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在ICU的实施和护理

俯卧位通气在ICU的实施和护理

(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从而改善氧合。对ICU护士进行俯卧位的规范化培训,制定标准的操作路径,采用俯卧位气垫,让俯卧位通气技术变得简单易行,在俯卧位通气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完成ARDS患者的俯卧位通气,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实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03-02

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从而可以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合。俯卧位通气在临床运用已有30余年历史,其临床意义也得到了认可,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全科护士进行该技术的规范化培训,让俯卧位通气技术成为ARDS患者的常规辅助治疗手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将围绕环节准备俯卧位通气在ICU的组织与实施。

1.方法

1.1收集资料

组织科室全体护士查阅近2年来关于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将科室54名护士分为12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分别负责各小组成员收集整理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具体操作流程、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护理要点。汇集资料,制作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课件、操作视频、考核评分标准。

1.2拟定计划

组织专题学习和典型案例剖析,针对性培训,理论考核及学习心得交流。

1.3制定目标

俯卧位通气技术是ARDS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培训,加深护士对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该技术在我科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

1.4组织实施

1.4.1培训对象重症医学科54名护理专业人员为主,在科室进行轮转、进修的护士、规培护士及实习生参加旁听学习。

1.4.2培训内容学习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观察指标,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具体操作步骤、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护理要点。

1.5培训方法

1.5.1组织专题讲座邀请院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和护理专家、科室获得专科技术资质的护士,针对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理及观察指标,俯卧位通气的意义及研究进展、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流程、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多媒体授课,并进行理论考核。

1.5.2组织现场观摩组织全科护士观看操作视频,领会操作要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

1.6临床应用

1.6.1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人,根据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医生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俯卧位通气,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并发症。

1.6.2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方案监测各项指标,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给氧浓度和PEEP等。

1.6.3治疗结束后与医生一起进行总结,改革完善治疗方案。

撰写《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流程》的文字资料。如下

2.结果

俯卧位通气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度ARDS患者,若无禁忌证,可考虑采用间断的俯卧位通气。我科于2015年至今为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50例且经过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病人氧合等各项指标J,而对患者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呼吸循环指标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席修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刚[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8)1141-1142.

[2]陈建裕,陈来娟,金丁萍,等.俯气病人的监测与术后护理Ⅱ[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495-496.

[3]张水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俯卧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Ⅱ[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9-162.

标签:;  ;  ;  

俯卧位通气在ICU的实施和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