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夹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田爱云,开封市,二夹弦
二夹弦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矫枫[1](2019)在《“非遗大师”20 田爱云:执着二夹弦,以苦当乐唱大戏》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封二夹弦是中国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山东省西部、河南省东部及北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二夹弦"。因其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民俗小调,所以二夹弦在民间尤其是在乡村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2007年,二夹弦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本文来源于《老同志之友》期刊2019年16期)
刘丰[2](2019)在《根植于群众的非遗剧种——亳州二夹弦》一文中研究指出"亳州二夹弦"是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濒危稀有剧种之一。在众多传统地方戏剧中,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貌与个性。据专家考证二夹弦始于清朝中前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安徽、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两岸,是农民闲暇时娱乐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本文主要从二夹弦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等进行简单阐述。(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3期)
张舒淇[3](2019)在《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除了家喻户晓的豫剧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稀有地方戏曲剧种,二夹弦就是其中之一。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再现了不同地区的一些地方文化。随着生活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地方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遭受挤压,二夹弦作为河南省16个濒危剧种之一,它的发展兴衰就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个缩影。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依靠单纯的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而二夹弦作为一种濒危剧种,现在亟待我们去传承和保护。电视这一现在重要的新闻媒体,被赋予了宣传弘扬二夹弦艺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和展示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其客观、真实、小切口的表达视角,让非遗文化在叙述上更加生动鲜活,击中观众潜在的精神需求,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大概的总结归纳。第二章主要进行非遗类纪录片和二夹弦艺术的一个概述,同时针对延津县二夹弦艺术的受众情况进行一个调查分析。第叁章是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叙事研究,结合毕业作品《唱不完的二夹弦》以期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第四章是对论文和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些总结,有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也有不足和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伟[4](2019)在《亳州二夹弦剧团运营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亳州二夹弦剧团与亳州市梆剧团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而两个剧种甚至多个戏曲剧种共用一个剧团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运营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其优势,却也制约了各剧种的自由发展,有其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2期)
徐坤芳[5](2018)在《河南二夹弦传统剧本创作类型与艺术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二夹弦拥有百年历史,在民间深受群众喜爱,其剧本素材源于历史典故与民间生活,既能表现宏大的历史题材,也可展示日常生活。在现存河南二夹弦剧本资料中,有演出本、整理本、刊行本叁种不同形态,见证了剧本对表演的重要支撑力。根据题材与文化内涵的不同,河南二夹弦剧本又可分为历史剧、传奇剧、情感剧、生活剧等类型。传统剧本既保持了戏曲门类一脉相承的程式化结构,又凸显了河南地域特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8年08期)
鄢秀娟[6](2018)在《论村落环境下亳州二夹弦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村落环境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成长的沃土,亳州二夹弦正是在村落环境下,上演了自己的兴衰历程,它植根于亳州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传承着传统艺术及文化的精髓,是村落环境中成长的文化瑰宝。(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58期)
时媛媛[7](2018)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以河南睢县二夹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夹弦属于我国的地方戏曲,主要是流行于河南、山东及安徽的部分地区。河南和安徽地区的多叫"二夹弦",山东称为"两夹弦"。因为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为其主要的伴奏乐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束马尾进行演奏因此而得名。(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06期)
张伟,经纬[8](2018)在《地方小戏进高校课堂实践探索 以“睢州二夹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音乐、舞蹈、武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其"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表演意境,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各类地方小戏更是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独有一番韵味,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的特点,在中国戏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保护、传播与传承,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8年04期)
马紫晨[9](2018)在《二夹弦源流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们的视野和印象中,二夹弦是民间小戏。但从近百年来其受关注的程度看,它又是幸运儿、佼佼者,别说绝大多数小剧种比不了,就是某些拥有久远历史和较高艺术研究价值的大剧种,也难望其项背。原由是什么?实乃其"半碗蜜"的魁力所致也。释名二夹弦,由于剧种比较年轻,对其形成过程的说法又极不统一,以致名称(包括用字)也就比较混乱。冀、豫、皖叁个省都管它叫"二夹(本文来源于《东方艺术》期刊2018年04期)
史玥[10](2018)在《“即将消失的艺术”——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发展至今日趋濒临的戏曲剧种,作为一个极具代表地方特色的艺术剧种,二夹弦戏曲音乐在近年来才逐步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本文将对二夹弦戏曲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二夹弦的历史起源、音乐本体、剧本剧目、剧团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02期)
二夹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亳州二夹弦"是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濒危稀有剧种之一。在众多传统地方戏剧中,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貌与个性。据专家考证二夹弦始于清朝中前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安徽、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两岸,是农民闲暇时娱乐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本文主要从二夹弦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等进行简单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夹弦论文参考文献
[1].中华矫枫.“非遗大师”20田爱云:执着二夹弦,以苦当乐唱大戏[J].老同志之友.2019
[2].刘丰.根植于群众的非遗剧种——亳州二夹弦[J].北方音乐.2019
[3].张舒淇.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王伟.亳州二夹弦剧团运营模式探讨[J].戏剧之家.2019
[5].徐坤芳.河南二夹弦传统剧本创作类型与艺术特色探析[J].四川戏剧.2018
[6].鄢秀娟.论村落环境下亳州二夹弦的传承与发展现状[J].考试周刊.2018
[7].时媛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以河南睢县二夹弦为例[J].黄河之声.2018
[8].张伟,经纬.地方小戏进高校课堂实践探索以“睢州二夹弦”为例[J].中国戏剧.2018
[9].马紫晨.二夹弦源流辨析[J].东方艺术.2018
[10].史玥.“即将消失的艺术”——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综述[J].艺术评鉴.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