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温度计夹具”(论文文献综述)
高维[1](2021)在《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进步,纯种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制造产业的需求,而异种材料制备出的复合工件不仅能够满足对于结构强度的要求,还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铜/不锈钢复合工件兼具了铜和不锈钢的优异性能,既能解决铜资源的紧缺,又能解决结构需求的多样化问题。本文对紫铜和不锈钢的超声波焊接接头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焊接参数对接头的界面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规律,从而揭示界面摩擦产热及塑性变形特点;并系统研究了接头界面成形、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温度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焊接参数的提升,界面应力水平逐渐提高;铜板的高温区域面积大于不锈钢板,且铜板的内应力也大于不锈钢板。有中间层镍箔的接头界面的模拟峰值温度和最大应力均高于无中间层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界面的模拟峰值温度和最大应力均高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试验结果表明:当能量在1600J~2400J范围时,随着能量增加,拉剪力先增大后减小;在能量为2000J时达到峰值,拉剪力平均值为1218.33N。随着能量增加,接头的断裂方式由界面断裂变转变为母材断裂。中间层镍箔的硬度明显高于铜硬度而低于不锈钢硬度,能量变化对接头硬度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界面组织主要有:铜固溶体、镍固溶体以及奥氏体。当静压力在0.2MPa~0.3MPa范围时,随着静压力增加,拉剪力先增大后减小。当振幅在7.5μm~9.5μm范围时,随着振幅增加,拉剪力逐渐增加。有中间层镍箔的接头的结合性优于无中间层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的最大拉剪力(1261.6N)大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的最大拉剪力(1174.3N)。有中间层时的接头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无中间层时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铜/镍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镍/不锈钢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现有试验条件下,得到较为合适的焊接参数:中间层镍箔厚20μm、能量为2000J、静压力为0.25MPa、振幅为9.5μm。
黄信达[2](2021)在《无卤环保新型APP阻燃剂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阻燃剂的使用量也日益增长,在塑料助剂中已跃居第二位,仅次于增塑剂。但阻燃剂产品消费结构存在重大问题,卤系及卤磷系阻燃剂所占的比例过高,约占整个阻燃剂市场的80%。含卤阻燃剂虽然阻燃效果好、使用范围广,但存在严重缺点,以它阻燃的高分子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和有毒气体,另外卤系阻燃剂本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危害性,有潜在的致癌性和致畸性。因此,目前全球阻燃剂市场正在进行产品的更迭换代,阻燃剂产品的使用都趋向于无卤化、环保化。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APP)以其阻燃效果好、环保无毒、不造成二次伤害的特点,将成为阻燃剂市场重要的增长点,其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也将凸显出来。针对APP晶型也不同的特点,性能也有所差异的特点,展开对其中结晶Ⅱ型和结晶Ⅴ型APP阻燃剂进行制备研究以及性能分析。对制备APP过程的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利用XRD衍射图谱表征产物的晶型,分析每一步实验条件对制备APP的晶型及性能有何影响。制得合格的产品后,将两种晶型的APP用于阻燃三元乙丙橡胶,讨论不同晶型的APP阻燃效果的差异。以湿氨气模拟APP生产过程排放的尾气,以磷酸吸收回收利用尾气中的氨源,形成磷酸铵盐混合物作为原料再次制备APP产品。得出以下结论:(1)APP-Ⅴ是APP-Ⅱ高温下的产物。采用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三聚氰胺体系制备APP-Ⅱ的最佳聚合温度为290℃,将聚合温度升高至320℃后,得到APP-Ⅴ。(2)对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三聚氰胺体系制备APP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三聚氰胺是作为缩合剂参与到APP长链的构成中,该体系所制得的APP不是一般APP的直链结构,而是带支链呈网状的结构。(3)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制得的APP-Ⅱ与APP-Ⅴ,其五氧化二磷含量、氮含量、溶解度、p H值、热稳定性等无明显差异,两种APP产品均为高聚合度APP产品,性能均能够达到《H/GT 2770-2008工业聚磷酸铵》中Ⅱ类产品的要求。(4)自制APP-Ⅱ与APP-Ⅴ的热失重曲线基本相同,将自制APP-Ⅱ、自制APP-Ⅴ、市售APP-Ⅱ复配DPER、MEL阻燃三元乙丙橡胶,做垂直燃烧测试,自制APP-Ⅱ取得FV-0最高阻燃等级,自制APP-Ⅴ与市售APP-Ⅱ均取得FV-1阻燃等级,APP-Ⅴ同样能够应用到高性能阻燃产品中。(5)以湿氨气模拟APP生产过程排放的尾气,以磷酸吸收,回收利用尾气中的氨源,形成的磷酸铵盐混合物作为原料再次制备APP产品,所制得的APP-Ⅱ与APP-Ⅴ产品性能均能够达到《H/GT 2770-2008工业聚磷酸铵》中Ⅰ类产品的一等品标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余承勇[3](2021)在《生物质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生物质材料作为生物质类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微波介电性能参数,即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二者的调配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材料在微波热解过程中能量转换速率和效率。因此,在微波热解时,通常有必要通过合理添加催化剂或微波吸收剂来调节材料的介电性能。而添加剂种类与添加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变温环境下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准确测试。部分现有测试方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的常温测试,但有效的变温测试方法及系统则显着匮乏。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质材料在变温呈现的特殊性:一方面,材料的挥发性强、易形变,且反应中会出现固、液、气等多种形态;另一方面,材料的介电性能随温度变化跨度大(数量级的变化),并且复介电常数频率依赖性高等。上述因素要求介电性能测试方法与系统既要兼顾宽频带、高精度以及较宽的测量范围,又要实现原位变温检测,同时要防止样品对系统造成污染等,使得现有的大多数高温测试手段难以适用。针对上述难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夹具设计、测试建模和系统研制四个方面,开展生物质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在对已有测试方法及系统的分析基础上,针对生物质材料变温介电性能测试,提出并设计了高低温分体式的渐变型开路同轴谐振腔作为测试传感器,解决了测试分辨率不足与原位变温测试难的问题,显着提高了腔体品质因数及高温稳定性,同时解决了挥发物污染问题。利用模式匹配法以及针对回转体结构谐振腔的高阶矢量有限元快速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开路同轴腔法的复介电常数测试模型。根据变温测试需求,研制了高温真空保护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编写测试软件实现了自动化测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贡献归纳如下:1.明确阐述了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的研究意义,通过仔细查阅、分析国内外关于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现有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在的问题及难点。针对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结构与方法,目的在于对生物质材料在变温过程中的介电性能进行原位测试。2.针对谐振腔本征值问题的理论分析,首先对圆波导、同轴线的模式及场分布作了简要介绍,采用模式匹配算法对重入式同轴腔进行了推导。为了处理复杂结构谐振腔的本征值求解问题,引入并介绍了变分法原理和有限元分析过程。最后对两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为后续测试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法。3.根据生物质材料温变特性,选取开路端接截止圆波导的开路同轴腔作为测试传感器,以实现样品的高灵敏度原位测试。综合考虑样品加热、腔体品质因数以及样品尺寸大小等要求,引入了渐变和杂模抑制结构,提出了宽频带渐变型开路同轴腔。为进一步提高测试传感器高温工作性能,提出了分体式设计方法,实现了兼具高品质因数、高稳定性、加热速率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新型高温同轴腔研制。4.针对常规型开路同轴腔,采用模式匹配算法建立了高精度、求解速度快的分层材料测试模型。对于结构复杂的渐变型开路同轴腔,利用其回转体特点,基于高阶矢量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回转体模型的区域分割分离计算方法,建立了旋转对称复杂结构谐振腔测试物理模型,解决了介电性能高精度快速求解问题。针对多个典型案例,从求解精度与速度两方面对不同方法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为实现变温下的高精度测试,从变温腔体校准和变温试样修正两个方面提出了变温测试理论,完成了常温到变温的测试模型建立。5.为建立变温测试系统,研制了真空隔热系统以提高测试传感器的工作性能与使用寿命;采用超音频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和自制感应线圈实现了对腔体局部的快速加热;利用水冷循环系统对真空系统和腔体进行保护,结合温度控制与采集系统,实现了样品区温度的自动化控制。通过系统集成、测试流程的确定以及自动测试软件编写,实现了材料介电性能的变温自动化测试。6.通过大量实验对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通过测试几种常用参考样品,并与公开文献中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对两种典型生物质材料进行了测试,并对结果作了分析。通过原理分析与理论计算法,明确了主要系统误差源及其不确定度,并对测试误差进行了计算与综合,完成了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变温测试系统,实现了对包括典型生物质在内的多种材料在0.3~3GHz、室温~1000℃条件下介电性能的原位变温测试。
张泽涛[4](2020)在《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及变形分析与监测》文中指出随着空间结构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大跨度空间曲面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结构造型独特、结构新颖,低碳减排,但结构构造复杂,尤其在施工的关键阶段出现风险概率较高。结构从安装开始至最终竣工状态,各阶段的结构构件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监测各杆件从动工开始至服役期间的受力状态,对大跨度空间曲面钢结构的设计及寿命预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简称“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为研究背景,研究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撑架提前卸载的应力应变的变化状态以及施工完成后温度对钢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点布置原则,针对网安中心钢结构项目,布置传感器安装位置,配置合理的温度、应力以及位移监测方法,构建大跨空间钢结构健康监测模块。(2)分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安装模式,布置临时胎架支撑点位,利用Midas/Gen验算临时台架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支撑卸载原则与卸载方案,利用钢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钢结构的计算模型,结合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对钢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最优结构支撑卸载方案,通过施工过程监测的实测值数据与理论数据对比分析,验证支撑卸载方案的可行性。(3)考虑温度变化对成型后的大跨度钢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对应力应变造成影响,研究温度应力计算方法以及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构建网安中心构件安装模型,基于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对布置的应力应变监测点模拟计算,分析均匀温作用对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对比分析,验证结论的可行性,为研究温度变化对成型后的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应变监测奠定一定基础。(4)基于钢结构在不同日照强度影响下不同位置结构温度的变化,研究非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钢结构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结构在非均匀温度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提出分层温度计算法,基于SAP2000有限元软件构建模型,分析不同温度对于的网壳结构监测点应力应变特性,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可知,该计算方法可较好的模拟实际非均匀温度变化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兴安[5](2020)在《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收缩率低、粘接强度高、耐化学药品性优良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电子与电器材料、胶粘剂、牙科材料等领域。但环氧固化物的某些性能短板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尽管环氧树脂具有比传统牙科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和毒性,但它的力学强度偏低并且固化收缩率和细胞毒性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它的韧性仍显不足。虽然通过添加橡胶、工程塑料、纳米粒子和其它改性剂可以提高韧性,但会影响其它重要性能;作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四官能度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TGDDM)固化物在韧性和耐湿热性上有所欠缺,而通用的两官能度环氧树脂双酚A缩水甘油醚(DGEBA)固化物的Tg则不够高。另外,环氧树脂大多应用于传统材料领域,而功能性环氧树脂(尤其是荧光环氧)的种类很有限。为了实现环氧树脂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并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合成了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和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等多官能度分子,并以它们为主线开展了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A2+B3质子转移聚合,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末端基团为酚羟基、内部含有醇羟基的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并表征了其结构。HBP-OH的合成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然后将HBP-OH作为添加剂改性了脂环族环氧阳离子光固化体系。当添加量为5 wt%时,可以达到同时降低固化收缩率(由3.46%降至2.76%)、提高弯曲强度(提高14.8%)和降低细胞毒性的效果。此外,改性环氧还表现出了比牙科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后者数值7.64%)、更高的维氏硬度(提高31.3%)和更低的细胞毒性。这种性能的提升与HBP-OH引起的交联密度增大和网络组成的变化有关。因此HBP-OH对脂环族环氧的改性十分有效,有助于拓宽环氧在牙科材料中的应用。2.设计、合成了中间间隔基不同的一系列双(氯代酞酰亚胺),并将其作为A2单体与B3单体(三酚基甲烷)发生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研究了A2单体的聚合活性以及单体浓度、反应时间、A2与B3比例和反应规模对HBPEI分子量的影响。用HBPEI改性了 DGEBA/1MI均聚固化体系,发现HBPEI可在不发生相分离、不降低(甚至提高)Tg的前提下同时提高韧性、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与未改性体系相比,用5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28.8%和17.2%而且Tg未降低;用7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Tg分别提高了 23.2%、14.6%和7℃。HBPEI3优异的改性效果源自交联密度的增大、自由体积的减小和刚柔相间的分子骨架,这也凸显了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3.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的缩水甘油醚型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用FCTE改性DGEBA/DDS耐高温固化体系,可在不损失拉伸强度和不发生相分离的前提下,提高Tg和冲击强度并且降低吸水率和介电常数。添加20 wt%FCTE的改性体系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Tg达238℃,Td5%为410.3℃,拉伸强度为82.5 MPa,冲击强度为30.5 KJ·m-2,在95℃热水中的饱和吸水率为3.64%,1 MHz下相对介电常数为4.21,与聚酰亚胺纤维间的层间剪切强度为63.1 MPa。除Tg外,其它性能均优于TGDDM/DDS体系,但Tg仍足够高,可满足很多耐高温应用。因此FCTE/DGEBA有望在某些领域替代TGDDM。FCTE/DGEBA的优良性能表明四官能度环氧可有效提高两官能度环氧固化物的Tg,说明合理设计中间间隔基是改善四官能度环氧性能的有效策略。4.通过把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端基环氧化,得到了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发现半脂肪族半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可以发射荧光,但全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则不能发射荧光。前者能发射荧光的原因在于脂肪族链段抑制电荷转移作用所致。研究了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等内部因素对荧光的影响,发现末端基团为环氧基、骨架结构柔性最大的EHBPI3具有最大荧光强度。研究了溶剂极性、聚集状态、温度和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EHBPI3溶液荧光的影响,发现其发光行为符合ACQ机理,并且铁离子和铜离子能猝灭荧光,其中Fe3+的猝灭效果最显着。EHBPI3可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Fe3+,检测极限为6.06×10-5 mol.L-1。EHBPI3溶液可发射蓝绿色荧光,量子产率为0.28;其固态本体则发射白光,量子产率为0.06。通过EHBPI3与PVA的共混制备了光致发白光膜材料,量子产率为0.05。EHBPI3固态本体的光致发白光性能为构建单组分白光聚合物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功能性环氧树脂种类。结果表明,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不仅对超支化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有重大影响,还为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王睿[6](2020)在《自润滑衬垫磨损量在线检测的误差补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润滑关节轴承在航天航空、工程机械、国防军工等尖端科技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优劣及使用寿命取决于自润滑衬垫。试验机是评价自润滑衬垫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检测设备,但是在试验机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差因素影响磨损量在线检测值,严重干扰了自润滑衬垫性能和寿命评价工作的进行,限制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本文应用误差补偿技术,降低了误差因素对磨损量在线检测值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机的检测精度,增强了检测数据的可信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实验室自制的自润滑衬垫试验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磨损量在线检测原理,找出了影响磨损量在线检测值的三种主要误差:载荷误差、热误差和传感器误差。通过分析误差特性,制定了适合自润滑衬垫试验机的误差补偿方案,从仿真模拟和试验两个角度对这三种误差展开了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建立了磨损量测量系统模型,并对载荷误差和热误差(摩擦热误差、环境热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载荷误差、摩擦热误差对于磨损量在线检测值影响较大,而环境热误差影响较小,可忽略。通过对试验机传感器的标定,消除了传感器误差对磨损量在线检测值的影响,同时还得到了环境温度对于位移传感器温度漂移的影响规律。依据试验机工作原理,设计了载荷误差和摩擦热误差检测试验方案,试验结果验证了磨损量测量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根据误差试验结果,建立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的载荷误差模型、摩擦热误差模型以及位移传感器温漂误差模型。依据误差影响机理,建立了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补偿公式,并设计了具有易用性、通用性的误差补偿测试系统(嵌入试验机的测控系统)。通过自润滑衬垫的摩擦磨损试验,验证了误差补偿测试系统的有效性。依据试验结果,修正了误差补偿公式,磨损量在线检测的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彭思旭[7](2020)在《粉末力学谱的开发及其对相变和金属-有机框架玻璃的弛豫研究》文中认为力学弛豫谱方法(也称为动态力学分析、内耗谱)是研究固体材料和软物质动力学弛豫的主要手段。力学弛豫谱在非晶态体系中广泛应用,对理解非晶态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热稳定性与结晶化等基本科学问题和开发新型非晶态材料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力学弛豫谱设备对样品几何尺寸和材料刚度要求严格,只有满足样品尺寸达到厘米级、材料刚度在102~107N/m范围的条件才能测量。另一方面,多种新开发的、有重要应用的非晶材料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如相变存储器材料一般是纳米量级的薄膜;金属-有机框架玻璃主要是粉末或微米尺度颗粒形态。受样品限制,目前对这两种玻璃材料的弛豫行为研究不多,尤其不清楚其弛豫行为与成份或性能之间的联系。本论文基于传统商用的动态力学分析设备,自制了一种新型粉末夹具,突破了动态力学分析仪传统夹具对材料尺寸的限制,提出了粉末力学谱的研究方法,对一些重要玻璃材料的弛豫行为展开了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概括如下:对粉末夹具和传统夹具测试得到的力学弛豫谱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和相互验证,发现经过温度矫正后的粉末力学谱和传统夹具测试得到的力学谱基本一致,证明了粉末力学谱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系统研究了无序的相变和非相变存储器材料的弛豫行为,发现无序的相变存储器材料具有明显的β弛豫(以过剩尾的形式存在)。揭示了相变存储器材料的快速相变行为和β弛豫有关。通过粉末力学谱测试了一系列玻璃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力学弛豫行为,发现了脆度和玻璃形成能力与有机配体长度呈正相关的联系,且给出了至今为止玻璃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最大的脆度值(130)。此外,发现了[Co(peb)2]7n[Hpeb=4-(2-(4-吡啶基)乙烯基)苯甲酸]和[Co5(pbp)6]2n[Hpbp=4-(4-吡啶基)联苯甲酸]玻璃中具有明显的β弛豫(以明显的弛豫峰存在)。且对[Co(peb)2]7n玻璃热处理后,玻璃的脆度值发生显着改变,揭示了[Co(peb)2]7n玻璃存在多型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玻璃材料弛豫行为的探测提供了新手段,对促进玻璃物理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孙琪[8](2020)在《生态边坡草本植物根系纤维土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为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裸露的边坡极易引发自然灾害。传统的边坡防护工程,不仅成本高昂,视觉效果差,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护坡工程应运而生。其中,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较好的融合了工程护坡和生态护坡的优势,将植物根系比作加筋纤维,待其穿过植生混凝土板与土接触后,由于根系纤维的加筋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有助于恢复边坡的生态平衡。本文以草本植物——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集的方法,分析薹草根系纤维的长度、直径以及分布形态的特点。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根系纤维土的相关性能,对于推广薹草生态护坡工程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结论如下:由根系纤维抗拉试验发现:根系纤维直径越大或长度越短,抗拉力越大;双根根系纤维的抗拉强度约为单根2倍;风干处理的根系纤维的抗拉强度高于浸水处理。由根系纤维土直剪试验发现:根系纤维含量、处理方式、分布形态以及土的含水率对根系纤维土的抗剪性能均有影响,并且对黏聚力影响比较明显,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根系纤维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根系纤维土的抗剪性能。此外,根据根——土力学模型进行根系纤维不同分布形态下抗剪性能的计算,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吻合。由根系纤维土的变水头渗透试验发现:根系纤维含量越多,渗透性能越强;风干处理的根系纤维土的渗透性能高于浸水处理;土的含水率越高,渗透系数越低;根系纤维不同分布形态下的渗透性取决于渗透路径的长短。由根系纤维土的室内崩解发现:根系纤维的含量越多,根系纤维土抵抗浸水崩解性能越强;根系纤维长度越长,崩解速度越缓慢;在根系纤维分布方式不同时,根系纤维抵抗崩解的能力不同,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个字形>人字形>偏形>竖直形。
耿子晔[9](2020)在《战斗部表面仿生结构及聚脲润滑脂研制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侵彻战斗部侵彻混凝土掩体时,战斗部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阻力是影响侵彻深度的关键因素。传统方法多采用改变战斗部材料和侵彻外形的方式增加侵彻深度,基于自然界生物为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的生物体表特征发展起来的仿生减阻技术可在不改变战斗部原有材料和外形的基础上增强侵彻性能。研究旨在战斗部钢材(35Cr钢)表面加工出仿生凹坑并在其内部填充润滑脂,与混凝土摩擦时润滑脂被挤出而润滑摩擦面,降低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从润滑脂填装和释放等方面考虑,在沟槽形、凹坑形、凸包形和鳞片形四种仿生非光滑结构中确定了凹坑形为弹体仿生结构类型。设计并加工了多个仿生凹坑非光滑表面结构样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从分布方式、倾斜角度和凹坑直径三个方面对样件进行了混凝土摩擦性能研究。以摩擦系数为评价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规则分布下倾斜角度为90°、直径为1.5mm的仿生凹坑非光滑表面结构样件与混凝土摩擦时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325),相比光滑表面样件降低了19.56%。鉴于传统聚脲润滑脂胶体稳定性、热安定性等不能满足课题使用要求以及主要原料之一的异氰酸酯由毒性较大引起的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的问题,利用二甲基硅油作基础油、低毒性的聚氨酯预聚体代替异氰酸酯单体、二硫化钼和氟化钙混合作为高温润滑填料制备聚脲润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基础油用量、稠化剂原料用量比例、有机胺复配比例、填料用量、反应温度、最高炼制温度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选择对润滑脂性能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开展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与单因素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占比为43.10%、填料占比为10.34%时,聚脲润滑脂具有较好的热安定性(滴点299℃)、胶体稳定性(钢网分油3.22%)和较低的摩擦系数(0.127)。在设计出的仿生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结构内填装制备出的新型聚脲润滑脂,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了润滑脂释放机理研究。发现沿摩擦方向挤进凹坑的混凝土碎屑堆积是润滑脂释放的主因,且转速2000r/min,温度400℃时,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最低(0.095)。设计了一种弹形样件,分别在其表面加工16个和28个仿生凹坑并将制备的聚脲润滑脂填装其中,与光滑表面弹形样件进行了挤进混凝土对照试验。相较于仿生凹坑表面,光滑表面样件挤进压力上升速度快;凹坑内部润滑脂被磨屑挤出后附着于样件表面;在挤进量为25mm时,28号样件比16号样件和光滑样件的挤进压力分别低了40%和80%。
何照荣[10](2019)在《非晶碳膜复合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制备及抗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换热表面在服役过程中常常会附着一层污垢晶体,它会延长污垢诱导期,增大换热面污垢热阻,降低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增加设备能耗,缩短换热设备的使用寿命。可见,如何增强换热表面的抗垢性能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提出采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相结合的两步法,在换热表面制备出具有非晶碳膜覆盖层的复合层次微纳结构(HMNS),研究了复合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形貌特征、表面粗糙度(Ra和Rz)、润湿性(表面接触角CA)和耐腐蚀性等表面特性,着重研究了表面特性与换热表面抗垢性能的构效关系,并研究层次微纳结构在池沸腾强化传热方面的应用。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和特点,提出采用电火花成型设备制备铜金属表面层次微纳结构的方法。利用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OM、HRSEM、SEM、AFM、EDS)对所制备的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粗糙度、接触角等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方案,探讨了脉冲放电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脉冲放电参数调控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特性。影响Ra的因素主次为:电流、脉宽、间隙电压、占空比。影响Rz和CA的因素主次则为:电流、脉宽、占空比、间隙电压。铜基HMNS表面为疏水表面,静态接触角随脉宽的增大而增大。在本论文实验中可达到144.7°±2.1°,接触角滞后性为8.46°±3.3°~14.1°±1.2°。铜基HMNS表面中的微纳结构孔洞可存储空气在其中形成“气垫”效应,这是提高表面疏水性的关键。根据铜基HMNS表面和水滴的液固界面所占面积分数fsl,结果显示水滴和层次微纳结构表面仅有14.05%~25.10%的接触面积,其他接触面积是水滴和“气垫”接触。因此,水滴难以在铜基HMNS表面铺展开而具有团聚的趋势,提高了铜基HMNS表面的接触角。非晶碳膜的润湿性与非晶碳膜sp2的含量有关,通过调整磁控溅射偏压参数,可调控非晶碳膜中sp2的含量,提高非晶碳膜的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制备的非晶碳膜表面由纳米尺寸的球状非晶碳簇束组成,球状非晶碳簇束的平均尺寸随着偏压的增大而增大,簇束之间的平均距离则随着偏压的增大而减小,非晶碳膜中孔洞数量也随之减少。随着偏压的增大,非晶碳膜中sp2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sp2含量的范围为59.02%~70.50%。随着非晶碳膜中ID/IG、sp2/sp3和sp2含量的增大,非晶碳膜接触角随之增大,而非晶碳膜的表面能随之减小。根据Cassie-Baxter润湿理论,非晶碳膜中孔洞起到了存储空气阻碍液滴在表面铺展的效果,与非晶碳膜的低表面共同作用而提高了非晶碳膜的疏水性。不同偏压下的非晶碳膜的接触角分别为 133.16°±0.45°(-100V)、119.57°± 1.17°(-200V)和 121.28°±0.20°(-300V);表面能分别为 4.57×0.29mJ/m2(-100V)、11.73×1.89 mJ/m2(-200V)和 10.57×1.53 mJ/m2(-300V)。通过自制的换热表面涂层传热性能测试系统研究铜基HMNS表面的抗垢性能和池沸腾传热性能,探讨了不同疏水性、表面粗糙度和耐腐蚀性对铜基HMNS表面的抗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HMNS表面在低热通量条件下具有较长的污垢诱导期和较低的最大污垢热阻值(Rf max);在高热通量条件下,铜基HMNS表面的污垢诱导期消失了,但其Rfmax仍旧低于光滑铜表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铜基HMNS表面的疏水性降低了换热表面污垢的附着量,且附着的污垢晶体松散;另一方面是因为铜基HMNS表面耐腐蚀性降低了污垢溶液中Cu2+的浓度,减少了复杂的碳酸根污垢沉积;三是因为铜基HMNS表面具有类似多孔表面的作用,增强了沸腾气泡的活动,提高了沸腾气泡脱离频率,使得附着在表面的污垢受到沸腾气泡脱离时的擦拭作用而从换热表面上脱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使得铜基HMNS表面表现出优异的抗垢性。另外,铜基HMNS表面上附着的污垢晶体可通过超声清洗的方式去除,清洁后的铜基HMNS表面的接触角与原有表面的接触角相比较轻微下降。在池沸腾传热性能方面,铜基HMNS表面的微纳结构增加了沸腾气泡形核区域,并增强了换热表面上沸腾气泡的活动,从而增强了铜基HMNS表面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和传热系数(HTC)。一方面,铜基HMNS表面粗糙度的增大,增加了换热表面积,从而增大CHF;另一方面,铜基HMNS表面疏水性的提高了表面沸腾气泡的脱离频率,使得换热表面的HTC得到提高。采用两步法,将电火花加工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具有非晶碳膜覆盖的复合HMNS表面(MES)。采用数码相机、HRSEM、SEM、EDS、XPS、XRD和Raman分别表征了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的宏观和微观形貌、非晶碳膜结构、元素价态,并用电化学工作站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了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的耐腐蚀性,采用表面接触角测量仪检测了该表面的疏水/疏油性能,通过自制的换热表面涂层传热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该表面的抗垢性。结果表明,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的纳米结构特征比铜基HMNS表面的多;该表面中非晶碳膜sp2/sp3的结果为1.98,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能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为146.4°±3.4°,对甘油的接触角为150.2°±3.6°,具有疏水/疏油双疏效果;同时,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其阻抗值高于铜基HMNS表面和光滑铜表面,反映了该表面对腐蚀介质具有更强阻隔作用,降低了腐蚀介质与复合HMNS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试样了换热表面的耐腐蚀性。基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在热通量为66kW/m2条件下的抗垢性能更优。与光滑铜表面和单纯铜基HMNS表面相比较,该表面的污垢诱导期更长和污垢热阻更低,该表面的污垢诱导期是铜基HMNS表面的3.8倍。电火花加工技术和磁控溅射相结合,一方面可在相脉冲放电加工制备的微纳尺度结构上复合纳米尺度特征,增强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多尺度特征的复合程度;另一方面,便于构筑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材料体系,调控其表面能趋于低能态。基于上述特点,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疏水性能、耐蚀性能和抗垢性能得到增强。
二、自制“温度计夹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温度计夹具”(论文提纲范文)
(1)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的焊接性特点 |
1.3 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的焊接研究进展 |
1.3.1 激光焊 |
1.3.2 熔钎焊 |
1.3.3 电子束焊 |
1.3.4 爆炸焊 |
1.3.5 激光-CMT复合电弧焊 |
1.4 超声波焊接 |
1.4.1 概述 |
1.4.2 原理 |
1.4.3 焊接参数 |
1.4.4 研究现状 |
1.5 试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2.1 焊接设备 |
2.2.2 工件表面预处理及装配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界面热循环测试 |
2.3.2 接头界面分析 |
2.3.3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3章 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数值模拟 |
3.1 超声波焊接过程的产热分析 |
3.2 模拟分析 |
3.2.1 金属材料参量 |
3.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3 有限元网格划分 |
3.2.4 边界约束 |
3.2.5 压齿下压模拟过程 |
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1 能量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3.2 静压力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3.3 振幅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4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不锈钢的超声波焊接 |
4.1 无中间层的接头 |
4.2 中间层厚50μm的接头 |
4.3 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 |
4.3.1 能量对压痕深度的影响 |
4.3.2 能量对界面的影响 |
4.3.3 能量对性能的影响 |
4.3.4 静压力对界面的影响 |
4.3.5 静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
4.3.6 振幅对界面的影响 |
4.3.7 振幅对性能的影响 |
4.4 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 |
4.4.1 能量对压痕深度的影响 |
4.4.2 能量对界面的影响 |
4.4.3 能量对性能的影响 |
4.4.4 静压力对界面的影响 |
4.4.5 静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
4.4.6 振幅对界面的影响 |
4.4.7 振幅对性能的影响 |
4.5 中间层厚20μm与30μm的接头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无卤环保新型APP阻燃剂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磷酸铵简介 |
1.2.1 聚磷酸铵的定义 |
1.2.2 聚磷酸铵的结构 |
1.2.3 聚磷酸铵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4 聚磷酸铵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聚磷酸铵的阻燃机理 |
1.4 聚磷酸铵晶型的表征 |
1.5 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 |
1.5.1 磷酸及磷酸盐体系 |
1.5.2 五氧化二磷体系 |
1.6 聚磷酸铵的改性及应用 |
1.6.1 聚磷酸铵的改性 |
1.6.2 聚磷酸铵阻燃剂的应用 |
1.7 APP阻燃剂的环保性 |
1.8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及装置 |
2.3 产品指标及表征方法 |
2.3.1 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
2.3.2 氮含量的测定 |
2.3.3 溶解度与pH的测定 |
2.3.4 XRD晶型测试 |
2.3.5 热稳定性测试 |
2.3.6 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
第三章 五氧化二磷体系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 |
3.1 制备APP-Ⅱ的影响因素 |
3.1.1 配料比的影响 |
3.1.2 聚合温度的影响 |
3.1.3 熟化温度的影响 |
3.1.4 通氨流量的影响 |
3.1.5 熟化时间的影响 |
3.2 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三聚氰胺法合成APP机理分析 |
3.3 APP-Ⅱ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
3.3.1 端基滴定法测试APP-Ⅱ的聚合度 |
3.3.2 核磁共振法测定APP-Ⅱ的聚合度 |
3.4 APP-Ⅱ热稳定性测试 |
3.5 磷酸吸收氨气合成结晶Ⅱ型APP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氧化二磷体系制备结晶Ⅴ型聚磷酸铵 |
4.1 制备APP-Ⅴ的影响因素 |
4.1.1 配料比的影响 |
4.1.2 聚合温度的影响 |
4.1.3 熟化温度的影响 |
4.1.4 通氨流量的影响 |
4.1.5 熟化时间的影响 |
4.2 APP-Ⅴ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
4.2.1 端基滴定法测试APP-Ⅴ的聚合度 |
4.2.2 核磁共振法测定APP-Ⅴ的聚合度 |
4.3 APP-Ⅴ热稳定性测试 |
4.4 磷酸吸收氨气合成结晶Ⅴ型聚磷酸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阻燃性能的测定 |
5.1 产品粒径分析 |
5.2 阻燃橡胶试样的制备 |
5.3 垂直燃烧等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奖项荣誉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3)生物质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研究现状 |
1.2.1 材料介电性能测试方法介绍 |
1.2.1.1 集总参数法 |
1.2.1.2 反射传输法 |
1.2.1.3 谐振法 |
1.2.2 生物质材料介电性能变温测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谐振腔本征值问题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谐振腔的模式匹配算法 |
2.2.1 圆波导的模式及场分析 |
2.2.2 同轴线的模式及场分析 |
2.2.3 模式匹配理论 |
2.3 谐振腔的有限元算法 |
2.3.1 边值问题的经典方法 |
2.3.1.1 边值问题 |
2.3.1.2 里兹变分法 |
2.3.1.3 伽辽金法 |
2.3.2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
2.3.2.1 区域的离散化 |
2.3.2.2 插值函数的选择 |
2.3.2.3 方程组的建立 |
2.3.2.4 方程组的求解 |
2.4 计算方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带变温同轴谐振腔研制 |
3.1 引言 |
3.2 宽带变温开路同轴腔优化设计 |
3.2.1 谐振频率 |
3.2.2 品质因数 |
3.2.3 干扰模分析 |
3.2.4 谐振腔激励 |
3.3 谐振腔综合设计与改进 |
3.4 谐振腔加工与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路同轴腔介电性能测试建模 |
4.1 引言 |
4.2 基于模式匹配法的测试模型 |
4.2.1 求解问题的描述 |
4.2.2 不同区域的场 |
4.2.3 边界条件的匹配 |
4.2.4 测试模型的建立 |
4.2.5 测试模型的验证 |
4.3 回转体谐振腔的有限元法测试模型 |
4.3.1 BOR模型的建立 |
4.3.2 矢量基函数展开 |
4.3.3 高阶基函数的展开 |
4.3.4 泛函表达式的求解 |
4.3.5 基于BOR-FEM的正演模型 |
4.3.6 基于BOR-FEM的反演模型 |
4.3.7 测试模型的验证分析 |
4.4 方法对比分析 |
4.5 变温测试理论 |
4.5.1 变温腔体校准 |
4.5.1.1 等温均匀腔体的变温模型 |
4.5.1.2 非等温腔体的变温模型 |
4.5.2 变温试样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测试系统研制与集成 |
5.1 引言 |
5.2 加热系统的研制 |
5.3 真空隔热系统的研制 |
5.4 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
5.5 测试系统的组成 |
5.6 测试流程的确定 |
5.7 测试软件的编制 |
5.7.1 软件的编程与环境 |
5.7.2 部分程序流程图 |
5.7.3 软件界面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评估与测试结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空载谐振腔测试结果 |
6.3 样品测试结果 |
6.3.1 测试样品的尺寸 |
6.3.2 典型材料测试结果 |
6.3.3 生物质材料测试结果 |
6.4 测试误差分析 |
6.4.1 系统误差源的确定 |
6.4.2 系统误差源不确定度计算 |
6.4.3 测试误差的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及变形分析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现状 |
1.2.1 钢结构健康监测 |
1.2.2 大跨度钢结构临时支撑卸载 |
1.2.3 温度效应对钢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1.2.4 钢结构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课题支撑与主要工作 |
1.4.1 论文课题支撑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方法 |
2.1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概况及结构特点 |
2.2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监测点布置机理 |
2.2.1 监测点位置选取原则 |
2.2.2 应力监测点布置 |
2.2.3 变形监测点布置 |
2.3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模块 |
2.4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监测手段 |
2.4.1 应力应变监测方法 |
2.4.2 位移监测方法 |
2.4.3 温度监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支撑卸载过程监测与分析 |
3.1 网安中心钢结构临时胎架支撑的设计 |
3.1.1 钢结构安装模式 |
3.1.2 临时支撑架的设计及验算 |
3.2 网安中心临时支撑的卸载 |
3.2.1 卸载原则 |
3.2.2 卸载计算方法 |
3.2.3 临时支撑卸载方案及过程模拟 |
3.3 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钢结构力学性能监测与分析 |
4.1 应力及变形监测点分布 |
4.2 应力及变形分析 |
4.2.1 温度应力计算基本理论 |
4.2.2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4.2.3 网安中心空钢结构网格结构建模 |
4.2.4 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空钢结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4.3 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钢结构应力及变形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的力学性能监测与分析 |
5.1 非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温度分布规律 |
5.2 非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变化实测结果及分析 |
5.3 非均匀温度影响下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模型数值模拟 |
5.3.1 分层温度计算法 |
5.3.2 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的简介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简介 |
1.3 超支化聚合物的历史 |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与表征 |
1.5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6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6.1 超支化聚合物在改性环氧树脂方面的应用 |
1.6.2 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6.3 超支化聚合物在光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7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概述 |
1.7.1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 |
1.7.2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性能 |
1.7.3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的合成及其对脂环族环氧树脂阳离子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表征方法 |
2.2.3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3.2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研究 |
2.3.3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收缩率研究 |
2.3.4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2.3.5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2.3.6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2.3.7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吸水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对DGEBA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和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2.3.1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醚(A_2-1单体)的合成 |
3.2.3.2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乙醚(A_2-2单体)的合成 |
3.2.3.3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氧杂辛烷(A_2-3单体)的合成 |
3.2.3.4 2,6-双(4-氯代酞酰亚胺)苯(A_2-4单体)的合成 |
3.2.3.5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砜(A_2-5单体)的合成 |
3.2.3.6 4,4',4"-三羟基三苯基甲烷(三酚基甲烷,B3单体)的合成 |
3.2.4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2.4.1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1(HBPEI1)的合成 |
3.2.4.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2(HBPEI2)的合成 |
3.2.4.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3(HBPEI3)的合成 |
3.2.5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合成 |
3.3.2 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聚合活性研究 |
3.3.3.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合成条件的探索 |
3.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表征 |
3.3.4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3.3.5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3.3.6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升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3.3.7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3.3.8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吸水率与耐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
3.3.9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介电性能研究 |
3.3.10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3.3.11 环氧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对DGEBA/DDS耐高温环氧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表征方法 |
4.2.3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3.1 第一步产物4,4'-(六氟异丙叉)二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4.2.3.2 第二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酚的合成 |
4.2.3.3 第三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4.2.5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3.2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分子模拟研究 |
4.3.3 FCTE/DGEBA环氧复配树脂的粘度研究 |
4.3.4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体系的DSC升温固化研究 |
4.3.5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4.3.6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4.3.7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4.3.8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4.3.9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吸水率研究 |
4.3.10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介电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研究 |
4.3.11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γ射线辐照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表征方法 |
5.2.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2.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1(EHBPI1)的合成 |
5.2.3.2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2(EHBPI2)的合成 |
5.2.3.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3(EHBPI3)的合成 |
5.2.4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2.5 光致发白光膜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3.2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3.3 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
5.3.4 理论计算 |
5.3.5 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6 溶剂极性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7 聚集状态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8 温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9 金属离子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10 固态本体与溶液状态下荧光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自润滑衬垫磨损量在线检测的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自润滑衬垫试验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误差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误差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3.3 误差补偿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案 |
2.1 自润滑衬垫试验机 |
2.2 磨损量在线检测原理 |
2.3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分析 |
2.4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补偿方案 |
2.4.1 误差补偿技术选择 |
2.4.2 误差补偿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的仿真研究 |
3.1 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 |
3.2 磨损量测量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简化 |
3.2.2 定义材料属性 |
3.2.3 设置接触条件与划分网格 |
3.3 载荷误差仿真分析 |
3.3.1 施加边界条件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热误差仿真分析 |
3.4.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3.4.2 磨损量测量系统热源分析 |
3.4.3 摩擦热误差仿真分析 |
3.4.4 环境热误差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的试验研究与验证 |
4.1 传感器误差检测 |
4.1.1 最小二乘法原理 |
4.1.2 位移传感器标定 |
4.1.3 温度传感器标定 |
4.1.4 试验载荷标定 |
4.2 载荷误差检测 |
4.3 摩擦热误差检测 |
4.4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4.4.1 载荷误差验证 |
4.4.2 摩擦热误差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磨损量在线检测误差的建模与补偿 |
5.1 误差建模 |
5.1.1 载荷误差建模 |
5.1.2 摩擦热误差建模 |
5.2 误差补偿原理 |
5.3 误差补偿测试系统 |
5.3.1 Lab VIEW简介 |
5.3.2 系统要求 |
5.3.3 系统设计 |
5.4 误差补偿试验验证 |
5.4.1 试验方案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5.5 误差补偿公式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粉末力学谱的开发及其对相变和金属-有机框架玻璃的弛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弛豫研究历史的简单介绍 |
1.3 玻璃中的弛豫行为 |
1.4 α弛豫和β弛豫的联系 |
1.5 β弛豫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
1.6 三种重要玻璃体系的弛豫研究进展 |
1.7 动态力学分析对弛豫的研究 |
1.8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材料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2 X射线衍射仪(XRD) |
2.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4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
3 基于金属玻璃的粉末力学谱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本章研究目的 |
3.3 实验部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序的相变和非相变存储器材料的弛豫行为 |
4.1 引言 |
4.2 本章研究目的 |
4.3 实验部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金属-有机框架玻璃材料的弛豫行为 |
5.1 引言 |
5.2 本章研究目的 |
5.3 实验部分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全文主要内容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生态边坡草本植物根系纤维土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根系纤维土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生态护坡”理念 |
1.1.3 根系纤维土定义 |
1.2 植物护坡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植物固坡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3 技术路线 |
2 植物根系纤维形态的研究及土的物理性质 |
2.1 引言 |
2.2 根系采集区的选择植物根系纤维形态的研究 |
2.2.1 根系采集区的选择 |
2.2.2 采集区植物的选择 |
2.2.3 植物根系纤维的长度 |
2.2.4 植物根系纤维的直径 |
2.2.5 植物根系纤维的分布形态 |
2.3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3.1 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测定 |
2.3.2 液塑限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植物根系纤维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植物根系纤维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3.2.1 根系纤维的采集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设计 |
3.2.4 试件的制备 |
3.2.5 试验过程 |
3.2.6 根系纤维直径对单根抗拉性能的影响 |
3.2.7 根系纤维长度对单根抗拉性能的影响 |
3.2.8 根系纤维数量对抗拉性能的影响 |
3.2.9 根系纤维处理方式对抗拉性能的影响 |
3.2.10 根系纤维种类对抗拉性能的影响 |
3.3 植物根系纤维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仪器 |
3.3.3 试验设计 |
3.3.4 试样的制备 |
3.3.5 试验步骤 |
3.3.6 根系纤维含量对根系纤维土抗剪性能的影响 |
3.3.7 根系纤维处理方式对根系纤维土抗剪性能的影响 |
3.3.8 土的含水率对根系纤维土抗剪性能的影响 |
3.3.9 根系纤维分布形态对根系纤维土抗剪性能的影响 |
3.3.10 薹草根系纤维土抗剪强度指标分析 |
3.3.11 根系纤维—土作用力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根系纤维土渗透性和室内崩解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根系纤维土渗透性试验研究 |
4.2.1 试验原理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设计 |
4.2.4 试验步骤 |
4.2.5 渗透系数计算方法 |
4.2.6 根系纤维含量对根系纤维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4.2.7 根系纤维处理方式对根系纤维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4.2.8 土的含水率对根系纤维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4.2.9 根系纤维分布形态对根系纤维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4.3 根系纤维土室内崩解试验研究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样的制备 |
4.3.3 已有试验装置分析 |
4.3.4 崩解试验装置及试验步骤 |
4.3.5 根系纤维含量对根系纤维土崩解性能的影响 |
4.3.6 根系纤维长度对根系纤维土崩解性能的影响 |
4.3.7 根系纤维分布方式对根系纤维土崩解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战斗部表面仿生结构及聚脲润滑脂研制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仿生减阻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仿生非光滑减阻技术 |
1.2.2 战斗部表面仿生结构研究现状 |
1.2.3 仿生凹坑结构减阻 |
1.3 润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润滑脂研究现状 |
1.3.2 聚脲润滑脂 |
1.3.3 聚脲润滑脂的毒性问题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弹钢表面仿生结构及摩擦性能 |
2.1 材料和相关设备 |
2.1.1 材料 |
2.1.2 摩擦磨损试验机 |
2.2 仿生结构的设计 |
2.2.1 设计步骤 |
2.2.2 凹坑直径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
2.2.3 凹坑倾斜角度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
2.2.4 凹坑分布方式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填装仿生结构内聚脲润滑脂的制备 |
3.1 药品及仪器 |
3.2 润滑脂的制备 |
3.2.1 基础配方的设计 |
3.2.2 制备聚脲稠化剂的原理 |
3.2.3 制备聚脲润滑脂工艺及步骤 |
3.2.4 注意事项 |
3.3 工艺过程分析 |
3.3.1 分散稠化剂原料 |
3.3.2 反应阶段 |
3.3.3 填料的研磨 |
3.3.4 炼制阶段 |
3.3.5 搅拌冷却 |
3.3.6 冷却后研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填装仿生结构内聚脲润滑脂性能检测与分析 |
4.1 聚脲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 |
4.1.1 润滑脂滴点测定法 |
4.1.2 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方法 |
4.1.3 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方法 |
4.1.4 润滑脂摩擦系数测试方法 |
4.1.5 润滑脂腐蚀性测试方法 |
4.2 单因素实验 |
4.2.1 二甲基硅油用量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2.2 稠化剂原料用量比例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2.3 有机胺复配比例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2.5 最高炼制温度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2.6 填料用量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
4.3 正交实验 |
4.3.1 正交实验表设计 |
4.3.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3 聚脲润滑脂的优化配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润滑条件下弹钢表面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
5.1 润滑脂填装 |
5.2 摩擦试验 |
5.2.1 混合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试验 |
5.2.2 温度对混合润滑条件下弹钢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 |
5.2.3 转速对混合润滑条件下弹钢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 |
5.3 混凝土挤进试验 |
5.3.1 样件及设备 |
5.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非晶碳膜复合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制备及抗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换热表面表面抗污垢附着研究 |
1.2.1 阻垢剂 |
1.2.2 阻垢设计 |
1.2.3 换热表面抗垢涂层 |
1.2.4 影响涂层抗垢性能的因素 |
1.3 电火花加工制备金属基疏水表面研究现状 |
1.3.1 疏水表面常见制备方法 |
1.3.2 电火花加工制备疏水表面技术 |
1.4 非晶碳薄膜疏水性研究 |
1.5 表面润湿模型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铜基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构筑 |
2.1 引言 |
2.2 电火花成型工艺制备层次微纳结构(HMNS)实验设计 |
2.2.1 电火花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 |
2.2.2 电火花制备HMNS正交试验设计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 |
2.3.3 试样的前后处理和制备 |
2.3.4 试样测试数据处理 |
2.4 铜基层次微纳结构(HMNS)表面 |
2.5 基于电火花成型工艺的铜基层次微纳结构(HMNS)构筑机理 |
2.6 电火花成型工艺制备HMNS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一电火花成型工艺参数对铜基HMNS表面特性和表面接触角滞后性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一电火花成型工艺参数对铜基HMNS表面的影响 |
3.2.1 电流 |
3.2.2 脉宽 |
3.2.3 占空比 |
3.2.4 间隙电压 |
3.3 铜基层次微纳结构(HMNS)表面接触角滞后性分析 |
3.3.1 实验工艺参数 |
3.3.2 HMNS微观形貌和表面成分 |
3.3.3 脉宽参数对铜基HMNS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分析 |
3.3.4 铜基HMNS表面接触角滞后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控溅射制备疏水性非晶碳膜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样准备 |
4.2.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4.2.3 试样的前后处理和制备 |
4.3 疏水性非晶碳膜表征 |
4.3.1 疏水性非晶碳膜表面形貌 |
4.3.2 疏水性非晶碳膜结构 |
4.3.3 疏水性非晶碳膜润湿性和表面能 |
4.3.4 非晶碳膜结构对润湿性和表面能的影响 |
4.3.5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基HMNS表面抗垢性能和池沸腾传热强化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样准备 |
5.2.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5.2.3 试样的前后处理和制备 |
5.2.4 铜基HMNS表面抗垢性能实验 |
5.2.5 铜基HMNS表面池沸腾强化传热实验 |
5.2.6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
5.3 铜基HMNS表面特性 |
5.3.1 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 |
5.3.2 表面粗糙度和疏水性 |
5.3.3 耐腐蚀性能 |
5.4 铜基HMNS表面抗垢性能分析 |
5.4.1 污垢热阻曲线分析 |
5.4.2 表面特性对污垢诱导期和R_f max的影响 |
5.4.3 污垢实验后铜基HMNS表面分析 |
5.5 铜基HMNS表面池沸腾传热强化分析 |
5.5.1 池沸腾传热强化分析 |
5.5.2 实验稳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制备、表征及抗垢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样准备 |
6.2.2 实验仪器和耗材 |
6.2.3 试样的前后处理和制备 |
6.2.4 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抗垢性能实验 |
6.3 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特性 |
6.3.1 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 |
6.3.2 表面润湿性 |
6.3.3 耐腐蚀性 |
6.4 非晶碳膜复合HMNS表面抗垢性能结果 |
6.5 讨论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自制“温度计夹具”(论文参考文献)
- [1]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D]. 高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无卤环保新型APP阻燃剂制备与性能研究[D]. 黄信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生物质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变温测试技术研究[D]. 余承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网安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应力及变形分析与监测[D]. 张泽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5]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兴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6]自润滑衬垫磨损量在线检测的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 王睿. 燕山大学, 2020(01)
- [7]粉末力学谱的开发及其对相变和金属-有机框架玻璃的弛豫研究[D]. 彭思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8]生态边坡草本植物根系纤维土的试验研究[D]. 孙琪.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战斗部表面仿生结构及聚脲润滑脂研制和试验研究[D]. 耿子晔.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10]非晶碳膜复合层次微纳结构表面的制备及抗垢性能研究[D]. 何照荣. 广东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