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控制系统论文_曾伟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牵引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电传,系统,控制系统,电机,地铁,电力机车。

牵引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曾伟鹏[1](2019)在《地铁车辆电气牵引及控制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铁运输系统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保证城市交通运输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牵引系统作为地铁列车的电力供给方式,其和其所搭载的控制系统对列车顺利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地铁电气牵引系统和其搭载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3期)

马苗苗,万其,丁加兰,刘卓[2](2019)在《轨道交通牵引制动控制算法仿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了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应用需求的前提下,构建轨道交通牵引制动仿真系统框架,以STM32F407系列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建立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系统的对象模型。首先根据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系统基本参数,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利用PID和Smith预估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完成轨道交通牵引制动大滞后系统的控制算法仿真,并通过系统的联合调试,对轨道交通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10期)

詹哲军,张瑞峰,张吉斌,于森林[3](2019)在《电力机车直驱永磁牵引控制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基于160 km·h~(-1)客运电力机车的直驱永磁电传动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包含2台AC/DC/AC变流器和6台直驱永磁牵引电机,实现对六轴客运电力机车牵引、制动及逻辑保护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功率直驱永磁控制系统的效率、谐波、反电势、失磁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节能、高效,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侯红学,李英,王铁成[4](2019)在《2500 kW动力包牵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2500 kW动力包牵引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系统主要功能,提出了动力包牵引与控制系统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10期)

朱冬进,王伟[5](2019)在《车载牵引系统和轨旁供电系统的电压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车载牵引系统电制动性能的尽可能发挥,对车载牵引系统和轨旁供电系统的电压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车辆配置车载制动电阻和线路设置轨旁能量吸收装置的不同情况,结合牵引系统依据网压线性减少电制动功率和以恒定斜率降低电制动力的2种不同电压控制方式,分析了再生制动能量有效吸收的控制方式,提出了设置线路轨旁能量吸收装置的合理距离值。(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刘玮,李志南[6](2019)在《机车牵引传动装置滚动轴承故障容错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容错控制系统受到机车轴承振动信号非平稳因素影响,导致控制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故障补偿的机车牵引传动装置滚动轴承故障容错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多个通用同步异步串行接口的多余度姿态传感器,测量滚动轴承姿态。设计DSP/微控制器的混合结构,处理测量结果信息,通过电机驱动切换所需旋转方向,为容错控制提供标准相位线路。重构电路,根据目标变化调整容错控制器,保证系统容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依据轴承振动造成内环、外环、滚柱故障频率分析结果,对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获取故障信息,保证控制器结构不变,采用故障补偿技术实现故障容错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效果良好,为机车牵引传动装置高效运行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王晓帆,林飞,方晓春,张新宇,杨中平[7](2019)在《基于高采样率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延时补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中,由于逆变器开关频率较低,数字控制延时限制了电流闭环的控制带宽。针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控制延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应用高采样率-低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法大幅减小了采样延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流控制性能,利用改进Z变换理论在离散域对高采样率控制方法进行了建模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高采样率观测器的延时补偿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和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方法可以加快电流控制的动态响应并减小稳态电流纹波。(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皓,陆阳,高翔[8](2019)在《高速动车组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自动控制状态转换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状态转换图是为了在动车组仿真系统中实现全自动模拟驾驶功能。本转换图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简称:铁科院机辆所)开发的高速动车组仿真系统软件为基础,基于高速动车组仿真系统配置参数,并结合动牵引计算规程,来实现动车组自动驾驶的功能。在自动驾驶过程中,程序根据状态转换图中的状态,决定控制动车组运行的手柄位置,实现全自动的模拟司机驾驶动车组。通过软件仿真,证明该算法切实可靠,能够保证动车组按照预定的加减速方式,实现全程自动驾驶,能够精准停站,并防止超速。(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赵杨[9](2019)在《地铁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铁车辆装备的核心就是牵引电传动系统。针对地铁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控制关键技术,论文分析地铁车辆牵引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低开关频率下牵引电机离散转子磁链观测模型。旨在通过分析牵引电传动系统,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地铁城市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2期)

王珂,朱晓晨,张新媛[10](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控制功能是地铁供电系统控制保护系统的基本功能,本文介绍了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典型的几种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合分闸控制、线路测试、自动重合闸、双边联跳、越区供电、系统闭锁与报警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部分的设计思想、整体控制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1期)

牵引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了解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应用需求的前提下,构建轨道交通牵引制动仿真系统框架,以STM32F407系列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建立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系统的对象模型。首先根据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系统基本参数,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利用PID和Smith预估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完成轨道交通牵引制动大滞后系统的控制算法仿真,并通过系统的联合调试,对轨道交通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牵引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曾伟鹏.地铁车辆电气牵引及控制系统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马苗苗,万其,丁加兰,刘卓.轨道交通牵引制动控制算法仿真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3].詹哲军,张瑞峰,张吉斌,于森林.电力机车直驱永磁牵引控制系统研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4].侯红学,李英,王铁成.2500kW动力包牵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5].朱冬进,王伟.车载牵引系统和轨旁供电系统的电压控制策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6].刘玮,李志南.机车牵引传动装置滚动轴承故障容错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

[7].王晓帆,林飞,方晓春,张新宇,杨中平.基于高采样率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延时补偿方法[J].铁道学报.2019

[8].王皓,陆阳,高翔.高速动车组牵引制动仿真系统的自动控制状态转换图[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

[9].赵杨.地铁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策略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10].王珂,朱晓晨,张新媛.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论文知识图

刚柔混合机器人Fig.3.8Robotwithstif...系统加减速过程中响应重力式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吸能盒撞击试验牵引控制系统开发流程定长牵引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标签:;  ;  ;  ;  ;  ;  ;  

牵引控制系统论文_曾伟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