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颤振临界风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速,临界,悬索桥,导数,风洞,神经网络,数值。
颤振临界风速论文文献综述
夏飞龙,王林凯,刘志文,田帅帅[1](2019)在《识别桥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canlan线性颤振理论,从桥梁断面颤振导数与其运动频率有关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使用运动时程曲线的半波长来更新桥梁断面运动频率和气动力的方法,采用Newmark-β法求解桥梁断面的位移时程反应,通过位移时程曲线直观判定运动趋势从而实现识别桥梁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分别以薄平板和一座拟建大跨度悬索桥为例进行了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计算,与已有文献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提出的颤振临界风速识别方法其精度与已有算法相当,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精确要求,并且能够直观地反映结构运动趋势。(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8期)
盖相宇[2](2019)在《大跨径悬索桥软颤振临界风速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线性桥梁颤振理论认为一旦达到颤振临界风速,主梁便会发生发散性的自激振动而导致结构损毁,据此容易确定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然而近年来不断有试验研究发现由非线性气动自激力引起的桥梁颤振后极限环振动现象,即软颤振现象,主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非破坏性的限幅振动,于是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变得模糊,目前还没有判断软颤振临界风速的精确方法和统一标准。本文针对大跨桥梁颤振后的软颤振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风洞试验手段和地震Pushover分析思路的大跨桥梁软颤振Pushover分析方法,从桥梁在非线性振动过程中的结构弹塑性极限的角度出发,通过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估计桥梁颤振后的极限振幅、精细化软颤振临界风速,并预测颤振后桥梁的破坏形式。为实现该计算方法,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借鉴地震工程中Pushover分析的逐步推倒结构的思路提出了将该方法应用于桥梁软颤振极限状态分析的可能性,结合大跨桥梁的风致振动特点,对比分析了桥梁颤振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行为的异同,提出改进的桥梁软颤振Pushover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2.以某流线型箱梁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了典型的大跨桥梁软颤振响应,并对其弯扭耦合极限环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软颤振Pushover分析中的关键计算参数。3.基于桥梁的结构线弹性极限提出了颤振后的临界风速判断准则,根据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判断了算例桥梁的软颤振临界风速,将规范建议的模糊的软颤振临界风速精确化,并通过计算预测了算例桥梁颤振后的破坏位置和薄弱环节。(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5)
文锋,郑晓东,张辉[3](2019)在《扁平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估算扁平箱梁颤振临界风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桥梁主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参数,选定公式拟合数学的模型,利用诺模图和最小二乘原理初步拟合出计算公式,并用CFD数值模拟技术考虑扁平箱梁宽高比与斜腹板倾角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并将宽高比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纳入计算公式,最后将计算公式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计算误差在20%以下,为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方案比选和科研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乐,武兵,汪斌,唐平[4](2018)在《扭心偏移对桁梁桥颤振临界风速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山区大跨度桁梁桥得到较多的修建,其颤振性能通常由弹性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确定。试验中,主梁扭转中心通常设在节段模型的形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跨度缆索桥梁主梁扭心可能偏离了形心位置,从而导致风洞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模拟桁梁桥的扭心竖向偏移,测试不同扭心偏移下大跨度斜拉桥与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对比研究扭心偏移形成的弹性转动中心、质量惯性矩、扭转频率变化的影响。总体上,扭心偏离形心使得桁梁桥颤振临界风速提高。(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1期)
畅琰[5](2018)在《钢箱梁断面形式对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桥梁颤振是一种发散振动,在众多风致振动类型中危害性较大。由于颤振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控制设计的关键因素,多年以来,风工程学者对大跨度桥梁颤振稳定性的研究一直不断进行。颤振临界风速作为颤振稳定性问题的关键性参数,本文主要研究钢箱梁断面形式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做了如下工作。首先,依托某主跨为738m的双跨悬索桥,设计六种钢箱梁断面形式,其中闭口钢箱梁具有不同的宽高比,分离式钢箱梁具有不同的主梁间距比,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为基础,二次开发UDF程序,对六种钢箱梁断面形式的颤振临界风速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在风洞试验进行节段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探究了宽高比对闭口钢箱梁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以及在宽高比不变的情况下,主梁分离间距比对分离钢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比选出了颤振临界风速最高的断面形式。最后,由于该工程为双跨悬索桥,其结构形式具有不对称性,故采用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分别对该优选断面进行更全面的颤振稳定性分析研究。本文提出的对悬索桥钢箱梁颤振临界风速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准确度,能够预测不同主梁断面形式的颤振稳定性;提出经过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验证的优化闭口钢箱梁断面,具有良好的颤振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8)
张辉[6](2018)在《扁平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颤振稳定性问题是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研究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学者开展了桥梁颤振稳定性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颤振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在精度和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风洞试验数据提出了两种判定颤振稳定性的方法。围绕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简单地介绍了桥梁颤振稳定性判定的方法,同时简述了国内外学者颤振稳定性研究的历程与成果,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经典的颤振理论、回归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进行了总结和简单地论述,并说明了利用这两种理论研究颤振稳定性的优势,为本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从风洞试验数据出发,分析了影响颤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说明了本文公式拟合所需考虑的参数,选定了公式拟合所需要的数学模型,由诺模图中扭弯频率比与折减风速的关系得出两个待定系数,再由最小二乘原理得出另外叁个待定系数;利用CFD数值模拟考虑了扁平箱梁宽高比与斜腹板倾角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并将宽高比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考虑进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具体桥梁实例进行验证,证明了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最后,分析了气动导数变化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了H_3*、A_1*、A_2*、A_3*对颤振稳定性影响,给出了叁个实际桥梁的风洞试验数据,并说明了本文BP神经网络的训练与学习数据库,论证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设定的合理性,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用于预测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的颤振临界风速,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度。(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伍波,王骑,李志国,廖海黎[7](2018)在《颤振临界风速计算值与试验值的一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把握扁平箱梁的颤振性能,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颤振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扁平箱梁断面在不同风攻角下颤振临界风速计算值与试验值的一致性.首先通过强迫振动风洞试验获得了某箱梁断面模型颤振导数;然后通过耦合颤振闭合解法获得了不同动力参数条件下的颤振临界风速;最后通过弹簧悬挂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获得了相同参数条件下的颤振临界风速.计算值和试验值对比结果表明:在0°攻角下扁平箱梁模型颤振临界风速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保持一致,6种工况下两者差异分别为0.12%、0.50%、4.90%、4.10%、4.84%和1.43%;当风攻角为3°和5°时,颤振临界风速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较难保持一致,最大差异值可到10.4%;通过对比颤振因子在计算和试验条件下的离散性,在排除非线性气动力和结构阻尼的影响后,推测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是耦合颤振运动中相位角的变化引起了颤振导数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帅宇[8](2017)在《基于CFD的自由耦合振动法计算桥梁颤振临界风速》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CFD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大跨桥梁颤振稳定性已然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研究手段。为可以与风洞实验在各个阶段进行直接对比,本课题提出一种基于CFD的自由耦合振动法计算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方法。围绕着该种方法,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研究桥梁颤振的叁大方法,同时指出本课题的自由振动耦合法提出的必要性;对经典的桥梁颤振理论进行总结并做简要论述,为本课题提供坚实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CFD的基本理论、网格划分以及参数设定等。然后,为验证并完善本课题的基于CFD的自由耦合振动法,以理想薄平板理论解为对比依据。同时提出叁种不同方案来优化UDF文件,确定纽马克方程的?参数使流固耦合效应更加适合本课题需要。对比分析八个颤振导数后,发现自由耦合振动法在主颤振导数和部分副颤振导数的识别上表现良好。最后,结合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的风洞实验结果探讨自由耦合振动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的原方案和施加导流板方案的颤振临界风速与使用CFD自由耦合振动法计算出的颤振临界风速误差从1.42%到9.90%不等,说明本课题的方法表现良好。为继续探讨自由耦合振动法的适用性、方便类似工程应用,提出了颤振快速识别方法,同时讨论了千米级大跨悬索桥扭弯频率比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15)
蒋亚琼,邵亚会[9](2016)在《钢箱梁悬索桥颤振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跨海大桥建造的新时代,钢箱梁悬索桥作为首选桥型,其空气动力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西堠门跨海大桥钢箱梁悬索桥为工程依托,基于风洞试验数据,对不同槽宽比和不同稳定板高度的多个风洞试验工况的颤振临界风速进行了研究:鉴于BP神经网络的强鲁棒性,实现了颤振临界风速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训练和预测;完成了BP神经网络在颤振导数预测中的应用。最终研究认为:预测的颤振临界风速和颤振导数经与已有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较好;本文方法可以用于开槽箱梁桥的颤振临界风速和颤振导数的预测,进而为箱梁的选型提供帮助,节省风洞试验的成本。(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罗飞[10](2015)在《结构阻尼对大跨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自身阻尼值的大小对于结构颤振发生的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即结构自身阻尼值越大,颤振临界风速越高。因此,增加桥梁结构固有阻尼也可作为提高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5年02期)
颤振临界风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典线性桥梁颤振理论认为一旦达到颤振临界风速,主梁便会发生发散性的自激振动而导致结构损毁,据此容易确定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然而近年来不断有试验研究发现由非线性气动自激力引起的桥梁颤振后极限环振动现象,即软颤振现象,主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非破坏性的限幅振动,于是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变得模糊,目前还没有判断软颤振临界风速的精确方法和统一标准。本文针对大跨桥梁颤振后的软颤振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风洞试验手段和地震Pushover分析思路的大跨桥梁软颤振Pushover分析方法,从桥梁在非线性振动过程中的结构弹塑性极限的角度出发,通过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估计桥梁颤振后的极限振幅、精细化软颤振临界风速,并预测颤振后桥梁的破坏形式。为实现该计算方法,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借鉴地震工程中Pushover分析的逐步推倒结构的思路提出了将该方法应用于桥梁软颤振极限状态分析的可能性,结合大跨桥梁的风致振动特点,对比分析了桥梁颤振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行为的异同,提出改进的桥梁软颤振Pushover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2.以某流线型箱梁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了典型的大跨桥梁软颤振响应,并对其弯扭耦合极限环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软颤振Pushover分析中的关键计算参数。3.基于桥梁的结构线弹性极限提出了颤振后的临界风速判断准则,根据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判断了算例桥梁的软颤振临界风速,将规范建议的模糊的软颤振临界风速精确化,并通过计算预测了算例桥梁颤振后的破坏位置和薄弱环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颤振临界风速论文参考文献
[1].夏飞龙,王林凯,刘志文,田帅帅.识别桥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的一种新方法[J].公路.2019
[2].盖相宇.大跨径悬索桥软颤振临界风速确定方法[D].长安大学.2019
[3].文锋,郑晓东,张辉.扁平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估算[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4].李永乐,武兵,汪斌,唐平.扭心偏移对桁梁桥颤振临界风速影响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5].畅琰.钢箱梁断面形式对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8
[6].张辉.扁平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估算[D].长安大学.2018
[7].伍波,王骑,李志国,廖海黎.颤振临界风速计算值与试验值的一致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
[8].陈帅宇.基于CFD的自由耦合振动法计算桥梁颤振临界风速[D].长安大学.2017
[9].蒋亚琼,邵亚会.钢箱梁悬索桥颤振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预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
[10].罗飞.结构阻尼对大跨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J].四川建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