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嗅觉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嗅觉,障碍,多巴胺,鼻窦炎,受体,穴位,鼻炎。
嗅觉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杨小萍,范利华,刘霞[1](2019)在《嗅觉障碍法医学评定标准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研究手段进步,人们对于嗅觉功能的重视程度逐步增高,因此对于嗅觉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嗅觉障碍法医学检测及鉴定亟待标准化建设。本文在对嗅觉功能及嗅觉障碍法医学鉴定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对嗅觉障碍的法医学评定原则、评定时机、外伤性嗅觉障碍的鉴定要求、嗅觉功能的主观和客观检查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严格把握及控制以上问题是嗅觉障碍法医学评定标准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孔祥胤[2](2019)在《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行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症状改善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行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100例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手术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实施鼻内镜手术。分析相关症状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嗅觉功能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嗅觉功能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关症状改善的时间、并发症和常规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效果确切。(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0期)
白学学,王思奇,刘晓民[3](2019)在《嗅沟脑膜瘤术后患者嗅觉障碍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嗅沟脑膜瘤术后患者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178例嗅沟脑膜瘤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嗅觉障碍分为嗅觉障碍组(74例)和嗅觉正常组(10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术前嗅觉功能、手术入路是嗅沟脑膜瘤术后嗅觉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术前嗅觉功能、手术入路是嗅沟脑膜瘤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嗅沟脑膜瘤术后嗅觉障碍危险因素是肿瘤最大径、术前嗅觉功能、手术入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于艳,蔡晓菁[4](2019)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后嗅觉障碍改善的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后嗅觉障碍改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86例(172侧)行鼻内镜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嗅觉功能测验,分析嗅觉障碍改善情况,并对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型分期、病程、过敏因素、中隔偏曲、吸烟、饮酒)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86例患者术前嗅觉功能正常者22例,术前嗅觉功能障碍者61例术后改善44例,改善率72.1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中隔偏曲、吸烟、饮酒与鼻内镜治疗后嗅觉障碍改善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分型分期、过敏因素是鼻内镜治疗后嗅觉障碍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鼻内镜治疗后嗅觉障碍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分型分期、过敏因素,在鼻内镜治疗基础上还需重视过敏因素的对症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周航,王慧敏,闫义涛,卢振民,李靖[5](2019)在《嗅觉障碍小鼠嗅上皮组织中Nogo受体及其配体Nogo-A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Nogo受体(NgR)及其配体Nogo-A在嗅觉障碍小鼠嗅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80)。模型组小鼠给予体积分数0. 7%Triton X-100100μL双侧鼻腔注射建立嗅觉障碍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后3、7、21、49 d采用埋藏食物颗粒实验检测2组小鼠觅食时间。取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造模后3、7、21、49 d嗅上皮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嗅上皮组织中NgR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嗅上皮组织中Nogo-A、Ng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嗅上皮组织中NgR蛋白、Nogo-A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造模后3、7、21 d觅食时间长于对照组及造模后49 d(P <0. 05)。模型组小鼠造模后49 d觅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小鼠造模后3、7、21、49 d嗅上皮组织中NgR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模型组小鼠造模后3、7、21、49 d嗅上皮组织中NgR、Nogo-A mRNA及NgR、Nogo-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嗅觉障碍小鼠嗅上皮组织中NgR、Nogo-A表达上调,NgR与其配体Nogo-A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小鼠嗅觉障碍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丽川,李希平,胡春华,韩星雨,孙智甫[6](2019)在《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AR)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血清sIgE阳性的AR患者106例,排除已经应用局部或全身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和鼻内镜下确定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询问过敏病程,记录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睡眠相关评分、过敏症状评分、鼻内镜下鼻腔症状评分。并对所有患者行鼻一氧化氮、呼出气一氧化氮、Sniffin'sticks嗅觉功能检测、化学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味觉功能检测、鼻阻力和声反射鼻腔测量检查。结果 106例AR患者中,检出嗅觉减退患者30例(28.3%),失嗅患者20例(18.9%)。将AR患者分成单一过敏原组48例(45.3%)和多种过敏原组58例(54.7%),发现多种过敏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过敏症状评分较单一过敏原组较重(P<0.05),并且多种过敏原组的嗅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较单一过敏原组延长(P=0.005)。两组之间味觉功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门诊AR患者中嗅觉功能障碍的检出率约47.1%,以嗅觉减退为主,AR患者的嗅觉功能受过敏原种类多少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临床诊治AR时应重视嗅觉功能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9年08期)
周立,张大伟,王志勇[7](2019)在《多巴胺受体在大鼠嗅球的表达及其在帕金森病大鼠嗅觉障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多巴胺受体在大鼠嗅球(OB)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左旋多巴(L-DOPA)治疗对帕金森病(PD)大鼠嗅觉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多巴胺受体在大鼠OB中的表达; 6-羟多巴胺(6-OHDA)双侧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检测L-DOPA治疗对PD大鼠嗅觉功能及谷氨酸脱羧酶(GAD)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表达的影响。结果嗅球内D1和D2两种多巴胺受体亚型表达含量高。D1和D2在颗粒细胞层(GCL)内GAD阳性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上大量表达,被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终末包绕。PD大鼠OB内GCL层TH蛋白表达明显下降(0. 05±0. 01 vs 0. 01±0. 00,P<0. 001)。L-DOPA治疗后,PD大鼠找寻食物小球时间显着降低[(624. 4±113. 4) s vs(312. 4±79. 35) s,P<0. 05],OB内BDNF表达显着升高(0. 02±0. 01 vs0. 07±0. 01,P<0. 01)。结论 D1和D2在GCL层GABA能神经元大量表达。L-DOPA治疗可缓解PD大鼠嗅觉障碍,可能与激活OB内GABA能神经元上的D1和D2复合体,进而改善BDNF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胜民,曹家军[8](2019)在《张重华治疗嗅觉障碍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张重华教授治疗嗅觉障碍的临床经验:积极寻找病因,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并以2个治疗验案具体阐明张重华诊疗思路,详细说明局部用药和口服用药的选择,并强调小剂量激素或穴位注射唤醒嗅觉,促嗅汤维持嗅觉,嗅觉训练进行嗅觉康复几个关键治疗方案的应用时机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钦源,肖红英[9](2019)在《针刺及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针刺及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针刺及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均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及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做进一步研究并推广。(本文来源于《药品评价》期刊2019年11期)
刘香丹,田玉玲,司海娜[10](2019)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126例,另收集同期查体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D嗅觉障碍辅助诊断卡(金帕默)对PD患者及对照者进行嗅觉评估,比较两组嗅觉障碍发生率,分析PD组年龄、性别、病程、Hochn-Yahr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case rating scale,part 3; UPDRS-Ⅲ)评分、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便秘、文化程度、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回声强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D嗅觉障碍的因素。结果 PD组嗅觉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 69±2. 58)分比(9. 31±2. 07)分;t=11. 39,P<0. 01]。PD组嗅觉障碍发生率为65.0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组性别(r=0. 181 P=0. 042)、年龄(r=-0. 317, P<0. 001)、文化程度(r=0. 206, P=0. 021)、便秘(r=0. 185, P=0. 038)、RBD(r=0. 787,P=0. 000)、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回声强度(r=-0. 200,P=0. 025)与嗅觉功能相关,而病程(r=-0. 092,P=0. 306)、Hochn-Yahr分期(r=-0.018,P=0. 840)、UPDRS-Ⅲ评分(r=-0.001,P=0. 989)与嗅觉功能不相关。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RBD、便秘对PD组嗅觉评分存在影响。结论 PD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高,其嗅觉功能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便秘、RBD相关,而与疾病病程、Hoc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黑质回声强度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嗅觉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行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100例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手术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实施鼻内镜手术。分析相关症状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嗅觉功能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组嗅觉功能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关症状改善的时间、并发症和常规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效果确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嗅觉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芳,杨小萍,范利华,刘霞.嗅觉障碍法医学评定标准化探讨[J].法医学杂志.2019
[2].孔祥胤.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行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技巧及症状改善情况研究[J].心理月刊.2019
[3].白学学,王思奇,刘晓民.嗅沟脑膜瘤术后患者嗅觉障碍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9
[4].于艳,蔡晓菁.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后嗅觉障碍改善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
[5].周航,王慧敏,闫义涛,卢振民,李靖.嗅觉障碍小鼠嗅上皮组织中Nogo受体及其配体Nogo-A的表达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6].张丽川,李希平,胡春华,韩星雨,孙智甫.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嗅觉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
[7].周立,张大伟,王志勇.多巴胺受体在大鼠嗅球的表达及其在帕金森病大鼠嗅觉障碍中的作用[J].解剖学报.2019
[8].马胜民,曹家军.张重华治疗嗅觉障碍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9
[9].朱钦源,肖红英.针刺及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J].药品评价.2019
[10].刘香丹,田玉玲,司海娜.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有嗅觉障碍PD患者相对于与无嗅](/uploads/article/2020/01/04/88ac5b32e82ce482c80530b1.jpg)
![有嗅觉障碍PD患者相对于无嗅觉](/uploads/article/2020/01/04/3a9532b7a0448df3878c3618.jpg)
![2锰对比增强信号在嗅觉正常大鼠(A、B...](/uploads/article/2020/01/04/d494c8cb5bf1f48195d79e04.jpg)
![年4月24日头颅CT平扫](/uploads/article/2020/01/04/14dc7ee9719bd7e90ac318f9.jpg)
![幼1份年5月盯日头烦改平扫](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ZGFW2017080010280004&suffix=.jpg)
![1病毒感染致嗅觉障碍的可能机制示...](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LCEH2019050260001&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