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动力学论文_关昶,周玉莹,刘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分散染料,纤维,热力学,神经网络,超临界,黏胶。

染色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关昶,周玉莹,刘群[1](2019)在《载体对涤纶纤维分散蓝染料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涤纶纤维染色载体,根据涤纶纤维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理论,测定上染百分率,绘制上染速率曲线与吸附等温曲线,探讨载体对半染时间、扩散系数、扩散活化能等染色动力学参数以及分配系数、染色热、染色熵等染色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90℃时,载体使C.I.分散蓝56上染涤纶纤维的半染时间明显降低、扩散系数提高至0.833 3×10~(-14) m~2/s,扩散活化能降至84.691 3 kJ/mol;载体的加入不改变原有的Nernst型吸附等温曲线,仅分配系数降低至0.059 1,染色热和染色熵数值上均增大1倍。(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韩虎,李伟婷,魏会芳,王小艳,孙昌[2](2019)在《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控制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过程并指导其染色工艺的优化,采用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定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不同染色条件下的上染速率曲线,并将上染速率曲线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低pH值下具有更高的初始上染速率和上染量,提高染色温度可加快纤维上染;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其主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上染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双春[3](2019)在《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纺织品染整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其发展将必须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时代潮流。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染色技术由于无污染、零排放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广大专家和学者对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为超临界染色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基础,但作为实现超临界染色工业设计及生产基础的超临界染色动力学模型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想,在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中影响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12组公开发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数据进行归纳与处理后,开展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以MATLAB软件为平台,建立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通过7折交叉验证法寻求最佳spread值后,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在2.55%~11.67%,除一组数据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67%外其它均小于10%。以上验证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切实可行,GRNN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反映超临界染色过程中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的变化规律,可正确预测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以MATLAB软件为平台,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在通过合理选取网络参数和训练后,确定了n-7-1的网络结构。在训练过程中,BP模型对各组数据的拟合度较高,平均回归系数为0.99932。由验证结果可知,BP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44%~8.94%,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0%。这说明BP模型可较好的反映超临界染色过程中织物K/S值和染料上染量的变化规律,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分别建立基于GRNN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两种模型均可对不同条件下的K/S值和染料上染量进行良好预测。BP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但GRNN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度更高。两种模型为超临界染色工业设计及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推进超临界染色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0)

李建华,郝少亚,赵涛,汪晓东[4](2019)在《聚甲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分散染料分散红S-5BL对聚甲醛(POM)纤维和涤纶(PET纤维)进行染色,通过绘制上染速率曲线,计算出分散红染料在纤维上的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及半染时间,比较了二者的染色动力学,并探讨了POM纤维结构与其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ET纤维相比,在相同的染色温度下,POM纤维的扩散系数和染色速率常数较低,半染时间较大,扩散活化能较大;染色温度为80~95℃,POM纤维的上染量明显高于PET纤维,染色温度为100~110℃时,POM纤维和PET纤维的上染量接近;POM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较高,因而分散红染料分子进入POM纤维内部的能阻较大。(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吴旭华,韩春艳,季轩,戴钧明[5](2019)在《仪纶染色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传统的染色动力学理论,绘制不同颜色分散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曲线,研究了叁原色染料分散红HFW-4B、分散黄HFW-3R、分散蓝XFJJ对仪纶染色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分散红染料上染仪纶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最小,半染时间最长,扩散系数最低,但平衡吸附量最大,纤维易深染,而分散黄染料对仪纶的上染速率最快,但平衡吸附量最小,不易对纤维进行深染。(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何叶伟,隋淑英,蒋之铭,楚旭东,朱平[6](2019)在《聚酰胺-胺改性黏胶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活性深蓝K-R研究聚酰胺-胺(PAMAM)改性黏胶纤维的无盐染色动力学,并与黏胶纤维常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通过测定上染速率曲线,计算出半染时间、平衡上染率、比染色速率常数和扩散系数等。结果表明,随着PAMAM树状分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半染时间逐渐下降,活性深蓝K-R在黏胶纤维上的初始上染率、平衡上染率和比染色速率常数都逐渐增大;当PAMAM质量分数达到10%时,可以实现黏胶纤维的无盐染色,染色后断裂强度稍有下降,但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03期)

齐勇进,闵洁,张玉梅,于金超,张萍[7](2018)在《聚醚酯弹性纤维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分散染料深蓝RD-2RN 300%对聚醚酯纤维(PBT40,纺速500 m/min)进行染色,通过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探索实验,分析了不同染色工艺条件下染料对聚醚酯弹性纤维的上染历程。发现该型聚醚酯弹性纤维在用分散染料染色时符合能斯特(Nernst)吸附类型,结合上染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的数值,可以得出该型聚醚酯弹性纤维用RD-2RN 300%染色的较适宜染色温度在120℃,这样有利于染色过程的控制和降低染色对纤维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8年06期)

齐勇进,闵洁,张玉梅,于金超,张萍[8](2018)在《聚醚酯弹性纤维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用分散染料深蓝RD-2RN300%对聚醚酯纤维(PBT40,纺速500m/min)进行染色,通过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探索实验,分析了不同染色工艺条件下染料对聚醚酯弹性纤维的上染历程。发现该型聚醚酯弹性纤维在用分散染料上染时符合能斯特(Nernst)吸附类型,染色温度在110℃时扩散系数突然增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系数反而降低,同时半染时间变化较小。结合上染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的数值,可以得出该型聚醚酯弹性纤维的较适宜染色条件在120℃,这样有利于染色过程的控制和降低染色对纤维物化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李双春,王威强,胡德栋[9](2018)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结构为2-7-1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分散蓝79上染涤纶纤维的K/S值进行预测。将38组不同染色温度、时间条件下的训练样本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模型训练输出与训练样本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88。然后将4组预测样本带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样本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证明该模型用于预测超临界条件下织物染色的动力学数据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付文秀,魏菊,郑来久,赵玉萍[10](2018)在《辣椒红在超临界CO_2中对改性棉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辣椒红色素对壳聚糖改性棉织物进行超临界CO_2染色,测试K/S值、色差值、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及日晒色牢度、力学性能,通过Vickerstaff双曲线方程和菲克第二定律计算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min时,K/S值达3.11,色差值达38.75,耐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均在4级及以上,日晒色牢度达3~4级,改性棉染色后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且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染色温度由80℃升高到110℃,染色速率常数由0.032 6g/(mg·min)升高到0.159g/(mg·min),扩散系数由4.39×10~(-12 )m~2/s升高到6.74×10~(-12 )m~2/s,平衡上染量由2.12mg/g下降到1.32mg/g,半染时间由9.83min下降到4.76min,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辣椒红色素在超临界CO_2中向纤维方向扩散,但不利于染料的上染;扩散活化能为16.13kJ/mol,表明染色过程属于物理吸附。(本文来源于《现代纺织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染色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有效控制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过程并指导其染色工艺的优化,采用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定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不同染色条件下的上染速率曲线,并将上染速率曲线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低pH值下具有更高的初始上染速率和上染量,提高染色温度可加快纤维上染;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其主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上染酸性染料易染氨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关昶,周玉莹,刘群.载体对涤纶纤维分散蓝染料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的影响[J].毛纺科技.2019

[2].韩虎,李伟婷,魏会芳,王小艳,孙昌.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J].纺织学报.2019

[3].李双春.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4].李建华,郝少亚,赵涛,汪晓东.聚甲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5].吴旭华,韩春艳,季轩,戴钧明.仪纶染色动力学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9

[6].何叶伟,隋淑英,蒋之铭,楚旭东,朱平.聚酰胺-胺改性黏胶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研究[J].印染助剂.2019

[7].齐勇进,闵洁,张玉梅,于金超,张萍.聚醚酯弹性纤维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染料与染色.2018

[8].齐勇进,闵洁,张玉梅,于金超,张萍.聚醚酯弹性纤维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2018

[9].李双春,王威强,胡德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临界CO_2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10].付文秀,魏菊,郑来久,赵玉萍.辣椒红在超临界CO_2中对改性棉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动力学研究[J].现代纺织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活体荧光成像照片染色动力学曲线活性染料在不同体系中对棉纤维染色的~#...活性橙B-2RLN在蚕丝织物上的染色动力1 栀子黄在改性前后棉纤维上的染色动Everacid红N-B恒温上染速率曲线t/Ct~...

标签:;  ;  ;  ;  ;  ;  ;  

染色动力学论文_关昶,周玉莹,刘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