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_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空,尺度,特征,痢疾,淋病,莱州,细菌性。

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1](2019)在《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汉江流域63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辅以超阈值抽样、极端降水集中度(EPCD)和集中期(EPCP)、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旬尺度上,汉江流域EPCD较高,呈现出"西高东低"空间特征;汉江EPCP多年均值为七月下旬,空间呈现出"东部早,西部迟"的分布特征,不同流域表现出不同的年代变化规律。(2)在月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各月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同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极端降水少发期。(3)在季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夏季占比50%以上,但近期全流域夏季极端降水比例下降,其中上游主要为春季占比增加,中下游为秋季占比增加,说明夏季是影响汉江极端降水非均匀变化的关键季节。(4)在影响因素上,当东亚季风和南亚II区季风偏强时,汉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量整体减少;当东亚季风偏弱时,夏季极端降水增幅呈南北分异,而南亚II区季风偏弱时,极端降水增幅呈东西分异。(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江孝君[2](2019)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各个领域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失衡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集中体现;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与关键,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轴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论文基于多空间尺度视角,探讨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尺度关联特征、有助于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区域经济及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基础研究,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及我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立足人文地理学科,科学定义了区域及区域经济差异等基础概念,提出区域经济差异指的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及发展水平变化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现象,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差异,而发展水平变化率则表示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过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逻辑分析体系、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同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区域经济差异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框架,以此为轴心,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并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为:第一部分基于综合指数模型、差异指数模型及尺度嵌套模型测度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演化及尺度嵌套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经济绝对和相对差异均表现出地级>省级>区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即空间尺度越小,区域经济差异越大,相对越能揭示经济发展及增长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稳定性较强且阶段性突出,而区域经济增长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强,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绝对差异逐步扩大。(2)尺度方差分解表明,地级尺度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级和区级尺度,泰尔指数分解表明,省内地级单元间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间及区间差异,综合表明较小空间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第二部分基于ESDA模型、空间分类法及地理统计法从空间关联、空间分类及空间分区等叁方面比较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发现:(1)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正向集聚特征,地级尺度明显强于省级尺度,即空间尺度越小、集聚特征越明显;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优于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稳定性较强,而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波动性较强;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关联总体以正相关为主,LL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对应程度较高,冷热点呈现与局部自相关相似的空间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稳定性较强,区域经济增长跳跃性较强。(2)不同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分类格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延续性,中低水平区占据主体地位,并与低水平区呈片状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高及高水平区呈沿海集聚、内陆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类总体呈现集聚特征,中低及中高类型区占据类型主体,空间分类格局跳跃性较大且各尺度对应性相对较差。(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对应空间分布呈跳跃性变化,低发展水平-慢增长率为类型主体,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地级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水平波动明显,基础高增长慢的区域集中分布在环渤海、长叁角、海峡西岸及珠叁角核心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等级化”特征,呈现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普通地级市发展格局;“职能化”特征,综合型城市总体强于资源型城市;“阶梯化”特征,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南北差异显着,南方整体优于北方;经济区间差异明显,呈东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北部沿海区>东北区>黄河中游区>长江中游区>大西南区>大西北区的发展格局;沿海、沿边及内陆城市间差异显着,呈沿海城市>内陆城市>沿边城市的发展格局。第叁部分基于逻辑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因子两大方面揭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是受区位、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驱动的,各方面要素渗透于各个空间层面,共同作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在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形成及演化进程中,区位因素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因素发挥关键性作用、政治因素发挥推动性作用。驱动因子分析表明,不同尺度驱动因子贡献率及作用区域有所差异,总体上人均固产投资、就业总人口、进出口总额、人均存贷款总额、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化水平、移动电话用户、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公路网密度等因子的增加或提升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的减少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而第叁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大学生数量等驱动因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作用经济发展总体表现出沿海高于内陆、东部高于中西部、东南高于西北、南方高于北方等空间格局特征。第四部分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对国民经济运行及政治社会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势在必行,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关注协调较小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关注区域整体系统协调发展,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协调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合理规划与有效落实相结合;对策建议主要从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夯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叁方面提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郑嘉丽,张丰,杜震洪,来丽芳,刘仁义[3](2018)在《传染病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淋病、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传染病时空分析中存在时间尺度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尺度的传染病时空分析框架.该框架综合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核密度估计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等模型方法,从年份、季节、月份多个尺度对杭州市2006—2013年淋病、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密度高的辖区,3类传染病发病率年际变化明显,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在人口稀疏的区县,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各类传染病均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各季节疾病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杭州主城区,淋病的发病热度值无明显季节性差异,细菌性痢疾表现为夏、秋高发,冬、春低发,流行性腮腺炎则相反;淋病的时空聚类在月份分布上较分散,而细菌性痢疾的聚集时间多为每年的6—11月,流行性腮腺炎则为12月至次年5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刘柏静,贾静,吴晓青,杜培培[4](2018)在《基于AIS和多尺度空间模型的船舶活动时空特征及潜在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IS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空间模拟方法,分析莱州湾海上渔业船舶和商业船舶活动的时空特征,对海上船舶活动对莱州湾海洋生态红线区、海洋功能区海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压力进行直观、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莱州湾船舶活动集中在海湾西南部海域和港口航运区、农渔业区等海洋功能区;渔业船舶活动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较为明显;莱州湾西南部海域和龙口港区西北部海域受海上船舶活动的潜在压力较大.建议在每年的9—11月份,加强对莱州湾渔业船舶活动和海上捕捞作业的监管,做好黄河口、莱州浅滩等海洋生态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防范商业船舶活动对周边养殖区和海洋牧场海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彤,郭炎[5](2018)在《城市扩张背景下武汉市景观格局时空特征的多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实,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采用了"多尺度"的研究思路,将多时相遥感影像、多空间幅度分析和梯度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景观格局变化,以解读武汉市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规律。从时间上看,以2010年为分界点,武汉市的城市形态表现出"扩散—集聚—扩散"的动态规律。从空间上看,景观格局呈现出"主城市—远城区"独特的空间差异,并且从3个不同方向的景观梯度带上,可以看出武汉市在不同发展方向上的特征和差异。最后,本文简要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8年18期)

曹玉晗[6](2018)在《南加州湾波浪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浪是海气相互作用中主要动力因素之一,统计表明海洋上自然破坏力的百分之九十源自波浪,因此研究近岸波浪的分布及传播过程对航海事业及海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波浪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开发到第叁代模式,即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计算模型。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利用第叁代海浪模式对近海波浪进行模拟,但是在南加州湾建立长时序海浪数值模式,并利用模式数据分析南加州湾波浪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还很少。本文首先利用SWAN(Simulating WAvesNearshore)模式对美国南加州湾的波浪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风场和美国地球物理中心提供的ETOPO高程数据里精度为1弧分的水深作为初始场,考虑白帽效应、底摩擦、波-波相互作用和波浪破碎等物理机制,得到较传统资料更为精细的长时序波浪模拟数据,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对南加州湾波浪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此外模式还考虑了绕射等波浪浅水传播物理过程,对岛屿的掩蔽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利用ROMS(Regional Oceanic Model System)模拟的流场作为模式的初始条件之一,计算研究区域流速最强的一个月的波浪场,根据作用谱平衡方程,利用模式计算的参数,分析波能方程中的流项,探讨波流相互作用下流对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加州湾的波浪具有显着的季节和季节内特征,冬季波高和周期较大,夏季波高和周期值较小,波浪有效波高的变化存在7天振荡周期的季节内变化过程。ENSO的气候变化对海域波浪的年际变化具有调制作用。在南加州湾上升流季节,受当地大风影响在Point Conception处的有效波高会变大。水深地形和海流的变化对海域波浪传播过程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马宏[7](2018)在《多尺度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求随之增长。作为土地市场重要衡量标准的地价,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住宅地价成为现今关注度居高不下的重要话题。不同尺度城市住宅地价在空间上与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不同尺度城市住宅地价水平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对不同尺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进行侧面的评估,从而对住宅地价进行合理调控,进行多尺度的住宅地价水平分析,对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调控、住宅用地的合理开发和房地产发展方面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有益于促进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尺度城市地价分异规律研究”(基金编号41471019,年限:2015~201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地价系统结构优化及合理值域研究”(基金编号:D2015205225,年限:2015~2017年),以地租地价理论、等级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将全国、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地价数据和影响因素指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2016年四个尺度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的前提下,构建18个影响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多尺度住宅地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2008年全国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多尺度下研究区域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对多尺度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全国尺度在空间上主要以京津和东南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杭州、福州、合肥等为代表,属于地价较高区域,其他地区处于地价较低区域;省域尺度为以廊坊市为高值中心圈层式向外递减扩散的空间特征;市域尺度呈以石家庄市市区为高值中心而外部地价较低值区域呈条带状或片状分布的空间特征;县域尺度为以藁城城区为高值中心向外圈层式辐散减小的空间特征。(2)对2016年多尺度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全国尺度研究区域住宅地价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化率、第叁产业占GDP比重、年末常住人口、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人口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省域尺度影响较大的正向因素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叁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化率、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全社会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影响较大的负向因素;对市域尺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叁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化率、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全社会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县域尺度影响较大的正向因素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城镇化率;农业总产值为影响程度较大的负向因素。(3)将2016年不同尺度住宅地价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也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其中全国尺度、省域、市域尺度住宅地价水平主要受整体经济水平等一般因素影响,县域尺度住宅地价水平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等区域因素影响。(4)以2008年全国尺度为例探讨不同时点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2016年与2008年的全国尺度影响因素的变化说明在过去的四年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叁产业所占GDP比重增加,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对住房的需求和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加,城市社会建设状况和人口状况方面的因素影响程度有所提升,成为两个时点影响因素的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8)

娄彩荣[8](2018)在《长叁角核心区PM_(2.5)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浓度颗粒物所导致的霾污染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经常发生,尤其是细颗粒物PM_(2.5)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PM_(2.5)的产生、累积和发展过程是人类活动、下垫面及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结果,跟踪PM_(2.5)的时空变化及分异特征,识别造成这些时空差异的复杂因素,揭示区域霾污染的变化过程和影响机制对于PM_(2.5)治理及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理论,以及遥感、GIS与计算机语言等技术方法,以PM_(2.5)污染比较严峻的长叁角核心区为目标研究区,从次污染过程这一特殊角度,系统开展人类社会及其影响下的地表景观、气象因素等与PM_(2.5)时空关系的研究,为指导区域性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生态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从常规尺度阐明了长叁角核心区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时间序列上,2014-2016年研究区每年的PM_(2.5)平均浓度全部超过国家二级污染限值(35 μg/m3),尽管叁年间PM_(2.5)浓度有所降低,但这一区域仍是我国比较严重的区域性霾污染地区之一。季节变化上,PM_(2.5)污染冬季严重,春、秋两季略轻,夏季空气质量最好。1-12月PM_(2.5)浓度呈U型变化,高值出现在1、2月和12月,7-9月污染较轻。空间序列上,区域的西北部PM_(2.5)浓度较高,并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2)在定义次污染过程尺度及污染过程指标(增幅、增速、累积度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污染过程的PM_(2.5)变化和累积特点。结果表明,叁年间研究区累积遭遇超过50次的区域性霾污染过程,大部分发生在冬季、春初和秋末,其他时间较少。冬季PM_(2.5)过程的特点是“污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颗粒物“增幅大、增速快、峰值高”,夏季则是“污染来得快,去得快”。空间分异上,PM_(2.5)污染越重的城市其颗粒物越易累积,而污染并不十分严重的大城市因人类活动集中、城市面积大及微气候的作用,颗粒物也极易集聚和累积。(3)次污染过程尺度中,人类活动对区域PM_(2.5)污染起决定性作用。总体上看,一次颗粒物(PM10)排放、二次转化(SO_2、NO_2、CO)排放和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相对贡献约为6:2:1。城市间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一次颗粒物排放的贡献越小,二次转化贡献越大;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城市,一次排放贡献越大,而二次转化贡献越小。在五大污染源中,工业、能源消耗对城市PM_(2.5)浓度的空间差异解释力较大,而人口密度、单位面积耗能和城市规模对细颗粒物累积度的空间分异解释力较大。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对大气污染物的不断排放是控制区域霾污染的治本之策。(4)次污染过程尺度中,研究区下垫面景观结构和格局对PM_(2.5)空间分异的影响十分显着,而且前者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后者。分景观类型看:①建设用地PM_(2.5)浓度最高,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污染物排放源,城市下垫面又利于颗粒物累积,因此建设用地对PM_(2.5)以“源”作用为主,且景观面积比例越大、斑块越整合,“源”作用越强;②林地PM_(2.5)浓度最低,由于内部人类活动十分稀少、污染直排量少是污染最轻的根本原因。同时植被能抑制扬尘并吸附颗粒物,因此林地对PM_(2.5)以“汇”作用为主,且面积比越大、斑块破碎度越低、大斑块规模越大,“汇”作用越强;③农用地、湿地对PM_(2.5)作用复杂,“源”、“汇”作用同时兼备,随季节和环境变化而变化。四种景观类型对PM_(2.5)的贡献率中,林地贡献最大,建设用地和湿地次之,农用地最小。由此可见,研究区PM_(2.5)的显着空间差异主要是因为景观结构差异大,区域北部以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等混合用地为主,“源”作用较强,而南部以林地为主,“汇”作用较强。从缓解霾污染角度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林地)并用以分割建设用地大斑块,使建设用地破碎化、“卫星城”化,可以降低PM_(2.5)的累积强度,强化植被的滞尘作用,有利于区域霾污染调控。(5)从全年和污染过程尺度对比分析了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和贡献。全年尺度上,PM_(2.5)与大气温度(T)、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E)、气压(P0)和风速(WS)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污染过程尺度下这种显着相关关系减弱甚至消失,且RH与PM_(2.5)转为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霾污染过程主要爆发在弱天气系统下,避开强降雨和大风速的“强烈”作用,气象因素的影响力明显降低。同时,在污染发生过程中,T升高可加速二次颗粒物转化,WS较低时可使污染物缓慢向周边扩散,形成连片污染,而RH增加可促进颗粒物吸湿增长,进一步加剧霾污染。总体上看,温度对PM_(2.5)日浓度的贡献率最大,其他因子相差不大,不同尺度RH贡献变化较大,说明其对PM_(2.5)作用有不确定性。但RH对PM_(2.5)污染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6)基于RH的视角综合分析了 PM_(2.5)污染的发生过程和机理。结果表明,极干燥环境下(RH<45%),人类活动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积聚和累积,大部分气态前体物尚未转化为细颗粒物,PM_(2.5)主要来源于本地一次排放或远距离传输,浓度波动大,此时为污染过程发生之前或污染初期;45%<RH<70%,RH增加导致粗颗粒物吸湿潮解速度加快,同时“气-粒”转化加速,致使PM_(2.5)浓度开始升高并逐步抵达峰值,此时污染过程爆发并进入持续阶段;湿度继续增加至RH>80%时,颗粒物吸湿增长至产生重力沉降,PM_(2.5)浓度逐渐减小直至污染过程结束。(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郑嘉丽[9](2018)在《传染病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及其风险因子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染病的时空特征分析和风险因子探究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受数据、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分析的尺度不够全面、研究的传染病类型较单一、成因的探索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杭州市2006-2013年淋病、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叁类传染病总体特征进行描述;然后,提出并构建一种面向多尺度的传染病时空分析框架,综合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核密度估计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等模型方法,从年份、季节、月份多个尺度对叁类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应用地理探测器对不同传染病的主要风险因子及其决定力、交互作用的差异进行探测,并定量分析因子与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识别传染病的高危风险区。研究结果表明:(1)叁类传染病具有不同的人群分布特征。其中,淋病的高发群体为农民和工人,病例主要集中于性活跃的青壮年;细菌性痢疾的感染者以儿童、学生和农民为主,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也以儿童和学生居多,其平均年龄在10岁左右。(2)叁类传染病在人口密度大的辖区发病率年际变化明显,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人口稀疏的区县发病率长年均处于较低水平;各类传染病均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不同季节疾病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杭州主城区,淋病的发病热度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细菌性痢疾表现为夏秋高发,冬春低发,流行性腮腺炎则相反;淋病的时空聚类在月份分布上较分散,而细菌性痢疾的聚集时间多为每年的6-11月,流行性腮腺炎的则为12-5月。(3)霾日数对淋病和细菌性痢疾空间分异的决定力最大,而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的解释力最强。各项因子对叁类传染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与叁类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趋势基本是相似的。人口密度、地表平均温度、霾日数、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和路网密度等因子与叁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之间总体呈正相关,而农业人口占比、高程、林地面积占比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其独自影响的作用,部分因子相互作用的解释力大于0.5甚至超过 0.7。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较全面地剖析了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传染病的风险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防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依据,研究思路可为传染病时空模式的探索和风险因子的探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3-10)

韩刚,李瑞平,王思楠,田鑫,胡勇平[10](2017)在《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荒漠化草原旱情监测及时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Landsat8/ETM+与MODIS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TVDI模型对乌审旗土壤含水率进行遥感监测。首先通过时空尺度推演方法将Landsat8/ETM+反演的30 m空间分辨率TVDI对MODIS反演的1 km空间分辨率TVDI进行空间尺度推演,然后与单独利用MODIS数据监测含水率结果以及野外含水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采用TVDI时间推演方法获得TVDI月合成数据监测乌审旗旱情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多尺度遥感模型对MODIS反演的TVDI进行空间尺度推演,使得TVDI空间分辨率提高,土壤含水率监测精度得到提高,并可获得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TVDI数据,最终实现高频率的区域土壤干旱状况动态监测。采用时空推演方法获得的TVDI月合成数据监测乌审旗旱情时空分布状况与研究区实际状况极为相符,此方法对于进一步服务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各个领域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失衡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集中体现;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与关键,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轴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论文基于多空间尺度视角,探讨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尺度关联特征、有助于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区域经济及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基础研究,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及我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立足人文地理学科,科学定义了区域及区域经济差异等基础概念,提出区域经济差异指的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及发展水平变化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现象,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差异,而发展水平变化率则表示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过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逻辑分析体系、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同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区域经济差异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框架,以此为轴心,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并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为:第一部分基于综合指数模型、差异指数模型及尺度嵌套模型测度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演化及尺度嵌套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经济绝对和相对差异均表现出地级>省级>区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即空间尺度越小,区域经济差异越大,相对越能揭示经济发展及增长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稳定性较强且阶段性突出,而区域经济增长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强,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绝对差异逐步扩大。(2)尺度方差分解表明,地级尺度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级和区级尺度,泰尔指数分解表明,省内地级单元间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间及区间差异,综合表明较小空间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第二部分基于ESDA模型、空间分类法及地理统计法从空间关联、空间分类及空间分区等叁方面比较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发现:(1)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正向集聚特征,地级尺度明显强于省级尺度,即空间尺度越小、集聚特征越明显;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优于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稳定性较强,而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波动性较强;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关联总体以正相关为主,LL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对应程度较高,冷热点呈现与局部自相关相似的空间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稳定性较强,区域经济增长跳跃性较强。(2)不同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分类格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延续性,中低水平区占据主体地位,并与低水平区呈片状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高及高水平区呈沿海集聚、内陆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类总体呈现集聚特征,中低及中高类型区占据类型主体,空间分类格局跳跃性较大且各尺度对应性相对较差。(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对应空间分布呈跳跃性变化,低发展水平-慢增长率为类型主体,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地级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水平波动明显,基础高增长慢的区域集中分布在环渤海、长叁角、海峡西岸及珠叁角核心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等级化”特征,呈现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普通地级市发展格局;“职能化”特征,综合型城市总体强于资源型城市;“阶梯化”特征,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南北差异显着,南方整体优于北方;经济区间差异明显,呈东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北部沿海区>东北区>黄河中游区>长江中游区>大西南区>大西北区的发展格局;沿海、沿边及内陆城市间差异显着,呈沿海城市>内陆城市>沿边城市的发展格局。第叁部分基于逻辑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因子两大方面揭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是受区位、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驱动的,各方面要素渗透于各个空间层面,共同作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在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形成及演化进程中,区位因素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因素发挥关键性作用、政治因素发挥推动性作用。驱动因子分析表明,不同尺度驱动因子贡献率及作用区域有所差异,总体上人均固产投资、就业总人口、进出口总额、人均存贷款总额、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化水平、移动电话用户、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公路网密度等因子的增加或提升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的减少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而第叁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大学生数量等驱动因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作用经济发展总体表现出沿海高于内陆、东部高于中西部、东南高于西北、南方高于北方等空间格局特征。第四部分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对国民经济运行及政治社会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势在必行,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关注协调较小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关注区域整体系统协调发展,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协调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合理规划与有效落实相结合;对策建议主要从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夯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叁方面提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江孝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郑嘉丽,张丰,杜震洪,来丽芳,刘仁义.传染病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淋病、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4].刘柏静,贾静,吴晓青,杜培培.基于AIS和多尺度空间模型的船舶活动时空特征及潜在压力[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5].王彤,郭炎.城市扩张背景下武汉市景观格局时空特征的多尺度研究[J].城市建筑.2018

[6].曹玉晗.南加州湾波浪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7].马宏.多尺度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8

[8].娄彩荣.长叁角核心区PM_(2.5)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9].郑嘉丽.传染病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及其风险因子探究[D].浙江大学.2018

[10].韩刚,李瑞平,王思楠,田鑫,胡勇平.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荒漠化草原旱情监测及时空特征[J].江苏农业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四通道扩展光流场一研究区4.2提取多尺度局部时空特征的框图...研究区20142016年PM,,月均浓度空间...交通特征的时空多尺度语义动态多尺度路网数据模型

标签:;  ;  ;  ;  ;  ;  ;  

多尺度时空特征论文_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