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张竹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瓶梅,徐州,第一个,动因,名号,缘起,之法。
张竹坡论文文献综述
刘弘凌[1](2019)在《儒家思想视野中的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是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之一,从其抄本的流传开始,就被打上了“淫书”的烙印而置身于争议与禁毁的漩涡之中。清代康熙年间的文人张竹坡则不仅写了《第一奇书非淫书论》为此书辩护,而且为《金瓶梅》做了十余万字的评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详批细注。这些评点内容在有清一代推动了《金瓶梅》一书的传播,也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内容,包括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学界足够重视的诸篇专论都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深入的考察,着重分析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如何影响了张竹坡的评点,形成其“主题再阐释”评点策略,从而在艺术手法与思想内容的诸多方面为《金瓶梅》一书正名,揭示其社会意义、提高其文化地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论叁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起和意义、张竹坡与《金瓶梅》评点的研究现状、论文整体研究思路及创新点。正文部分包括四章,全面分析了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意识。首先,张竹坡将《金瓶梅》一书的主题概括为“苦孝说”,强化“孝”的道德力量,弘扬了孝道思想,体现了传统儒家弘道意识的影响。儒家重“德”,孝悌为其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弘道首当行孝的观念形成了张竹坡评点的主题思想。其次,儒家批判精神使评点者对于小说的阐释带着鲜明的自主性,张竹坡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批判方式点明《金瓶梅》中透射出的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社会现实意义,形成了张竹坡评点专论中的《第一奇书非淫书论》和《寓意说》,为《金瓶梅》正名。第叁,科举制度所形成的八股文化是儒家政治教化的产物,而八股文法对评点理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文人为主体的评点者在阅读文本时,自然会从八股文法的角度品评。文中着重分析了张竹坡所提出的“冷热金针”的结构论中所体现的八股文法。最后,本文尝试将儒家思想对于小说评点的全面影响称为“主题再阐释”的评点策略,并阐述这种评点策略的影响及意义。张竹坡正是以这样一种主题再阐释方式赋予了《金瓶梅》这部“奇书”以正统的色彩,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同时,通过解读明清之际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和毛氏父子的《叁国演义》评点的相关特点,说明这种阐释策略是小说评点这一批评形式的重要特点,体现着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小说理论形成的深刻影响。小说评点所带有的鲜明的时代特点也正是其在二十世纪初时代风云剧变时被迅速抛弃的主要原因。结论部分是对全文主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再次申明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将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置于传统儒家思想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考察,将有助于对其评点做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和理解。(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国栋[2](2019)在《论张竹坡《金瓶梅》批评中的“文笔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作为明朝"四大奇书"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时至今日,"金学"研究依然是仅次于"红学"研究的显学,可见文人学者对《金瓶梅》的钟爱。《金瓶梅》的评点较为出色的有3种,分别为绣像本《金瓶梅》批评、张竹坡《金瓶梅》批评和文龙《金瓶梅》批评,其中张竹坡《金瓶梅》批评较为全面和系统,从章法结构、行文笔法、人物描写评点了《金瓶梅》的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曾志松[3](2018)在《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动因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有两方面的缘由:一是揭示小说文本中蕴含的文法,二是心有寄托。寄托主要包括叁点:一,借评点《金瓶梅》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二,借评点表达科场数次失利之后,对功名既失望又有期望的复杂心理;叁,表达对孝德推崇以及笃孝的自豪。寄托是评点的主要动因,这也就导致了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主观性过强。(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周广曾[4](2018)在《略论张竹坡知道《金瓶梅》作者的真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年轻的着名小说批评家张竹坡分明知道《金瓶梅》的作者是谁,但他同情作者的苦衷,不同意硬要把作者的真名实姓给考证出来。(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曾志松[5](2018)在《张竹坡《金瓶梅》名号评点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名号为切入点来探讨小说寓意,是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的重要方法。"名号中寄托寓意"这一思维方式是名号评点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张竹坡从名号字符探求寓意的基本途径有叁:一,名号字符的字面意项即是寓意;二,名号字符的同音或近音字符为寓意;叁,名号字符经由一定中间环节生成寓意。张竹坡名号评点的最大贡献在于把香草美人传统融合进来,形成"草木幻影"新思路,构建具有表意功能的莲花意象群、水意象群、时令意象群。张竹坡的评点实践表现出该方法文本阐释的有效性,但也出现体系不严密、部分寓意与小说文本严重偏离的不足,这是需要注意的。(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孙越[6](2018)在《张竹坡《苦孝说》写作缘起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苦孝说》是张竹坡批点《金瓶梅》卷首总论中的一篇。考察《苦孝说》的写作缘起对于正确理解张竹坡评语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作用。从《苦孝说》原文出发,结合张竹坡家世、生平以及《金瓶梅》中的评点文字可以从新的角度研究此问题。张竹坡写作《苦孝说》有叁种创作动机:其一为张竹坡在失怙后因不能侍奉母亲而痛苦;其二为张竹坡因张家家世而痛苦;其叁为张竹坡因父亲遗愿和个人人生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叁种创作动机综合作用导致张竹坡写作《苦孝说》来阐明其心中的"苦孝"之感。(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宋运娜,王明政[7](2017)在《由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性描写的实质(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着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通过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理解其中所体现的大悲悯情怀,了解晚明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作者自然主义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的对明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领会《金瓶梅》的精神实质,从而正解千古名作——《金瓶梅》。(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姚冰阳[8](2017)在《张竹坡,第一个为《金瓶梅》正名的人》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是以现实家庭生活为创作题材,反映世态、人情、社会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金瓶梅》作者在涉笔饮食男女时过多地使用直白的性描写和大篇幅的淫词艳语而被视为"古今天下第一淫书",长期被列为禁书。那么张竹坡究竟为什么要点评被冠有(本文来源于《群言》期刊2017年09期)
王庆华[9](2017)在《论张竹坡对《金瓶梅》结构形态的解读——一种被遮蔽的传统小说文体结构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越"网状结构说",还原张竹坡对《金瓶梅》结构形态的解读:"血脉贯通"的整体结构意识、事系于人的"合传"结构意识、事系于意的"意连"结构意识、事系于时的"编年"和事系于因果的"伏线"结构意识等,揭示出一种被遮蔽的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传统小说文体结构观念。(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郭磊[10](2016)在《论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的人物品评标准——以吴月娘和孟玉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中,对吴月娘和孟玉楼的评价有着较大差异:视吴月娘为"奸险好人",大加贬斥;称孟玉楼为"真正好人",认为她是作者本人在小说中的投射。原因在于评点者融入自己身世之感与价值追求所建立的人物品评标准。这主要包括叁个方面:财与色的道德尺度、礼与贤的传统言行、继室与文人自喻的形象定位。(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张竹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瓶梅》作为明朝"四大奇书"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时至今日,"金学"研究依然是仅次于"红学"研究的显学,可见文人学者对《金瓶梅》的钟爱。《金瓶梅》的评点较为出色的有3种,分别为绣像本《金瓶梅》批评、张竹坡《金瓶梅》批评和文龙《金瓶梅》批评,其中张竹坡《金瓶梅》批评较为全面和系统,从章法结构、行文笔法、人物描写评点了《金瓶梅》的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竹坡论文参考文献
[1].刘弘凌.儒家思想视野中的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张国栋.论张竹坡《金瓶梅》批评中的“文笔之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曾志松.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动因论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周广曾.略论张竹坡知道《金瓶梅》作者的真名[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曾志松.张竹坡《金瓶梅》名号评点论[J].明清小说研究.2018
[6].孙越.张竹坡《苦孝说》写作缘起新论[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8
[7].宋运娜,王明政.由张竹坡批注解读《金瓶梅》性描写的实质(叁)[J].甘肃高师学报.2017
[8].姚冰阳.张竹坡,第一个为《金瓶梅》正名的人[J].群言.2017
[9].王庆华.论张竹坡对《金瓶梅》结构形态的解读——一种被遮蔽的传统小说文体结构观[J].兰州学刊.2017
[10].郭磊.论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的人物品评标准——以吴月娘和孟玉楼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