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源肺炎大肠杆菌秦皇岛地区分离株毒力与耐药性检测

狐源肺炎大肠杆菌秦皇岛地区分离株毒力与耐药性检测

论文摘要

为了研究河北省秦皇岛地区狐大肠杆菌肺炎的流行情况,以及本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趋势,本试验采用实验室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并通过玻片凝集、PCR技术及药敏试验对本地区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谱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为本地区大肠杆菌肺炎的流行和致病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病料采集及细菌鉴定:在河北秦皇岛地区各养殖场中采集病死狐的肺脏、肝脏和鼻拭子等共450份,通过鉴别培养、生化鉴定、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分离出105株肺炎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其中77株具有致病性。2.毒力基因及血清型检测:对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血清型检测。检测19种毒力基因,分离菌株携带14种不同毒力基因,其中irp2检出率高达98.7%,fyuA、papC、fimC、iucDa、colv检出率也较高,在50.6%~85.7%之间,携带率较低的在1.3%~5.2%之间。其余未检出。检测出分离菌株携带9种血清型,O1、O8、O78、O12四种血清型是本地区的优势血清型。3.耐药表型检测:采用K-B药敏纸片法,用23种抗生素对分离的致病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7株全部出现耐药现象。其中对SMZ耐药率100%,对P、AM、OT等9种药物耐药率很高,均达到95%以上,对DOX、FFC、STR的耐药率在72%~88%之间,对ENR、AMK、CIP等耐药情况在42%~70%之间,耐药率较低的也达到30%以上。所有菌株均有交叉耐药现象,耐药谱型高达23种,交叉耐药现象严重。4.耐药基因检测:通过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出携带18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以携带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parE、parC、gyrB、gyrA几种耐药基因为主,占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92%以上,其次oqxA、oqxB基因,也占到此类药物耐药菌株的比例分别是62.3%和66%,少数菌株携带qepA基因7.5%和qnrS基因1.9%,而且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多种类型耐药基因。本地区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很严重。

论文目录

  •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2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1 形态特征
  •     1.2.2 培养特性
  •     1.2.3 生化特性
  •   1.3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
  •     1.3.1 内毒素致病
  •     1.3.2 外毒素致病
  •     1.3.3 黏附素致病
  •     1.3.4 外膜蛋白(OMPs)致病
  •     1.3.5 大肠杆菌血清型致病
  •   1.4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     1.4.1 生物化学机制
  •     1.4.2 遗传机制
  •   1.5 大肠杆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机制
  •     1.5.1 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
  •     1.5.2 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
  •     1.5.3 四环素类耐药机制
  •     1.5.4 磺胺类耐药机制
  •     1.5.5 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狐源肺炎E.coli的分离培养、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2 主要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料来源
  •     2.2.2 细菌分离培养
  •     2.2.3 大肠杆菌(E.coli)形态观察
  •     2.2.4 细菌的鉴定
  •     2.2.5 菌株冻存
  •   2.3 结果
  •     2.3.1 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结果
  •     2.3.2 细菌生化鉴定结果
  •     2.3.3 16SrRNA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狐源肺炎E.coli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及血清型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菌株
  •     3.1.2 试验动物
  •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活化
  •     3.2.2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
  •     3.2.3 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检测
  •     3.2.4 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     3.2.5 大肠杆菌动物回归试验
  •   3.3 结果
  •     3.3.1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
  •     3.3.2 分离菌株的血清型
  •     3.3.3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3.4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   3.4 分离菌株毒力基因与血清型相关性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狐源肺炎E.coli耐药表型及耐药性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来源
  •     4.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4.1.3 主要耗材及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复苏
  •     4.2.2 菌液制备
  •     4.2.3 药敏试验及判定标准
  •     4.2.4 判定标准
  •   4.3 药敏试验结果
  •     4.3.1 分离菌株的耐药性
  •     4.3.2 分离菌株的多重耐药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狐源肺炎E.coli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菌株DNA模板制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模板
  •     5.2.2 细菌抗性基因检测
  •   5.3 分离菌株抗菌药物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     5.3.1 四环素类药物抗性基因检测
  •     5.3.2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性基因检测
  •     5.3.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
  •     5.3.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
  •     5.3.5 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
  •     5.3.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因检测
  •   5.4 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巧玲

    导师: 贾青辉,王夕国

    关键词: 肺炎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耐药性,耐药基因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分类号: S852.61

    总页数: 74

    文件大小: 2488K

    下载量: 182

    相关论文文献

    • [1].茅洲河流域民用井中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J]. 环境科学 2020(07)
    • [2].深圳市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06)
    • [3].土壤耐药基因污染的来源及现状分析[J]. 广东化工 2018(10)
    • [4].中国科学家在健康人中发现超级耐药基因变体[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7(02)
    • [5].某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临床特征[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11)
    • [6].天津市家庭农场养殖粪污耐药基因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估[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2)
    • [7].解脲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突变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0(06)
    • [8].牛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分布特征的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15(11)
    • [9].全耐药菌10种耐药基因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9)
    • [10].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07)
    • [11].20株临床来源耐药粪肠球菌的21种耐药元件基因检测与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耐药基因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03)
    • [13].食源性乳杆菌中耐药基因的转移研究[J]. 食品科学 2015(23)
    • [14].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6(19)
    • [15].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析[J]. 药物生物技术 2016(04)
    • [16].科学家揭示超级细菌产生耐药基因原因[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09)
    • [17].高通量混合基因测序预测志贺菌属新型耐药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06)
    • [18].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与其多重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03)
    • [19].阴沟肠杆菌的Ⅰ类整合子检测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09)
    • [20].MRFQ SYBR Green I-PCR结合融解曲线快速检测产ESBLs菌耐药基因[J]. 中国热带医学 2009(02)
    • [21].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22].重型肝炎患者痰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39种耐药基因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20)
    • [23].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6(02)
    • [24].应用基因芯片筛选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09)
    • [25].贵州省艾滋病患者耐药基因突变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3)
    • [26].阴沟肠杆菌痰液分离株耐药基因谱及菌株亲缘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07)
    • [27].女性患者解脲脲原体抗四环素耐药基因回复突变的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9)
    • [28].广东地区鸭-鱼混养场鸭粪中耐药基因的污染现状[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11)
    • [29].鸭沙门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J]. 中国家禽 2018(14)
    • [30].肉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J].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4)

    标签:;  ;  ;  ;  

    狐源肺炎大肠杆菌秦皇岛地区分离株毒力与耐药性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