包括第二轴承(92),所述第二轴承(92)卡接在通孔(15)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轴承(92)的内壁套接有第二转轴(91),所述第二转轴(91)的两端分别与电机(8)的输出轴和螺纹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装置(17)包括第三轴承(172),所述第三轴承(172)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17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1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172)的内壁套接有第三转轴(171),所述第三转轴(171)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挤压辊(18)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动装置(19)包括第四轴承(191),所述第四轴承(191)卡接在第二支撑板(6)的正面,且第四轴承(191)的内壁套接有第四转轴(192),所述第四转轴(19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挤压辊(20)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8)的输入端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

纺织布料在收卷时,需要进行挤压整理布料,使得起皱的布料表面更加光滑,从而便于布料的收卷和储藏,传统的理布装置通常设置两个挤压辊对布料的表面进行压实,但两个挤压辊之间的距离通常为固定距离,从而不能根据不同布料的厚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降低了布料表面的压实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理布装置通常设置两个挤压辊对布料的表面进行压实,但两个挤压辊之间的距离通常为固定距离,从而不能根据不同布料的厚度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降低了布料表面的压实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卡接在第二支撑板正面开设通孔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转动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

所述螺纹帽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通孔内壁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内,且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转动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转动装置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转动装置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正面卡接有第四转动装置,所述第四转动装置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和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支撑板的正面,且第一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通孔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装置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挤压辊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转动装置包括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第二支撑板的正面,且第四轴承的内壁套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背面的一端与第二挤压辊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通过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承、螺纹柱、螺纹帽、连接杆、第三转轴、第三轴承、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滑槽的共同作用,电机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带着螺纹柱的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带着连接杆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和第三轴承带着第一挤压辊向上运动,使得布料搭接在第一挤压辊的表面,电机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带着螺纹柱的正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带着连接杆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和第三轴承带着第一挤压辊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挤压辊与布料的接触挤压,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布料的厚度进行有效的压实整理,从而保障了对于布料压实整理的效果。

2、该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通过活动杆、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和收卷辊的共同作用,工人转动活动杆,从而使得第一转轴带着收卷辊转动,从而使得收卷辊缠绕布料,使得布料从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中被拉出,第三转轴带着第一挤压辊转动,第四转轴带着第二挤压辊转动,从而实现了对于布料的收卷,且在布料收卷的过程,实现了对于布料的全面压实。

3、该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滑槽,使得连接杆的升降更加平稳,从而使得第一挤压辊的升降更加平稳,且防止了连接杆的转动,从而防止了螺纹帽随着螺纹柱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了螺纹帽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板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一转动装置、31第一轴承、32第一转轴、4活动杆、5收卷辊、6第二支撑板、7固定杆、8电机、9第二转动装置、91第二转轴、92第二轴承、10螺纹柱、11螺纹帽、12连接杆、13第一滑块、14滑槽、15通孔、16第二滑块、17第三转动装置、171第三转轴、172第三轴承、18第一挤压辊、19第四转动装置、191第四轴承、192第四转轴、20第二挤压辊、21电源、2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第一转动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5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4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轴承31,第一轴承31卡接在第一支撑板2的正面,且第一轴承31的内壁套接有第一转轴32,通过第一轴承31和第一转轴32,使得收卷辊5对于布料的收卷更加平稳,第一转轴32的两端分别与收卷辊5正面的一端和活动杆4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活动杆4、第一转轴32、第一轴承31和收卷辊5的共同作用,工人转动活动杆4,从而使得第一转轴32带着收卷辊5转动,从而使得收卷辊5缠绕布料,使得布料从第一挤压辊18和第二挤压辊20中被拉出,第三转轴171带着第一挤压辊18转动,第四转轴192带着第二挤压辊20转动,从而实现了对于布料的收卷,且在布料收卷的过程,实现了对于布料的全面压实。

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且两个固定杆7的相对面分别与电机8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杆7,使得电机8机身得到了固定,避免了电机8机身的转动,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9,第二转动装置9卡接在第二支撑板6正面开设通孔15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转动装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第二转动装置9包括第二轴承92,第二轴承92卡接在通孔15内壁的上表面,且第二轴承92的内壁套接有第二转轴91,通过设置第二转轴91和第二轴承92,使得螺纹柱10的转动更加平稳,第二转轴91的两端分别与电机8的输出轴和螺纹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螺纹柱10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1,通过设置螺纹柱10、螺纹帽11和电机8的共同作用,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9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91带着螺纹柱10的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1带着连接杆12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带着第一挤压辊18向上运动,使得布料搭接在第一挤压辊18的表面,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91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91带着螺纹柱10的正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1带着连接杆12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带着第一挤压辊18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挤压辊18与布料的接触挤压,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一挤压辊18和第二挤压辊20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布料的厚度进行有效的压实整理,从而保障了对于布料压实整理的效果。

螺纹帽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且两个连接杆12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3,且两个第一滑块13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通孔15内壁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14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13和滑槽14,使得连接杆12的升降更加平稳,从而使得第一挤压辊18的升降更加平稳,且防止了连接杆12的转动,从而防止了螺纹帽11随着螺纹柱1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了螺纹帽11的升降,且两个滑槽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6,通过设置滑槽14与第二滑块16,使得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的升降更加平稳,从而使得第一挤压辊18的升降更加平稳,且两个第二滑块16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转动装置17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第三转动装置17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转动装置17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辊18,第三转动装置17包括第三轴承172,第三轴承172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17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1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第三轴承172的内壁套接有第三转轴171,通过设置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实现了第一挤压辊18的转动,在布料拉动的过程中,第一挤压辊18随之转动,从而降低了第一挤压辊18与布料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布料的磨损,第三转轴171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挤压辊18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6的正面卡接有第四转动装置19,第四转动装置19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辊20,第四转动装置19包括第四轴承191,第四轴承191卡接在第二支撑板6的正面,且第四轴承191的内壁套接有第四转轴192,通过设置第四转轴192和第四轴承191,实现了第二挤压辊20的转动,在布料拉动的过程中,第二挤压辊20随之转动,从而降低了第二挤压辊20与布料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布料的磨损,第四转轴19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挤压辊20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21和开关22,电源2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2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8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开关22,使得工人对于电机8工作状态的操控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工人通过操作开关22使得电机8工作,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9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91带着螺纹柱10的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1带着连接杆12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带着第一挤压辊18向上运动,当第一挤压辊18运动至合适的距离时,工人通过操作开关22使得电机8停止工作;

S2、使得布料搭接在第一挤压辊18的表面,使得布料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辊5的表面,工人通过操作开关22使得电机8工作,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二转轴91正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91带着螺纹柱10的正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帽11带着连接杆12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三转轴171和第三轴承172带着第一挤压辊18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挤压辊18与布料的接触挤压;

S3、工人通过操作开关22使得电机8停止工作,工人转动活动杆4,从而使得第一转轴32带着收卷辊5转动,从而使得收卷辊5缠绕布料,使得布料从第一挤压辊18和第二挤压辊20中被拉出,第三转轴171带着第一挤压辊18转动,第四转轴192带着第二挤压辊20转动,从而对布料进行收卷。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2346.5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322112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5H 18/10

专利分类号:B65H18/10;B65H23/26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通亿(泉州)轻工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通亿(泉州)轻工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深沪镇东海安开发区

发明人:李振卓;陈代锋

第一发明人:李振卓

当前权利人:通亿(泉州)轻工有限公司

代理人:梁永昌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自动调节宽厚度理布装置论文和设计-李振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