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汽扩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汽,需水量,气孔,碳化硅,薄膜,绝对湿度,人工林。
水汽扩散论文文献综述
刚颖[1](2018)在《温湿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汽扩散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与农村中的公路更为普遍,其中大部分路面均为沥青路面,而水损害是破坏沥青路面的常见形式之一。在干旱少雨地区,沥青路面除了降雨产生的液态水,空气中含有的气态水也会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现象。不同温湿度对服役沥青路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减重法探讨温、湿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蒸汽扩散特征,本文的工作主要如下:1、根据中国气象数据网公布的数据,对国内大气温湿度环境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温湿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汽扩散的试验指标。根据绝对湿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线性关系确定最终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2、为了解决试验过程中试验环境真实模拟沥青路面所服役的外界环境的问题,组装设计水蒸汽扩散试验装置(环境试验箱),以达到准确的模拟沥青所服役的真实环境,并且加快试验进程。3、通过减重法对石料(包含花岗岩、青石、大理石),黏结试件(花岗岩黏结试件、大理石黏结试件、青石黏结试件)胶浆黏结试件(花岗岩胶浆黏结试件,大理石胶浆黏结试件,青石胶浆黏结试件),混合料(石油比为10.8%的细集料)和沥青混凝土进行水汽试验。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湿度和温度的不同,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也不相同,进而测出水蒸汽穿透石料的水汽交换量,再根据水汽扩散公式可算各试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试件的水扩散系数。通过水汽扩散系数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汽扩散量越来越明显,水汽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使试件外界环境湿度增高逐渐达到试件内部湿度,从而使水蒸汽交换量越来越少,因此水蒸汽扩散系数随之减小。在温度和湿度耦合作用下,水汽扩散系数与绝对湿度存在指数关系。4、结合本文模拟沥青混合料服役的实际环境,采用减重法分析水汽扩散系数与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环境温度、增大环境中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都会影响水汽扩散的进程,进而得到沥青混凝土水扩散基本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戚颖,赵雨森,王斌,朱士江[2](2014)在《基于水汽扩散理论的水稻需水量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风速、空气饱和差、日照时数及蒸发量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然后,根据水汽扩散理论建立需水量基本方程,考虑气象要素对水汽交换系数的影响,建立水汽交换系数公式,从而导出计算水稻需水量的五因素数学模型。将该数学模型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需水量模型在寒地稻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比Penman-Monteith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区域性计算公式在稻作灌区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郭栋鹏,姚仁太,乔清党,文云朝[3](2011)在《核电厂冷却塔水汽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软件STAR-CD提供的k-ε(RNG)湍流模型与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DPM)相结合对Chalk point电厂冷却塔附近流场以及该冷却塔水汽抬升与扩散规律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并与SACTI模式预测冷却塔水汽抬升与扩散规律以及Meroney采用CFD技术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基于该验证结果,分别对不同环境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对水汽扩散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风速与环境温度对冷却塔水汽扩散的影响较大,而环境湿度对冷却塔水汽扩散的影响次之,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对水汽扩散的影响较小。并且随着环境风速与环境温度的增大,冷却塔水汽地面沉积浓度逐渐降低;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大,冷却塔水汽地面沉积浓度也逐渐增大;随着冷却塔水汽排放温度的增大,水汽地面沉积浓度也略降低。(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李芳花,周宙,孙彦君,黄彦[4](2001)在《水汽扩散理论在注水灌溉技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苏联阿·依·布达戈夫斯基提出的水汽在干燥土层下面的水热平衡理论为依据 ,对注水灌溉土壤水份及干土层厚度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 ,建立了干燥土层下土壤含水率与干土层厚度、水汽蒸发强度与干土层厚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01年01期)
姜利军,陈翔,王旭洪,徐立强[5](2000)在《PECVD法低温淀积SiC_x薄膜的防水汽扩散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界水汽和离子的扩散对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等器件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利用无机钝化材料阻挡水汽和离子的扩散是常用的提高器件寿命和稳定性的方法。本文采用PECVD方法在较低的衬底温度条件下淀积碳化硅薄膜 ,利用各种方法研究了碳化硅薄膜的防潮性能。实验证明 ,碳化硅薄膜是一种良好的水汽扩散阻挡材料 ,其防潮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了集成电路生产中常用的氮化硅薄膜。并且 ,低温碳化硅薄膜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刻蚀能力 ,在各种微加工工艺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0年S1期)
姜利军,陈翔,王旭洪,赵润涛,盛玫[6](1999)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PECVD碳化硅薄膜的防水汽扩散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碳化硅薄膜的防水汽扩散性质。通过测试水汽在碳化硅薄膜中的扩散速率,初步确定了四种沉积参数影响碳化硅薄膜防水汽扩散能力的规律。实验发现,射频频率的变化对碳化硅薄膜的防水汽扩散能力影响最大,气体流量比次之,而功率和气体压力的变化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李运喜,康文星[7](1998)在《杉木人工林水汽扩散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乱流扩散法研究了杉木人工林水汽扩散传输规律.结果表明:水汽交换量的年变化呈双峰型,峰期在5月和7月;日变化特点是,向上方扩散以日出后至午后13时逐渐增加,13时后逐渐减弱,向下方扩散日变化正好与向上方扩散日变化情形相反;其空间变化情况是,林冠上(距地面18.5m)以下空间,随高度降低,其交换量迅速减少,林冠上表面及其以上空间水汽交换量较大;水流交换后水汽量亏盈情况是,冠层空间亏损量最大,其次是近地表空间,再次是冠上空间,而冠下空间是盈余大于亏损.(本文来源于《中南林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杨树栋,王天铎[8](1989)在《气孔下腔间的水汽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气孔及其下腔看作截面为椭圆形的柱形区域,提出一个水汽从气孔下腔内所有细胞表面扩散到气孔外端的叁维扩散模型。根据 Fick 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支配该模型的水汽扩散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借助于计算机求得水汽从气孔下腔的所有细胞表面扩散到气孔内端所遇到的阻力及其近似表达式。并从理论上对该阻力的倒数——导度随气孔面积而变化的方式做了分析和解释。通过将本模型求得的气孔下腔阻力计算公式与 Brown 等以及 Cooke 的公式比较,发现在气孔开度变化相当大的范围内用后面两公式计算的阻力偏大0.5—1倍左右。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在气孔下腔水散失总量中,腔内表皮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占86—96%,而保卫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又占后者的88—93%,副卫细胞表面上的水散失量仅7—12%。(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期刊1989年01期)
徐勋忠[9](1981)在《用水汽扩散法推算水稻需水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布德科等曾根据水汽扩散原理,提出了以下的计算需水量的半经验公式:??式中E——单位时间内的需水量(厘米/10000秒);z_1——高的一层观测气象因素的高度(厘米);z_2——低的一层观测气象因素的高度(厘米);△t、△υ及△e分别为z_1与z_2两个高度处的温(本文来源于《农田水利与小水电》期刊1981年04期)
水汽扩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分析了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风速、空气饱和差、日照时数及蒸发量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然后,根据水汽扩散理论建立需水量基本方程,考虑气象要素对水汽交换系数的影响,建立水汽交换系数公式,从而导出计算水稻需水量的五因素数学模型。将该数学模型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需水量模型在寒地稻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比Penman-Monteith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区域性计算公式在稻作灌区中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汽扩散论文参考文献
[1].刚颖.温湿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汽扩散特征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8
[2].戚颖,赵雨森,王斌,朱士江.基于水汽扩散理论的水稻需水量数学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4
[3].郭栋鹏,姚仁太,乔清党,文云朝.核电厂冷却塔水汽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
[4].李芳花,周宙,孙彦君,黄彦.水汽扩散理论在注水灌溉技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
[5].姜利军,陈翔,王旭洪,徐立强.PECVD法低温淀积SiC_x薄膜的防水汽扩散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0
[6].姜利军,陈翔,王旭洪,赵润涛,盛玫.正交实验方法研究PECVD碳化硅薄膜的防水汽扩散性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9
[7].李运喜,康文星.杉木人工林水汽扩散规律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
[8].杨树栋,王天铎.气孔下腔间的水汽扩散[J].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1989
[9].徐勋忠.用水汽扩散法推算水稻需水量[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