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包括有主光缆,所述主光缆上分线出多个子光缆,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套设有一分线器,所述分线器包括有热塑胶管、分线体和压环套管,所述压环套管套紧于所述主光缆,且所述压环套管靠近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所述分线体套设于所述压环套管的外侧,且所述分线体包覆于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所述热塑胶管套设于所述分线体的外侧,所述分线体内嵌设有螺旋金属管,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位于所述螺旋金属管内。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分线处同时满足柔性和受力强度要求,并且光纤信号的传输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光缆(100),所述主光缆(100)上分线出多个子光缆(300),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套设有一分线器(200),所述分线器(200)包括有热塑胶管(201)、分线体(202)和压环套管(203),所述压环套管(203)套紧于所述主光缆(100),且所述压环套管(203)靠近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分线体(202)套设于所述压环套管(203)的外侧,且所述分线体(202)包覆于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热塑胶管(201)套设于所述分线体(202)的外侧,所述分线体(202)内嵌设有螺旋金属管(204),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位于所述螺旋金属管(204)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光缆(100),所述主光缆(100)上分线出多个子光缆(300),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套设有一分线器(200),所述分线器(200)包括有热塑胶管(201)、分线体(202)和压环套管(203),所述压环套管(203)套紧于所述主光缆(100),且所述压环套管(203)靠近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分线体(202)套设于所述压环套管(203)的外侧,且所述分线体(202)包覆于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热塑胶管(201)套设于所述分线体(202)的外侧,所述分线体(202)内嵌设有螺旋金属管(204),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位于所述螺旋金属管(20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光缆包括有第一包覆层(104)、第一芳纶(103)、第一铠管(102)和多个第一单芯光纤(101),所述第一芳纶(103)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层(104)内、所述第一铠管(102)位于所述第一芳纶(103)内,所述第一单芯光纤(101)位于所述第一铠管(10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光缆(300)包括有第二包覆层(301)、第二铠管(302)、第二芳纶(303)和第二单芯光纤(304),所述第二单芯光纤(304)与所述第一单芯光纤(101)一体连接,所述第二铠管(302)位于所述第二包覆层(301)内,所述第二芳纶(303)位于所述第二铠管(302)内,所述第二单芯光纤(304)位于所述第二芳纶(303)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胶管(201)的中间直径大于其两端直径,所述分线体(202)容置于所述热塑胶管(201)的内部中间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套管(203)为金属材质的套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多芯光缆结构中,需要从主光缆中引出分线而形成单芯子光缆,加工过程中主光缆的外套会在分线处被切断,使得单芯子光缆经由分线器向外拉出,该分线器套设于主光缆与单芯子光缆的分线处并且灌胶封装。这种分线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因光缆在使用时需要具有足够的光纤余长,以令光纤能够自由活动,进而保证光纤传输的光学性能。但是,现有结构在主光缆与子光缆的分线处进行灌胶封装,导致光缆内灌胶位置的光纤被固定死,导致保证光纤的光学性能有所降低,影响光纤的信号传输效果;其次,现有结构中的单芯子光缆,其芳纶设置于子光缆的包覆层内,由于芳纶可以撺动导致其外层的包覆层难以实现定长,因此在制作分线时,单芯子光缆的长短不可控,存在分支子光缆的长短一致性差的问题;此外,主光缆与子光缆分线处所采用的分线器,其主要材质为塑胶,虽然具有一定的柔性,但是难以承受一定的应力,不能满足受力强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分线处同时满足柔性和受力强度要求,并且光纤信号的传输效果好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其包括有主光缆,所述主光缆上分线出多个子光缆,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套设有一分线器,所述分线器包括有热塑胶管、分线体和压环套管,所述压环套管套紧于所述主光缆,且所述压环套管靠近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所述分线体套设于所述压环套管的外侧,且所述分线体包覆于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所述热塑胶管套设于所述分线体的外侧,所述分线体内嵌设有螺旋金属管,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位于所述螺旋金属管内。
优选地,所述主光缆包括有第一包覆层、第一芳纶、第一铠管和多个第一单芯光纤,所述第一芳纶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内、所述第一铠管位于所述第一芳纶内,所述第一单芯光纤位于所述第一铠管内。
优选地,所述子光缆包括有第二包覆层、第二铠管、第二芳纶和第二单芯光纤,所述第二单芯光纤与所述第一单芯光纤一体连接,所述第二铠管位于所述第二包覆层内,所述第二芳纶位于所述第二铠管内,所述第二单芯光纤位于所述第二芳纶内。
优选地,所述热塑胶管的中间直径大于其两端直径,所述分线体容置于所述热塑胶管的内部中间处。
优选地,所述压环套管为金属材质的套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中,通过在所述分线体内设置螺旋金属管,并且所述螺旋金属管环绕于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外侧,在螺旋金属管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主光缆与所述子光缆的分线处不仅具有足够的柔性,还大大提高了分线处的受力强度,进而提高光缆的整体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压环套管套紧于所述主光缆的端部附近,因主光缆内的芳纶可撺动,使主光缆内的光纤具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从而保证了足够的光纤余长,进而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且保证了光纤的光学性能以及信号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光缆分线结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主光缆100,所述主光缆100上分线出多个子光缆300,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套设有一分线器200,所述分线器200包括有热塑胶管201、分线体202和压环套管203,所述压环套管203套紧于所述主光缆100,且所述压环套管203靠近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分线体202套设于所述压环套管203的外侧,且所述分线体202包覆于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所述热塑胶管201套设于所述分线体202的外侧,所述分线体202内嵌设有螺旋金属管204,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位于所述螺旋金属管204内。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所述分线体202内设置螺旋金属管204,并且所述螺旋金属管204环绕于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外侧,在螺旋金属管204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主光缆100与所述子光缆300的分线处不仅具有足够的柔性,还大大提高了分线处的受力强度,进而提高光缆的整体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压环套管203套紧于所述主光缆100的端部附近,因主光缆100内的芳纶可撺动,使主光缆100内的光纤具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从而保证了足够的光纤余长,进而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且保证了光纤的光学性能以及信号传输效果。
关于主光缆100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光缆100包括有第一包覆层104、第一芳纶103、第一铠管102和多个第一单芯光纤101,所述第一芳纶103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层104内、所述第一铠管102位于所述第一芳纶103内,所述第一单芯光纤101位于所述第一铠管102内。
关于子光缆300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光缆300包括有第二包覆层301、第二铠管302、第二芳纶303和第二单芯光纤304,所述第二单芯光纤304与所述第一单芯光纤101一体连接,所述第二铠管302位于所述第二包覆层301内,所述第二芳纶303位于所述第二铠管302内,所述第二单芯光纤304位于所述第二芳纶303内。上述子光缆300中,子光缆300由外向内结构为第二包覆层301、第二铠管302、第二芳纶303和第二单芯光纤304,第二单芯光纤304和第二芳纶303位于第二铠管302内,而第二铠管302与第二包覆层301形成一体,第二包覆层301与热塑胶管201之间形成固定,因此外层的第二包覆层301长度可以定长,当技术人员在制作分线时,由于各个单芯子光缆的长短可控,所以有效保证了分支子光缆的长短一致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热塑胶管201的中间直径大于其两端直径,所述分线体202容置于所述热塑胶管201的内部中间处。所述压环套管203为金属材质的套管。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999.2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03409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G02B6/44
专利分类号:G02B6/44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深圳市恒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恒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福民社区核电工业园7号401
发明人:陈俊杰
第一发明人:陈俊杰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恒捷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井杰;高真辉
代理机构:4451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