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教育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分析

国内高等教育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分析

陈千行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47

摘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大环境的快速变化,国内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海外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等教育无论是在适应能力还是在办学经验上都有待提高,需要借鉴海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国内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从某一方面显示出高等院校渴望更宽范围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希望能够自主根据教育市场的供求规律来配置教学资源。刺激大学内部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科研学术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国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现状分析

一、高等教育概念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七会,大会发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其中《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对高等教育作了新的界定,即采纳了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第27届会议批准的《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历与资格的建议》中的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主管当局批准为高等学校的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等教育后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

应当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给高等教育所作的基本界定,即强调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以及在对高等教育作界定这一问题上所持的包容的观点与态度,实际上昭示着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二、国内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现状

近几年国内高等教育与外国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的高校入学人数短缺,刺激了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对外开放,随着国际化投资教育资本的进入,开放的国内教育市场对利益目的的追逐变得公开和直接。如今的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更注重教育作为服务产业的性质和经济价值的体现。在国内,随着经济市场开放逐渐影响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冲击了大学旧有的办学层次定位,激励了大学相互争夺生源、经费;国家从政策上鼓励多样化办学模式,民间资本借着放宽的教育办学条件涉足高等教育,一批新兴的私立大学或者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开始运作,他们与公立大学竞争资源,动摇了大众心中对大多数公立大学的传统地位认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港澳高校,欧洲、北美、澳洲、东南亚等地的海外大学纷纷加强了对中国内地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国内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几年,每年更新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以及社会对其的专注度足以说明高校之间竞争强度不断加大。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已经深入到大学系统的其他方面甚至声誉层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在院校的认可度,高考志愿填报,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点,都成为大学竞争的体现。现代大学需要向市场推出自己有说服力的品牌,这是当前决策和管理者们所面临的问题。

三、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主要竞争手段和现状

国内外高校对国内优秀生源的争夺日益剧烈。如今随着人民经济能力提高以及海外大学在华招生投入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完成高等教育。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吸引生源方面。

发展自身招生模式和生源培养方式,努力吸引优质生源。近几年,国内高等教育之间通过推出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联盟。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教学方式改进,吸引生源报考,提供奖学金或学费减免,研究生保送、“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基地班等政策和制度手段争取生源。

2.在留住人才方面。

国内高等教育不仅通过提供优厚的住房、津贴、安家费、家属调动、子女就学等生活待遇吸引人才,也通过配给科研经费、实验室、研究机构、研究助手甚至学术头衔或行政官职等招揽人才。

3.在教育科研经费方面。

国家政府加大对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投入、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大学面向社会推进多种培养形式、金融资本对教育产业投资回报的追逐,以及与此关联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入,为大学经费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大学经费的供给渠道。越来越多的办学经费需要高校走出校门去竞争获得。

4.在学科建设方面。

特别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及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置与建设,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新时期发展业绩的显著性标志和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的对象。社会舆论和各种机构热衷于大学学科的排名,影响着人们的择校行为。

5.在毕业生就业。

按市场化经济原则由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大学实力的有力证明。大学努力通过各种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是“高学历失业”数量还是逐年上升。

四、在竞争中,国内高等教育自身的不利因素

大多数国内高校对目前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行为适应能力不强。海外大学有着较长的高等教育历史,成熟的教育体系以及教育市场环境;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内高等教育仅仅能够面对目前的市场、政府共同参与的规则。在刚刚起步学习市场运作时,中国内地的大学便不得不应对来自经验丰富的境外大学的竞争压力,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缺乏。

和同台竞技的世界知名学府相比,国内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短暂的,仍处在组织演进中的成长和发育阶段,其历史积淀和主体性意识还十分薄弱。这使得国内高等教育无论在人才、学科、经费或综合能力等主要方面,都逊色于世界一流大学。

2.行政体制指导办学思想。

国内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行政领导的政治体制。同海外一流大学相比,缺乏自主运营和学术市场竞争的理念和经验。在利用市场资源和防范市场风险方面,国内高等教育还处在“试探和尝试”的起步阶段。

3.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学办学态度不断受到影响。

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早已影响到大学。其中一些高校的管理阶级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权,但由于市场还很年轻,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对信息方向把握的准确度有偏差,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以及一些短视短利行为。普遍存在学术服从行政的管理体制,束缚着高校执行力效率。

五、结束语

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高等教育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同时,也一直被赋予这样一个功能,就是具有社会维持的功能,即对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社会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政治作用可能没有这么明显。国内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从某一方面显示出高等院校渴望更宽范围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希望能够自主根据教育市场的供求规律来配置教学资源。刺激大学内部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科研学术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相比较海外一流大学,国内高等教育同前者的竞争出于明显弱势,竞争也更加残酷。

参考文献

[1]卢晓中.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1):17-21.

[2]叶赋桂,钟周,李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48-56.

[3]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06)[J].评价与管理,2006(1):44-50.

[4]张正军.微观视角: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及其管理改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2-128.

[5]李培根.解析大学学科建设的误区与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8):4-6

[6]李红兵,阎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4-46.

[7]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千行(1985-),女,汉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标签:;  ;  ;  

国内高等教育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