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霞江西省龙南中学3417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呼唤,赏识教育则是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所总结出的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较好方法。两种教育是“鱼”和“熊掌”的关系,都很重要,如何把这两种教育融合在一起,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赏识教育闪光点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都有同感,那就是如果你的学生英语基础太差,让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达到口、笔头熟练应用,真是太难了,硬性地强迫他们开口与你对话那简直是难以上青天。难道他们真的要放弃英语,英语也真的要放弃他们吗?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们要注意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期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被满足的愉悦,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赏识的目光注视他们,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即使有的学生一开始英语学得很差,作为老师决不能抱怨,而应该不断鼓励、赞赏他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尤其需要赏识教育。
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和责备,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和走路。因此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一、承认差异,激发兴趣
激烈的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无法容忍学生们的差异,总是想为什么有的学生是屡战屡胜,而有的学生却是屡战屡败,于是对他们失望了、放弃了,于是在我们心目中好、中、差学生便死死地定了位。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我们往往把学生成绩不好归咎于学生学习态度、智商太低等等,却很少从自己的主客观方面找原因。比如教学方法是否妥当,责任心是否尽到等等。在赏识教育的影响下,我们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学生观的束缚,在教学中逐步调整对学生的态度,彻底放弃那种“学生有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学好英语”的陈旧观念,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英语的希望之火。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他们的闪光点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全面认识学生,捕捉闪光点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全面当中捕捉学生的一点闪光之处,应当说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积极去寻找。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如兴趣、特长、思想状况,鼓励他们依据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多样性。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让他们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不断地运用心理暗示、行为鼓励等方式,使学生在精神上解放,积极探索,使之处于不甘平庸、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与艺术”是要在每个学生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困惑的学生面前,都要向其打开精神发展领域,使他们在这个领域上达到一个高处,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学生所学的英语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做到正确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很漂亮,有的学生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默写背书很积极等等,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不同的优点,在课堂上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让学生充满自信,引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赏识学生,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学生能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学生,就要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只有真诚的赏识,而没有了厉声的训斥,从而使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温馨而活跃,促使学生从心底里爱上英语课。“赏识教育”要关照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更要真诚,以心换心,与他们交朋友。当你熟悉了学生的一切时,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东西。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要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通过老师的赏识,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找回自信,激发潜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赏识,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赏识中体会“ABC”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