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尼西亚两次海底电缆3-D地震勘探(论文文献综述)
司少文,王大伟,贺惠忠,孙悦,孙金,吴时国[1](2021)在《海底失稳调查与评价流程》文中指出不同于陆地滑坡,海底滑坡由于水动力条件这一特殊因素致使其难以观测,其致灾机理、失稳评价流程等也未形成标准。对海底失稳与致灾机理的深入研究,涉及海斗深渊的形成与演化、深水工程开发的商业利益、海洋地质灾害的预测及海洋工程的安全等诸多问题。海底失稳调查与评价流程分为地质调查、灾害机理分析、失稳评价3个方面,综合地球物理、海底原位监测、数值模拟、物理实验模拟等技术方法,形成从前期调查到后期评估的完整流程,对海底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白龙[2](2020)在《海上钻井平台的国际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从沿海国与非沿海国的不同视角下,依托不同海域区分的坐标背景,对海上钻井平台的国际法问题予以剖析。在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导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下,涉及海上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在不同海域建造、使用及移除海上钻井平台的规则存在较大差异,某些领域的规则付之阙如。通过研究涉及海上钻井平台的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主要全球性和区域性公约、典型国家立法及案例,试图从现有包括人工岛屿、海上人工设施和结构等海上设施国际制度比较分析,在区别各种设施的法律属性的基础上,认为应当明确作为整体的海上钻井平台的法律属性,并确立航行中移动式钻井平台的船舶法律地位;并随之构建涵盖登记制度等在内的海上钻井平台的管理制度。明确沿海国在不同海域建造、使用和管理海上钻井平台的专属权利及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权制度,并确定外国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建造和使用海上钻井平台的权利及该外国的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辖权的内容和边界。并应完善国际海底管理局对勘探和开发“区域”油气资源的海上钻井平台的管辖权制度。在传统国际法对不同海上权利进行平衡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海上钻井平台建立完善的安全区域制度,未来这一安全制度还要增加防范针对的恐怖袭击的重要内容。分析和比较由海上钻井平台引起的环境污染损害的国际环境法律制度及特点,并以此为视角,剖析了当前建立因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引起的跨国海洋污染损害责任机制的局限性的原因,分析了区域性防治海洋污染公约在此问题上的空白,应制定规范此类污染损害公约,尤其要建立因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活动造成的跨境污染损害责任基金和强制责任保险机制。多维度比较分析了当前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制度,从移除方式上探究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透视了系列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洋倾倒与船舶残骸清除的概念、方式、移除责任人的确定、移除费用的担保等内容,提出应以海洋环境保护为要素,建立涵盖确定移除责任人及移除费用担保机制的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制度;分析了海上钻井平台与航行、渔业、海洋科学研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典型用海活动的制度冲突。此类制度冲突凸显了以调整传统用海活动的海洋法制度在应对海上钻井平台时的不足。文章依据现有海洋法体系确立的不同海域的功能价值及沿海国的权利体系,分别提出解决此系列冲突制度的值取向,提出以此形成构建未来协调海上钻井平台与其他用海活动冲突制度的理论建议。
李燕玉[3](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王洋[4](2020)在《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文中认为多金属结壳是一种在海底成层生长的水成成因矿产资源,其生长过程记录了构造尺度的古海洋学环境演化史,同时古海洋环境的变迁也控制着其生长条件。本文以区域性适用的Co经验公式结合Os同位素地层学法为基础,参考构造特征、磷酸盐化期次和超微化石年代学等证据,得到了中、西太平洋结壳样品的区域年代框架。综合板块回路模型、板块运移几何法、视极漂移法和热点追踪法的结果,恢复了结壳所在海山的古经纬度,应用板块热沉降曲线模型,恢复了结壳成矿过程中所处的古水深,得到中、西太平洋结壳的运移沉降史。利用年代框架和运移沉降史结果,研究记录在结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古海洋学意义,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找到了分别适用于研究区各海山区结壳的经验公式,造成经验公式区域性适用的原因与Co元素入海通量的不均一性有关。总结了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普遍具有的生长期和间断期,其中生长期对应地质历史时期的强化学风化、高碳酸盐溶解率和高陆源风尘通量期,而间断期对应太平洋大规模磷酸盐化事件时代。2)发现了记录在结壳中的Os同位素组成演化的4个精细特征。他们可以作为Os同位素地层法定年工作中的时代锚点,从而可以提高该方法定年的精确程度。马尔库斯威克和莱恩海山区结壳的Os同位素组成曲线分别在7Ma以来和33Ma以前相对海水曲线偏高,这与结壳跟随太平洋板块漂移出入赤道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的过程有关。3)结壳在历史上的高碳酸钙溶解率和高陆源风尘通量时期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此时结壳可接受充分的成矿物质。莱恩海山区结壳具有相对较高的生长速率,这是由于该海区样品所处位置偏东从而可以直面太平洋东部洋流并接收美洲大陆的陆源成矿物质以及所处水深较深从而处于最低含氧带之下较好的成矿环境中。4)不同区域的结壳各层位的发育程度不同,其生长时间和厚度取决于其间亚层的数量。研究区西部的海山区以及研究区东部水深较大的样品构造层对应时代相对提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样品,说明该海区的结壳率先在经纬度和深度上达到发育对应层位的适宜条件。5)赋存于结壳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含量具一定的时代或区域性规律。受控于成矿时代的元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P、Ca受控于磷酸盐化作用,Co等和Ba等分别与海水氧化性和累积吸附效应有关。受控于成矿区域的元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K等和Cu等分别受控于结壳运移过程中接受陆源风尘通量的变化以及所处区域海水的古生产力变化。
王铁兴[5](2020)在《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传统海洋地震采集过程中,由于空气海水是一个强反射界面,因此多次波发育丰富。同时,因为传统的地震数据成像方法往往是基于一次波假设,所以多次波一直被视为干扰信息,需要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压制并去除。如果多次波没有预先压制或处理结果中有多次波残留,就会对后续的成像结果产生干扰,降低最终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结果的准确度和质量。所以,多次波压制一直是地震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区别于传统地震采集方法的采集方式:与传统采集方法中将人工震源置于表面的采集方式不同,被动源采集方法选择将“震源下沉至深处”,即以天然地震或构造断裂作为非人工震源进行采集;混合震源采集方法则选择将布设在表面的人工震源之间的激发时间缩短,提高生产效率。这三种采集方式各有异同,采集获得的地震数据也各有特点,但是多次波压制仍然是不同采集方式面临的共同问题。论文针对上述三种采集方式,并对不同的采集方式下的数据特点进行分析,以传统Closed-loop SRME方法(SRME: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为基础,分别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对应提出了针对不同采集方式的一次波估计方法,实现多次波压制的目的。首先,针对传统的地震采集方法,论文从传统的Closed-loop SRME方法出发,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基于L1范数的双凸优化求解框架和三维稀疏约束条件,分别用于稳定反演过程和提高求解精度,提出了基于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然后,针对噪声型被动源采集方法,根据噪声型被动源数据虚炮集中含有干涉噪声和远偏走时不准的特点,引入聚焦变换并改进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算法框架,提出被动源数据三维稀疏约束反演的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最后,针对时下工业界流行的混合震源采集方式,推导混采数据一次波多次波方程,并将该方程引入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算法框架,提出混采数据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首先,针对传统地震采集方式下的多次波压制,提出了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相比于传统的Closed-loop SRME方法,使用基于L1范数的双凸优化求解框架替代原方法中的最速下降策略,并用线性算子的形式解构一次波-多次波方程,解决了最速下降法会在反演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然后使用基于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法(SPGL1)求解上述反演框架,稳定了一次波估计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求解精度,引入三维稀疏变换(二维Curvelet变换和一维Wavelet变换)作为稀疏约束条件约束一次波求解过程。通过对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测试体现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然后,针对噪声型被动源采集方式下的多次波压制,提出了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通过分析噪声型被动源采集方法的技术原理、地震干涉技术以及噪声型被动源数据的特点,提出使用聚焦变换构建聚焦切除算子压制噪声型被动源数据虚炮集中的干涉噪声和重构远偏走时信息。将聚焦切除算子引入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算法框架,实现从噪声型被动源数据虚炮集中估计获得高信噪比、具有正确远偏移距走时信息的一次波估计结果。数据试算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时下工业界流行的混合震源采集方法,提出了混采数据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通过分析混合震源采集技术的特点以及波场传播特点,推导获得由独立震源一次波、混采算子和原始数据组成的混采数据一次波-多次波方程。再将该混采数据一次波-多次波方程引入到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算法框架,实现混采数据的独立震源一次波估计。通过对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对上述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首先进行理论推导与针对性改进,并拓展并应用到了常规地震采集数据,噪声型被动源地震数据以及时下主流的混合震源采集数据中,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验证,都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多种采集方式下的多次波压制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孙立宁[6](2019)在《滑坡海啸的数值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海啸作为一种突发性且破坏力极强的海洋灾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对海啸的研究工作大部分关注于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灾害,对海底滑坡引发的滑坡海啸特征及物理机制研究较少,主要基于实验室的观测与模拟。南海北部大陆架区域海底滑坡、流动沙坡、大型侵蚀沟群、海底陡坎等各种不稳定地貌类型相当发育,是引起滑坡海啸的潜在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探究地震海啸的波形特征以及近岸特征,本文以2017年墨西哥地震海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ART(Deep-ocean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of Tsunamis)和近岸站点水位数据分离海啸波,通过对海啸波在深海和近岸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小波分析进一步得到海啸波的波频和能量特征,发现海湾地形与海啸波相互作用导致波幅增大,波动持续时间变长的现象。在对滑坡海啸的研究方面,本文首先以2018年印尼帕卢湾海啸事件为研究对象,对印尼帕卢湾海啸的水位数据进行分析,参考实地调查报告,采用均一滑移量模型、有限断层模型及海底滑坡模型计算海啸初始场,并对海啸传播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和pantoloan站海啸到达时间信息,认为pantoloan港附近的海啸主要由地震引起,帕卢湾内多个区域受海底滑坡的作用影响显着,海湾特殊的地形特征也加剧了此次海啸灾害;根据pantoloan站海啸波小波分析,认为帕卢湾地形产生了“放大”海啸波幅的作用。在滑坡海啸研究方面,本文还选取了南海北部白云凹陷区域作为潜在的滑坡海啸源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给出滑坡海啸源参数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模拟结果,认为白云凹陷区域发生滑坡海啸,将会在南海深水区域造成6m以上的最大海啸波幅,在近岸区域造成0.3m-3m不等的最大波幅,对南海区域的海上船只、海上工程以及近岸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灾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敏感性实验,比较不同情景下白云凹陷区域海底滑坡导致的海啸情景,较全面的评估了该区域发生滑坡海啸的风险性,认为在不同情境下,南海区域深水和近岸的最大波幅有所变化,但都达到了海啸灾害的级别,将造成程度不等的灾害性影响。
冯雪琴[7](2019)在《《石油志—石油天然气发现及开发背后的故事》(第三至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对翻译提出了需求;同时目前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石油院校的学生有责任传播先进石油文化和科学技术。翻译此书能够为国内专业读者提供最新的技术、行业信息,并吸引非专业读者加深对石油地质的了解。从翻译实践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此类文本翻译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期望此次翻译实践能给同行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同时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期佐证理论指导的有效性。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信息型文本《石油志》(A Play for Oil)为翻译和研究对象。该书作者蒂姆·戴利将自身经历与石油地球物理学知识相结合,以自身工作经历为线索,从地球物理家的角度讲述和评论整个行业的故事。全书内容涵盖石油天然气从发现到开发一系列环节,主要涉及地震探测领域,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石油公司与专家合作,公司与行业关系等问题。源文本,即第三、四章,是斯普林格出版社授权的2.2万字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简要介绍了此次翻译项目的基本背景,选取《石油志》的第三章地震反射(Drilling Reflections)、第四章地震解释(Interpretation in Time)为对象,回顾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具体流程,在重点分析了原作词法、句法特点后,确立了基本的翻译策略为交际翻译,并使用词性转换、调整语序、逻辑显化等翻译方法解决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抽象名词、长难句、隐性逻辑关系等翻译难题,以提高译本质量。最后,本翻译报告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对理论和翻译技巧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也认识到严谨的翻译态度和译后审校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了翻译的基本技能——搜索网络资源。本文不足主要有:交际翻译并不是在英汉语言之上建立的理论,所以适用性有所限制;另外受限于译者的能力与经验,原文本特有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够准确;最后由于篇幅受限,以及译者意图在于突出科普文的“准确性”,本文没有涉及科普文的另一大特点“趣味性”。
徐俊杰[8](2019)在《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动力学和构造-地层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指导,运用井震标定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制图、断裂活动性分析、沉降史回剥和盆地构造演化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发育演化过程及其成盆动力机制等开展深入研究。曾母盆地位于南海的西南边缘,规模巨大,结构独特,且是南海陆缘地热梯度最高的盆地,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惯常使用的沙捞越盆地(包含曾母盆地)的代表性地层方案是婆罗洲陆上-近海地区建立的以8个海侵-海退旋回为标志的地层序列,近年来又基于3D地震剖面和大量钻井在南康台地标定了精细的地层界面。本文通过(本研究所掌握的钻井和地震剖面的)井震标定和全盆地地震剖面的追踪和闭合,构建了可以与上述两个地层方案对比的地层框架,并结合界面特征及其发育规模、区域构造、盆地原型、沉积体系等的综合分析,将盆地新生代地层序列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和8个二级层序,并将上新统及其上部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进而搭建了曾母盆地全盆的构造-地层格架,尤其是对曾母盆地最深的构造单元——康西坳陷内中中新统底界面(T3)及其之上一系列层序界面的追踪、闭合,首次获得了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变革界面,即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在盆地中的分布,并确定其最深部位处于康西坳陷中部,深达双程时间7s,T3界面发育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因此,这一巨大的沉积厚度不仅显示出盆地的快速、大幅度沉降,而且意味着这个区域下伏地壳岩石圈的强烈薄化。研究表明,盆地一级构造层序界面T8和T3分别是沙捞越造山运动和沙巴造山运动的响应界面,以此为依据划分出基底界面(Tg)和沙捞越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分隔的断陷盆地,沙捞越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T3)之间的周缘前陆盆地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之上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三个主要的盆地原型。区域地震剖面追踪表明,早期的断陷盆地目前只在曾母地块北部局部可见,而周缘前陆盆地的主体已经被卷入到以拉贾群和克拉克群为代表的、以强烈挤压变形为特征的造山带之中,现今的曾母盆地的主体处于该前陆盆地前隆单元。早中新世时期这一前隆单元处于强烈拉伸应力场的控制之下,并形成了呈NNE向展布的裂谷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康西坳陷。这套裂谷系的地垒控制了南康台地碳酸盐岩礁的生长,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地堑区内,因此油气地质意义重大。沙巴造山运动之后,南部的逆冲活动弱化或中止,大规模的碎屑岩输入曾母盆地海域,导致宽阔的陆架-陆坡向海域的推进,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上述3个盆地原型垂向叠置,奠定了曾母盆地的主体构造-地层框架。论文首次在康西坳陷陆架边缘发现了一种规模巨大,分布范围达到2.56×104平方千米的典型的薄皮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并将这一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划分为三个构造区:滑塌区、滑阻区和过渡区,而且无论是滑塌区还是滑阻区均伴有泥底辟和气烟囱活动。通过构造地层分析,确定重力滑动发生于早上新世(ca.4.3 Ma)并持续到第四纪晚期。伸展量和挤压量定量对比分析表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演化和泥底辟的活动几乎不受区域构造挤压的影响,而主要由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控制,是由重力失稳导致的滑动。重力滑动过程经历了初次滑动幕、超压封堵幕、主滑动初始幕、滑动迁移-减弱幕以及滑动停止幕5个阶段。通过定量分析,明确了康西坳陷的重力滑动构造主要由重力扩展机制主导,加载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滑塌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持续堆积是重力滑动的重要触发机制,加载于滑阻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导致了重力滑动的停止。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缘的区域(微)板块构造活动,结合盆地构造地层解释以及断层活动性、沉降史及康西坳陷深度相关的伸展模拟等定量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曾母盆地的发育演化机制,认为白垩纪晚期和新生代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巽他板块之下的俯冲后撤作用是早期断陷盆地系发育的主要机制;卢帕尔线和西巴拉姆线是曾母盆地西侧和东侧的重要的构造边界,具有重要的动力学意义,晚始新世发生的沙劳越造山运动就主要发育在这两条重要的断裂系统之间。沙捞越造山运动导致了曾母地块与婆罗洲地块的碰撞,二者之间的古南海消失,同时在俯冲的曾母地块之上形成了周缘前陆盆地;沙捞越造山运动之后,古南海的俯冲迁移到西巴拉姆线的东侧,俯冲作用不仅导致古南海继续消亡,同时这种向SE方向的侧向俯冲作用导致西巴拉姆线右旋,并在曾母盆地内派生出近东西向的拉伸应力,从而导致了NNE向的裂谷系的发育,该裂谷系随着古南海的消亡、沙巴造山运动的发生而停止伸展。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路宏南[9](2019)在《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精确的获取地下构造结构,而地下速度信息无疑是反映地下构造的重要参数。所以速度建模一直是地震勘探中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能否获得正确的速度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苏门答腊地区尼亚斯岛屿附近采集的人工源宽角地震数据,进行了原始数据的处理、初至走时数据的拾取,同时选取最佳反演参数,以FAST以及JIVE3D两种程序对走时初至进行反演,最终得到最佳速度模型,得到了该地区的较为精确的地质构造。同时根据地质构造联系尼亚斯岛附近两次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解释。该地区存在一个基本的俯冲带,它是由海洋俯冲板块、海沟斜坡、增生沉积层组成的。该地区还具有岛弧、弧前盆地、“阻滞体”等地质结构,而且在增生沉积层中的楔形沉积体的沉积体积变化形成了地震断裂边界,从而导致两次地震引起地震断裂定向传播的现象。同时,楔形沉积体的体积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尼亚斯岛以及巴图岛的岛屿沉降变化。
刘嘉程[10](2019)在《基于地震属性的马都拉地区生物礁识别与形成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地下具有波阻抗差的地层界面是地震反射波产生的原因,地震反射波特征发生变化预示着地下地层特征发生横向变化,即地震属性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表现地下地层特征的信息就包含在地震属性中,这是利用地震属性开展研究进行油气储层参数预测及地层岩性判断的物理基础。马都拉海峡盆地北部外陆架台地发育有E-W向一字排列的颗粒灰岩生物礁体。颗粒灰岩生物礁是有孔虫(主要为抱球虫目)壳体经过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体,发育于早上新世挤压反转期盆地北部边缘区。由于生物礁生长发育所经历的特殊性,其岩石学特征等信息常常具有标志性的反映,因此礁体的剖面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相比于围岩会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为人们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识别生物礁奠定了基础,如在地震剖面上,生物礁往往出现对称丘状外形反射、礁前斜坡前积反射、礁内部杂乱反射和不连续强反射的特征等等。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oyong3d、central3d两个三维勘探区以及多口探井,以O-2井钻遇的存在抱球虫化石的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世芒杜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地质背景入手,介绍了研究区潜在的油气资源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描述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特征和发育各时期所对应的地层。在总结了前人对生物礁的分类和地震响应研究基础上,建立礁体模型并做正演数值模拟,进一步阐明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通过提取中央oyong3d区的地震属性并对照测钻井信息,筛选出了能针对研究区生物礁进行有效识别的最佳属性,并将这一结论应用到尚未完整解释的面积更大的central3d区提取其地震属性。对疑似的生物礁发育区域进行地震剖面解释,将结果与已知的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同时利用芒杜组顶面深度构造图所反映的生物礁沉积环境进行验证,最终获得了盆地抱球虫颗粒灰岩生物礁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结合盆地历史上的沉积和构造活动,获得了研究区控制生物礁生长的重要因素,据此总结出马都拉海峡盆地芒杜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二、印度尼西亚两次海底电缆3-D地震勘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尼西亚两次海底电缆3-D地震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海底失稳调查与评价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流程 |
2 地质调查 |
2.1 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分析 |
2.2 原位监测 |
3 灾害机理分析 |
3.1 致灾因素 |
3.2 物理模拟 |
3.2.1 水槽实验 |
3.2.2 离心机试验 |
3.3 数值模拟 |
4 稳定性评价 |
(1)海底滑坡范围确定 |
(2)危险性分析 |
(3)灾后评价 |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海上钻井平台的国际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海上钻井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一节 将海上钻井平台视为船舶 |
一、国内成文法中的船舶 |
二、将移动式钻井平台视为船舶的司法实践 |
三、将移动式钻井平台认定为船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四、移动式钻井平台与船舶登记 |
第二节 将海上钻井平台视为其他类型的装置 |
一、将海上钻井平台视为人工岛屿 |
二、将海上钻井平台视为单独类别的物 |
三、主要海事公约中的船舶和海上钻井平台 |
第二章 海上钻井平台的管辖权与安全保护 |
第一节 国家建造海上钻井平台的权利 |
一、国家在内水建造海上平台的权利 |
二、国家在领海建造海上钻井平台的权利 |
三、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建造海上钻井平台的权利 |
四、在大陆架建造海上钻井平台 |
五、在公海建造海上钻井平台 |
六、在国际海底区域建造海上钻井平台 |
第二节 国家对海上钻井平台的管辖权 |
一、国家对海上钻井平台的行政管辖权 |
二、国家对海上钻井平台的刑事管辖权 |
三、国家对海上钻井平台的民事管辖权 |
第三节 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保护制度 |
一、沿海国对领海内海上钻井平台的保护 |
二、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区域 |
三、防止海上钻井平台遭受恐怖主义危害 |
四、我国海上钻井平台的保护 |
第三章 海上钻井平台环境污染救济制度 |
第一节 现有公约对海上钻井平台环境问题的应对 |
一、涉及海上钻井平台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
二、区域性公约的应对及其局限性 |
三、现有公约述评 |
第二节 处置海上钻井平台跨国污染损害责任的困境 |
一、IMO无处置因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跨国污染损害职能 |
二、船舶与海上钻井平台的区分形成管辖权阻碍 |
三、行业组织的反对增加了制定公约的难度 |
四、Montara事故的处理凸显缺少可适用的规则造成的困境 |
五、部分国内立法评析 |
第三节 应制定海上钻井平台跨境油污损害责任公约的建议 |
一、制定跨境污染损害条约的可行性 |
二、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跨国环境污染损害责任的主体 |
三、亟需构建和完善跨境污染损害责任基金和强制责任保险 |
第四章 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制度 |
第一节 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 |
一、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方式选择 |
二、移除钻井平台的环境风险 |
三、移除退役海上钻井平台的国家实践 |
第二节 移除退役海上设施的国际公约及其局限性 |
一、海洋法公约对移除的适用冲突 |
二、海洋倾倒与海上钻井平台的移除 |
三、移除退役海上设施在区域性公约中的分歧 |
第三节 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责任及移除费用保障 |
一、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在移除中的责任 |
二、移除海上钻井平台费用的担保和保障 |
三、移除海上钻井平台公约的制定及我国的应对 |
第五章 海上钻井平台与其他用海活动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与渔业活动的冲突及解决 |
一、与专属经济区内活动的冲突与协调 |
二、与公海捕鱼自由的冲突与协调 |
第二节 与航行的冲突与协调 |
一、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航行活动的冲突及协调 |
二、与公海航行自由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三节 与其他用海活动的冲突与协调 |
一、与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冲突与协调 |
二、与其他用途的海上设施的冲突与协调 |
三、与海洋科学研究的冲突与协调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案例索引 |
附录二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1.1 构造背景 |
1.1.1.1 板块运动 |
1.1.1.2 构造沉降 |
1.1.1.3 火山活动 |
1.1.2 沉积背景 |
1.1.2.1 区域沉积格架 |
1.1.2.2 陆源物质输入 |
1.1.3 古海洋学背景 |
1.1.3.1 大洋环流演化与气候变化 |
1.1.3.2 最低含氧带 |
1.1.3.3 碳酸盐补偿深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构造分层 |
1.2.2 年代学 |
1.2.3 水平漂移过程对结壳成矿演化的影响及结壳古经纬度恢复 |
1.2.4 垂向沉降过程对结壳成矿演化的影响及结壳古水深恢复 |
1.2.5 成矿元素分组和物源 |
1.2.6 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 |
1.2.6.1 水成组 |
1.2.6.2 陆源碎屑组 |
1.2.6.3 磷酸盐化组 |
1.2.6.4 生物作用组 |
1.2.6.5 元素富集规律的时代效应 |
1.2.6.6 结壳成矿与古海洋学条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采样位置与样品信息 |
1.5 技术路线 |
1.5.1 总体技术路线 |
1.5.2 年代学研究 |
1.5.3 古经纬度和水深恢复 |
1.5.4 元素相关性研究 |
1.5.5 元素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研究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与工作方法 |
2.1 分层取样和预处理 |
2.2 测试分析 |
2.3 方法体系 |
2.3.1 Co-Os法定年体系 |
2.3.1.1 Co法 |
2.3.1.2 Os法 |
2.3.1.3 Co-Os法定年体系 |
2.3.1.4 综合佐证 |
2.3.2 古经纬度恢复 |
2.3.2.1 Gplates软件 |
2.3.2.2 板块运移几何法 |
2.3.2.3 视极漂移法 |
2.3.2.4 热点追踪法 |
2.3.3 古水深恢复 |
2.3.3.1 PSM和 SSM模型 |
2.3.3.2 对古水深恢复结果的校正 |
2.3.4 元素分组与时空富集规律研究 |
2.3.4.1 元素分组 |
2.3.4.2 元素时空富集规律研究 |
3 Co-Os法综合定年体系和结壳年代学研究 |
3.1 Co法定年 |
3.1.1 Co含量对比 |
3.1.2 生长速率差异 |
3.1.3 最小年龄结果差异及分析 |
3.1.4 Co法区域适用性 |
3.1.5 结果差异原因初探 |
3.1.6 Co法评价与思考 |
3.2 Co-Os法定年 |
3.2.1 不同Co法结果在Co-Os曲线比对中的差异 |
3.2.2 Co-Os法定年策略 |
3.2.3 海水Os同位素曲线对Co-Os曲线的筛选 |
3.2.3.1 MS1样 |
3.2.3.2 MHD79样 |
3.2.3.3 CLD34-2样 |
3.2.3.4 CLD50样 |
3.2.3.5 MP3D10样 |
3.2.3.6 MP3D22样 |
3.2.3.7 57样 |
3.2.4 优选方法 |
3.2.5 记录在结壳中的海水Os同位素组成精细特征 |
3.2.6 记录在结壳中的海水Os同位素组成曲线的区域性、阶段性偏高异常 |
3.3 对年代框架的综合佐证 |
3.3.1 基岩年代 |
3.3.2 Co最小年龄 |
3.3.3 Os同位素法年代框架 |
3.3.4 超微化石年代框架 |
3.3.5 构造分层对应时代 |
3.3.5.1 构造类型划分 |
3.3.5.2 构造分层特征 |
3.3.5.3 构造层年代学规律 |
3.3.6 磷酸盐化事件期次 |
3.4 生长速率变化规律 |
3.5 生长-间断的制约因素 |
3.6 区域年代框架 |
4 古经、纬、深度恢复 |
4.1 古经、纬度恢复 |
4.1.1 板块运移几何法 |
4.1.2 视极漂移法 |
4.1.3 Gplates软件法 |
4.1.4 热点追踪法和对经纬度恢复结果的综合分析 |
4.2 古水深恢复 |
4.2.1 PSM恢复结果 |
4.2.2 SSM恢复结果 |
4.2.3 对结果的校正 |
4.2.4 两种模型结果的差异分析 |
4.2.5 古水深恢复结果的综合分析 |
4.3 运移沉降与生长间断 |
5 元素时空富集规律与古海洋学意义 |
5.1 元素相关性及元素分组 |
5.1.1 Fe组 |
5.1.2 Mn组 |
5.1.3 陆源碎屑组 |
5.1.4 磷酸盐化组 |
5.1.5 小结:Fe、Mn水成-吸附机制控制下的元素分组 |
5.2 元素剖面变化特征及其时空富集规律 |
5.2.1 时代剖面 |
5.2.2 经度剖面 |
5.2.3 纬度剖面 |
5.2.4 水深剖面 |
5.2.5 小结:元素富集与亏损的时空区域 |
5.3 成矿演化与古海洋学意义 |
5.3.1 构造分层特征 |
5.3.2 陆源风尘效应 |
5.3.3 磷酸盐化效应 |
5.3.4 氧化还原条件效应 |
5.3.5 累积吸附效应 |
5.3.6 生产力效应 |
5.3.7 小结:多金属结壳的时空成矿演化模式初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多次波压制方法进展与现状 |
1.2.2 被动源地震数据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3 混采数据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次波产生机制与压制理论 |
2.1 多次波的产生机理 |
2.2 一次波多次波正演模型 |
2.3 SRME方法 |
2.3.1 SRME基本理论 |
2.3.2 理论数据测试 |
2.4 EPSI方法 |
2.4.1 EPSI基本理论 |
2.4.2 理论数据测试 |
2.5 传统Closed-loop SRME方法 |
2.5.1 Closed-loop SRME基本理论 |
2.5.2 理论数据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 |
3.1 稀疏表示原理和凸优化算法 |
3.2 稀疏变换 |
3.3 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 |
3.3.1 基于L1 范数约束的Closed-loop SRME方法 |
3.3.2 模型数据测试(1) |
3.3.3 传统地震数据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SRME方法 |
3.3.4 模型数据测试(2) |
3.3.5 实际数据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被动源数据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 |
4.1 被动源地震采集技术 |
4.2 地震波干涉技术 |
4.2.1 地震波干涉技术发展回顾 |
4.2.2 地震波干涉技术基本原理 |
4.3 噪声型被动源数据重构与一次波估计方法 |
4.3.1 聚焦变换基本原理 |
4.3.2 聚焦变换实例 |
4.3.3 噪声型被动源数据三维稀疏反演的 Closed-loop SRME 一次波估计方法 |
4.4 数据测试 |
4.4.1 模型数据测试(1) |
4.4.2 模型数据测试(2)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采数据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 |
5.1 混合震源采集技术 |
5.1.1 混合震源采集技术基本理论 |
5.1.2 混合震源数据分离技术 |
5.1.3 混采数据EPSI方法一次波估计方法 |
5.2 混合震源数据一次波与多次波正演模型 |
5.3 混采数据Closed-loop SRME一次波估计方法 |
5.4 数据测试 |
5.4.1 模型数据测试 |
5.4.2 实际数据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
致谢 |
(6)滑坡海啸的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底滑坡概述 |
1.3 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研究现状 |
1.4 滑坡海啸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滑坡海啸基本特征与数值模型 |
2.1 滑坡海啸的基本特征 |
2.2 滑坡海啸的类型 |
2.3 滑坡海啸模拟数值模型 |
2.4 Geowave数值模型 |
第三章 2017年9 月墨西哥沿岸Mw8.1 级地震海啸波形特征分析 |
3.1 2017年9月8 日墨西哥Mw8.1 级地震海啸事件概述 |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1 海啸波提取 |
3.2.2 海啸波形特征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印尼帕卢湾滑坡海啸成因分析与模拟 |
4.1 引言 |
4.2 海啸波特征与共振分析 |
4.3 帕卢湾海啸数值模拟 |
4.3.1 Okada均一滑移量模型模拟海啸波 |
4.3.2 有限断层模型模拟海啸波 |
4.3.3 滑坡海啸情景设计与数值模拟 |
4.4 结论 |
第五章 南海区域滑坡海啸风险研究 |
5.1 南海白云凹陷区域海底滑坡数值模拟 |
5.1.1 滑坡海啸源参数与数据来源 |
5.1.2 模拟结果初步分析 |
5.1.3 模拟海啸波的波形特征分析 |
5.2 南海白云凹陷区域海底滑坡海啸敏感性实验 |
5.2.1 滑坡海啸初始场的敏感性分析 |
5.2.2 滑坡海啸近岸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石油志—石油天然气发现及开发背后的故事》(第三至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1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Lexical Features |
2.2.2 Syntactic Features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While-Translation |
3.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Solutions |
4.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
4.1.1 Abstract Nouns |
4.1.2 Long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1.3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
4.2 Solutions of the Difficulties |
4.2.1 Word Conversion |
4.2.2 Reordering |
4.2.3 Explici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8)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选题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曾母盆地与沙捞越盆地 |
2.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地层 |
2.4.1 婆罗洲岛地层 |
2.4.2 曾母盆地地层 |
2.5 火成岩 |
2.5.1 三叠纪火成岩 |
2.5.2 侏罗纪火成岩 |
2.5.3 白垩纪火成岩 |
2.5.4 新生代火成岩 |
第三章 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 |
3.1 相邻盆地地层划分方案和统层 |
3.1.1 国外以海侵-海退旋回为基础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 |
3.1.2 国内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1.3 本文地层划分方案 |
3.2 曾母盆地地震地层界面的标定与识别 |
3.2.1 井震标定及标准地震解释剖面的建立 |
3.2.2 界面和层序的识别标志和基本特征 |
3.3 界面和层序的级别及构造-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级别划分的原则 |
3.3.2 一级构造层序和盆地原型 |
3.3.3 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盆地构造分析及其构造单元划分 |
4.1 盆地边缘及内部大型断裂系统 |
4.1.1 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 |
4.1.2 盆地边缘大型断裂 |
4.1.3 盆地内部大型断裂 |
4.2 地层厚度制图及其盆地内部隆坳格局的变化 |
4.2.1 Tg-T3(上始新统-下中新统)地层厚度 |
4.2.2 T3-海底(中中新统-第四系)地层厚度 |
4.2.3 中中新统-第四系内部相邻界面之间的地层厚度对比 |
4.3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描述 |
第五章 曾母盆地陆架边缘重力滑动构造 |
5.1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 |
5.2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地震构造解释 |
5.2.1 滑塌区 |
5.2.2 过渡区 |
5.2.3 滑阻区 |
5.2.4 泥底辟 |
5.2.5 气烟囱 |
5.3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泥底辟及重力滑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
5.4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驱动机制 |
5.4.1 泥质滑脱层和超压 |
5.4.2 重力滑动和重力扩展 |
5.5 地质背景和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构造演化 |
第六章 曾母盆地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 |
6.1 沉降史分析 |
6.1.1 沉降史模拟方法 |
6.1.2 沉降史模拟结果 |
6.2 康西坳陷地壳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变形模拟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基于挠曲悬臂梁模型和挠曲均衡模型的正演、反演模拟技术 |
6.2.3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定 |
6.2.4 康西坳陷与深度相关的岩石圈伸展定量模拟 |
6.3 盆地周缘地块构造活动 |
6.3.1 东南亚地块及微地块 |
6.3.2 婆罗洲地块、微地块构造重建 |
6.4 曾母盆地发育演化的动力学模式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概述 |
1.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地震层析成像基本理论 |
2.1 互换原理 |
2.2 层析成像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参数化 |
2.2.3 正演问题 |
2.2.4 反演问题 |
2.2.5 解的评价 |
2.2.6 层析成像程序 |
第3章 折射波走时数据的处理与拾取 |
3.1 苏门答腊地震数据工区 |
3.2 宽角地震数据质量 |
3.3 宽角地震数据的处理与拾取 |
3.3.1 地震检波器数据处理 |
3.3.2 数据的显示 |
3.3.3 数据的拾取 |
3.3.4 数据的不确定性 |
3.3.5 检波器的旋转与定位 |
第4章 折射波初至走时层析成像 |
4.1 折射波初至走时数据 |
4.2 速度反演 |
4.2.1 模型尺寸及网格大小 |
4.2.2 初始一维速度模型 |
4.2.3 最佳自由参数选取 |
4.2.4 反演策略 |
4.3 模型质量测试 |
4.3.1 射线覆盖范围 |
4.3.2 chi-square值 |
第5章 速度模型特征与地质构造解释 |
5.1 速度模型特征 |
5.2 地质构造解释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反演方法对比 |
致谢 |
(10)基于地震属性的马都拉地区生物礁识别与形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地理背景 |
2.2 地质概况 |
2.3 地层划分 |
2.4 测井相分析 |
第三章 生物礁概述 |
3.1 生物礁的定义 |
3.2 生物礁的分类 |
3.3 基本反射特征 |
第四章 生物礁数值模拟 |
4.1 二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试算 |
第五章 地震属性分析方法 |
5.1 地震属性的概念与分类 |
5.2 地震属性分析流程 |
5.3 属性提取的优化 |
第六章 生物礁的形成演化模式 |
6.1 地震相特征 |
6.2 地震属性提取 |
6.3 生物礁的分布 |
6.4 模式构建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印度尼西亚两次海底电缆3-D地震勘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底失稳调查与评价流程[J]. 司少文,王大伟,贺惠忠,孙悦,孙金,吴时国. 海洋地质前沿, 2021(02)
- [2]海上钻井平台的国际法研究[D]. 白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3]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中、西太平洋多金属结壳成矿元素的时空富集规律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 王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三维稀疏约束反演Closed-loop SRME方法研究[D]. 王铁兴. 吉林大学, 2020(08)
- [6]滑坡海啸的数值分析研究[D]. 孙立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019(03)
- [7]《石油志—石油天然气发现及开发背后的故事》(第三至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冯雪琴.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D]. 徐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地震层析成像在苏门答腊地区的应用[D]. 路宏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基于地震属性的马都拉地区生物礁识别与形成模式研究[D]. 刘嘉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