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牵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牵切,开茧桑绵,绢纺,牵切绵
牵切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迟姣[1](2010)在《开茧桑绵的娟纺牵切工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绢纺工艺中开茧桑绵纤维排列比较杂乱,定长切断会产生较多的短纤维和超长纤维。基于牵切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纤维长度,本文将牵切工序引入常规绢纺工艺中。初步探讨牵切工艺对开茧绵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牵切工艺应用于绢纺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如下:其一,皮辊加压量、喂入定量、牵切隔距单因子牵切实验。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各因子对开茧绵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牵切后纤维变细,强力、伸长略有降低,但纤维强度有所提高,强力不匀、伸长不匀明显得到改善。各因子影响规律如下:(1)随加压量的增加,牵切条纤维的超长纤维量、短纤维率、细度、强力和伸长逐渐降低。纤维长度不匀率随加压量增大,先降低再升高,当单侧加压为154kg左右时最低;(2)喂入定量较少时牵切较充分,随喂入定量的增多,纤维细度、短纤维率、纤维长度不匀、断裂强度及不匀、伸长率和初始模量都不同程度地逐渐增大;(3)不同隔距牵切后,纤维的平均长度略长于牵切隔距。短距离牵切对纤维的性能影响程度相对较大。随牵切隔距的增大,纤维强度不匀和伸长不匀得到不断改善。其二,牵切绵纺纱。将经过隔距为85mm的牵切机牵切后的牵切绵进行常规纺纱和改进常规纺纱流程纺纱,测试其纱线的性能,并对比常规切断纺纱线、常规牵切纺纱线和改进牵切纺纱线。发现结果如下:(1)常规牵切纺纱线质量远远不如常规切断纺纺纱质量,且绵折低5个百分点。原因是:纤维顺直的牵切绵条经过混绵工序,相互缠结,梳理中被扯断,短纤维和绵粒增加,导致梳折降低。(2)改进牵切纺工艺,是将牵切绵条直接喂入FK081梳棉机。改进牵切纺纱线的质量比常规牵切纺纱线明显提高,尤其是强力。最重要的是:改进牵切纺精绵的制成率比常规牵切纺精绵(制成率为59.1%)提高了5个百分点左右,比常规精绵略有提高。其叁,不同纤维长度牵切绵改进纺纱。将开茧绵在不同的牵切隔距(60mm、80mm和100mm)下进行牵切并纺纱。探讨最佳适合现有绢纺设备和工艺的牵切绵纤维长度。相关结论如下:(1)纤维长度对纺纱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尤其体现在梳棉工序和生条并合工序。纤维长度适和,短纤维率和绵结数就会降低,精梳制成率就会相应提高。本文中隔距为80mm的牵切绵条比较适合这套工艺路线,条干和强力等方面都是比较优的。与常规绢丝相比,支数偏差小82%左右,重量不匀率改善27%左右,条干不匀率降低4.8%左右,细节减少50%左右,粗节减少33%左右,白点少60%左右,强力高5.7%左右,强度不匀和伸长不匀都改善了32%左右。(2)叁种纤维长度的牵切绵条都可以直接应用现有的绢纺机械设备。本文对牵切工艺和常规绢纺工艺流程进行了一些改进,以探讨提高牵切质量的方法;跟踪、测试整个牵切纺过程中半成品和成品质量,证明牵切工艺可以应用在现有绢纺生产中。但要使牵切纺比常规纺有较大优势,还需要改进牵切纺工艺并使目前的绢纺工艺流程与之配套。(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0-12-01)
迟姣,张元明,郁崇文[2](2010)在《开茧绵张的绢纺牵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开茧绵张中纤维排列比较杂乱,传统绢纺工艺定长切断会产生不适合纺纱或影响纺纱质量的短纤维和超长纤维。基于牵切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纤维长度,将绢纺中切断工序改成牵切工序,初步探讨了牵切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牵切工艺应用于绢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0年11期)
陈东,周秀玲[3](2008)在《不锈钢纤维牵切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的牵切工艺。通过对不锈钢纤维牵切机理和牵伸力与握持力关系的分析,认为要确保不锈钢纤维牵切、成条圈条顺利,就要满足其牵切工艺的技术条件。在确定牵切工艺时,应尽量放大隔距,使握持距大于等于130 mm,选择硬度较大的胶辊并适当增大胶辊压力,牵伸倍数选择4倍左右,前罗拉速度降到20 m/min左右,混纺的棉条或化纤条与牵切须条要同时喂入喇叭口制成牵切棉条。(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08年07期)
刘辉,郁崇文[4](2005)在《苎麻牵切纺纱的牵切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型苎麻牵切机各项工艺参数对最终麻条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皮辊加压、牵切区隔距、预牵切区隔距、牵切区牵伸倍数。(本文来源于《中国麻业》期刊2005年05期)
赵睿哲,郁崇文[5](2004)在《苎麻麻条牵切工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苎麻纤维长度及其分布,超长?倍长纤维对苎麻纺纱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牵切提高苎麻纤维长度整齐度,减少超长?倍长纤维的加工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麻业》期刊2004年01期)
牵切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茧绵张中纤维排列比较杂乱,传统绢纺工艺定长切断会产生不适合纺纱或影响纺纱质量的短纤维和超长纤维。基于牵切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纤维长度,将绢纺中切断工序改成牵切工序,初步探讨了牵切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牵切工艺应用于绢纺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牵切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迟姣.开茧桑绵的娟纺牵切工艺初探[D].东华大学.2010
[2].迟姣,张元明,郁崇文.开茧绵张的绢纺牵切工艺[J].丝绸.2010
[3].陈东,周秀玲.不锈钢纤维牵切工艺的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8
[4].刘辉,郁崇文.苎麻牵切纺纱的牵切工艺探讨[J].中国麻业.2005
[5].赵睿哲,郁崇文.苎麻麻条牵切工艺初探[J].中国麻业.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