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毛塞几比盆地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西非毛塞几比盆地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论文摘要

从毛塞几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入手,明确中大西洋的演化控制了毛塞几比盆地的形成,盆地经历了裂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3个演化阶段。受过渡期和漂移期构造和沉积差异演化的控制,盆地划分为南次盆和北次盆,南次盆具有"宽陆架、陡陆坡"、北次盆具有"窄陆架、缓陆坡"的结构特征。漂移期发育Cenomanian—Turonian和Aptian—Albian 2套海相烃源岩,其热演化程度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盆地发育多种有利沉积储层类型,盆地结构控制了沉积储层的差异分布,南次盆以陆架边缘三角洲砂岩和浊积扇砂岩储层为主,北次盆以浊积水道和浊积扇砂岩储层为主。盆地主要发育3种典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北次盆主要发育"自生自储、近源成藏"和"下生上储、盐相关断裂运移"2种成藏模式,而南次盆主要发育"旁生侧储、断裂+不整合面运移"和"自生自储、近源成藏"2种成藏模式。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盆地概况
  • 2 构造演化特征
  •   (1) 裂陷阶段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   (2) 过渡阶段 (晚三叠世—晚侏罗世)
  •   (3) 漂移阶段 (早白垩世—现今)
  • 3 盆地结构特征
  • 4 油气成藏差异特征分析
  •   4.1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呈“北高南低”分布
  •   4.2 盆地结构控制了沉积储层差异分布
  •   4.3 油气成藏模式差异分布特征
  •     (1) “下生上储、盐相关断裂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     (2) “自生自储、近源成藏”油气成藏模式
  •     (3) “旁生侧储、断裂+不整合面运移”成藏模式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孔令武,赵红岩,韩文明,赵佳奇,陈亮,喻英梅,王嘉

    关键词: 构造演化,烃源岩,储层类型,成藏模式,毛塞几比盆地,西非

    来源: 海洋地质前沿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评价中心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非洲重点区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评价”(2017ZX05032-002)

    分类号: P618.13

    DOI: 10.16028/j.1009-2722.2019.05008

    页码: 66-72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511K

    下载量: 103

    相关论文文献

    • [1].油成藏模式及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9)
    • [2].成藏模式研究促进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新发现[J]. 海洋地质前沿 2019(11)
    • [3].齐古断褶带中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J]. 煤矿安全 2017(03)
    • [4].主动、被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对比[J]. 天然气工业 2020(08)
    • [5].神狐海域与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对比[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7)
    • [6].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天然气成藏模式分析[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8)
    • [7].陡坡带中深层砂砾岩体成藏模式探讨[J]. 科技视界 2020(13)
    • [8].塔南凹陷19区块南二段油水的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9(04)
    • [9].“源-盖”联控成藏模式在番禺4洼的实践[J]. 断块油气田 2015(03)
    • [10].要素匹配成藏模式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12(01)
    • [11].普光气藏成藏模式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7)
    • [12].壳源氦气成藏问题及成藏模式[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 [13].致密大油气田成藏模式[J]. 江汉石油科技 2014(02)
    • [14].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高硫稠油成因及其成藏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2)
    • [15].致密气藏成藏动力及成藏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L区块山_1储层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3)
    • [16].阿尔凹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16)
    • [17].川南地区筠连区块乐平组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J]. 煤炭技术 2019(07)
    • [18].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 沉积学报 2018(05)
    • [19].海安凹陷新街断裂带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J]. 复杂油气藏 2019(02)
    • [20].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9段多源成藏模式[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3)
    • [21].孤岛凸起下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8(03)
    • [22].沉湖地区油气系统演化与成藏模式[J]. 断块油气田 2010(02)
    • [23].准南中段煤层气富集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5(09)
    • [24].也门马里卜-夏布瓦盆地基底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5].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天然气藏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03)
    • [26].沧东凹陷膏岩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研究[J]. 录井工程 2019(04)
    • [27].束鹿西斜坡沉积相及区带成藏模式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4)
    • [28].浅析氦气的成藏模式[J]. 地下水 2015(05)
    • [29].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近源晚期优势成藏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4)
    • [30].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J]. 石油学报 2018(12)

    标签:;  ;  ;  ;  ;  ;  

    西非毛塞几比盆地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