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心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孟子的心学及其现代意义

一、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白廷[1](2021)在《墨家“兼爱”论及其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指出在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内容宏丰,形态各异的传统文化理论宝库中,人们比较容易瞩目于诸如儒、释、道之类的主流形态,而对墨家这样自汉代以后逐渐衰微的思想学说关注不够。其实,由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留下了诸多颇具现代价值的理论,尤其是墨家的“兼爱”论及其衍生的“交利”“非攻”“尚贤”“节用”“明志”等思想,不仅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而且其内蕴的现代性价值也颇为丰富。为此,以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语境,对墨家的“兼爱”论进行现代性的发掘,探寻两者的契合之处,并总结出“兼爱”论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可能存在的理论和方法层面的启迪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墨家“兼爱”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首先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墨子作为先秦时期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的“兼爱”论为弟子和时人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化体系,对这一内容进行发掘可以为当代大学生自觉建构起知、情、意相融合的道德意识提供诸多的启迪。其次,“兼爱”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也体现在教育原则的有效确立方面,其“爱无差等”体现的教育公平原则、“动则事”体现的行动优先原则、“节侈欲”体现的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批判等原则,对当下的高校德育具有厘清理念,消弭时弊的意义。再次,这一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也还体现在德育的评价方法上,如“志功合一”(即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评价方法、“自利”与“他利”相统一的评价方法、“取其大者”的评价方法等。“现代性困境”的一个重要特征被认为是现代人爱别人以及爱家庭、爱集体、爱国家、爱人类的能力退化,人的内心世界深陷诸如合理利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国家利己主义之类的困顿之中。墨家的“兼爱”论所体现的现代性价值不仅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启迪意义,它作为一种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对解决“现代性困境”中的利己主义问题也具有某种全球性的启迪意义。

肖永明,黄有年[2](2021)在《论孟子“义利之辨”展开的基础及其政治走向》文中研究说明孟子"义利之辨"的展开有赖于两大基础,一个是现实基础,另一个是理论基础。现实基础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各国的统治者都想快速扩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理论基础是儒家的"心性论"和"天人论"。其中,孟子本人的心性论和天人论是核心理论。孟子"义利之辨"的最终政治走向是"仁政",也即"王道政治"。从义利之辨出发,孟子的王道政治侧重于"仁义"这个价值要求,忽略了根本的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无法对统治者做出有效的限制。正常的政治实践要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应该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而不是顾此失彼。总而言之,虽然孟子的"义利之辨"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王道政治",张扬价值理性,但是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

潘洁梅[3](2021)在《孟子人格修养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

温树峰[4](2020)在《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理论基础、目标价值、方法和弘扬路径等方面。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全面梳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还在缺乏理论基础研究、学科视角狭窄和同质化研究现象严重等问题。未来对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应增强孟子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创新度。挖掘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王莉[5](2020)在《叶适孟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两宋时期,孟子其人其书其思想地位急剧上升,孟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但在“孟子升格运动”中,始终伴随着疑孟、“非孟”等现象。虽然这并非主流,但无疑是两宋孟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叶适是南宋着名事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叶适是“非孟”学派,但通过对叶适本人的生平经历、学术文献的梳理可知,叶适本人在其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对孟子实际存在批判和称赞两种态度。目前,有关叶适孟学思想的全面研究的成果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叶适生平着述、道统论、心性论以及仁政论等方面,分析探讨叶适对于孟子思想的肯定、批判与发挥。如他在道统论方面,秉承尊孔重儒的原则,明确指出孟子不能续道统的问题,凸显叶适秉承孔子道统思想但又与程朱“道统论”颇不相同;在心性论方面,叶适持“内外交相成”等观点,认为程朱在诠释孟子“心性论”上存在与时代脱节之弊端,与南宋面临的时代困局尤其以富强为目的治国之道并不相干。为此,他从事功与南宋面临的严峻现实出发,在批判程朱道统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孟学思想,建构了以事功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体系,亦对明清“实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非孟”潮流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叶适本人希望通过着书立说引导南宋朝廷致力政治、社会、经济建设以走出危机的人生愿景。这正是叶适孟学思想研究之价值所在与显着特点。

于欣[6](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焦树艳[7](2019)在《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孟子性善论诠释研究》文中认为人性论为儒家心性哲学的基石,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的主流,也是一直备受热议的话题,历代儒者对于性善论有着不同的诠释。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从群体意义下的“人”向个体意义下的人的位移、过度。由此,个体的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0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性善论的诠释又取得新的进展,其中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对性善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究路径与意义方面推陈出新,为后来的性善论研究和诠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他们站在中西结合、融通的时代巅峰之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必然对性善论的诠释持有特定的看法,背后所彰显致思理路和诠释方法、诠释效力亦有不同。唐君毅对中国的人性思想进行全面的疏解与诠释,他将中国人性思想置于整个中国哲学研究的大脉络之中,特别是将孟子人性论思想与告子、荀子加以比较,从而把握到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他看来,孟子“即心言性”,超越了自告子以来的“以生言性”的传统,他进一步就“心之生出”深入挖掘孟子性善说的具体内涵,创发新论。唯即心言性,才能确立人之为人的根本,才能确定人是道德存在这一事实。对孟荀之间的人性学说的争论,唐先生指出孟荀之异不在性上,而是在心上,这样,在孟子那里“即心言性”“就心之生”处言性善所体现的心与性的统一,转而荀子则从心、性对立的角度对人及其行为进行考察性恶说,这种诠释角度一定程度上也为荀子之性恶论并非是性本恶论做了进一步说明。牟宗三对《孟子》的诠释是以心学的方式展开。牟先生讲孟子一反他平时最擅长的“依概念之分解纯逻辑地凭空架起一义理系统”的路径,而是采取了疏解经典的方式。而他对对孟子思想的概述主要集中于对《孟子·告子上》的文本诠释疏解之中。战国时期流行的多种人性论的观点在该篇中都被概括出来,同时又是孟子人性论最为集中的表述,因此该篇成为历代学者爬梳先秦人性论尤其是研究孟子人性论思想始终绕不开的章节。牟先生通过疏解《孟子·告子上》以创作《圆善论》,接续孟子“性善”的基本义理而进达“圆善”的问题。牟宗三通过对人性论的梳理,认为中国历史上正宗儒家对性的探讨存在两种进路:一种是“天命之谓性”,由《中庸》《易传》代表的一路,亦称为“宇宙的进路”。一种是以孟子为代表的进路,坚持仁义礼智内在于心,即心说性,可以称为“道德的进路”。两种路向挑战了历史上久成传统的成说,认为《中庸》与《孟子》的路向是不同的,但这一致思理路对于细化、深化理解子思与孟子之间的思想差异,非常重要。徐复观对性善论的诠释,不同于热衷于形上学建构的熊十力、牟宗三和唐君毅,而是本乎史学家的立场,寻求思想史的疏解,反对建构形而上学,提出“形而中学”运思理路。在人性论史上,徐先生推崇从先秦诸子所流传出的人性论探讨,认为他们对人性论的论说基于体悟,这种体悟具有根源作用,一旦形成,渗透进入人活动所能关涉到的各个方面,便会使得人性论开始影响人自身的一切思想、活动。总之,通过对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的性善论的诠释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诠释研究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他们重视文化价值在历史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深入的文化价值的根源来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可以说是性善论诠释的一个基本特征。作为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基于此特征出发,在中西历史之发展中各持其中之一面,对孟子性善论研究各有其新意与推进之处,当然也不乏不足。

欧阳祯人,李想[8](2019)在《综贯与开新:试论郭齐勇的《孟子》诠释》文中研究指明郭齐勇先生的《孟子》诠释有两条线索,其一,以道德为枢纽将宗教、政治、道德融为一体,揭示出孟子性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政论的正义论和民意论,人格修养论以持志为中心的持志养气的依存与内圣外王的统一。其二,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怀,融贯于对《孟子》的诠释,彰显出孟子注重对弱者的救助和机会公平等鲜明的时代性。他也积极廓清对《孟子》的误解。郭齐勇的《孟子》诠释既有深刻的学术性,又有鲜活的实践性,兼顾神圣性、超越性、理想性和庸常性、实践性、经世致用等特性。

刘艳芳[9](2019)在《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性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出、生态失衡不断地加剧,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此同时,由人的不和谐所造成的社会关系的失衡,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对此,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把关注点与着力点放在了人自身的完善上。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秦的儒家学者(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就开启了对人之为人的本质与人自身的完善进行反思、省察与探究,他们这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用“成人”思想概括之。先秦儒家的“成人”思想是一种立足于“和合”价值观,关照个体安身立命、修己安人、人文化成、成己成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学问。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而且还将继续影响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与走向。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潮流下,先秦儒家的“成人”思想就需要超越时代的限制,继续发挥出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当代人的安身立命、生态文明的建构与完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先秦儒家的“成人”思想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在了解先秦儒家“成人”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理性的梳理与阐释,分别围绕着成己、成人、成物探究了“成人”思想的生态性呈现。第二部分,通过剖析“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与道德总纲,从根本上规定了“仁”必然成为先秦儒家成人生态性培塑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此外,本身即是一种道德又是培育这种道德方法的“中庸”,它内在地要求与体证着自身是成人生态性培塑所要遵循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分别从立“成人”之志、“学”以“成人”、知行统一以“成人”这三个层面系统地探究了先秦儒家成人生态性培塑的基本方法与路径。第四部分,立足于全面系统地把握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性,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究了本课题研究对当代人安身立命、生态人的培育和己、群、天地之间都“普遍和谐”境界的营造,以及对当代我国教育理念革新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周丽[10](2018)在《创学视域下的中国心性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是始于问题的,不同于西方哲学对自我和世界的无尽的追问,中国哲学是基于对天人关系的追问展开的,是关注生命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是围绕心性问题的讨论而展开的,是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境界论为一体的整体综合的哲学。而此种基于天人关系下的心性问题讨论,一些学者名之为心性论。中国的心性论研究就是在这种天人关系的探讨下动态的发展了两千多年,并在各种学派思想的争论和转化中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侧重的学派脉络体系。在承继张岱年综合创造论而来的创学视域下,本文以“生生”之性向“创造”之性转化为主线,对心性论的诠释重构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以及拓展。心性问题的研究是始于对“心”“性”的概念阐发,通过古文献的追溯发现早期的“心”“性”并没有联系,也没有被作为哲学范畴而被讨论,其中“性”字可同“生”字。“心”“性”作为哲学范畴被研究是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经济变革,宗法封建社会转向崇尚物质力量的诸侯混战的新战国时期,在物力的高度发扬下,人心坠入不安,萌发了侧重精神之发扬的心性探求,二是、人文学术背景,经由对神权的解放,通过对殷周时期的“天”“命”“德”等概念的反思,进而有了与“天”“命”“德”对应的“心”“性”的概念解释。而“心”“性”在《性自命出》中首此作了较深人的哲学解读,并包含了当时的关于心、性的分化诠释。心性论在先秦时期的分化诠释主要体现为儒道两家,儒道两家中有自己的对心性论的研究路径。儒家是在“以仁为统”的路径下的诠释,孟子承孔子之仁,提出性本善的即心言性的心性论,通过存心养性以保持本善之心,荀子则沿孔子之礼,提出性本恶的即生言性的心性论,通过化性起伪以教化而向善。不同于儒学的仁为核心的本体理念,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心性论,在“周遍自然”的理论路径下,从道之自然论本性,提倡遵从自然本性本心的无为而为。至《易传》,才有对儒家心性论系统的形而上的论证。《易传》从《易经》中引出阴阳范畴,从宇宙的根源处,以阴阳变化处来说人性,以变化之易来论天道,把自然、社会、人统一起来,建立了形而上的天人合一的心性论范畴体系。并引发了宋明新儒学时期的儒门学者在生生之性探寻下的心性论研究,其中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颢是顺承《易传》而论,从心性同体的角度再次论证自《易传》而来的形而上的天人合一的心性论,胡宏是从天人不二的性体心用的角度,论证了以心成性的心性论,王夫之则是从天人相分的角度,论证了性日生日成的心性论。在生生之性的探寻下的心性论研究,为中国哲学之“生生”向“创造”的观念提升提供了中国古代思想源泉。经由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创造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中国哲学在疏解西哲之创造之思想时,发现创造之思想与中国哲学之“生生”的会通性。于是,中国哲学家在“生生”与“创造”相会通的理论路径下对中国的心性论进行重新建构,例如:熊十力、牟宗三的道德创造的心性论,方东美、罗光的生命创造的心性论,张岱年的广义创造心性论等。其中张岱年的中、西、马综合创造论最具时代特色。最后,本文以张岱年的综合创造论为指导,从“创学”视角,提出创造心性论的重构,在“以创为统”为理论路径下,以“道”与“创造”为核心,在“知本达至”之基础上论证天人合一的创造本性观,并讨论了创造心性论在本体、认识、价值之域的现代意义,认为在本体、认识、价值之域,创造心性论与现代综合科学皆呈现了契合。

二、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墨家“兼爱”论及其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分析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4 创新与重难点
        1.4.1 创新之处
        1.4.2 重难点
2 比较文化视阈下的墨家“兼爱”论
    2.1 人我之辩与“爱”之本义
    2.2 中国伦理传统对“爱”的不同释义
        2.2.1 儒家“亲亲为大”的仁爱说
        2.2.2 佛家“爱众生”的慈悲观
        2.2.3 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之爱
        2.2.4 墨家的“兼爱”论
    2.3 西方文化对“爱”的基本释义
        2.3.1 基督教“博爱”思想
        2.3.2 近代以来西方的“自爱”观
    2.4 比较视阈下的墨家“兼爱”论及其合理性
        2.4.1 儒佛道墨之“爱”的异同性分析
        2.4.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利己之“爱”
3 墨家“兼爱”论的释义、历史背景与主要内容
    3.1 “兼爱”释义
    3.2 “兼爱”论的历史背景
        3.2.1 政治背景:群雄争霸的局面
        3.2.2 经济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3.2.3 文化背景: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3.3 墨家“兼爱”论的主要内容
        3.3.1 以“爱”为本
        3.3.2 以“兼”为方法
        3.3.3 以“利”为指归
4 “兼爱”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 墨家“兼爱”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4.1.1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4.1.2 “兼爱”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4.2 墨家“兼爱”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4.2.1 以“兼爱”情怀超越精致利己主义
        4.2.2 以“兴天下之利”观超越狭隘功利主义
        4.2.3 为理想信念确立“以自苦为极”的奋斗观
    4.3 墨家“兼爱”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4.3.1 以人为本的共同教育原则
        4.3.2 知行并重的共同实践路径
        4.3.3 重视道德修养的共同教育目标
5 墨家“兼爱”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启示
    5.1 “兼爱”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启示
        5.1.1 “兼爱”论与道德认知教育
        5.1.2 “兼爱”论与道德情感教育
        5.1.3 “兼爱”论与道德意志教育
    5.2 “兼爱”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启示
        5.2.1 “爱无差等”与教育公平原则
        5.2.2 “动则事”与行动优先原则
        5.2.3 “节侈欲”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批判原则
    5.3 “兼爱”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启示
        5.3.1 “志功合一”的评价方法
        5.3.2 “自利”与“他利”相统一的评价方法
        5.3.3 “取其大者”的评价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2)论孟子“义利之辨”展开的基础及其政治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利”问题的追溯及孟子的论述
二、孟子“义利之辨”展开的基础
    (一)“利”:现实之镜的映照
    (二)“仁义”:心性之学的关切
    (三)“天视”:来自天道的关照
三、“义利之辨”的政治走向
    (一)期待道德之王
    (二)“明其政刑”与“尊贤”
    (三)设教化民
结语

(4)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一)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1.形成背景
        2.理论基础
    (二)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标价值
        1.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标
        2.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
    (三)孟子道德教育思想方法
    (四)将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其他思想家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1.孔孟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2.孟荀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3.孟墨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五)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弘扬路径
二、总结与展望
    (一)对当前研究的反思
    (二)未来研究展望

(5)叶适孟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叶适生平事略
    2.1 时代与学术背景
    2.2 叶适师承与交游事略
    2.3 叶适思想的主旨与特点
    2.4 叶适生平着述
第三章 叶适“尊孔非孟”的道统观
    3.1 孔孟“道统论”的主旨
    3.2 叶适对程朱“道统论”的批判
    3.3 叶适对孔孟“道统论”的重建
第四章 叶适对孟子“心性论”的批驳与质疑
    4.1 孔孟“心性论”
    4.2 “无独指心”的“心性论”特质
    4.3 “内外交相成”的成德之道
第五章 叶适对孟子王道仁政的批判与发挥
    5.1 叶适对孟子王道思想的肯定
    5.2 叶适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肯定和发挥
    5.3 叶适对孟子“仁政论”的批判与发展
第六章 叶适孟学思想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成就
    6.1 在永嘉学派中的地位及对明清“实学”思想的影响
    6.2 在孟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6.3 叶适孟学思想现代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叶适“尊孟”类文献
    附录2 叶适“非孟”类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以实践为导向
        (三) 坚持综合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孟子性善论诠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孟子性善论及其历史影响
    (一)先秦儒家人性论概说
    (二)后儒对性善论的接纳与反思
    (三)近代学术视域下的性善论反思
二、现代新儒家对儒家性善论的概说
    (一)第一代新儒家的性善论论说
    (二)第二代新儒家对心性论的高扬
三、唐君毅对性善论的诠释
    (一)唐君毅对孟子性善论理路的分梳一:合“心”与“生”以言性
    (二)唐君毅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路分梳二:就“心之生”以言性善
    (三)唐君毅的孟荀性论调和说
四、牟宗三对性善论的诠释
    (一)孟告性论之异:义理之性与生之谓性
    (二)性命对扬:生之谓性与义理之性的“互动”
    (三)牟宗三论性之路向
五、徐复观对性善论的诠释
    (一)徐复观论中国文化为“心”文化
    (二)徐复观对孟子性善论理路的分梳:以心善言性善
    (三)徐复观论性善论与民主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和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第二章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探究
    第二节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成人的标志——成人礼
        二、孔、孟、荀各自的“成人”内涵
    第三节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性呈现
        一、“成己”:追求一种人生的境界
        二、“成人”:塑造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成物”: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三章 先秦儒家“成人”生态性培塑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遵循“仁”的原则
        一、“仁”是人之根本
        二、“仁”是伦理道德总纲
    第二节 遵循“忠恕之道”原则
        一、“忠恕之道”的内涵
        二、“忠恕之道”的特征
    第三节 遵循中庸和谐的原则
        一、中庸作为一种德行与方法
        二、中庸的归旨在于和谐
第四章 先秦儒家“成人”生态性培塑的路径
    第一节 立“成人”之志
    第二节 “学”以“成人”
        一、内在的自我修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
        二、外在环境的熏陶和后天的教化相结合
        三、“成人”培育中的其他方式
    第三节 知行统一以“成人”
第五章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生态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生态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一、引领修身正己、和谐为本的社会人文风尚
        二、成己成人成物的生态意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三、“成人”原则对营造“普遍和谐”境界的启示
        四、“成人”修行路径对当代我国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局限性
        一、侧重人的道德修养从而抑制了现实的人生欲求
        二、“成人”思想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创学视域下的中国心性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概述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困境与局限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述程序
第2章 心性论之缘起
    2.1 心性论的逻辑起点
        2.1.1 早期思想中的“心”
        2.1.2 从生到性
    2.2 心性论之形成背景考察
        2.2.1 政治经济背景
        2.2.2 人文学术背景
第3章 先秦时期心性论的分化诠释
    3.1 孟子即心言性的心性论
        3.1.1 以善论性
        3.1.2 对“生之谓性”的修正
        3.1.3 尽心知天的心性论证
        3.1.3.1 以心善证性善
        3.1.3.2 论人之为不善
        3.1.4 对孟子即心言性的心性论的评议
    3.2 荀子天人相分的心性论
        3.2.1 明天人之分
        3.2.2 对性之规定
        3.2.3 对心之解说
        3.2.4 对荀子天人相分的心性论的评议
    3.3 先秦道家自然本性的心性论
        3.3.1 道家思想形成的缘起
        3.3.2 “道”是道家心性论的出发点
        3.3.3 老庄思想中的心性问题
        3.3.4 对老庄自然本性的心性论的评议
第4章 生生之性探寻下的心性论
    4.1 《易传》天人合一的心性论
        4.1.1 《易传》的变化之道
        4.1.2 “生”与“生生”
        4.1.3 天人合一的道德本性
    4.2 生生之性兴起之机缘
        4.2.1 自然本性的心性论
        4.2.2 禅宗的心性本体论
        4.2.3 儒学的复兴运动
    4.3 生生之性探寻下的心性论之演变
        4.3.1 周敦颐以诚为本的心性论
        4.3.1.1 太极之道
        4.3.1.2 承继孟子与《中庸》之“诚”
        4.3.1.3 “生生不已”之以诚为本的心性论
        4.3.2 程颢万物一体的心性论
        4.3.2.1 万物一体之理
        4.3.2.2 万物一体之仁
        4.3.2.3 天人一体之心性
        4.3.3 胡宏以心成性的心性论
        4.3.3.1 万物生于性
        4.3.3.2 性无善恶
        4.3.3.3 以心成性
        4.3.4 王夫之性日生日成的心性论
        4.3.4.1 道性善
        4.3.4.2 性日生日成
        4.3.4.3 性体心用
        4.3.5 对以“生生之性”为宗的心性论的评议
第5章 创造思想萌发下的心性论诠释与重构
    5.1 以道德创造为中心的心性论诠释与重构
        5.1.1 熊十力创生实体的心性论
        5.1.1.1 创生实体的心性论宗自《大易》
        5.1.1.2 “生生不已”之创生实体
        5.1.1.3 天人不二的创生实体
        5.1.2 牟宗三道德创造的心性论
        5.1.2.1 对孟子的心性论的“心”“性”的诠释 635.1.2.2 道德创造心性论的错置
        5.1.2.3 即存有即活动的道德性
        5.1.3 对以道德创造为中心的心性论的评议
    5.2 以生命创造为中心的心性论诠释与重构
        5.2.1 方东美生命创造的心性论
        5.2.1.1 生命创造本体思想的历程
        5.2.1.2 “生生、生命、创造”的会通
        5.2.1.3 机体主义
        5.2.2 罗光的以生命创造为中心的生命哲学
        5.2.2.1 生命哲学的理论来源
        5.2.2.2 “生命”与“存有”
        5.2.2.3 以创造力和创生力证成生命创造
        5.2.3 对生命创造本体的反思
    5.3 张岱年的综合创造论
        5.3.1 缘起:“生生不已”的辩证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5.3.2 综合的创造与生生即是创造
        5.3.3 兼综“唯物、理想、分析”的天人五论
        5.3.4 对张岱年综合创造论的引申
第6章 创学视域下的创造心性论重构
    6.1 综创视域下的创学探索
    6.2 创造心性论的理论路径之测定
        6.2.1 心性论的理论路径考察
        6.2.2 “以创为统”路径的确立
    6.3 创造心性论的核心:“道”与“创造”
        6.3.1 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道”
        6.3.2 中国新哲学建设之时代标志:“创造”
    6.4 天人合一的创造本性
        6.4.1 自然创造与自觉创造
        6.4.2 知本达至
    6.5 创造心性论的现代意义
        6.5.1 本体之域的现代意义
        6.5.2 认识之域的现代意义
        6.5.3 价值之域的现代意义
本文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墨家“兼爱”论及其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白廷. 浙江大学, 2021(01)
  • [2]论孟子“义利之辨”展开的基础及其政治走向[J]. 肖永明,黄有年. 孔子研究, 2021(03)
  • [3]孟子人格修养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潘洁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J]. 温树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叶适孟学思想研究[D]. 王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6]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7]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孟子性善论诠释研究[D]. 焦树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8]综贯与开新:试论郭齐勇的《孟子》诠释[J]. 欧阳祯人,李想. 人文论丛, 2019(01)
  • [9]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生态性研究[D]. 刘艳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创学视域下的中国心性论研究[D]. 周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孟子的心学及其现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