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权力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权力,欧亚大陆,印度尼西亚,工会,亚欧大陆,现代性。
权力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洪煜,符晓林[1](2019)在《权力文化视阈下的近代上海报贩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近代行业组织较为特殊的上海报贩组织,它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近代上海社会政治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报贩组织有着民间行业的习惯和行业规范,及严密的等级关系,是一种家族式的行业组织。报贩组织内部保持着对报贩的权力关系。报贩与报馆之间一直维持着控制与利用关系。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近代上海新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下,政府权力逐渐渗透到报贩组织中,报贩组织的性质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报贩行业组织也从一民间行业组织逐渐成为受政府控制的准官方行业组织。近代上海报贩组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内外部充满了权力的张力。(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9年11期)
夏方波[2](2019)在《印尼“新秩序”的权力文化:“家产主义”的起源与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政治学框架下对苏哈托维持政权稳定的解释,主要关注于苏哈托政权经济绩效的合法性、军队对社会的控制力以及制度化官僚机构的作用。但是,通过观察苏哈托时期的政治社会现象,不难发现上述解释都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秩序的稳定性还得益于印尼政治文化层面民众与精英对威权与家长式统治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的影响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观察:在社会整合阶段,认同表现为参与与服从;在综合治理阶段,认同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制度化。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印尼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苏哈托政权对精英与民众的有效控制:在社会整合阶段,以革新政治、安定社会为合法性基础的苏哈托政权符合民众对政治强人的想象,精英则在变革时期攫取了更多的政治资源;在综合治理阶段,利益分配与政治效忠出现了制度化的发展趋向,"家产主义"的政治实践被"分配"到了威权系统的各个角落,固化了利益分配的忠诚效应与政体绩效的支持效应,从而使得苏哈托政权得以对印尼进行长达30多年的威权统治。(本文来源于《南亚东南亚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云杉[3](2019)在《现代性的结构:一种权力文化研究新范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权力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也得到长足发展,同时越来越呈现向微观领域转向的趋势。而现代性结构作为一种宏观视角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考察权力及其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现代性不仅仅使不同场域的权力主体置于一个结构中被看待,更使得它自身作为一种权力的发生主体成为可能,这逐渐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的主要动源。这种视角无疑是更加全面、本质性的,并且对人们探讨权力实践的运行、主体和意义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当代的再阐释都起到引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悦[4](2018)在《基于权力文化网络的城市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缩影,是当今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累计数量最多的基层治理单位。改革开放后,原先存在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社区成为基层管理中各类网络交汇的关键点,十八届叁中全会全面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社区治理开始兴起。在社区治理中,多个社区主体应用治理理念围绕社区共同关注的问题,彼此协作,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形成有效互动。良好的社区治理可以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的良好关系,促进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区的良好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权力组织的定位不清晰、治理的外部条件不足、文化核心价值解构等问题屡屡出现。社区权力文化网络研究中权力的组织结构和塑造权力运作的文化网络为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治理转型这一宏观大背景入手,以权力的文化网络作为切入点,选取典型社区作为研究场域,探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克服现实困境的路径选择。在杜赞奇的着作语境中权力文化网络为乡村社会的村民广泛参与公共议题提供了具象的组织基础和抽象的关系基础,从而在乡村社会获得了良好的自治效果。不同于乡村社会的文化底蕴与组织基础,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内含文化以及价值规范与负责的组织网络都以社区组织、制度性文化、公共性精神等另一种形式体现。通过对DS社区治理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权力文化网络的介入是可以发挥实际的作用的。当前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乱序的现象,我们可以借助社区治理权力文化网络体系,依靠社区权力结构的优化、社区文化空间场域的生产、社区文化核心价值的建构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权力和作为隐性权力的文化所具有的规训与认同等治理性机制与功能,达成社区良好治理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26)
吉明明[5](2018)在《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其目的是使大学回归学术组织本真,改革和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最大的症结在于“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种“行政化倾向”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因此最理想的路径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的系统改革。但是总体来看,政府缺乏自我改革的动力,“自上而下”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进展。事实上,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所缺少的不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是政府制定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而是来自大学内部基层自生的变革力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问题症结难以自身破解,学院治理改革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最佳切入口。大学二级学院不仅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同时还具有行政性、科层性,因此在大学改革的背景下,学院治理改革是大学实现“基层变革”的重要路径。二级学院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学院治理研究作为突破口,从学院的治理结构改起,也许是自上而下路径不通的情况下最可行的一条路径。改革学院治理结构,以实现通过建立“现代学院制度”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同时,学院治理改革也是学院激发办学活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院治理能够激发基层活力,进而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般而言,学院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设置的,其内部管理以学术为主体,如基于项目设立的研究所,基于课程设置的教研室,基于专业设置的系等,学院不是法人组织,其管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执行。学院内部治理的改革基于学术活动的需要,随着学术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事关教师学术利益,学生的学业前途,是学校内部治理的根基所在。学院是学校办学实体,学校内部治理的各项举措都要落实到学院,并以学院活力能否激发,办学水平能否提高为检验。本研究依托治理理论、组织理论、场域理论等基础理论,采取多学科系统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知识,从治理结构、权力关系和治理文化叁维度进行学院治理研究。借鉴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结合中国大学治理的国情,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提出完善我国大学学院治理路径构想,通过改善学院治理结构、权力和文化,构建符合治理理念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此协同学院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管理与学院管理的关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学院发展,促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七部分:导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介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与学院治理相关的治理理论、组织理论、场域理论并分析其在学院治理中的适用性;第一章进行学院治理的理论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学院治理的内涵、要素和特征;第二章为现实解读部分,从治理结构、权力关系和治理文化叁维度探索我国学院治理的现状;第叁章为案例研究部分,以教育部叁所试点学院B大学J学部、T大学T学院和S大学N学院的治理改革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深度剖析叁所试点学院的治理结构的运作过程与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变革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比较研究部分,研究英国、美国、德国叁个国家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的特点,分析叁国大学学院治理中的治理结构、权力关系、治理文化,探寻对我国大学学院治理的启示;第五章为改革构想部分,通过理论探讨、现状分析、历史比较、国际比较提出我国大学二级学院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及策略;结语部分再次从“结构—权力—文化”分析框架对学院治理所应持有的理念进行分析,分析了研究局限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0)
高俊林[6](2018)在《《平原客》:权力文化的迷思与自省》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佩甫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平原客》,我是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这在我个人的当代作家作品阅读经验史上,算是比较罕见的一次。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小说独特的选材(小说的题材显然是来源于十多年前那桩轰动全国的河南省副省长杀妻大案),使读者为情节所吸引而欲罢不能;同时,这也不完全在于其精巧的结构形式,即以讲(本文来源于《南腔北调》期刊2018年02期)
杨文臣[7](2018)在《对德性文化的弘扬与对权力文化的批判——论《陈州笔记》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向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被誉为"中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新笔记体小说系列《陈州笔记》中,孙方友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开多向度的深入思考,既对将生命锻造得精纯刚健的"德性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弘扬,又对异化和戕害生命的"权力文化"展开了尖锐的揭橥和批判。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沉疴淤弊,重建民族精神,是孙方友创作《陈州笔记》的意旨所在。(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丽娜[8](2016)在《评伊尔汗·尼亚兹《旧世界的诸帝国:欧亚大陆的权力文化与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Ilhan Niaz,Old World Empires:Cultures of Power and Governance in Eurasia,New York:Routledge,2014,XXIX+448 pp.苏联解体后,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最终的历史将是自由民主的历史,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这一旨在描述人类命运乐观前景的命题,引发了颇多争议。紧接着,与其有着师承关系的萨缪尔·亨廷顿推出《第叁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认为世界范围内民主化呈波浪式运动,并提出"时间属于民主这一边"这(本文来源于《全球史评论》期刊2016年02期)
傅琼,杨辉[9](2016)在《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变迁:1949-200》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税收曾是国家权力下乡的主要动因,而乡村和谐则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自新中国成立至2005年的税费时代,国家权力逐步下沉于乡村社会,与乡村社会内生的文化网络产生了博弈。期间乡村权力文化网络几经变迁,却依然是治理乡村不可漠视的重要价值符号。(本文来源于《老区建设》期刊2016年16期)
李山[10](2015)在《文化权力:文化政治的内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人类基于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它集中反映与展现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文化本身内含与运行着微观的权力机制,它不断参与到社会关系与权力网络的建构之中,成为为社会价值分配而展开的斗争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自始至终承载着重要的政治社会功能;政治社会运行也不可避免地采取着各种文化形式。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是一种微观与柔性的权力形态,构成文化政治的内在机理。具体而言,作为文化政治内在机理的文化权力主要经由话语体系、表征系统、文化空间以及意识形态等形式来展现与实现其权力意志与运行机制。(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权力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传统政治学框架下对苏哈托维持政权稳定的解释,主要关注于苏哈托政权经济绩效的合法性、军队对社会的控制力以及制度化官僚机构的作用。但是,通过观察苏哈托时期的政治社会现象,不难发现上述解释都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秩序的稳定性还得益于印尼政治文化层面民众与精英对威权与家长式统治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的影响可以具体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观察:在社会整合阶段,认同表现为参与与服从;在综合治理阶段,认同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制度化。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印尼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苏哈托政权对精英与民众的有效控制:在社会整合阶段,以革新政治、安定社会为合法性基础的苏哈托政权符合民众对政治强人的想象,精英则在变革时期攫取了更多的政治资源;在综合治理阶段,利益分配与政治效忠出现了制度化的发展趋向,"家产主义"的政治实践被"分配"到了威权系统的各个角落,固化了利益分配的忠诚效应与政体绩效的支持效应,从而使得苏哈托政权得以对印尼进行长达30多年的威权统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力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洪煜,符晓林.权力文化视阈下的近代上海报贩组织研究[J].史学月刊.2019
[2].夏方波.印尼“新秩序”的权力文化:“家产主义”的起源与扩散[J].南亚东南亚研究.2019
[3].刘云杉.现代性的结构:一种权力文化研究新范式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4].李悦.基于权力文化网络的城市社区治理路径研究[D].东南大学.2018
[5].吉明明.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高俊林.《平原客》:权力文化的迷思与自省[J].南腔北调.2018
[7].杨文臣.对德性文化的弘扬与对权力文化的批判——论《陈州笔记》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向度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
[8].王丽娜.评伊尔汗·尼亚兹《旧世界的诸帝国:欧亚大陆的权力文化与治理》[J].全球史评论.2016
[9].傅琼,杨辉.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变迁:1949-200[J].老区建设.2016
[10].李山.文化权力:文化政治的内在机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